首页 > 健康生活 > 女性健康 > 青少年儿童常见心理疾病

青少年儿童常见心理疾病

来源:潮女谷    阅读: 1.23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青少年儿童常见心理疾病,青少年期是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期,那么你知道青少年儿童常见心理疾病都有哪一些吗,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青少年儿童常见心理疾病吧。

青少年儿童常见心理疾病1

精神发育迟滞

精神发育迟滞也称智力低下,是指18 岁以前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智力发育不全/ 受阻和社会适应困难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

临床表现

主要为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前者用智商反映,通常使用韦氏智力测试测智商值;后者指患儿生活自理、社交技能和责任能力等较差或障碍,可用社会适应能力量表予以评定。疾病分为轻、中、重和极重度,轻度患儿的智商在50——70.

干预治疗 干预原则是“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即儿童年龄越小,训练越早,效果越好。干预措施主要包括特殊教育训练及其他康复措施。

目前,常采用教育训练、药物治疗等综合措施促进患儿智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发展。只有少数病因所致的精神发育迟滞可以进行病因治疗,如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对于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存在的各种精神行为问题,如注意障碍、行为异常、情绪障碍等,或伴有癫痫等躯体疾病,程度较严重干扰患儿生活、社交活动时可用相应的精神药物进行治疗。但需注意,应从小剂量缓慢加量,防止不良反应。此外,也可试用吡拉西坦、氨酪酸等促进和改善脑细胞功能药物,需明确的是其并非特效药物。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俗称多动症,发生于儿童时期,是指与同龄儿童相比,以注意力明显不集中、易分心、多动、冲动行为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疾病类型 有两种不同类型的多动症:

(1)“注意缺陷型”儿童,常见表现是经常性粗心大意,常因忽视细节犯小错;在课堂中注意力难集中;与老师、家长说话时总心不在焉;常无法遵守纪律且按照指令做事;组织协调能力也很差;日常生活中丢三落四,易分心走神,表现“忘性特别大”.

(2)“冲动多动型”儿童,特别爱说话,接话茬;不遵循常规顺序做事,总是干扰或打断别人;毛手毛脚,活动增多;上课时常离座,且不分场合四处乱跑,爬上爬下,连玩的时候也是难以安静,表现为“像装了马达一样忙个不停”.此症还常合并一系列情绪行为问题,如学习困难、行为障碍(说谎、逃学、对抗行为等)、情绪障碍及抽动症状等,这些合并症对儿童学业、生活影响巨大,故早期干预非常关键。

干预治疗

目前一般采用药物治疗与行为治疗结合的综合方案。药物治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方式,常用哌甲酯、托莫西汀等,哌甲酯为处方药。行为治疗包括心理行为治疗、感觉统合训练、脑电生物反馈、家长培训、学校干预等。建议家长发现儿童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等问题时,及时去专科医院咨询或就诊,医生会根据多动症类型及严重程度选择适宜的个体化干预及治疗模式。

儿童孤独症

儿童孤独症属于广泛发育障碍中最常见的一种,主要的临床表现有三个方面,治疗以非药物方法为主。

临床表现

分为三方面。第一为社会交往障碍:患儿在社交接触中,缺乏适当的目光、表情、手势以及躯体姿势等辅助交流或互动手段,不能与同龄儿童发展伙伴关系,不能自发地寻求/ 分享愉快、乐趣和成就,社会交往中缺乏情感投入。第二为言语交流障碍:患儿讲话时间较同龄儿童晚,甚至年龄很大时仍“一言不发”.有些患儿虽有足够的言语能力但从不主动发起交谈或不能维持交谈;有些患儿讲话刻板、重复,不能进行扮演游戏或模仿社交活动的游戏。第三是异常行为方式:患儿可全神贯注于一种或多种刻板、局限的兴趣模式,如有些儿童对旋转的东西表现出异常兴趣,喜欢不停转动身体,还可出现刻板重复的动作如扭动手指、踮脚尖走路。此外,有些儿童可表现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过分迟钝或过分敏感,多数儿童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发育落后,部分合并癫痫,极个别可表现出某方面的天赋如机械记忆力超强。这些特点通常均于3 岁前出现。

干预治疗

干预原则是“早发现,早治疗”.一般认为,年龄越早,改善程度越明显。目前尚无特效药物,以非药物治疗为主,如针对孤独症特殊教育和训练课程体系。患儿及其家庭成员、儿童保健科医生、老师、心理医生和社会应共同参与治疗过程,形成综合治疗团队,开展多模式、个体化的综合化治疗培训方案。

青少年儿童常见心理疾病

儿童情绪障碍

儿童情绪障碍发生于儿童、青少年时期,是以焦虑、恐惧和强迫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包括特发于儿童期的情绪障碍,如儿童分离焦虑、社交焦虑、同胞竞争焦虑等,以及儿童恐惧症、强迫症、适应障碍、癔症等。此类障碍非常常见,由于与正常焦虑、恐惧情绪难以区分,家长不易察觉,通常被忽视。但该疾病对儿童情绪及社会功能影响较大,应给予足够关注。

