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资讯 > 开心乐园 > 有关民间故事(15篇)

有关民间故事(15篇)

来源:潮女谷    阅读: 3.72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有关民间故事1

一、《冯夷当河伯的故事》

有关民间故事(15篇)

古时候,在华阴潼乡有个叫冯夷的人,不安心耕种,一心想成仙。他听说人喝上100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化为仙体。于是就到处找水仙花。

冯夷东奔西跑找水仙花,就常渡黄河、跨黄河、过黄河,常和黄河打交道。转眼过了99天,再找上一棵水仙花,吮吸一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成仙了。冯夷很得意,又过黄河去一个小村庄找水仙花。这里的水不深,冯夷趟水过河,到了河中间,突然河水涨了。他一慌,脚下打滑,跌倒在黄河中,活活被淹死。

冯夷死后,一肚子冤屈怨气,咬牙切齿地恨透了黄河,就到玉帝那里去告黄河的状。玉帝听说黄河没人管教,到处横流撒野,危害百姓,也很恼火。他见冯夷已吮吸了99天水仙花的汁液,也该成仙了,就问冯夷愿不愿意去当黄河水神,治理黄河。冯夷喜出望外。达成自己成仙的心愿。成为一名河伯。

二、《李闯王渡黄河》

明朝末年,朝廷腐败,民不聊生。

闯王李自成带领农民在陕西米脂起义,要打过黄河去,推翻明王朝的统治。当时正值初冬时分,黄河水还未结冰,而只有河水冻成了坚冰大军才能顺利通过。

怎么办呢?闯王日夜焦心,愁得胡须头发在一夜之间全都白了。

第二天一清早,有两人来报:“黄河已经冻得结结实实的了。”闯王大喜,急忙传令三军赶快渡河。

到了河边一看,河水还“哗哗”地流得正欢呢,根本就没结冰。可是上面却起了一座宽大的浮桥,船连船,板连板,四平八稳,正适合大军渡河。

闯王纳闷极了,正要下马察看,忽然从河里爬上来两个人,向闯王一抱拳,朗声道:“大王,我们是黄河的船夫。听说您要渡河,为民谋利,所以特地花了一夜工夫搭起这坐浮桥,就请大军上路吧。”

闯王感动得热泪盈眶:“我一定不辜负百姓们的厚爱,一定要让大家过上好日子!”说罢,驱马上桥,领兵东去了。

三、《鲤鱼跳龙门的传说》

龙门位于壶口瀑布南面约65公里处,在晋陕峡谷的最南端。龙门之南,就是开阔平坦的关中平原。黄河之水从狭窄的龙门口突然进入宽阔的河床之中,河性发生很大变化。龙门的形成,是其东面的龙门山和西面的梁山各伸出山脊,相互靠拢,形成一个只有100米宽的狭窄的口门,好像巨钳,束缚着河水,形成湍急的水流。每当洪水季节,由于峡口中的水位壅高,而出了峡谷后,河谷突然变宽,水位则骤然下降,于是在龙门形成明显的水位差,故有“龙门三跌水”之说。

沿袭相传的“鲤鱼跳龙门”的故事,就是指跳跃此处的跌水。

该故事说的是小鲤鱼不畏险阻,纷纷跳跃这道通向成龙道路上的门关,能跃过去者,便能成龙。只有那些百折不挠的小鲤鱼,最终才能成龙。这个故事千百年来也激励着炎黄子孙顽强拼搏,奋斗不息。古代人们对龙门峡这种自然奇观的形成,感到不可思议,便想象为大禹所凿开的一条峡口,因而龙门又被称为“禹门口”。

有关民间故事2

河伯冯夷受命治理黄河,但是操劳一生没有把黄河治好,到年迈时,跋山涉水,察看水情,画了一幅黄河水情图,又历尽千辛万苦,找到了大禹,将水情图交给了他。

大禹根据河伯授给他的这一幅图,疏通水道,终于治理好了黄河。

有关民间故事3

财主和金锅

很早以前,微山湖畔有个陶家庄,陶家庄有个陶员外。陶员外家里很阔,从小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陶员外老了,又不满足了,做梦也想着家里有棵摇钱树,再不有个聚宝盆,有用不完的金子,花不光的银子。他表现上对人和和气气,背地里欺负扛活的,做尽了好多坏良心的事,长工们背地里都管他叫“陶善人”。

陶善人有个习惯,每天太阳不露红都要到湖边上走一走。

这天清早,大雾很浓。陶善人悠闲地在湖边上走着,看见微山湖上有座城池,他身不由己踏上了湖边的一只小船,慢慢地向那座城划去。他觉得奇怪,这么大的微山湖里怎么会有座城呢?

