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 知识 > 戏曲资料发源地以及主要特点

戏曲资料发源地以及主要特点

来源:潮女谷    阅读: 8.14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戏曲资料发源地以及主要特点,先秦是戏曲的萌芽期,具有综合性、虚拟性、程序性,为戏曲的三大艺术特色。

戏曲资料发源地以及主要特点1

戏曲是我国特有的民族艺术,历史上也称戏剧。中国戏曲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门传统艺术。中国戏曲虽然产生的比希腊、印度晚一些,但是早在汉代就有了百戏的记载,在13世纪已进入成熟期,其鼎盛时期是在清代。

新中国成立之初,已经发展到300多个剧种,剧目更是难以数计。世界上把它和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 。戏曲始终扎根于中国民间,为人民所喜闻乐见。一般说来,北方人多喜看京剧,南方人则多爱好越剧,各种地方剧种都有其自己的观众对象。

远离故土家乡的人甚至把听、看民族戏曲作为思念故乡的一种表现。

艺术特色

综合性、虚拟性、程序性,为戏曲的三大艺术特色。

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

先秦时期

(一)先秦——戏曲的萌芽期。《诗经》里的“颂”,《楚辞》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时歌舞的唱词。从春秋战国到汉代,在娱神的歌舞中逐渐演变出娱人的歌舞。从汉魏到中唐,又先后出现了以竞技为主的“角抵”(即百戏)、以问答方式表演的“参军戏”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摇娘”等,这些都是萌芽状态的戏剧。

唐朝时期

(二)唐代(中后期)——戏曲的形成期。中唐以后,我国戏剧飞跃发展,戏剧艺术逐渐形成。

唐代文学艺术的繁荣,是经济高度发展的结果,促进了戏曲艺术的自立门户,并给戏曲艺术以丰富的营养,诗歌的声律和叙事诗的成熟给了戏曲决定性影响。音乐舞蹈的昌盛,为戏曲提供了最雄厚的表演、唱腔的基础。教坊梨园的专业性研究,正规化训练,提高了艺人们的艺术水平,使歌舞戏剧化历程加快,产生了一批用歌舞演故事的戏曲剧目。

开元盛世,安居乐业,必然要求更多的文化娱乐,尤其是群众性的戏曲活动,民间散乐的娱乐活动,更多地趋向于农闲“自乐班”式的娱乐,也是他们交流感情,学文化、学历史、学道德的一种形式。

宋金时期

(三)宋金——戏曲的发展期。宋代的“杂剧”,金代的“院本”和讲唱形式的.“诸宫调”,从乐曲、结构到内容,都为元代杂剧打下了基础。

戏曲资料发源地以及主要特点
  

元朝时期

(四)元代——戏曲的成熟期。到了元代,“杂剧”就在原有基础上大大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戏剧。它具备了戏剧的基本特点,标志着我国戏剧进入成熟的阶段。其中最为杰出的剧作家为关汉卿,他的代表作《窦娥冤》历来被后人称颂。

明清时期

(五)明清——戏曲的繁荣期。戏曲到了明代,传奇发展起来了。明代传奇的前身是宋元时代的南戏(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它是在宋代杂剧的基础上,与南方地区曲调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戏剧形式。

温州是它的发祥地)。南戏在体制上与北杂剧不同:它不受四折的限制,经过文人的加工和提高,这种本来不够严整的短小戏曲,终于变成相当完整的长篇剧作。例如高明的《琵琶记》就是一部由南戏向传奇过渡的作品。这部作品的题材,来源于民间传说,比较完整地表现了一个故事,并且有一定的戏剧性,曾被誉为“南戏中兴之祖”。

明代中叶,传奇作家和剧本大量涌现,其中成就最大的是汤显祖。他一生写了许多传奇剧本,《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死生离合的故事,歌颂了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幸福爱情,要求个性解放的反抗精神。作者给爱情以起死回生的力量,它战胜了封建礼教的束缚,取得了最后胜利。

这一点,在当时封建礼教牢固统治的社会里,是有深远的社会意义的。这个剧作问世三百年来,一直受到读者和观众的喜爱,直到今天,“闺塾”、“惊梦”等片断还活跃在戏曲表演的舞台上,放射着它那艺术的光辉。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正是在这个历史时期,中华戏曲应运而生。高度发展的政治、经济为戏曲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社会条件,蓬勃发展的文化艺术又为戏曲提供了无与伦比的物质基础,从而大大地推进了它的形成历程。

戏曲资料发源地以及主要特点2

戏曲怎样化妆

1、清洁护理,在画戏曲妆容之前,需要对皮肤进行彻底清洁,这样有效防止上妆后,油彩侵入到皮肤造成皮肤敏感的一系列问题,同时还可以让妆容看起来更加服帖、自然,不会造成浮粉或脱妆现象。

