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亲子知识 > 育儿宝典 > 幼儿老师教育随笔15篇

幼儿老师教育随笔15篇

来源:潮女谷    阅读: 5.79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听说过随笔吧?有的可能还经常写随笔?随笔,顾名思义就是随笔一记,篇幅一般比较短小。什么样的随笔堪称经典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老师教育随笔,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老师教育随笔15篇

有的时候,教孩子真的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我们都知道,小孩子都是需要慢慢学习才能会自己吃饭的,不过现在,开学已经有三个星期的时间了,小三班的孩子们大部分都已经学会自己吃饭了,只有小部分幼儿还需要老师喂。张欣蕊是我们班的“小不点”,虽然年龄不小,但是长得瘦瘦小小的,来园的这段时间,早饭、午饭都是老师喂的,如果老师不喂她,她自己就不吃。

每次到吃饭时,欣蕊就会说:“老师,我要妈妈,你快给她打电话。”她两只眼睛噙着泪水,眼泪哗哗的往下流。刚开始,我认为她是情绪不好,就哄哄她,喂她吃饭。久而久之,我发现这个孩子依赖上了老师,只要每次吃饭她都会说一句话:老师,我要妈妈。在家访的时候,欣蕊妈妈就跟我们说过,孩子在家都是自己吃饭,不需要喂的。看来,这个孩子不是不会吃饭,而是被老师“宠”的。

我想了想,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不能每次都迁就她,喂她吃饭,以后养成习惯了可不好。一定要想办法让她自己学会吃饭。在一次吃饭的时候,我蹲下来对欣蕊说:“宝贝,今天自己吃饭好吗?如果宝宝能自己吃饭,老师就更喜欢宝宝呢,等会给你贴个大苹果”。这时的欣蕊看看我说:“你喂我吃。”“你看别的小朋友都是自己在吃饭呢!欣蕊很能干的,大口吃!”之后,我就去照顾哭闹的孩子了,只见张欣蕊一勺一勺的喂自己吃饭,虽然吃得很慢,但终究是有进步了。

第二天吃早饭的时候,我把早饭端给欣蕊:“今天你也要自己吃饭哦,要比昨天更棒!”欣蕊眯起小眼睛对我说:“好”。过了一会,我看见欣蕊的点心已经吃一大半了,稀饭还没有吃。我就顺势继续鼓励她把稀饭也喝完。并给她贴了一个大苹果。

小班的幼儿年龄小,很喜欢老师的夸奖和注意,作为教师,尤其是在入园适应期这个阶段,要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如:抱一抱,亲一亲等,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关爱,会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

“老师,您好!单泽凯已经两天没有大便了。平常是每天早晨大便一次,这一上幼儿园就紊乱了。真担心他会便秘,拜托您在幼儿园注意一下他吧!”

“好的,放心,我一会儿就提醒他去厕所蹲一会--------”

今天是新学期开始的第四天,小班幼儿哭闹现象已经减少很多,大部分孩子情绪稳定,会独立去玩玩具。

晨间接待后,孩子们排队小便,我关注地问“单泽凯,要不要拉臭臭?”

“老师,我不拉。”

“要不然我陪你在厕所蹲一会儿?”

“不!~~”说完他就跑去玩玩具了。

户外活动回来,孩子们有序的喝水,等待进活动区。我突然看到单泽凯在鞋柜前蹲着,心想:坏了,他是不是拉在裤子里了?赶紧走过去问:“单泽凯,你是不是拉臭臭呢?”

“我没有,只是在这里休息一会而已。”

“好吧!如果想上厕所拉臭臭,自己可以去,也可以邀请老师陪你呦!

午饭结束后,值日生学着擦桌。只见单泽凯满头大汗,捂着肚子蹲在桌子旁。我连忙过去,抱起他就往厕所去。他还一直说“我不拉,我不拉~~~”

“宝贝儿,不拉。就是去蹲一会,老师陪着你,不用害怕。”

来到厕所,我就赶忙帮他脱下裤子,看他不好意思的样子,真想笑出来,可是又担心会伤害到他,只能不停的安慰:“不拉,不拉,老师就是陪你蹲一会。~~~来,抓我的手,咱们一同使劲~~~~~~!”看着他涨红的小脸,我突然特有成就感。正在我得意时,悠悠然闻到一股臭味。太好了,终于排出来了。我还是握着他的小手,有节奏的引导他使劲,大概三四分钟之后,我看到他歪着身子,满头满脸的汗珠,小家伙肯定是累了,于是我就说:“哎哟~~~我的腿都麻了,你拉完了没有?”

“没,没~~~~~还有呢!”

于是我开玩笑说:“快点吧,把老师熏的都不漂亮了!”

等我帮他擦干净屁股,洗干净手出来,他长长的嘘了一口气,我也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过了一会,小单同学来到我对面,忽闪着大眼睛看着我:“老师,你像我妈妈一样漂亮。”

孩子,你给我如此高的评价,让我怎么能不全身心的去爱你们呢?

