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 家庭 > 周朴园人物形象分析

周朴园人物形象分析

来源:潮女谷    阅读: 2.99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既是当时社会悲剧的制造者,又是受害者,是可恨之人,和可怜之人的结合体。

周朴园人物形象分析1

民国时期,封建专制思想毒害和压迫着人们的精神生活,所提倡的男尊女卑,三从四德更是让广大女性处于服从受欺凌的地位。

封建大家长制度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政治和经济上的依附关系,宗主在家族之内拥有至高无上的话语权和支配权,他们依靠土地,粮食等一切资源压榨和剥削贫农,使其生存状态苦不堪言。他们利用封建主义的传统思想,灌输和奴役底层民众,丧失基本的道德和人性,所作所为令人发指。

周朴园人物形象分析
  

封建地主阶级在很多作品中多有提及,其形象面目可憎,其做派卑鄙荒唐,他们的艺术效果往往受人鞭挞,具有一种浓烈的悲剧色彩。

《雷雨》中的周朴园就是其中一位,他的悲惨结局也同时暗示了他代表的封建思想和制度走向灭亡的不可避免的命运。

众所周知,标志现代话剧走向成熟的《雷雨》,也是一部非常杰出的.悲剧。《雷雨》通过对周鲁两家跨越三十年血缘关系和爱恨纠葛的描述,深刻揭示了封建主义思想的专制和腐朽,批判了旧社会旧制度旧道德对人们身体与精神上的双重压迫。

《雷雨》中的悲剧之源就是周朴园,一心维系圆满有秩序的大家庭,在他的封建思想和复杂的人性之下,最终土崩瓦解。

周朴园人物形象分析2

浅析一下周朴园的艺术形象和其深层意义.

弗洛伊德认为文艺创作的本质是潜意识的心理活动,是如白日梦一样的与现实对立的幻象,是一种潜抑愿望的达成。

曹禺,中国现代话剧的奠基人,其作品中蕴含的悲剧艺术和精神内涵,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雷雨》不仅是他的代表作,更是其处女作和成名作。曹禺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幼年丧母,虽然继母对他很好,但是童年一直处在沉闷压抑的氛围中。他的父亲军人出身,因怀才不遇早早赋闲在家,动不动就骂人,摔东西,脾气很坏,这就造成了他对父亲的敬畏之情。

曹禺谈到和戏剧人物关系的时候, 他说,《雷雨》《日出》《北京人》里出现的那些人物,我看的太多了,有一段时间甚至可以说是和他们朝夕相处。 事实上,艺术作品的人物并不能在现实中一一找到对应关系,但或多或少曹禺的生活经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创作。

在《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中,曹禺便谈到天津的封建买办官僚家庭周家的印象,周家和我家是世交,我到他们家去过,周家的摆设很气派,《雷雨》的布局就有周家的印象在内。

所以说,曹禺小时候就已经见识过封建家庭的很多不合理的关系,他们的悲欢离合和复杂人情渐渐形成他内心深处毫无察觉的潜意识。这些被压抑的意识能量,在《雷雨》的创作过程中被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

周朴园是一个冷酷而严厉的父亲,时时刻刻维护着封建大家长的权威,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和曹禺的父亲有些相似的。《雷雨》中封建家庭的生活习性和日常交往,也都和曹禺现实中的接触有必然的联系。

周朴园人物形象分析 第2张
  

那一扇幽闭的夏日之窗

周朴园年轻时候也曾受到资本主义文明思想的熏陶,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充盈过他的头脑。他不顾家中老母亲的反对,毅然决然和仆人侍萍相爱同居三年,并生下两个儿子。

然而,最终他还是抛弃了侍萍,在门当户对的传统观念下娶了另外一个女子。曹禺曾在《雷雨》序中说到, 宇宙正像一口残酷的井,落在里面,怎样呼号也难逃脱这黑暗的坑。 这就说明,冥冥之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主宰一切,或许我们称为命运,在西方那里叫做上帝。

在强大的环境恶习势力面前,周朴园的命运被注定了,对他而言,这只看不见的巨大之手代表着封建传统伦理文化的强悍,它侵入了周朴园的大脑,从而令其服从变成傀儡。同时,周朴园骨子里的自私和专制也暴露出来,人性的复杂也是他自身悲剧命运的另一只巨大的手掌。

