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亲子知识 > 育儿宝典 > 七大事项教你科学备孕

七大事项教你科学备孕

来源:潮女谷    阅读: 8.28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七大事项教你科学备孕,为了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备孕期对于夫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在备孕的时候,也需要掌握科学的方法,才能达到备孕的目的,下面为大家分享七大事项教你科学备孕,一起来看看吧。

七大事项教你科学备孕

七大事项教你科学备孕1

“高龄产妇”孕前注意事项

由于工作压力或情感因素,有很多妈妈推迟了生育年龄,变成了高龄产妇。高龄产妇属于孕期的高危人群,比较容易出现妊娠并发症或其他问题,所以高龄产妇在备孕期间就要更加注意,本期告诉大家科学备孕的注意事项。

一般而言,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在25岁-28岁。此阶段,女性身体发育成熟,孕育胎儿环境良好,可谓是女性生育健康宝宝“黄金”时期。由于生育观念的改变和工作压力等原因,城市女性的生育年龄在逐渐后移,导致“高龄”产妇日益争多。

“高龄”产妇日益增多女星高龄怀孕比比皆是

医学上把35岁以上生第一胎的产妇称为高龄初产产妇,其骨盆弹性、疼痛忍耐力较差,流产、早产、胎儿畸形的几率较大,分娩时还易出现合并症。女人错过最佳生育年龄之后,身体各个器官的功能就出现衰退迹象,不仅难产概率增大,孩子的健康也会受到影响。

如果你选择成为高龄产妇,就要比年轻妈妈更加细心地进行孕前准备和孕期检查。

七大注意事项教你“科学备孕”

1、孕前要进行身体检查。这是夫妻双方都要进行的检查。特别是准备怀孕的女性,除了要进行心、肝、肾等常规检查,还要重点检查生殖系统。如果患有性病,要等待治疗痊愈后方可怀孕。

2、孕前要提前1个月口服叶酸。服用叶酸可以避免神经系统发育疾病。如果孕前没有及时吃叶酸,怀孕后要继续补充,直到怀孕12周为止。

3、孕期保健要格外注意,要保证定期进行产前检查。

4、怀孕16-20周时,要进行唐氏筛查。这项检查是提取孕妇的血液,检测血液中所含有的各种物质的量和浓度,以次来断定胎儿可能出现的一些病症。

5、怀孕20周以后要做羊水穿刺。这项检查是正常的年轻孕妇不需要做的。研究表明,孕妇年龄愈大,先天愚和畸形儿的发病率愈高。这是因为随着女性年龄增长,卵巢逐渐衰老退变,产生的卵子自然老化,发生染色体畸形的机会就会增多。这项检查可以直接获得染色体的`数量,根据检查结果可以知道胎儿是否有异常。这项检查有0.5%的几率会因此导致流产。

6、更注重血糖,血压等指标。怀孕患有心脏病,怀孕引起的高血压和妊娠糖尿病。由于怀孕妇女血量比非妊娠明显增加,心脏负担增加。原有的心脏病孕妇可能无法忍受只能提前终止妊娠。

7、老年产妇天生分娩较为困难,需提前准备。孕妇在剖宫产中较高,通常是老年产妇剖宫产的90%选择。年龄较大的孕妇骨盆相对较硬,韧带和软管组织弹性较小,相应减少子宫收缩,容易导致劳动力延长,甚至难产,胎儿分娩和窒息。

七大事项教你科学备孕2

备孕需要的注意事项

1、孕前检查不可少

夫妻两人去医院做一次身体检查,查出目前健康状况并能对疾病史做详细了解,制定出健康科学的怀孕计划。

2、孕前3个月积极贮备营养

为了让精子和卵子更具有活力,从准备怀孕前3个月起,就要开始多吃瘦肉、蛋类、鱼虾、动物肝、海产品、豆类及豆制品、新鲜蔬菜和时令水果,这样也可弥补早孕反应对身体摄取营养素的影响。

备孕期间准爸爸需要食用的食物

1、充足的蛋白质

蛋白质是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成精子的重要原料。摄入充足的优质蛋白质,可以提高精子的数量和质量。这类食物包括三文鱼、牡蛎、深海鱼虾等海产品,它们不仅污染程度较低,还含有促进大脑发育的DHA等营养元素。此外,各种瘦肉、动物肝脏、乳类、蛋类等也是较好的选择。

2、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也能为孕育优质宝宝助力。例如,锌、锰、硒等元素能参与男性睾丸酮的合成与运送并提升精子的活力。因为如果体内缺锌,可导致男性性功能低下,睾丸变小、质软,造成少精或无精。而缺锰则会造成精子成熟障碍,导致精子减少。缺硒则会让精子活动所需的能源减少,使精子活动力下降。

备孕期间准妈妈需要食用的食物

1、优质的蛋白质

鸡、鸭、鱼、瘦肉、虾、鸡蛋、豆腐、豆制品等。

2、微量元素、矿物质

牛奶、鸡蛋、骨头汤、动物肝脏、虾皮、水产品、坚果类食物均含有丰富的钙、铁、磷、锌、碘。钙、磷,锌有助于胎儿骨骼及牙齿的形成,畸形;碘有助于胎儿的智力发育。铁具有造血功能。

3、维生素d

野生鱼类、牛奶制品、鸡蛋、牡蛎、鱼子、鳕鱼肝油等富含维生素d。维生素d是脂溶性的,有助于维持雌激素正常分泌,调节细胞生长,具有助孕功效。

4、维生素a

可食用牛肝、牛奶制品、鳕鱼肝油、鸡蛋、胡萝卜、南瓜子和菠菜等食物。维生素a也是脂溶性的,有助于卵泡发育,可改善子宫环境。维生素a有两个来源:视黄醇和类胡萝卜素。前者多来自动物食品,后者多来自深黄色蔬果。

怀孕手册
新妈手册
育儿宝典
孕育饮食
早期教育
母婴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