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 女性健康 > 制定运动处方的原则

制定运动处方的原则

来源:潮女谷    阅读: 1.57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制定运动处方的原则,运动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基本途径,这项运动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锻炼身体,积极运动也是一种生活态度,运动可以降低身体的血糖,明白制定运动处方的原则,就快快动起来吧!

制定运动处方的原则

制定运动处方的原则1

文章目录

一、制定运动处方的原则

1. 制定运动处方的原则是什么

2. 什么是运动处方

3. 制定运动处方的重要因素

二、运动处方的内容有哪些

三、制定运动处方要注意什么

制定运动处方的原则

1、制定运动处方的原则是什么

1.1、因人而异原则

运动处方必须因人而异,不能千篇一律。每个人的基本情况和身体条件不尽相同,不可能有适应各个人群的运动处方,应根据参加锻炼的人或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符合个人条件的运动处方。

1.2、安全有效原则

制定运动处方必须保证锻炼的安全和有效,要了解锻炼者或病人的病史、家庭史、运动经历,还应作相应的医学检查,并让锻炼者在安全的运动范围来进行。运动处方的制定和实施还应该使参加锻炼者或病人的身体功能得到改善。

1.3、可行性原则

在制定运动处方选择运动项目时,要根据实施者的环境条件,兴趣爱好来制定,如果制定的项目病人或锻炼者不感兴趣,或居住环境不能实施,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什么是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是指针对个人的身体状况,采用处方的形式规定健身者锻炼的内容和运动量的方法。其特点是因人而异,对“症”下药。20世纪50年代,美国生理学家卡波维奇提出了运动处方的概念,1960年日本的猪饲道夫教授先用了运动处方术语,1969年世界卫生组织使用了运动处方术语,在国际上得到确认。前西德Holl-mann研究所从1954年起对运动处方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制定出健康人、中老年人、运动员、肥胖病等各类运动处方,社会效果显着。

3、制定运动处方的重要因素

3.1、合理的运动强度

年龄在35岁以下,身体健康,但没有运动习惯,开始进行锻炼时或虽然经常保持一定活动,但年龄较大,有或无慢性病史(非心血管系统疾病)者,应用170一年龄推算。例如:年龄20岁,则运动的适宜心率应确定在150次/min,用适宜心率减去20,则为锻炼范围的下限,故锻炼时心率的范围应是130一150次/min.

身体健康,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年龄在35岁以下,或年龄较大,但身体健康,系统地进行强度较大的体育锻炼,也可考虑使用180一年龄推算。

还可按体质强、中、弱三组采用净增心卒计算法控制运动强度。

体质强组:运动后心率一安静时心串<60次/min.

体质中组:运动后心率一安静时心率<40次/min.

体质弱组:运动后心率一安静时心率<20次/min.

3.2、合理的运动频率

即一星期缎炼几天。每周锻炼3-4次是最适宜的频率。每周至少不能少于2次。两次运动的间隔不宜超过3d.

运动处方的内容有哪些

1、运动目的

通过有目的的锻炼达到预期的'效果。由于各人的情况千差万别,运动处方的目的有健身的、娱乐的、减肥的、治疗的等多种类型。

2、运动项目

在运动处方中,为锻炼者提供最合适的运动项目关系到锻炼的有效性和持久性。选择运动项目,要考虑运动的目的,是健身的、还是治疗的;要考虑运动条件,如场地器材、余暇时间、气候等;还要结合体育兴趣爱好等。

3、运动方式

运动方式也就是所选择的运动项目,可根据锻炼的目标来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如为了健身,改善肺功能,防治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症等,可选择步行、慢跑、游泳等耐力性锻炼项目;为了消除疲劳、放松精神或防治高血压,宜选择气功、太极拳、体操或保健按摩等。

制定运动处方要注意什么

指出禁忌运动项目和某些容易发生危险的动作。

提出运动中自我观察的指标及修订调整运动处方的方法,并提示出现异常时停止运动的标准。

指示每次锻炼前后必要的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以及持续时间和运动密度。

健康诊断。对锻炼者进行系统的身体检查(形态、机能、心理,既往病史),了解健康状况。

进行体力测验。对锻炼者的运动能力进行测试和诊断。

确定主要目标。全面分析锻炼者的具体情况,找出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确定目标。

选择练习内容和手段。根据主要目标选择相应的运动项目和锻炼手段。

制定运动处方。制定出锻炼者从事体育活动的合理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和注意事项,并将其整个内容书写成处方。

锻炼效果的评价及运动处方的修订调整。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对锻炼效果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重新修订调整运动处方的内容。

