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亲子知识 > 育儿宝典 > 父母可以在家中和孩子一起玩耍

父母可以在家中和孩子一起玩耍

来源:潮女谷    阅读: 2.84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父母可以在家中和孩子一起玩耍,孩子的教育问题应当受到重视,孩子的成长决定了孩子的未来,教育孩子也要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宝宝的情感认知还处在一个初级的阶段,下面小编分享父母可以在家中和孩子一起玩耍方法。

父母可以在家中和孩子一起玩耍1

亲子营出游跟自己一家人出去玩不一样,如果提前有所准备,爸爸妈妈能更愉快地和孩子度过整个营期。

家长如何在亲子营和孩子愉快地玩耍

亲子旅游有不同的形式。自由行是个性化的玩法,跟团游是集体统一行动的玩法。亲子营在形式上属于跟团游,但因为是以家庭为单位参与的,在行程安排方面更多考虑了孩子们的体力和兴趣,比一般的跟团游轻松,所以越来越多的父母选择以这种方式出游。

亲子营出游跟自己一家人出去玩不一样,如果提前有所准备,爸爸妈妈能更愉快地和孩子度过整个营期。

父母可以在家中和孩子一起玩耍

1、抓大放小,关注主要矛盾

入营甚至选择亲子营之前就要先想好出游的主要目的。就算计划定得再周全,也无法(而且也没必要)排除所有预料之外的情况。只要主要目的达到了,不要为旅途中的小遗憾纠结或者生气,破坏一家人出门旅游的兴致。

在都江堰熊猫谷,我们有机会跟熊猫近距离接触——给熊猫喂苹果。大多数孩子都非常期待,但是有一个孩子拒绝参加。错过这样难得的机会,这当然很可惜。妈妈想了各种办法劝说引导,但结果是孩子越来越有情绪,弄得不太愉快。不过,妈妈事后很快反省了自己,找到了孩子不想参加活动的原因,也没有责怪孩子。在我看来,这样的小遗憾反而可能成为改善亲子关系的突破点。正是在那次冲突后,孩子和妈妈的相处模式有了质的变化。而这也正是那位妈妈带着孩子一起参加尹建莉工作室熊猫营的主要目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2、平衡集体活动和个人需求的矛盾

亲子营不同于爸爸妈妈自己带着孩子自由行。营里孩子年龄有差异,兴趣也不同,可能会有一些集体活动是孩子不愿意参加的。遇到这种情况,同行的爸爸妈妈可能就难免会在心里升起不愉快,一方面感觉组织方考虑不周或者组织不力,无法吸引带动孩子;另一方面也生气孩子不能参加活动,白白浪费了机会和钱。

集体活动的确有众口难调的问题。如果爸爸妈妈无法说服孩子参加某项活动,也可以在自己可控的范围内灵活处理。不必期望通过一次参与就让孩子体会到某些集体活动的好处。如果孩子错过了这一次活动,就算他(她)表面上看起来无动于衷,其实也会通过观察其他小伙伴在心里调整自己的做法。爸爸妈妈可以鼓励,但不要出于成年人实用主义的目的过度干预孩子的选择。只要不破坏孩子的内心体验和总结的自然本能,他(她)总会在对的时间遇到适合自己的好机会。发脾气是件得不偿失的事,爸爸妈妈们可要控制好体内的洪荒之力呀!

在都江堰熊猫谷有半天的活动是进入熊猫谷未开放区域“寻宝”。这是个难得的机会,我带着孩子进去体验了,景色的`确好极了,还见到了好些稀奇的动植物。由于组织方布置了寻宝任务,孩子们带着任务去看、去找,比平常逛公园更有收获。最痛快的是,景区里没有其他游人,观景完全不受打扰。

但是,此时已到行程后半段,有的孩子已经比较疲累,加上当天温度较高,有的孩子不愿意顶着太阳爬山了。等我从山上下来,发现山下没参加这项活动的孩子们有的拿出扑克牌组队“斗地主”,有的跟妈妈在一起亲密聊天,快乐对他们来说一点不比我们的少。想必这些平日里普普通通的活动,在青山绿水间蓝天白云下也多了些特别的意味,会在孩子们头脑中留下愉快的记忆吧!

