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亲子知识 > 育儿宝典 > 如何培养孩子的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的习惯

来源:潮女谷    阅读: 2.53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如何培养孩子的习惯,教育好孩子的前提是重视孩子,适当减轻孩子的压力是很重要的,对孩子的教育切不可“揠苗助长”,认真教育孩子的人终会有所收获。如何培养孩子的习惯教你如何教育孩子。

如何培养孩子的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的习惯1

一、做为家长必须让孩子明白:有规律就是有条理的做事。

其实,只要细心你就会发现,生活中好多事情都有规律可循,比如饮食、睡觉、起床、学习等等;让孩子学着收拾自己的房间、书桌、衣柜,把东西放在固定的地方,用完之后放回原处,这些看似细小的行为,都可以培养孩子有条理的习惯。通过引导孩子做事有条理、注重安排自己的事情,从而养成习惯。

在这一点上,我做的很不好,因为自己没有足够重视而忽略了对孩子的培养。老师列举的实例好像我家的翻版,在学习之前,最简单的起居和饮食都令我大伤脑筋。虽然现在得到了很大改善,但却真切的尝到了苦果,一个好习惯养成不易,要将一个坏习惯改正并形成好的习惯,更要付出十倍的努力!

二、让孩子有个榜样,向有规律的人学习

家长要以身做责起到榜样的作用,做个有心人走在前面。当你想给孩子做榜样时,自已首先要做到坚持,孩子的好习惯总是半途而废多半是家长没有恒心和毅力!只有坚持自己做好才能去影响孩子。找同龄做的好的孩子为榜样,通过“好”孩子的习惯来影响孩子。

自做父亲以来,更真切的体会到了榜样的力量。俗话说,孩子是家长的镜子,从孩子身上更能发现自己的问题。 我自身在这方面做的不太好,过份依赖父母,做事没有计划、磨蹭、没有恒心和毅力只有三分钟的热情……现在看看孩子身上存在的诸多问题,如果自己现在还不改正以身做责,又有什么资格来要求孩子呢?从现在起,我首先告别了对父母的依赖,给我的老爸老妈放了假,让他们也轻松一下。一个人带孩子免不了手忙脚乱,不过这倒好了,再指使孩子来帮忙时,他倒变的主动了。我和儿子还做了分工,原来他从不沾手的家务也进了我们的日程。我现在最需要做的就是先让自己的生活有条理有规律,接下来就是毅力和坚持,通过自己的改变来慢慢改变孩子。

三、让孩子学会做计划,对规律有明确的认识

做计划就是根据时间具体安排事情,让孩子知道什么时间该做什么,要让孩子学会做计划。计划的内容要简单明了,切合实际!

在这一点上我有进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给孩子灌输计划的重要性,一个没有计划的'人就像无头苍蝇,没有计划就没有效率。但还是犯了一个大忌,那就是计划的执行情况和事后小结。回想起来,我和儿子也曾制定了不少计划,但完成情况不太好。也没有及时总结,所以总是事倍功半,没有起到作用。这两天我和儿子又详细的制定了一份计划,像老师说的,简单易行。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坚持、坚持按计划执行!

四、让孩子体会到有规律的生活,感受到有规律的生活给他带来的好处

家长要引导孩子针对自己的情况做计划,在实施计划时,家长可以用时间统计法画出孩子做一件事情的完成情况图。用图表的形式通过对比让孩子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认识到一个好的规律和习惯给他带来的益处!这会成为孩子养成好习惯的动力

五、家长做好言传身教,教孩子按规律办事

威尔逊的妈妈如何教导孩子做事有条理的故事让我感触颇深:孩子的妈妈在发现孩子没有带够野营的物品时,没有事先提醒孩子,也没有包办代替,而是在事后通过和孩子的对话总结了孩子计划不周的教训。因为这位妈妈明白,经验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很重要的,让孩子在体验中尝到自然惩罚的后果,更能帮助孩子有条理的安排一切事情。