感悟:幼儿教师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教学活动、游戏活动、午睡用餐等等环节中,幼儿教师实际上时时、处处、事事都应该关注到孩子的每个细节。而对日常教育教学生活中孩子细节的关注,体现着一个幼儿教师的观察能力,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也能透露其工作态度和对孩子的责任心。

相机记录下孩子第一次在幼儿园“办大事”,累出一身汗,T恤都被浸湿。为宝贝点赞!

我们班的孩子好多做事情都是拖拖拉拉,不光是吃饭穿衣速度慢,来园迟到的现象也时常发生。九月份就要入小学了,他们即将面临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生活、学习的节奏将大大加快,要适应这一变化,必须有所认识、有所行动,如何促成幼儿的这种转变呢?我觉得要用适宜的方式去触动他们,帮助他们。因此,选择了故事《快睡吧,小田鼠》,让他们用“观察者”的眼光去看待小田鼠,发现拖拉行为的可笑,并以“帮助者”的身份去帮助小田鼠,然后,又在希望小田鼠向自己学习的期盼心态的驱动下,比比同伴之间谁的习惯最好。我想,这样的活动对孩子的拖拉现象有一定的帮助。通过课堂上的看图片、听故事、提问题等,一步一步地逐步深入学习,我班幼儿对此感触很深,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尤其是几个平时做事特别拖拉的孩子,在集体面前也认真地做了“保证”,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良习惯,有了积极努力改正的渴望。说明这次的教学活动是成功的,教学效果是明显的。

这学期,我带的是新招的中班孩子。开学第一天,高个子男孩小邓很快进入了我的视线,他精力旺盛,特别好动。比如,他总是摇来晃去,把小椅子摇得发出各种响声,脸上一副得意的神情;集体活动时,他总喜欢一会儿伸手去扯邻坐小伙伴的衣服,一会儿双手使劲捶打桌子,一会儿又钻到桌子下面玩;户外活动时,他总喜欢扮演奥特曼推来打去,把小朋友推倒在地,却一脸的“成就感”;别人从他身边经过,他总爱突然把脚伸出来将其绊倒……短短几天里,他几乎每天都惹出很多麻烦。我该如何去改变他呢?

记得在专业杂志上看到过这样的话: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基础是良好的沟通。所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开始主动亲近他,而不是等他犯了错才去说理。只要有机会,我都会主动地与小邓拥抱、牵手,并且温和地看着他,让他感受到我对他的热情和接纳,然后轻松地和他聊天。渐渐地,小邓放松了戒备心理,有时候也愿意和我说说心里话了。一次他对我说:以前的老师不管我做了什么事,做得对不对,总是责怪我、批评我,有时明明不是我干的(坏事)她也怪我。看来,小邓有时候是被误解的,他变得如此调皮可能有部分原因是因为被忽视和受委屈而自暴自弃的。所以,我想我更应该给他以信任和鼓励。从此以后,我和小邓的关系更亲密了一些。他也会主动跟我说他的事。他说,他长大了也想当个教师,在幼儿园也愿意帮助教师、小伙伴做事。听了他的话,我非常欣喜,当即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还送给他一个特别的爱称“小邓老师”。

曾经有人说过,对任何一个孩子,只要你愿意蹲下身子主动去亲近他,耐心倾听、对话,走进他的心灵,总有一天他会被你的真诚和爱感化的,直到某一天他喜欢主动和你亲近,与你分享他的喜怒哀乐,你的教育就成功一半了。根据我的教育经验,一般比较调皮的孩子大多头脑灵活、精力充沛、浑身有使不完的劲。我抓住小邓“喜欢当老师,乐意做事”这个特点,在一日生活中创造机会让他为班集体服务,为小伙伴做事。比如:餐后,请他帮助收拾桌椅;区域活动结束后,请他帮助收拾整理各区域的材料,并将材料归位、分类摆放;午睡和起床时间,请他帮助小伙伴穿脱鞋子、裤子、衣服等;早操时间,请他当小老师领操;户外活动时,请他提醒小伙伴注意安全问题……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小邓特别认真、投入,尤其是在材料分类上,他比其他孩子仔细。在户外活动过程中,他会有意识地思考小朋友的什么行为不安全,哪些事情不能做,然后去劝阻小朋友。为此,小邓常常受到教师的表扬、同伴的称赞。孩子们都亲切地叫他“小邓老师”,他因此倍感自豪。

也许是因为小邓把旺盛的精力转移到了帮助同伴做事上,并且因为常常受到教师、同伴的赞扬而渐渐树立了信心,小邓调皮捣蛋的行为改掉了不少。一天离园时,我和他妈妈说起近期小邓的变化。小邓妈妈说:“以前小邓每天都不想去幼儿园,说因为调皮经常被老师批评。自从进了你们幼儿园,他每天都想上幼儿园了,还常常惦记着为班集体做事,责任意识增强了,回家也会帮着大人做事,变化特别大。他嘴上还常说:我要去上幼儿园,我还要当好我的小邓老师!”听了小邓妈妈一席话,我感到很欣慰,也颇有成就感,因为我让这个孩子重新树立了信心,回到了健康成长的轨道。

