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亲子知识 > 育儿宝典 > 怎样从小培养卫生习惯

怎样从小培养卫生习惯

来源:潮女谷    阅读: 4.02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怎样从小培养卫生习惯,教育好孩子的前提是重视孩子,很多家长对这个问题都非常头疼,所受到的陪伴与教育影响会伴随一生,孩子的世界是很纯净的,下面小编分享怎样从小培养卫生习惯方法。

怎样从小培养卫生习惯
怎样从小培养卫生习惯1

孩子会走了,他的活动范围扩大了,每天在星里东串西跑,爬上爬下,一会儿也不闲着。如果爸爸妈妈带他出去玩,那他更是欢蹦乱跳。他的眼界开始扩大,这个世界对他来说处处新鲜、件件好奇,什么都想摸一摸,甚至抓来放到嘴里尝尝。他们似懂非做,根本没有什么清洁卫生的概念。可想而知,这时的手是很不卫生的。

俗话说,“病从口入”,一切人口的东西都必然经过手,如果不注意,病菌、寄生虫卵就会随时经口而入,引起疾病。培养卫生习惯首先要从这里着手。孩于要定期剪指甲,指甲里的污垢往往是病菌、寄生虫卵的大本营,不能让它们有藏身之处。饭前便后要洗手,如能长期坚持,久而久之就能养成习惯。应在给孩子讲故事时有意识地灌输讲卫生的思想。对于80后来说,在刚刚享受为人父母的快乐时,他们也担心孩子的成长问题,如如何培养孩子讲卫生的习惯等。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记者就此做了采访。

家住市区龙桥社区的吴燕华是一位年轻的妈妈,她的儿子才2岁多。她认为孩子的卫生状况好不好非常重要,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因此,她对孩子的卫生要求十分高,不但自己勤给孩子洗澡、换洗衣服等,而且从小就要求孩子养成洗手等卫生习惯。

两、三岁正是招人喜爱的时候,爸爸妈妈几乎形影不离,无论到哪儿都爱带着孩子

去。当然,适当的户外活动,到公园去玩玩,是大有益处的。但不要忘记,人多的公共场所是传播呼吸道疾病最有利的条件,看戏看电影或逛商店最好不要带孩子去,特别是冬

春季传染病流行时。

另外,一有点儿小毛病就抱到医院去看病,或者根本没病也要找医生检查检查,更是不必要。医院是治病的去处,也是传播疾病的场所,是呼吸道传染病最集中的地方,最容易发生交叉感染。孩子常有这种情况:水豆还没好,又得了眼腺炎,肥腺炎还没治好,又出了麻疹。迷信大医院的思想,许多父母都有,其实有害无益。

怎样从小培养卫生习惯2


  一、一日生活中,培养幼儿文明礼貌的习惯

1. 晨间活动中,培养幼儿文明礼貌的习惯。早晚幼儿入离园时,老师首先主动和幼儿打招呼,让家长也和老师打招呼,幼儿在老师和家长的示范下,讲文明、懂礼貌,逐渐学会主动和老师问好,使幼儿在讲礼貌的过程中体验快乐,使之成为习惯。

我为孩子树立好榜样首先主动地跟孩子和家长有礼貌的打招呼,xx早上好!用多种亲热的方式接待幼儿。比如,拉拉孩子的小手,摸摸孩子的头,轻轻地拥抱一下,询问他们的生活卫生情况,对表现好的幼儿及时的表扬鼓励,对表现差的幼儿及时地加以启发、诱导。通过正面鼓励,积极引导,孩子们日久天长就会形成了一种懂礼貌讲卫生的好习惯。

2.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文明礼貌的习惯。“来我家做客”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去尝试如何礼貌待客。通过评比竞赛的'形式,更可以激发幼儿不断进步。经过一段时间,我觉得小朋友的礼貌用语加强了,和小朋友的纠纷少了,孩子们变得团结了。

通过这些生活中的小事,幼儿从中亲身体会到了讲文明、有礼貌可以使大家生活得更愉快、和谐、团结、友爱,热爱这个集体他们也更乐意接受来自老师的教育。在我班常常听到“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没关系”等等文明用语。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里指的“规矩”、“方圆”就是指的良好的常规和行为习惯。在幼儿园中,一个班级常规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生活的质量。

  二、一日活动中,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

1. 通过故事、儿歌等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喜欢听有趣味的故事、儿歌等,因此在平时各类活动中通过讲故事、唱儿歌等幼儿易于接受的方式,使幼儿明白不好的习惯会给人们带来危害,良好的习惯则会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发展。

2. 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将行为习惯培养融入于游戏之中。为培养幼儿爱惜粮食,有个良好的进餐习惯,我向幼儿讲述了《大公鸡和漏嘴巴》的故事,再组织幼儿讨论故事中的不同角色,启发幼儿爱惜粮食。

在故事教育之后的进餐活动中,幼儿扔饭菜的行为明显减少了,进餐习惯较好,桌面、地面较干净,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产生较好的效果。在日常活动中老师引导幼儿将自己脱下的外套折叠整齐,并按一定的摆放方法放在衣袋里,这样既能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又能在摆放的过程中培养秩序感。

常规要求应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出发,每一项规则的提出,从一点一滴开始,由少到多,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因此,我在我们班的幼儿年龄特点,让幼儿在练习中慢慢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不断鼓励幼儿培养自我服务能力。

  三、家园联系,共同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

家庭是幼儿的第一所学校,也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幼儿生活经验的发源地,所以家园配合同步,才能提高教育的有效性。教师要用耐心的教育态度和采用灵活的教育方式,同时发挥家长的积极配合作用,达到共识同步教育。

家园要配合,互通情况,携手合作,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教师应根据幼儿发展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家长进行宣传讲解,达到共育的效果,让幼儿好习惯持续发展。

1. 要经常地进行具体的行为指导。怎样待人接物,怎样整理物品,怎样爱惜玩具,怎样独立思考等等,所有这些都需要教师认认真真地一步步教给幼儿。生活中许多枯燥的说教巧妙地编排成故事、儿歌、情境表演、童话剧等内容,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给幼儿,使其留下深刻的印象,既达到了教育幼儿的目的,又丰富了幼儿园的一日生活。

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教育无处不有,无处不在。因此,随机教育就会贯穿家庭和幼儿园的一日生活,而习惯又是一系列的自动化的动作,是在掌握程度并在反复练习的基础上形成的。

2. 要注意良好习惯的强化定型。良好的习惯的培养贵在坚持,但并不是所有的行为都是孩子乐意接受的。有些事情一开始他们做得挺好,时间一长,孩子就会觉得不新鲜了,感到疲倦,就不愿坚持下去了,这时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幼儿的心理,用游戏的方法来吸引孩子,重新激发孩子的兴趣。

正如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当然,作为老师应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出表率。同时,要和家长密切配合,做到家园共育,幼儿在园的表现要和家长沟通,让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家也得到延续,强调家园共育的一致性。

总之,幼儿时期,良好的行为习惯易于塑造,不良的行为易于纠正。行为日久成习惯,习惯日久成性格,性格日久定前途。我们要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必须从幼儿的一日生活做起,从细节做起。

怀孕手册
新妈手册
育儿宝典
孕育饮食
早期教育
母婴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