六、磨刀不误砍柴功 教孩子做事之前定计划

德国人做事的周密和严谨令人钦佩,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向德国的父母学习,在孩子提出某种要求的时间,问一下孩子:“你的计划呢?”,在做计划的过程中孩子会发现不足和遗漏的地方,从而做到查缺补漏。当孩子逐步习惯了在行动之前做计划后,他就会养成先计划后办事的好习惯。作为父母,我们应做的是耐心地与孩子讨论他的计划,并使计划趋于可行,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悄悄地养成良好的习惯。这种习惯将对会对他的一生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使孩子成为一个慎密的人!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就单方面讲,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的习惯2

培养孩子好习惯应注意六点

一、从小开始树立规则意识

1岁半的孩子,当他开始说“不”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开始给他立规矩了。

立规矩的时候,语气夸张,表情丰富,把规矩说得简单明了。只要你语气快乐,就会让孩子受到初步的感染:遵守规矩是一件很好玩的事儿。

二、不要总通过说“不”的方式去立规矩

一味说“不”,只会教会孩子也去说“不”。要给孩子提供更多的选择,让孩子去探索,然后在这个过程中,正面强化那些对的选择。

例如,孩子吃饭点儿却吵着要吃饼干,怎么办?这时,我们给孩子提供两个选择:

一个是,现在先吃半块饼干,然后吃饭,吃饭后没有饼干吃;

一个是,现在先吃饭,吃完饭后,可以吃两三块饼干。

问孩子,要选择哪个方案。

如此,妈妈就将孩子的注意力从想要吃零食这件事情上,转移到了我们提供的两个选择上。这样,我们不仅巧妙地立了规则,还帮助孩子学会延迟等待。

其他规矩的建立,也可以采用同样的办法,提供选择,强化选择,而不是一味限制。

三、规矩需要有弹性

比如一样东西,孩子小不能摸。但是大一些后,危险性不存在了,自然可以调整这些规矩,不必一成不变。

所以,我们在跟孩子立规矩的时候,就可以多用“你可以做……,只不过要等到……时候……”这样的句型。这样,其实也有助于帮助孩子学会延迟等待。规则的弹性还表现在,和孩子共同讨论规则的制定,允许有理由的通融。

制定清晰而一致的规则,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责任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不过规则也要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允许有理由的通融。所以,在给孩子建立规则时,要与孩子沟通,而不是强制性地让她们做什么或是不做什么。

四、并非规矩越多越好

立规矩之前,父母要想清楚,需要立哪些规矩。哪些是原则性的,必须要立规矩,哪些规矩可立可不立?

因为规矩并非越多越好,规矩太多,执行起来很复杂,如果大人立了规矩又不能坚持,那么规矩就会成为摆设。

五、给孩子一个预热时间

很多父母问:“我的孩子是不是有拖延症啊,做事怎么这么磨蹭啊?”很多时候,孩子之所以看上去磨蹭,是因为他没有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或者他想通过这种方式缓解自己内心的焦虑。

所以,我们需要给孩子一个预热的时间。在孩子跟你说“不”之前,我们先给他一个理解,如“妈妈知道,你可能这会儿不想吃饭。那你先玩几分钟,然后我们再吃饭。”

给孩子几分钟的时间,让他先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等他缓解过来之后,再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而不要强迫他。

六、好情绪是建立规则的前提

让孩子保持一个好的情绪,往往会让规矩建立事半功倍。比如让孩子好好吃饭这件事情。当孩子不高兴的时候,当孩子愁眉苦脸的时候,你还硬逼他“把这口饭吃下去,不吃饭我揍你”。孩子只会更不愿意去吃饭。慢慢地,他还会变得越来越不喜欢吃饭。

而当你发现,孩子越来越难好好吃饭了,身体日渐消瘦,而且他还开始挑食了……那个时候,你就会感到束手无措。实际上,我们可以追溯到前面,就是因为你没有给他一个快乐的吃饭体验,所以才会导致这样。

建构起强有力的规则意识,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的配合。家庭成员的身教更是必不可少的。

无规矩不成方圆,安全的规则里让孩子自由自在地成长,是父母终生的功课。对规则保持敬畏,不去伤害他人,也学会用规则保护自己。

怀孕手册
新妈手册
育儿宝典
孕育饮食
早期教育
母婴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