“一百个孩子就有一百个特点,一百个孩子就有一百种教育方法。”每天穿梭于孩子中间,观察和体验着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历程,在教育方式上除了老师要正确引导外,更应该注意孩子的闪光点要及时发现。

李泉德小朋友活动时,总喜欢影响周围的小朋友,没办法,我把他视为特别关注对象,让他跟随左右。

一次活动课,我想让小朋友帮我拿跳绳,于是,我说:“谁乐意帮老师的忙?”于是不约而同的都举起了小手,我一眼就看见了李泉德小朋友渴望的眼神,踮起脚尖高举着手,生怕我看不见他似的。于是,我说:“请动作快的小朋友帮忙,排队一、二、三!”机灵的李泉德动作迅速,排在第三位,我决定请他帮忙时,说:“等一会游戏结束后我请活动中遵守纪律、团结合作的小朋友帮忙。”很爱做事的他牢记着这句话。在整个活动中,他没有惹别的小朋友,并且还帮助跌倒的小朋友爬起来,我及时表扬了他。孩子满脸的喜悦、兴奋。

教师在关注孩子的时候,要留心观察、发现孩子既有长处,也有短处,应该及时发现他的闪光点,正确地评价引导,从自身角度出发做到客观公正,随时表扬,让孩子的心田里既有阳光、也有雨露,健康、快乐、茁壮成长!

每天和孩子在一起,时不时的要对孩子的言行举止进行相应的评价,有时是建议性的批评,有时是肯定性的赞赏。常说孩子是夸出来的,那些得到表扬的孩子,常常是兴高采烈,在各项活动中积极性更高,希望得到更多的肯定与赞赏。幼儿教师也非常慷慨,只要孩子有一点进步,从不吝啬自己对孩子们的各种赞赏。也许是这样的赞赏听的多了,孩子们有时也会学以致用---赞赏老师了。

小韵是个乖巧听话的女孩子,一张小嘴经常噼里啪啦的说个不停,小眼睛不停的扫描着周围的新鲜事物,一旦有了素材,就会立即告诉老师和小伙伴。有一次下午活动,孩子们从教室里鱼贯而出来到操场上,就在跨出门口的一刻,小韵望着我说:“老师,你的衣服真漂亮!”面对孩子突如其来的“表扬”,我一愣,我穿的可不是新衣服啊!由于要组织活动,我没有仔细询问孩子衣服漂亮在哪里,只是微笑着说:谢谢!并摸了摸她的头。在后来的活动中,孩子很兴奋,眼神紧紧的黏着我,对每一次提问都高高的举着她的小手。

受到“表扬”的我很快就忘记了这件事,可后来的事更是出乎我的意料,只要是我的课,或者是户外见到我,小韵总是会找到合适的机会来夸我:老师,你的围巾很好看;老师,你的鞋子真漂亮······每次我都很礼貌的回应她,可次数多了,我发现这种情况不太对劲,孩子为什么这样喜欢称赞别人呢?她会称赞小伙伴吗?

通过观察,我发现小韵很有礼貌,人际交往通畅,见到幼儿园的老师、阿姨都会主动问好,和小朋友们玩得也很融洽,而且自理能力很强。但是,小韵是个留守孩子,爸爸妈妈常在外地打工,有时回来看看孩子,也就是火急火燎般的来去匆匆,和天下大多父母一样,只是不停的叮嘱,可孩子有好多的话儿,想依偎在爸爸妈妈的怀抱和他们倾诉,但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停下来倾听孩子的心声甚至没有给孩子一个深情地拥抱。每次告别的时刻,真是令人痛心的时刻,孩子噙着双泪,依依不舍得挥手。

幼儿园里象小韵这样的孩子越来越多,他们的许多诉求被忙碌的家长忽视了,寄宿在幼儿园的他们,面对每天朝夕相处的的老师、阿姨,有时在她们身上寻找到了母亲的味道,于是通过有意无意间的问候得到更多的关爱,满足了他们需要关爱的渴求,有的孩子巧妙的发现了这个秘密,于是就不停的找机会和老师、阿姨交流。我找小韵深入的谈了一次心,首先我询问了孩子近期和爸爸妈妈联系的情况,肯定孩子在幼儿园各方面的良好表现,接着我问孩子为什么喜欢夸老师呢?孩子显得有些羞涩地笑了笑,答非所问:我妈妈说了,下次回来给我买新衣服的!孩子一脸的幸福期待。孩子夸别人的衣服就是对自己向往生活的一种表达,在她的心里藏着拥有一件漂亮衣服的梦想,那件漂亮的衣服代表着爸爸妈妈温馨的爱。拥孩子入怀,在她耳边细语:妈妈一定会给你买一件最漂亮的衣服。我想在孩子穿上那件梦想的衣服时,我一定要好好的夸一夸她。

