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亲子知识 > 育儿宝典 > 幼小衔接意义在于幼儿更好适应

幼小衔接意义在于幼儿更好适应

来源:潮女谷    阅读: 2.76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幼小衔接意义在于幼儿更好适应,众所周知幼儿园与小学的教学模式是大不相同的,老师和家长要尽可能把这份差距缩到最小,这样才能让孩子尽快摆脱在幼儿园时期的依赖性,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下面具体看看幼小衔接意义在于幼儿更好适应。

幼小衔接意义在于幼儿更好适应1

幼儿园大班开设幼小衔接课程的重要性

原国家教委和联合国儿童基金在1990年至1994年的调查研究表明,40%的儿童进行小学后不适应,学习状况具体表现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爱走神、溜号; 写作业需要督促,拖拖拉拉、马马虎虎; 不喜欢阅读,没有每天读书的习惯;

不爱背课文、背单词,记忆力差; 缺乏自信,没有成就感;很多学生不爱学习、不会学习、被动学习,上过幼小衔接的孩子有很好的时间观念,孩子的独立性很强、沟通能力很强,培养好的学习习惯。

没上过幼小衔接的孩子,时间观念、独立性、好习惯很难在第一时间就养成,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培养,而且孩子对老师的输出理解较困难,同时自己输入知识较困难。因此开设幼小衔接课程至关重要。

幼儿园如何做好大班幼儿的入学准备工作

提高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

第一、培养幼儿规则意识,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生活活动,培养幼儿理解每个活动的规则,帮助幼儿掌握执行规则的能力,鼓励幼儿在活动中发现规则,及没有规则带来的后果(破坏图书等)。在成人提醒下,能遵守班级常规,注意自己的行动不影响集体;学会傾听、不乱插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惜,不乱翻别人的东西;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幼小衔接意义在于幼儿更好适应

第二、培养幼儿的责任感

老师要让幼儿认识任务的含义,意识到老师或成人信任你,才给你布置任务,培养幼儿乐意接受任务的意识,并且帮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并掌握完成任务的本领。

第三,培养独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

进一步加强幼儿独立生活能力和劳动习惯的训练。小学生课间和课余时间由自己支配,生活需要自理,这就要求他们有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所以,在大班我特别注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增强幼儿的独立意识,让幼儿学会自理、自立逐渐脱离成人的直接照顾。要给幼儿锻炼的机会,让他们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力所能及的事情。

同时,特别要注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和劳动观念。请家长配合幼儿园的目标要求,培养幼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扫她、拣菜等。提高自理能力,要求幼儿会正确的穿衣、裤、鞋,会保管自己的学习用品,懂得自我保护。经常组织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来强化幼儿的自理能力。

第四、培养幼儿大胆与人交往的能力

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应从小事做起。例如:叫孩子学会谦虚、有礼貌,不大声喧哗,不与小伙伴抢玩具等等。这些事情看起来很小,但却有利于创造友好合作的氛围,有利于增强孩子们的交往能力。家长们也应多让自己的孩子与不同年龄的孩子交往,多带孩子走出家门,广泛结交伙伴,让孩子成为一个乐于交往和善于交往的人。

第五、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园是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好场所。我们应该主动从幼儿学习生活的细节上入手:如自己遇到难题时怎么办?如何收拾玩具及学习用品?如何分碗筷、倒垃圾?同时,让孩子学会准确表达自己的意见,能够妥善她解决同伴之间的矛盾。在活动中,特别是自由活动,尝试着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解决间题。

第六、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离开幼儿园,走进小学,孩子更多面对的是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会遇到很多不安全因素。老师就更应该教孩子很好地保护自己,例如告诉孩子,不随便与陌生人说话,遇到困难如何求助等等。另外,还要教育他们懂得和遵守交通规则,注意自身安全。

第七、加强幼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为了消除幼儿入学后对环境的陌生感,幼儿老师可以对教学做相应的调整。可以适当减少孩子活动、游戏的时间,也可以让孩子与小学生交流,观察他们做作业的情况,从而激发孩子爱上小学的强烈愿望。这样,从思想、习惜和认识技能上逐步过渡,孩子入学后,就比较容易适应学校环境。

幼小衔接意义在于幼儿更好适应2

幼小衔接的目的与意义

1、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幼儿对小学生活的态度、看法、情绪状态等,与其入学后的适应能力关系很大。因此,幼儿园阶段应注意培养幼儿愿意上学,对小学的'生活怀着兴趣和向往,为做一个小学生感到自豪的积极态度,并让幼儿有机会获得对小学生活的积极情感体验。

2、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

幼儿入学后,是否适应小学的新环境,适应新的人际关系,对其身心健康影响很大。有一种认识是,幼儿只要提前认一些字,学一点拼音、算术等就没有问题了,这是十分片面的。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特别是主动*、**、人际交往能力等,不仅关系着幼儿入学后的生活质量,也关系着他们在小学的学习质量,是幼小衔接的重要内容。