用作背景的幽闭之窗

在随后的30年里,周公馆那扇夏日也不准打开的窗户,实际上已经成了一种象征,成为周朴园心里的一道隐秘。他穿着侍萍香过的衣服,家具的摆放还是按照原来的样子,供着侍萍的照片,保持侍萍在时的生活习惯,这些行为至少表明了他对当年抛弃的忏悔。

在心理学领域,有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关于生物进化和文化进化之间的矛盾冲突。人的内心往往有两种截然相反的力量,一种是动物本能,追求快乐,表现为甲虫形式,也就是自我保护模式,一种是精神生活,更高一级的社会需求和认可,表现为蝴蝶形式。

周朴园前后两种态度的变化,基本符合了在甲虫和蝴蝶之间的变幻情景,也是属于人与命运选择的根本性问题。然而,不论是抛弃还是忏悔,实际上都埋藏了悲剧的种子,任何人的命运都悄然改变。

资本家的丑陋面目

弗洛伊德说,凡是被压抑的,都会以更加丑陋的形式出现。 他将潜意识分为"生的本能"与"死的本能"。前者是有建设性的'、积极的、向上的、能变压力为动力,后者是破坏性的、消极的、冲动的,它可能使人做出越轨的、不道德行为,也可能导致个体人格畸变。

周朴园本质上是资本家,也是封建大地主,他的所有行为都是唯利试图。另外,正是因为他前半生潜意识得不到的压抑,人性之下扭曲的病态,促使他成为封建大家长专制思想的执行者。

话剧舞台上的周朴园

他所认为的家庭圆满有秩序,实则是内心极度自私的外化和要求所有人都服从自己的满足感。连繁漪喝药看病这些小事,都必须要听从他的指示。对于长子周萍,他虽然寄予很大希望,但也表现出严厉,苛刻的一面。

但周冲为了给受伤的工人抚恤金时,他不屑一顾,轻而易举的打碎了周冲天真的美梦。而面对亲生儿子的鲁大海,他也毫不犹豫说要开除。为了钱,周朴园果断而残酷地镇压工人罢工,通过收买的方式瓦解工会,他的种种行径令读者感到彻底的愤怒和痛恨。

正如曹禺所说:周朴园这个人可以说是坏到家了,坏到连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坏人的程度。

周朴园人物形象分析3

雷雨结局

所有人的结局都是很悲剧的,四凤和两个儿子的死亡,侍萍和繁漪的相继发疯,唯独周朴园,他一人孤独终老。最后他捐出房产,在《圣经》中做着无声的忏悔。

在 《庄子·田子方》:“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曹禺让周朴园活着,实则是对他最大的惩罚,他亲眼见证了,忙活半生建立起来的封建圆满大家庭最后的覆灭,这种苦痛和煎熬,非常人是难以忍受的。

丹麦悲剧理论家索伦克尔凯郭尔说:悲剧性格是一种性格内部充满矛盾的性格,在具有悲剧性格的人物的内心世界里,意识与潜意识,自我与他我,善与恶,美与丑等对立因素的激烈厮杀,加上外在世界的洪波巨浪的冲击,每每使他性格中的正面因素遭到否定,从而导致他的毁灭,并使他带上悲剧的审美意义。

周朴园人物形象分析 第3张
  

纵观周朴园的一生,他受到文明的感染,却仍然选择封建专制思想的统治和压迫。他一心维护自己积极的正面形象,也骨子里是庸俗自私的伪君子。每一次内心深处善恶的交锋,他都败下阵来。事实来讲,正是他封建主义思想制度下的人性深层次的悲剧性格,导致了他凄凉悲惨的结局。

而《雷雨》悲剧的真正内涵,则是深刻诠释了在封建主义思想盛行的旧制度中,人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规律,即对人性所富含的规律性揭露。它不仅仅反映的是社会问题,家庭问题,更深的是人性层面的复杂问题。正是作品中人物自身内心的冲突,人性矛盾根源的.冲突,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冲突,使得《雷雨》具有永恒的生命力,感染一代又一代读者。

亚里士多德认为,观众观看悲剧中人物悲惨遭遇后,所产生的怜悯之情以及对变换无常的命运的恐惧能使感情得到净化。 这种净化把内心负面情绪宣泄至尽,由此产生内心的愉悦感。

周朴园悲剧性格下所做出的种种行径,以及导致的悲剧结局,都让我们感觉到一种压抑之后的能量释放,那是一种善与美真正的呼唤和觉醒。

健康养生
生活保健
常见疾病
女性健康
单身
恋爱
婚姻
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