除了喜欢夸人的孩子,幼儿园还存在让老师和小朋友特别关注的孩子,时不时的会有人来反映他们的某些情况,犯错的时候,也会低着头,也会洒几滴眼泪作为“悔改”的代价。在心情愉快、无拘无束的时候,这些孩子可喜欢找你说话,比如忽东忽西邀你参加他五岁半的生日,天南海北乱侃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这样的孩子常常很兴奋,有机会表述时也是把话题展开的很遥远,甚至给人一种云山雾罩的感觉。有时在脱离主题的情况下,老师会打断他们的谈话,他们的倾诉没有得到足够的满足,只得悻悻地坐下来,或等待下一次机会,或失去倾诉的信心。有时上街遇见了,他会追着你不停的说话,哪怕你走远了,他还会大声的喊叫着,他们的热情让你无法拒绝。为什么这些有爸爸妈妈管的孩子也会成为这样的“人来疯和话痨”呢?在幼儿园他们接受着规则秩序的活动教育,可一回家就成了“混世魔王”无法无天,家长急了,有时就直接来场“狂风暴雨”解决问题,时间久了,孩子不愿或不敢对家长讲心里话了,老师出了园门,就是孩子们最熟悉最亲切的人了,在没有幼儿园、没有家长的诸多约束下,他愿意敞开心扉告诉你关于他感兴趣的话题。

面对这些可爱而又特殊的孩子,作为一个幼儿教师,我们应该不断的转变自己的角色,做孩子知识的老师,做孩子知心的朋友,做孩子耐心的倾听者,做孩子行为的研究者,做孩子慈爱的妈妈。在日常活动中细心观察孩子的举止,深入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真情关爱孩子的需求,促进他们心身健康、全面、主动、和谐的发展。

早操结束后,我带领孩子们走进活动室,发现弼衡一直盯着我看,似乎有话要对我说。“弼衡,你有话要对我说吗?”“刘老师,你今天有进步,也应该得到一个小礼物。”(每周末,我都会给一周以来各方面表现好的孩子发一个小物。) 弼衡的话让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便好奇的问他:“为什么?我哪里进步了?”“以前你做操的时候会和别的老师说话。今天你坚持做完了,而且没说话。”弼衡的话让我吃惊不小。

确实,我们经常会利用做早操碰在一起的机会沟通、交流一些工作上的事情,没想到孩子对此如此在意。平时,我们经常会要求孩子们做事要专心,却常常忽视自己言行的一致性。 在此,我想用苏联教育家加里宁的话来提醒自己和同行:一个教师必须好好检点自己,她应该感觉到,她的一言一行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须知天地间再也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孩子的眼睛更加明亮、更加敏锐。

“又是他!”把废纸揉成一个团儿,并把它高高抛起,在教室的上空横冲直撞。“鹏鹏”我气急败坏地喊住他。“啪”一个纸团正好落在我的脚跟前儿。“过来,捡起它!”我神情极为严肃,满含责怪的目光一下子就把鹏鹏的激情浇灭了。他低下了头,两只手在胸前交叉着,一步一挪向前移动着。“把纸团捡起来!”我喝道。他抬头看了看我,大概是看出了我的坚决和生气,极不情愿地蹲下把纸团捡了起来。“捡起来之后,你先到玩具柜那里坐一坐,想想自己错在哪儿了?”“想想自己应该怎么样改正?”鹏鹏有点不乐意地向玩具柜走去。“老师,我下次不敢了。”他大喊,我没有理睬他。

“老师,我下次真的不敢了,我真的不扔废纸了!”他又大喊。我制止了他的呼喊,问道:“你打算怎么样改正?”“好好儿表现自己,上课不说话,不离开自己的小椅子。”“好,我相信你一次,”我说。并让他回到了座位上。一直以来,我有个习惯,喜欢用手摸摸听话孩子的头。在鹏鹏回到座位上去以后,我经过他身边时,不经意地用手摸了一下他的头,我发现他的嘴角有一丝满足和自豪的微笑。噢!原来,他——一个不听话,经常受老师批评的孩子也如此在乎老师的爱。我想:我们老师可千万不能吝啬自己的爱哦!尤其是对待调皮的孩子,请给予他们多一点的爱吧!

给老师摆的"床"早晨区域活动时,忽然发现娃娃家、小医院、理发店的"墙"(用啤酒盒连接的)移到了门口,且横七竖八的排列着,上面还摆着个枕头。我顿生气愤,但又觉得肯定有原因。于是,便很惊讶得问:"这是怎么回事啊?"姜欣宇说:"这是同余给老师摆的!""给老师摆的?"我更奇怪了,这时同余走过来了。

"同余,这是怎么回事呀?"我问道。

"这是给你和赵老师摆的!"同余得意地说。

"做什么用的呀?"

"这是你和赵老师值班时用的床。我们小朋友中午躺着睡觉,你和赵老师以后就不用坐着了,可以躺在上面值班呀啊!"望着他面脸认真的样子,我感动了。多可爱的孩子,多么纯洁美好的心灵!