制定运动处方的原则2

运动伤害最大的受害者不是运动员,而是向往健康,积极锻炼的普通人。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关节镜外科主任金钟昨天告诉记者,医院里真正遭遇运动伤害而需要住院手术的运动员凤毛麟角,大部分都是普通人群。“运动医学的落后和普及教育的缺失,正在导致运动伤害日益高发。”

求健康事与愿违

随着健康教育的普及,人们对于健身运动的兴趣正在日益提升。年轻的白领、老年人,以及血脂、血压、血糖的“三高”人群,为了健康纷纷走入运动场。但是,由于运动安全的理念没有同步跟上,一些人盲目锻炼后,不仅没有求得健康,反而落下疾病。

在过去一年里,陈晓已经连续三次去医院看膝关节,原因就是韧带受伤。此前,她每隔两三天要去健身房练器械、跳操,可最近,她觉得右侧膝关节很酸痛,到医院一查才得知韧带损伤。当医生的郭先生坚持自由泳5年,可近期他的右臂却抬不起来,摄片一看才发现自己的肩关节已经严重受伤。

暑期原本是青年学生运动的黄金时期,可近来,越来越多的年轻小伙因此躺进了医院手术室,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是篮球爱好者。“他们大多伤在膝盖的前交叉韧带上,对于这些病人而言,即便是手术,预后的情况也并不理想。”

医生解释,篮球是一项身体冲撞非常激烈的运动,尤其在跳起后至落地的那段时间,存在很多不可控的因素,例如被人冲撞、落地后踩到他人脚等等,往往后果非常严重。“大部分篮球爱好者自我保护能力并不强。”金钟说,但专业运动员却拥有较好的防护能力和团队,包括运动前充分热身、队医及时看护,以及运动员在长期运动过程中学会的自我保护小动作。

数据显示,澳大利亚的运动创伤占所有创伤的一半以上,香港青少年的运动创伤也占所有创伤的45%,上海近几年的数据也在不断上升。仅以前交叉韧带伤为例,金钟表示,有50%都是由于不当运动而产生的。

还有一部分长期练习太极拳的老年人,他们的膝关节大多不健康。“人到40岁以后膝关节开始退化,太极拳、木兰拳等应该退出他们的选择范围。”

健身教练不问安全

之所以造成运动伤害频发,与整个健身行业忽视运动安全相关。陈晓最初去健身房锻炼时,看中的是有运动教练开出运动处方。可后来锻炼时很少看到教练的身影,更谈不上运动处方。

今年5月,国家体育总局完成了一份《我国健身行业私人教练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这份报告显示,我国健身私人教练中94%为体育专业出身。“他们对运动的了解要远高于对运动安全的了解。”金钟说,从事运动处方的人员必须有一定的医学背景,至少懂得人体的关节、肌肉,及其运动时的规律。如何判断运动过度,扭伤、挫伤后第一时间如何治疗等,都是健身房工作人员应该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而国家体育总局的这份调研报告也直言;我国的健身行业对私人教练的职业定位存在偏差,对私人教练应具备的职业素质缺乏深刻认识;私人教练职业证书市场混乱,缺乏监管;私人教练的质量问题突出。

医生认为:“有些运动伤害的发生是有前兆的,但是一般人往往注意不到这些症状,这直接导致了伤害的发生。”

运动医学发展滞后

除了健身房里缺乏保护外,我国运动医学本身也发展滞后。优秀的运动医学医师不仅能够接受咨询,还能够手术,并指导康复。如火箭队前任队医克兰顿就为上海的两位体育明星姚明和刘翔实施了手术。这位队医本身就是出色的骨科医生,能够在最关键的时候给予运动员保护和救治。

“这样的人才在中国非常少。等运动者见到真正的骨科医生时,往往已经伤痕累累,根本谈不上预防。”金钟认为,我国的运动医学会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在国外,运动医学会不仅指导专业医师、制定日常的诊疗规范、开展行业监督和培训的职能,而且承担着普及教育公众的义务。在他们的网站上,普通人如何辨识、预防运动伤害的条目都非常清晰。可在国内,不仅科普工作没有人做,专业医师的培养几乎停滞,甚至有些医院的骨科医生对运动伤害也并不能准确掌握。

运动伤害难以完全避免,因此医生建议人们在运动前,尽可能去咨询一下专业人士,选择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运动项目,有效减少伤害的发生。也可以选择一些不容易引起伤害的运动,比如跑步、骑自行车,等等。

健康养生
生活保健
常见疾病
女性健康
单身
恋爱
婚姻
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