如果孩子实在不想去,爸爸妈妈却为了不错过这难得的机会把小家伙硬拖去爬山,当然也不是不可能让大自然带动孩子的热情;不过,也要做好孩子不领情、大家都不开心的准备。方法可以多样灵活,而原则只有一个,就是不要把这些难得的时光变成难过的时光。

3、提前准备好打发无聊时光的法宝

旅途中的等候不可避免,再加上有的集体活动孩子不感兴趣,如何度过这些空白的时间也是对爸爸妈妈们的考验。上面这个例子中的扑克牌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爸爸妈妈可以根据自家孩子的特点准备一些方便携带的“秘密武器”。

这些年我没少一拖二带着俩孩子出门,那些我准备过的“秘密武器”总能在关键时刻四两拨千斤。据不完全统计,有扑克牌、便携磁力飞行棋、便携磁力跳棋、魔方、磁力七巧板、贴纸书、涂鸦书、iPad、乐高积木块和人偶、彩色绳子(可以玩翻绳游戏)。现在他们大了,每次出门前都是自己选择法宝。当然,有时候孩子们考虑不周,可能会带一些实际用不上的法宝,而真正用得上的法宝却没带。有时候我会提醒他们,如果他们没接受我的建议,我也不坚持,只是在自己的随身包里放一些我认为有用而他们没想到的小东西。下一次再出门,他们就会总结上次的经验教训,调整自己的法宝清单。

父母可以在家中和孩子一起玩耍2

孩子与同伴在一起玩耍对于孩子的人格塑造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极为重要。孩子的游戏方式随年龄的增长不断变化。社会性游戏,也就是与其他孩子共同参与的游戏,随着孩子长大而增多。两三岁的孩子,还不会真正与同伴在一起玩耍,有时他们在一旁心不在焉地旁观,有时一心一意地观察别人的游戏,提问或提建议但不参与。

他们常常坐在一起各玩各的,偶尔交换个玩具,但并不互相影响。渐渐地孩子会一边玩一边跟同伴谈论自己的游戏,互相借玩具,互相模仿,管管别人的闲事,告诉别人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在一起的孩子虽然玩的方式不完全一样,但大体是相同的。孩子们按自己的意愿玩耍,对游戏没有共同的目标和分工。孩子们对互相为伴比对游戏本身更感兴趣。再大一些的孩子,则开始了有目的、有组织的游戏。孩子们在一起做一样东西(如搭房子)、玩一个正式的游戏(如老鹰捉小鸡),或玩戏剧性的游戏(办家家)。孩子们分工合作,各有各的角色,互相补充,一般总有一两个孩子带头指挥和控制游戏。

孩子与同伴在一起玩耍,即便是互不搭理,他们也在体验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受与同伴相处的快乐。随着交流与互动的加入,孩子从集体游戏中不仅受别人的影响,还学会影响别人,并能学到遵守规则、互相合作、换位思考、解决矛盾。在与同伴一起玩耍的过程中能相互启发,产生更大的创造力和想像力,这对孩子的智力发展也是很有好处的。因此,对独生子女来说,家长更应创造机会让孩子多与同伴一起玩耍。

未上幼儿园的独生子女尤其缺少与同龄人接触的机会。怕麻烦的家长或保姆有时不愿带孩子出门,独门独户的居住环境也使邻里关系不那么亲密,同住一栋楼里的孩子都不一定能常在一起玩儿。这就需要家长打破坚冰,为孩子开拓一个朋友圈子。闲暇时,常带孩子在住宅小区的花园、绿地溜溜,环境好的地方总是孩子聚集的地方。孩子对自己的同类有天然的好感,常常指着别人的鼻子说“宝宝”,自己就迎了上去。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去玩,家长则可在一边互相交流,建立友谊,这样一来二往,就能得到一些常见面的朋友。对于孩子来说,有个相对固定的伙伴圈子有助于他们大胆与人交往。同事、朋友如有年龄相近的孩子也可以经常联络,带孩子出去玩时互相招呼一声,也可以给孩子增加不少与同伴一起玩耍的时间。

当孩子和小伙伴一起玩时,家长可以撤退,进行远距离监控,注意孩子的安全。不要干涉孩子的游戏,即使出现矛盾,也让孩子们自己解决,这对培养孩子独立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十分有利。

怀孕手册
新妈手册
育儿宝典
孕育饮食
早期教育
母婴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