尽管这"床"摆得歪七扭八,还被枕头压得有点塌了,但这时孩子在关心别人的逻辑和行为方式。我们要理解、宽容、接纳幼儿的"出格"行为,这意味着我们教师要废除绝对性和单一性的价值观,而对许多问题持多元的、相对的、多角度的理解。幼儿的"出格"行为是他们各自不同的,甚至是充满想象力的、创造性的行为方式,是令我们感动不已的真挚情感

幼儿园老师教育教学随笔 《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

幼儿期是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关键时期,我认为,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最重要是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进餐习惯。作为小班教师,首先就要学会善于观察每个孩子的不同,采取有趣的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育,做到因人而异,从而来纠正幼儿的偏食、挑食及不良的进餐习惯,从小养成自觉良好的进餐习惯。

一、与家长沟通,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我班幼儿独立性较差,依赖性强,多数幼儿在家是成人喂食的,更由甚者是追着喂,哄着吃。当孩子进入幼儿园后,由于生活卫生习惯的变化,口味的变化,环境的变化,由在家的几个大人围着转到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进餐问题。开学后,我们发现幼儿偏食、挑食的现象较严重。但幼儿饮食习惯的可塑性较强,就有意识地进行了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及时地纠正他们的'不良饮食习惯,使孩子从小就养成自觉、良好的进餐习惯。

不少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中存在着重智力开发、吃得“好”,却轻行为习惯培养的现象,许多幼 儿形成吃饭挑剔、挑食、偏食、边吃边玩等不良饮食习惯,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孩子身体营养比例失调,引起各种营养不良症状,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利用家长会和家长开放日、平时的家园通讯栏和网上的宣传,鼓励家长配合幼儿园平衡膳食,向家长做好宣传教育,只有合理的营养才能确保幼儿的健康成长。

二、通过游戏儿歌等的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洗手习惯。

我们通过儿歌如“小手真有用”、“小手洗一洗”让幼儿了解小手的作用,学会洗手的方法。手接触外界物体最多,最容易受到污染。特别是孩子,由于好动更易将不洁东西上的病毒、病菌附在手上,如果饭前不洗手,就会将手上的细菌吃进体内而生病。因此,洗手对保持皮肤清洁,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十分重要。通过小竞赛,让幼儿掌握洗手的顺序(挽袖、打湿、打肥皂、手心、手背、手腕,用清水洗净,甩手上的水),刚开始学时,一不注意,孩子们的袖子就弄湿了,借此机会,我就给孩子们做示范——挽袖,并一边洗手一边教幼儿说:“搓搓手心一二三,搓搓手背三二一,手指头洗仔细,小手腕别忘记。”这样,孩子们把洗手当作游戏,使幼儿养成食前洗手的好习惯。

三、在日常生活中纠正幼儿的偏食、剩饭情况。

1、及时调查、了解幼儿的偏食情况。

在了解中,我发现幼儿的偏食习惯形成原因有以下几种:家长从未提供或很少提供某种食物;身体因素,如脾胃不合等;生活习惯;情绪不稳定等。

2、因人而异,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

(1)榜样示范法。根据小班幼儿“喜模仿”“爱表扬”的特点,我就利用集体氛围的渲染,用情绪感染他们,为他们树立榜样。告诉他们老师最爱吃了,不知道哪些小朋友跟老师一样爱吃,并及时表杨,为他们树立榜样,幼儿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争先恐后地大口大口吃起来。

(2)“打预防针”的方法。 我班有些幼儿对某种食物高兴时能吃一些,不高兴就少吃和一口不吃。对待这类幼儿,我采用“打预防针”的方法。在饭前,先做一些愉快安静的游戏,然后让孩子猜猜今天吃什么菜,孩子你一言,我一语说了许多,最后我告诉他们今天吃的是一种营养特别丰富的菜,多吃它会长高,长聪明,看谁吃得又多又香。这样,孩子们的情绪被调动,相互比着吃,往往会吃得很香。

(3)逐渐加量的方法。有些幼儿从小就不吃某种食物,因此要他一下子改过来是不太可能的,也是不太现实的。对这类幼儿我采用“逐渐加量”的方法。如我班有些小朋友不吃绿色蔬菜,开始她一看到绿色的蔬菜就摇头,现在能稍微吃点了。

(4)物质鼓励法。对偏食、剩饭的幼儿我那怕是一点点进步,我都给予鼓励,发给孩子一朵小红花,小贴画、小卡片等,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促使幼儿改正偏食和剩饭的不良习惯。

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我班偏食和剩饭的不良习惯得到了有效改善。

回想起刚开始接触翻绳游戏的时候,孩子们只是把绳子拿在手上随意的玩弄着,没过几分钟就对它失去了兴趣,玩起来觉得很费劲,很难翻,有的孩子甚至有放弃玩它的念头。不过经过我这一个多月持续的鼓励、引导和循序渐进的培养,孩子们对翻绳游戏逐渐的有了新的认识,慢慢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现在是一根绳子拿在手上,能翻出各种花样,不仅是我教过的能翻出来,还能翻出一些我没教过的,有趣好玩的造型,还很喜欢相互配合着玩,玩起来可真是不亦乐乎。有些家长还过来找我要绳子回家玩,说回家还教爸爸妈妈玩呢。孩子们的手部小肌肉也得到充分的锻炼,很好的培养了他们手部活动的灵活性。