疾病类型

儿童分离性焦虑障碍:多出现在学龄期儿童和青少年,表现为与亲人分离或离家时深感不安或过度焦虑,担心亲人离开后会发生不幸,或反复担心有意外事故使自己与亲人失散,有些儿童可出现被伤害或亲人死亡的噩梦。亲人不在身边时拒不就寝,甚至拒绝上学、哭闹、挣扎,或出现呕吐、腹痛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症状,可能持续数月或者数年。

儿童强迫症:儿童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类似强迫症状或仪式样动作,常呈阶段性,持续一段时间后会自然消失,不会给患儿带来强烈的情绪反应或影响生活。但如果此类症状持续时间较长,伴随有焦虑、烦燥等情绪反应,严重时影响睡眠、社交、学习、饮食等,则需考虑为儿童强迫症。

临床主要表现

为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两种类型。强迫观念者可能总怀疑做过的事情未做好,或者自己被传染了某种疾病。即使缺乏客观事实和依据,却仍然相信有可能;有些儿童反复纠缠于一些缺乏实际意义的问题上,如“1+1 为什么等于2”.强迫行为可表现反复洗手、洗澡等,严重时可长达数小时;反复数路边的树、楼房上的窗口;一些儿童重复做一系列动作,这些动作通常与“好”“坏”联系在一起,在系列动作做完之前被打断则表现非常烦躁不安,必须重新做直到自己感到满意为止;有些儿童表现为反复检查,如书包是否带好要带的东西、门窗是否关好、煤气是否关好。

干预治疗

儿童情绪障碍干预以综合治疗为原则,包括对家长/ 儿童的疾病宣传教育、认知治疗、家庭治疗、药物治疗等。治疗方案需根据具体病情、家长/ 儿童对治疗的倾向性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合并症确定。

对儿童分离性焦虑障碍,首先需要了解引起儿童分离焦虑的原因,改善家庭与学校环境,创造有利于患儿的适应过程与环境,减轻患儿焦虑水平。对于青少年可进行认知治疗或认知行为疗法,年幼儿童则可采用游戏或音乐治疗。必要时需要对父母进行评估和干预,对有焦虑倾向的父母,需使他们认识到自身个性对儿童产生的不利影响。焦虑症状较严重的儿童应给予药物治疗,可应用抗抑郁药如舍曲林、西酞普兰,苯二氮卓类药物或抗焦虑药物如丁螺环酮。对于儿童强迫症,药物为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临床常使用氟西汀、舍曲林等,疗效均较好。行为与认知行为治疗则是最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

神经性厌食

神经性厌食起病于青少年时期,是患儿有意造成体重明显下降至正常生理标准以下,并极力维持这种状态的一种精神障碍,多见于女性。

临床表现

患儿主要以围绕减少体重进行各种活动,如有意节食,严格控制主食量及脂肪、蛋白质入量,增加每日活动量,无休止地减少体重,对体重增加有病态恐惧。患儿通常极度消瘦,甚至严重营养不良,严重时需在综合医院就诊输营养液以维持生命。与上述极度消耗和危险状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患儿对此无动于衷,仍坚持认为自己“胖”.部分儿童可合并情绪不稳、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月经紊乱等。

干预治疗

对有生命危险的严重营养不良厌食症儿童需强制入院,使用全身支持性疗法以挽救患儿生命。对伴抑郁、焦虑症状者,可使用抗抑郁药改善情绪,以增加食欲和体重。此外应重视对患儿及其家属的干预,如行为、认知治疗也非常关键。

青少年儿童常见心理疾病2

很多疾病,特别是精神疾病青少年时期就开始发病。常见的一些疾病主要有下面这些:

1、抑郁症,青少年情绪方面很容易出现低落或者不稳,甚至出现躁狂现象,所以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生率比较高;

2、焦虑症,小孩子因为经历的东西不多,所以遇到一些特别的情况或者学习压力就容易紧张、担心,出现焦虑;

3、强迫症、厌食症,有的女孩子对自己的外形特别在意,注意节食,容易出现厌食的表现,也有出现贪食症的也有;

4、适应障碍,青少年在小升初或者初升高的时候,不能够适应新的同学或者学校,出现适应障碍;

青少年儿童常见心理疾病 第2张

5、有一些出现严重的精神疾病,比如说精神分裂症的可能性。所以大家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况一定要来医院就诊。

青少年常见的心理疾病以及特征也是比较多的,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不爱说话可能是和性格有关系,如果说出现了一些言行举止方面有异于常人的情况,那么就要考虑可能是心理方面的疾病,心理方面的疾病,包括了一些器质性的精神的疾病,也包括了一些精神障碍,包括一些精神方面类的障碍,比如说出现幻听幻觉或者是自言自语。

