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 美食 > 简单的煲粥方法

简单的煲粥方法

来源:潮女谷    阅读: 2.95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简单煲粥的方法有哪些?吃粥就是养生,粥既适合做早餐,也适合做夜宵。喝粥使肠胃得到滋养,既不会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也不会导致肥胖,所以很多人都喜欢喝粥,接下来我们看看简单的煲粥方法都有哪些吧!

简单的煲粥方法1

1、浸泡:煮粥前先将米用冷水浸泡半小 时,让米粒膨胀开。这样做的好处:熬起粥来节省时间,熬出的粥酥、口感好。

2、开水下锅:大家的普遍共识都是冷水煮粥,而真正的行家里手却是用开水煮粥,为什么?你肯定有过冷水煮粥糊底的经验吧?开水下锅就不会有此现象,而且它比冷水熬粥更省时间。

简单的煲粥方法
  

3、火候:先用大火煮开,再转文火即小火熬煮约30分钟。别小看火的大小转换,粥的香味由此而出!

4、搅拌:原来我们煮粥之间搅拌,是为了怕粥糊底,现在没了冷水煮粥糊底的担忧,为什么还要搅呢?为了出稠,也就是让米粒颗颗饱满、粒粒酥稠。搅拌的技巧是:开水下锅时搅几下,盖上锅盖至文火熬20分钟时,开始不停地搅动,一直持续约十分钟,到呈酥稠状出锅为止。

5、点油:煮粥还要放油?是的,粥改文火后约10分钟时点入少许色拉油,你会发现不光成品粥色泽鲜亮,而且入口别样鲜滑。

简单的煲粥方法 第2张
  

6、底、料分煮:大多数人煮粥时习惯将所有的东西一股脑全倒进锅里。最好粥底是粥底、料是料,分头煮、焯,最后再搁一块熬煮片刻,且绝不超过10分钟。这样熬出的粥品清爽不浑浊,每样东西的'味道都熬出来了又不串味。特别是辅料为肉类及海鲜时,更应粥底和辅料分开。

煮豆粥时,豆子一定要提前用水浸泡,否则很难煮烂。待豆子开锅时对入几次凉水,之后再放米煮制,味道更佳。  煮菜粥时,应该在米粥彻底熟后,放盐、味精、鸡精等调味品,最后再放生的青菜(不要焯水),这样青菜的颜色不会有变化,营养也不会过多流夫。 煲粥不粘锅  煮粥时若稀稠度刚好,粥水就能不断滚动;当过于浓稠的时候,热力不能循环,就易粘底;中途不要加水,因为米粒如果遇冷,就容易沉淀下来,出现粘锅现象。无论是老火粥还是生滚粥,都应突出其咸鲜味,不宜多放糖。

简单的煲粥方法2

肝硬化腹水俗称肝腹水。正常人腹腔内有少量的游离腹水,一般为50毫升左右,起着维持脏器间润滑作用,当腹腔内出现过多游离液体时,称为腹水。 肝腹水肝硬化是引起腹水的主要疾病,肝硬化患者一旦出现腹水,标志着硬化已进入失代偿期(中晚期)。出现腹水的早

肝硬化腹水俗称肝腹水。正常人腹腔内有少量的游离腹水,一般为50毫升左右,起着维持脏器间润滑作用,当腹腔内出现过多游离液体时,称为腹水。

肝腹水肝硬化是引起腹水的主要疾病,肝硬化患者一旦出现腹水,标志着硬化已进入失代偿期(中晚期)。出现腹水的早期,患者仅有轻微的'腹胀,很容易误认为是消化不好,因此对慢性肝炎尤其是肝硬化患者如果近期感觉腹胀明显,腰围增大、体重增长、下肢浮肿,应该及时到医院检查。

腹水形成的主要原因为、白蛋白降低、肾脏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内分泌功能紊乱等。

煲粥煲出健康,哪些粥能养护您的肝呢?

饮食原则是、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慢性肝炎合并肝硬化、血氨偏高者应限制或禁食蛋白质,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少于0.5G/KG。合并腹水少尿者,无盐或低盐饮食,氯化钠1.2~2.0G,进水量每日不超过1000ML。

1、猪肝绿豆粥

新鲜猪肝100克,绿豆60克,大米100克,食盐、味精各适量。先将绿豆、大米洗净同煮,大火煮沸后再改用小火慢熬,煮至八成熟之后,再将切成片或条状的猪肝放入锅中同煮,熟后再加调味品。此粥补肝养血、清热明目、美容润肤,可使人容光焕发,特别适合那些面色蜡黄、视力减退、视物模糊的体弱者。

简单的煲粥方法 第3张
  

2、决明子粥

炒决明子10克(中药店有售),大米60克,冰糖少量。先将决明子加水煎煮取汁适量。然后用其汁和大米同煮,成粥后加入冰糖即成。该粥清肝、明目、通便。对于目赤红肿、畏光多泪、高血压、高血脂、习惯性便秘等症效果明显。

简单的煲粥方法 第4张
  

3、枸杞

枸杞子30克,大米60克。先将大米煮成半熟,然后加入枸杞子,煮熟即可食用。特别适合那些经常头晕目涩、耳鸣遗精、腰膝酸软等症病人。肝炎患者服用枸杞粥,则有保肝护肝、促使肝细胞再生的良效。

4、桑葚

桑葚30克(鲜桑葚用60克),糯米60克,冰糖适量。将桑葚洗干净,与糯米同煮,待煮熟后加入冰糖。该粥可以滋补肝阴,养血明目。适合于肝肾亏虚引起的头晕眼花、失眠多梦、耳鸣腰酸、须发早白等症。

5、梅花粥

取白梅花5克,粳米80克,先将粳米煮成粥,再加入白梅花,煮沸两三分钟即可,每餐吃一碗,可连续吃三五天。梅花性平,能舒肝理气,激发食欲。食欲减退者食用效果颇佳,健康者食用则精力倍增。

健康养生
生活保健
常见疾病
女性健康
单身
恋爱
婚姻
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