翻绳游戏现已是我们班的主要游戏活动之一,每天的课前饭后的空闲时间基本上是用来玩翻绳游戏,不再担心他们在这些空闲时间觉得无趣而吵闹了。

在这件事情上,我看到孩子们努力去克服困难,逐渐获得点点滴滴的进步,突破自己,找到学习的信心,我的心里觉得很高兴,自己的付出终于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件事情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教育是件持之以恒的事情。如果我在孩子们学习翻绳时,觉得翻绳是很难完成的游戏而有放弃的念头时,没有让他们坚持学习下去,他们就不会有这种因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去克服困难后,而获得成功的满足感。还会失去玩翻绳游戏这项技艺的愉快记忆。

今天,我组织幼儿阅读故事《猜猜我有多爱你》。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我引导孩子们回忆妈妈为自己做的所有事情,孩子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这时不知是谁喊了一句:“老师,我爱你有很多很多。”这下孩子们都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老师,我爱你,我比他的爱更多。”“我爱你一直到路的尽头。”“我爱你一直到月亮上。”听到这些突如其来的爱的表白,我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我张开双臂和孩子们拥抱成了一团……我们还商量决定每天做完早操回到活动室以后是我们的拥抱时间。正在这时,我发现王明浩孤单地坐在座位上,用疑惑、好奇的眼神向我们张望。王明浩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孩子,平时做什么事情都喜欢独自一人,很少与人交往,也不热衷于集体活动,教师和家长一直在想方设法改变他,但效果不甚明显。我希望这样的“拥抱活动”能让他有所改变。

“拥抱活动”的第一天,孩子们纷纷涌向了我,我们相互说着亲密的话,紧紧地拥抱着,天天坐在椅子上看着我们。我走过去想拥抱他,他有些忸怩,我没有强求。第二天当我拥抱天天的时候,他犹豫了一会儿,只是象征性地和我抱了一下。第三天,我让孩子们和好朋友拥抱,当活动室里一片欢腾时,王明浩慢慢地起身低声地念叨:“我的好朋友是小椅子。”然后拥抱了自己的小椅子。第四天当王明浩又一次拥抱了椅子后,我又向他张开了双臂,笑着问:“我的好朋友,我能拥抱你一下吗?” 王明浩犹豫着点点头轻轻地抱了我一下。第五天我又主动和王明浩拥抱,这一次我明显感觉到我们拥抱时他的身体没有那么僵硬了,而且拥抱时间也长了很多。第六天我事先和张友靖商量好,让他邀请王明浩加入同伴间的拥抱……第十天,王明浩最后一个走到我的面前主动地拥抱了我。

爱的力量是伟大的,爱又一次创造了奇迹! 为了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我们需要用心观察、等待,只有让孩子感受到教师的真心,他才愿意打开心扉。

旭,不仅仅是爱跑,还特别爱回班里当值日生,他每天都不愿意做早操。旭妈为此很生气,但娟娟老师总是劝说她。为她分析讲解旭为何不愿意进行早操活动的原因,一方面:早上孩子没有完全睡醒,不愿意活动;另一方面:孩子有个性,特别聪明,对已经会的事情不愿意重复;旭妈每次想生气时都被这样的语言劝说住了,可是这一次,旭妈是真的恼火了。

提起这件事,还要从庆祝六一活动讲起。今年“六一儿童节”幼儿园要求每个班孩子表演一个集体舞,娟娟老师班也为此忙碌着,孩子们平时积极的排练,在彩排时,孩子们表现特别好,还得到了园长的高度赞扬。尤其是旭,他平时爱跑,园长只要来到小一班,他都会高兴的满教室跑,因此园长对他的印象特别深。彩排中,旭跟着娟娟老师和全班小朋友一直表演,园长随机就对身边的老师说:“快看,旭,今天跳的多好”。回到教室,娟娟老师不仅在班里表扬了孩子们,还通过校讯通向家长反馈了彩排的效果,并提醒家长及时鼓励肯定孩子们。娟娟老师也把彩排的录像通过班级群发给了家长,旭妈看后很是开心,在全家人面前表扬了旭,并及时给娟娟老师回了电话,说说自己对孩子的误会,看来孩子是真的会,表达了她的开心和满意,这次通话很顺利。