青少年儿童常见心理疾病3

青少年常见的心理疾病

一、心理障碍

最常见也严重的要数青少年抑郁征,因为由其导致的自杀可给家庭带来不可估量的伤害和损失。

表现为:学生在一段时间内体验到心情不愉快、高兴不起来、烦闷;对平时感兴趣的事情变得乏味;思考能力下降、脑子变钝了、注意力难集中、记忆减退;学习失去了动力、人变“懒”了甚至厌学;对成绩下降变得无所谓或对什么都无所谓、;以及失眠、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等;甚至感到活着没意义、产生轻生的念头。

其次,恐怖症也是青春期常见的心理疾病。

表现为:见到异xing表情不自然、感到脸红、怕跟人目光对视或怕被别人目光注视,控制不住用“余光”看人或控制不住目光看对方的`敏感部位,觉得别人能看出她(他)的表情变化和窘态,能洞察到他内心的想法等等,于是避开他人,影响和别人的交往,非常焦急痛苦。

二、产生xing烦恼和xing困惑

xing烦恼的产生是由于xing意识觉醒之后青少年的生理需求与社会行为规范的矛盾所致。

xing困惑的由来是青少年对自身xing发育、xing成熟的生理变化产生神奇感及探索心理。

由于社会伦理道德的约束和对xing教育的神秘化,常会导致青少年的心理冲突。他们常认为“xing是不好的”、“对异xing长辈出现xing幻想是可耻的”、“手yin对身体是有害的”等,出现对xing的消极评价和过度的xing压抑。

三、学习压力

中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常给他们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因为学习压力而陷入痛苦的青少年屡见不鲜。这些情况在期末、期中、升中、高考、周围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如父母关系发生突变等)时更为集中和突出。有些青少年承受不了这些心理压力,有时会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反抗情绪,形成家庭暴力,有极个别甚至消极自杀。现在全社会都在呼吁给中小学生减压,希望情况会有所好转。

四、人际交往的压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立意识的增强,青少年与社会的交往越来越广泛,他们渴望独立的愿望日益变得强烈,社会交往、发展亲密的伙伴关系是青少年一种精神需要。因人际关系压力而烦恼的年轻人通常表现为自卑、过分注意他人评价、容易受到伤害、虚荣心强、怕丢面子等。

青少年存在什么心理问题

1、学习问题

学习困难、考试焦虑、厌学、逃学,甚至造成自杀或暴力事件问题。其中,厌学是目前青少年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学习压力大、目标不明确、物质生活优裕直接导致的后果是行为的懒散甚至厌学。

2、情绪问题

青少年时期正是个体发育较快,身心变化剧烈的时期,在其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中,自我意识逐渐提高,渐渐感受到了家庭、学校和社会所寄予的期望,渐渐意识到了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并感受到了以上种种所带来的压力。这些压力若不能得到很好的释放,就会由此而产生各类的情绪问题。青少年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主要有情绪不稳定、恐惧、抑郁、焦虑、愤怒、羞怯等。

3、人际关系

在人际关系方面,心理健康的学生能客观地了解他人,关心他人,与他人进行积极的沟通,并能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性;在自我方面,善于正确地评价自己,并能通过别人来认识自己,能够愉悦地接纳自己,并能及时地控制自己的一些消极的想法与行为。

4 不良嗜好和行为

吸烟、饮酒、吸毒、盗窃、出走、叛逆行为,校园和家庭暴力,反社会行为。

5、性心理困惑

性生理和心理无知(性梦、月经等知识),性幻想,偷看黄色录像,早恋,过早性行为,自残等问题。

青少年儿童常见心理疾病 第3张

6、网络成瘾

沉迷网络聊天,沉迷电子游戏,网恋,沉迷网站,虚拟婚姻和性爱,模仿暴力,病理性赌博,导致学习、生活、工作、人格等方面出现问题,严重发生暴力、自杀、社会犯罪。

7、躯体化症状

失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头晕,头痛,烦躁,易怒,心慌,胸闷,紧张,郁闷,记忆力减退。

8、自杀

中国网今年公布了“自杀已成为中国青少年第一心理问题”,有关调查数据显示,约19%的儿童少年害怕受到惩罚而想自杀,18%患有心理疾病而诱发自杀。

9、适应能力差

对新的环境和生活不适应,不习惯教师的教学方式,或者不喜欢学校的各项活动。

10、心理不平衡

当他人比自己强或获得了高于自己的荣誉后,总感到不平。

如何预防青少年的心理疾病

调整心态,积极向上,努力过就不用后悔。

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做什么事情量力而行即可。

养成良好的生活和作息习惯,达到身心的愉悦。

健康养生
生活保健
常见疾病
女性健康
单身
恋爱
婚姻
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