3、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

学习准备是着眼幼儿终身学习的需要,发展他们基本的学习素质,并在此过程中,帮助他们打下今后学习的基础。

家长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1、鼓励孩子上小学,激发他们的向往之情

其实一般来说6岁左右的孩子在身体和心理上都具备了上小学的条件,他们内心对于小学是非常向往的,他们会羡慕带着红领巾背着书包上学的小哥哥和小姐姐,渴望新的书包,新的铅笔盒,新的衣服,时时刻刻都流露出对小学的向往之情。

2、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和自理能力

我们都知道,在幼儿园里面孩子过的是一种被照顾着的集体生活,幼儿园的老师整天都跟着,吃饭、穿衣服、系鞋带、上厕所,老师都会看护周到,及时给予帮助。但是进入小学后,则是相对*的生活,孩子必须有生活自理的能力,自己学会照顾自己,自己系鞋带、穿衣服、上厕所。这时候老师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小学也有很多学生守则,学校规章制度,孩子需要自己学会集中注意力,学会自控能力。

幼小衔接意义在于幼儿更好适应 第2张

3、培养孩子与人沟通的能力

相对于幼儿园,小学生活更加*,自主和多变,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对于他顺利、成功地展开新的校园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幼小衔接的习惯

1、养成课前准备的好习惯

告诉孩子,上课之前要打两次铃,第一次是预备铃,听到预备铃,要赶紧进教室,把上课用的书、本子、笔拿好,并摆放整齐,不用的东西,不要放在桌上,然后,安安静静的坐着等老师来上课。第二次是上课铃,打了上课铃,老师就要给小朋友们上课了。上学前,家长可在家进行模拟表演。

2、养成正确的坐写姿势

正确的坐姿应该是:身子上半部坐直、头部端正,目视前方,两手随意放在身体两侧,两腿平放,胸膛挺起。告诉他们,不要趴在桌上,或者翘脚架腿。因为良好的坐姿有利于骨骼生长,有利于身体健康。

3、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要防止三种读书现象。一是“念经书”,就是眼睛看着别处,和尚念经似的,有口无心;二是“看时书”,就是读书时老是看时间,你让我读半小时,我就读半小时,看看时间到了没有;三是“数量书”,就是读书的遍数为标准,你让我读三遍,我就读三遍,读一遍数一遍。这三种读书都是没有质量的读书。

幼小衔接意义在于幼儿更好适应3

幼儿园大班开设幼小衔接课程的必要性

随着教育政策对于幼儿园去小学化的落实,“幼小衔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对于一些要正式上小学的孩子来说,很多家长也在担心孩子从幼儿园突然转变成为小学这样的上学模式,在学习上学不会,不适应亦或者是其他种种的问题。

事实上,很多幼儿园大班孩子提前半年甚至一年离开幼儿园,转而进入各种“幼小衔接”班为上小学做准备早已成为一种常态,这是因为,从幼儿园“小朋友”到小学的“小学生”,确实存在“断层”,需要“衔接”。德国的哈克教授通过调查研究总结了幼小衔接阶段儿童的六个断层关系,这也间接说明了幼儿园大班开设幼小衔接课程是必要的。

幼小衔接阶段儿童的六个“断层”

1、主要关系人的断层

孩子升入小学后,必须离开“第二个母亲”角色的关系人——幼儿园教师,而去接受严格要求、学习期望高的小学教师,小学教师在生活照顾上的角色会逐渐减少,孩子在心理和生活上的依靠失去了,这使孩子感到有压力和负担。

2、学习方式的断层

小学中分科目、常规课堂的学习方式,与幼儿园的游戏为主、自由探索的学习方式有较大区别,课堂时间的延长、知识化程度的加深和游戏化程度的下降,孩子在行为、心理和学习上都需要转变和适应。

3、行为规范的断层

通常在幼儿园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个人要求,在小学不再会得到满足或被重视,孩子入小学后,是要求遵守学校章程的,不再似幼儿园的随意和自由,可能会让孩子束缚、限制的感觉。

幼小衔接意义在于幼儿更好适应 第3张

4、社会结构的断层

孩子入小学后与幼儿园的小伙伴分离,进入一个新的人际圈,需要重新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结交新朋友,寻找自己在团体中的位置并为班级所认同。

5、期望水平的断层

家长和教师都会对上了学的孩子给予了新的期望和压力,在学业上的要求增加了,减少了孩子游戏、玩耍的时间,孩子需要在学习上付出更多努力,从而可能会感到压力。

6、学习环境的断层

幼儿园的自由、活泼、自发的学习环境转换成为分科学习、有作业、受教师支配的学习环境,孩子容易陷入不注意状态或产生学习障碍。

怀孕手册
新妈手册
育儿宝典
孕育饮食
早期教育
母婴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