第二天就是孩子们正式演出了,家长们都很开心的抽空来参加孩子们的庆祝活动,旭妈也是做了一番打扮开心的来了,一切活动都很顺利,然而怒火最终还是爆发了。

就在小一班孩子们上场之前,娟娟老师和旭妈也都为旭做了最后的打气,表演节目的时间,旭妈和其他家长一样,手里举着手机为旭拍照、录像。可是旭不知什么原因,只表演了两下,开始站到原地左顾右盼,像是在研究周围的一切。这个时候只听到旭妈在喊“旭,快跟着老师一起做呀”,可是完全不在状态的旭怎么也不听妈妈的话,可是旭妈还是一直重复着这样的语言,在表演结束下场时,旭妈妈终于爆发了。

别的家长都是高高兴兴的去抱起孩子,只有看旭妈不理睬旭,把他推到了一边,当时的情景可想而知,旭大哭起来,看到孩子哭,旭妈也留下了眼泪。然而老师和其他家长怎么劝说,旭妈像是情绪失控了一样就是不管旭,最后还是园长把旭抱到了自己的座位上。这时,娟娟老师来到旭妈身边再三劝说:“不要生气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吵孩子,这样并达不到教育的效果,先平静一下情绪,好吗?”旭妈终于不再吵旭了,但是旭像是知道了什么,哭着吵着要回家,最后他们还是以这样的方式离开了幼儿园。

中午,娟娟老师把所有的小朋友都送走后,饭也没有来得及吃,就拿着旭的六一节礼物来到了旭家。情绪平静后的旭妈还是很理智的,她也承认自己上午的情绪失控,承认了自己的急躁来源于自己的恨铁不成钢,但是娟娟老师把这个起因最后归结于“面子问题”。

其实,当时表演时,如果小一班有三四个孩子捣蛋不做,旭妈的反应肯定不会这么强烈,主要是全班所有的孩子都在表演,只有旭一个人在东张西望,旭妈觉得面子上有点丢人,旭不给力,彩排都表演的好,怎么这个时候掉链子,所以才情绪失控爆发。

想想身边这样的事例很多,大人让孩子们报这个兴趣班,那个补习班,不都是为了自己的面子吗?这样可以在同事、朋友、亲戚面前显示自己教育的成果。

因此,无论作为父母也好,老师也好,一定要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不要强求孩子不愿意做的事情。田保华局长在博文“郑州市民办初中招生评价改革的探索和实践(二)”中提到“为学生营造适宜的评价环境,就是教育生态的涵养。评价工作的各个环节,都具有育人的功能,要让评价工作充满‘教育的味道’”。

我个人认为不仅学校要营造评价环境,更重要的是父母也要给孩子适宜的评价态度。按照田局的要求,旭妈真的应该反思了。

我问女儿:“你最喜欢哪个幼儿园?”“我最喜欢城里的幼儿园。”女儿说。“因为啥?”“因为老师光夸我。”女儿说。听着女儿的话,我陷入了沉思。

女儿从开始上幼儿园以来,先后上过三所幼儿园。女儿先是在我工作学校附近的一家幼儿园上小班和中班,这是一所民办幼儿园。每天,只要一上课,幼儿园总会把门锁上.至于孩子们在幼儿园都学啥,家长谁也不知道。后来,听说另一所幼儿园有蒙氏班,老师教得好。中班一上完,我就把女儿转了过来上蒙氏班。开学一上课,女儿的老师就打来打电话问:“您的孩子是不是没上过中班?”“上过中班。”我问:“咋啦?”我看您的孩子连1—10的数都不认识。您还让她在中班上吧。”后来,在我的一再坚持下,老师才同意让女儿上大班,还让我平时多辅导女儿。为让女儿掌握一项特长,我让女儿在每个星期天到县城跟着一位老师学舞蹈。每次,我一接女儿回家,女儿总会笑着说:“爸爸,老师今天表扬我了。”

由此,我想到以前听到的一件事:一天,一位将军吃饭时发现菜很咸。于是就把厨师叫来问话:“今天的菜咋这样咸?”厨师听完将军的话后就问将军:“将军,你看,现在坑里有一群鸭,你要是能把这群鸭赶走,我就告诉你。”将军听后去赶鸭。无论将军怎样赶。坑里的鸭还是无动于衷。最后,将军生气了,大叫一声,“苦啊。”鸭们才四处逃窜。厨师见状笑着说:“将军,我给您做了十几年饭了。您从来没有夸过我,今天,我只是把菜里的盐放多了,你就批评我。这就像你刚才赶鸭一样,你“夸”了一声,鸭才跑的。”将军听到这里,才明白了厨师的真正用意。

从以上的事例中,我们不难看出,表扬对人的影响。老师们,不要吝啬您的表扬,因为您的表扬,每个孩子都会爱上学校。也许在你的表扬声中,会出现许多中国的“牛顿 ”。我坚信!