陶善人划着船来到城门口,拴好了船,一抬头,看见城门口上门有三个大字:洛阳城。陶善人站了一会,大步向城里走去。

他来到街上,见挑挑的、卖蒜的、补锅的、卖蛋的,人很多,没有一点声响。陶善人走进了一家店铺,看见掌柜的和店伙计正趴在柜台上,两只眼瞪着他。陶善人在柜前看了看,出了这家店铺,进了那家店铺。他见这家店铺和那家店铺一样,人全和庙里的菩萨差不多。他走进不少店铺,都是这样。他看到店铺里柜台上有一口小锅。小锅大小正适合一个人煮饭吃。陶善人想:用这口小锅自己煮人参汤喝,再好不过了。他看了看店伙计,见两个店伙计背着身子站着,就把锅往怀里一揣,慌三忙四出了店铺,来到大街上。他见街上还很寂静,心里害怕了,两条腿不住地打着摆子。陶善人怀里揣着锅,慢慢腾腾往城外走。来到城门口,看见城门四周涨满了水,他的小船在水里打着转转,他解开船,慌里慌张上了船。回头再看洛阳城,不禁吓呆了:洛阳城让水淹没了。

小船不知不觉向岸边飞去。到了岸,陶善人一个大步下了船,正想拴住小船,就见金光一闪,小船不见了,太阳也从东边出来了。

“许是一场梦吧?”陶善人自己对自己说。他揪了一下自己的胡子,好疼!分明不是梦。

陶善人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慢腾腾地向家里走。刚进大门口,媳妇就迎出门来,惊讶地问:“老头子,今天是怎么啦,回来这么晚?”

“嘿嘿!”陶善人强笑了笑:“在外面走了一大段路,回来晚了些,路上还拾了口小锅。”陶善人怕媳妇听了会害怕,没敢说出误入洛阳城的事。

“一口什么样的锅?”陶夫人问:“拿出来我看看,放在哪了?”

“在这儿呐!”陶善人说着话,从怀里拿出了那口锅,立时金光闪闪。

“老头子洪福,真是福大命大造化大。哎呀!可了不得啦,是一口宝贝金锅!”

“是吗?”陶善人惊疑地问。

“老头子,别人能骗你,我还能骗你?”

这时,丫环、佣人听说陶善人拣了口金锅,全都围了上来。这个佣人说:“老爷真是有福之人。”那个说:“老爷的洪福比东海的水都长。”

陶善人笑眯眯地说:“夫人,咱们今天温锅要做点什么好吃的呢?”

一个丫环接过话头说道:“夫人不是六十六大寿吗?用它煮肉吃吧!”

陶夫人吃肉心切,不管是不是吉日良辰,就叫佣人动起手来。

天过晌午,陶夫人吃完了肉,心里却有说不出的滋味。她有些犯疑:“金锅煮的肉为什么不如铁锅煮的肉好吃呢?”

这时候,管家凑在陶善人的耳旁,低低的声音说道:“小时候,在家里听俺老爷说,要是只宝锅,放在锅里的东西,用也用不完。”

“此话当真”陶善人半信半疑。

管家说:“老爷不信,试试看。”

陶善人和管家亲自动起手来,把锅里的肉一勺一勺地往外舀。舀一勺,又一勺,锅里还是那么多肉。陶夫人很惊奇,忽然陶夫人的脸又撂了下来,“我们有肉吃算什么?放进钱,用也用不完,花也花不尽不是更好吗?”可是锅里肉舀不完怎么办呢?”管家眯着眼,又出了鬼点子:“我们不如把金锅弄到微山湖里,刷洗干净锅里的肉,不就成了聚宝盆吗?”