2、画底色,戏曲妆容需要用红白油彩调配成肉色,均匀拍到自己的皮肤上,掌握好厚度

3、拍腮红,将腮红拍打到皮肤上,使之融入自然

怎样化戏妆

1、清洁护理:

在化戏曲妆之前一定要将皮肤清洁干净同时做简单的护理,这样才能防止上妆之后,油彩侵入到皮肤造成皮肤的各种问题,包括毛孔粗大、皮肤干裂、出油冒痘、色斑黑头等问题,同时还可以让之后的妆容更加的服帖,不会造成浮粉或者是脱妆等情况;。

2、化底色:

戏曲妆中的底色需要用红白油彩调配成嫩肉色,之后拍到自己的皮肤上,一定要拍的均匀,要掌握好油彩的厚度,太薄会露出自己本身的皮肤颜色,而太厚看上就去如同戴了面具非常呆板,同时也要根据舞台的灯光、人物身份等来拍底色;。

戏曲资料发源地以及主要特点 第2张
  

3、拍腮红:

在我们化妆的时候都习惯性的涂或者刷晒红,但是因为戏曲妆所需要的是油彩,所以需要用拍打的方式,将腮红拍到皮肤上并让其融进底色油彩,颜色最好采用玫瑰红更为自然,上眼皮部位的腮红是最红的,而在衔接的位置一定要融入的非常自然;。

4、定妆:

在平时的妆容中,我们都知道要定妆防止脱妆的情况,同样戏曲妆中也需要定妆,定妆的.时候要从上到下从内到外,先从底色开始敷之后再敷腮红,最后将脸上的浮粉弹去;。

5、涂胭脂:

胭脂和腮红的方式基本一致,但是两者的不同是胭脂可以让面部的妆容更加的鲜艳,一定要记得上眼皮的色彩是最深的;。

6、画眼圈:

相对于普通的妆容来说,戏曲妆的眼圈要夸张一些,但是在化的过程中一定要记得根据模特的眼睛形状和人物的高矮胖瘦来化,如果化的过度了那么画出来的效果也不会好;。

7、眉毛:

眉毛也是戏曲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首先要根据人物,比如青衣花旦需要化的就是柳叶眉,同时也要根据人物的长相去化,这样才会有立体感;。

8、嘴唇:

首先要先用大红油彩将嘴唇的边缘勾勒出来,其次要根据人物的嘴唇以相反的方式来化

比如唇薄的要化鼓,嘴巴大的要化小

戏曲资料发源地以及主要特点3

戏曲的`谚语有哪些:

饱打(吹)饿唱。

日月灯,云霞帐,风雷鼓板,天地间一场大戏;

汤武净,文武生,桓文丑末,古今人俱是角色。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教会徒弟,饿死师父。 只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师父。

无祖不立,无师不传。

名师出高徒。 艺多不压身。

三分靠教,七分靠学。

宁赠一锭金,不传一句春。(春:指行话)

宁给十吊钱,不把艺来传。

艺人的肚儿,杂货铺儿。

艺高人胆大,胆大人艺高。

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高。

戏曲资料发源地以及主要特点 第3张
  

拳不离手,唱不离口。

要想人前显贵,就得背后受罪。

打你今朝有过,为你将来成人。

要想学好艺,先得做好人。

南京到北京,人生活不生。

生意不得地,当时就受气。

台上无大小,台下立规矩。

玩艺儿是假的,精气神儿是真的。

没有君子,不养艺人。

练到老,唱到老,学到八十不算老。

一遍功夫一遍巧,一遍拆洗一遍新。

只许人家不听,不许自己不行。

指任何事情都得下一番苦工夫,方能做出好的成就。

艺多不压身,艺高人胆大

百日笛子千日箫,小小胡琴拉断腰

若要戏路通,全靠幼时功

不练三冬两夏,哪能学会唱、念、做、打?

一台无二戏,救场如救火。

勤学通百艺,苦练出真功。

艺术是件宝,不学得不了.

嘴上没有功,吐字听不清。

台上一张口,便知有没有。

七分念白三分唱,白是骨头唱是肉。

四、五人能当千军万马,

十几步能走海角天涯。

私下练,台上见。

以熟为巧,以巧为妙。

知戏文戏理,才能唱出好戏。

好花得绿叶配,好角得众人扶。

台下静,声小也能听得清。

台下动,声音再大也没用。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一台戏得合手,不合手戏准丢。

有劲使在功上,有功用在戏上.

腔好唱,味儿难磨。

字不清,唱不明。

字不正听不清,腔不回不中听。

要想艺深,就得用心。

慢板要紧,快板要稳,散板要准。

演员上了台,一步值千金。

健康养生
生活保健
常见疾病
女性健康
单身
恋爱
婚姻
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