教师提问时,总有一些幼儿跃跃欲试,积极举手发言。而另一些孩子与他们正相反,从不举手回答问题。有的老师认为不举手的孩子锻炼的机会少,为了促进孩子的发展,不举手也要叫他们发言。

幼儿园中常可以见到,当老师提出问题时,平时伶牙俐齿、活泼好动的幼儿便把手举得高高的,甚至着急地站起来等你发现他;而平时言语不多、性格较内向的孩子总是缩在一边,充当旁观者。老师为了使每个孩得到发展,有时也叫不举手的幼儿发言,而经常看到的是,被叫的幼儿神情茫然,一声不响,这样做的结果是老师的目的不仅没有达到,反而使不举手的幼儿产生被提问的恐惧紧张心理,久而久之,会变得更加沉默和自卑。对于不举手的幼儿,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不爱举手的幼儿多为胆子小、性格内向的孩子,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多注意锻炼他们,逐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例如,我们班的可可十分腼腆害羞,平时话很少,总是用一双漂亮的大眼睛悄悄地看老师,而当老师注意到她,她便迅速将目光移开。有一次,孩子们饭后在看动画片,而可可却独自一人在唱歌。我悄悄走到她身边,没有打断她,原来她在唱一首英语歌《ABC》,我感到非常吃惊,不由得在地脸上轻轻亲了一下,并竖起大拇指说:“你唱得棒极了,以后把这首歌教给小朋友好吗?”可可听了用力地点点头。此后,可可不再是一只怕羞的“小黄莺”,教室里时常传出她快乐、优美的歌声,她的妈妈也说:“孩子胆子变大了,比以前活泼了。”

二、鼓励每个孩子都举手。当提出问题时,不要急于找某个幼儿回答,而是留给幼儿充足的思考时间,并在此时用老师最富影响力的语言鼓励幼儿勇敢地把手举起来。而此时,如果从不举手的孩子举起了手,一定马上把机会给他,不管他回答的是好是坏,教师都应对他这种勇敢的尝试给予肯定。相信有了这良好的开始,不爱举手的孩子会慢慢勇敢、大方起来。

三、在集体活动中,给幼儿创设一个轻松的发言气氛。例如,在日常教学中,我常组织幼儿玩接龙问答游戏,即当我提出一个问题,让幼儿思考之后,每个幼儿按坐位顺序依次回答,幼儿不必举手,只需站起来说说自己的看法。为了保证回答过程像一条龙连贯下去,每个幼儿都努力思考,认真回答,平时不爱举手发言的孩子也消除了紧张心理,轻松自然地站起来,有的甚至回答十分精彩。

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是开启孩子智慧的金钥匙。高明的父母都会让孩子拥有爱读书的习惯,为孩子多订一些报刊杂志,父母可以陪着孩子进行读书,可以探讨书中某一问题,发表不同的看法,这样为孩子营造了一种阅读的氛围。

培养孩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首先教育孩子爱每一科老师,喜欢老师,才能喜欢老师所教的课,相反抵触老师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效率,课堂上积极认真的态度及搞好课堂学习的关键。要利用各种感官让孩子的听、说、看、思、议、想相结合,积极投入全部情感,养成认真学习的习惯。经常鼓励孩子敢于张课堂上大胆发言,面对当今就业应聘中面试带来的压力对孩子进行教育,让孩子明白锻炼自我的重要性,应放手大胆地展示自我,这样不但锻炼了胆量,也使孩子的思维越来越敏捷。还要鼓励孩子张课堂上敢于和善于提问的习惯。学问才能学好,爱因斯坦曾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让孩子在课堂上多一些思考才有问题。注意力不集中是导致孩子课堂学习效率低的头号因素,要向课堂要质量,让孩子明白时间就是生命,赢得时间才能赢得成功。家长多与孩子沟通,及时进行疏通、引导,举一些名人成功,让孩子确定目标,增强学习动力,端正学习态度,逐步克服上课易走神的不良习惯。家长配合老师加强学习方法与策略的指导,教会孩子养成上课认真听讲,让孩子学会方法,才是最关键,亦如古人所说,养成复习的习惯,分类整合,学会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督促孩子养成整理回顾和学习资料和笔记的习惯。

培养孩子健康的心态习惯。作为父母应千方百计地促使孩子养成积极上进的心态和习惯,让孩子从小养成自信的习惯,自信是成功者的特质,只要拥有自信,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记得我儿子8岁时参加全县书画赛时,开始练累,他想放弃失去信心,我及时给予鼓励帮助,使他重新找到自信,才得以顺利参赛并获奖,至到现在我时常鼓动他,让他对自己充满自信,勇于面对所遇到困难,坚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险峰,可以使人从乱石堆中找出宝石,一定要磨炼孩子意志坚强的习惯,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难免遇到挫折和困难,要教育孩子敢于面对,放手挑战,多动脑筋,想办法,最终让他会明白:办法总比困难多,从而让孩子在挑战中找到自信。

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饮食习惯和良好作息习惯。一个孩子的成长,成才离不开个人和勤奋努力,更离不开老师的关爱,也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帮助,希望我们做家长的今后要着眼于孩子的进步,多关心孩子的学习与生活,促进其健康成长,还要正视孩子存在的问题,给予他们有力的扶持,多与老师沟通,加强对孩子的监护,这是我们至今的责任,责任重于泰山。

怀孕手册
新妈手册
育儿宝典
孕育饮食
早期教育
母婴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