没等陶善人同意,陶夫人和管家抬着金锅向微山湖走去。

陶夫人和管家来到湖边,小心地把金锅放进水里,还没等他俩动手刷锅,只见金光一闪,金锅沉水里去了。

管家和陶夫人一见,慌忙用手去抓金锅,哪里还抓得到?

这时陶善人也来到了湖边,见老婆和管家正在湖边捞什么,以为又碰上了金银财宝。过去一问,才知道金锅没有了,差点没把他气死。他恶狠狠地骂道:“你们把我的金锅弄到哪儿去了?”

陶夫和管家吓得一句话也不敢说,浑身上下直打哆嗦。

陶善人更加生气,一把把夫人推到了湖里,随后一抬腿又把管家赐进了水里。他站在岸边,大声哭喊到:“金锅,我的金锅!”一不小心,脚下一滑,陶善人“呯”地一下也跌进了湖里。

三人在水里挣扎了一会,往下一沉就不见了。

有关民间故事4

宝金蛙

武当山紫霄宫大殿前有一条石板铺盖的神道,朝山的人在神道的一块石板一跺脚,石板下面就“哇”的一声叫,跺几下叫几声,人们都说神道下面藏着一只宝金蛙,可是谁也找不到宝金蛙在哪里。

提起宝金蛙,有这么个动人的故事。

传说古时候,这个宝金蛙放在紫霄宫神桌上,它眼睛一眨就降福,尾巴一摇就屙金蛋蛋,真是一只宝金蛙啊!

有个贪婪无度的县官,吸尽民脂民膏,家有万贯产业,可他仍不满足。那天,县官闲暇,到紫霄宫玩耍。老百姓象见到瘟神,都跑光了。县官一看四周无人,便顺手牵羊偷回宝金蛙。他怕宝金蛙跑掉,用铁线把尾巴紧紧缠了十八道,关进箱子里。他乐滋滋自语道:“哈哈,有了这个宝金蛙,我就是人间的财神爷了。”

宝金蛙在箱子里黑天黑地,闷得喘不过气来,见箱缝透进一丝光亮,便循着亮光爬啊爬,前腿越爬越短,后腿越蹬越长。好不容易才爬到箱口,瞅啊瞅,连眼珠都快瞪掉啦,也逃不出来。宝金蛙又气又伤心,张大嘴巴一个劲地哭叫,嘴巴越哭越大。从此后,宝金蛙的后代就前腿短,后腿长,嘴巴大,眼球突出,没了尾巴啦。

县官被宝金蛙叫得坐不安、睡不宁,便打开箱子看究竟。哪知道他把箱子一开,宝金蛙拚命一蹦,挣断了尾巴,化为一道金光飞向紫霄宫,只留下一根金尾巴。县官生怕金尾巴又跑掉,忙用红绸裹了当宝贝藏起来了。

县官贼心不死,一心发大财,非要把宝金蛙弄到手不可,他带领人马,假装到紫霄宫敬香拜神,探听宝金蛙的下落。他叫老道把宝金蛙拿出来观赏观赏。老道说:“宝金蛙叫贼人偷走了。”县官拉长脸喝道:“你瞒天过海,谁敢偷仙宫之宝,定是你有意刁难,藏起来了。给我重打五十棍!”衙役们应声而上,正要举棍打老道,忽听宝金蛙叫起来:“哇,哇,哇!”

县官一听,宝金蛙在神道石板下叫唤,他急忙令衙役撬开石板,捉住宝金哇。衙役们撬开石板,连宝金蛙的影子也没有看到。把石板盖上,宝金蛙又“哇哇”地叫开了。

就这样挖了盖,盖了又挖,衙役们累得汗流浃背喘粗气,县官心里急得冒狼烟,就是找不到宝金蛙在哪里。

正在这时,一个衙役慌忙跑来禀报:“县太爷,大事不好!”县官不耐烦地说:“什么了不起的事,大惊小怪的。”衙役说:“你偷的那宝金蛙尾巴,突然变成一团火,把你家烧了个净光。”

县官大吃一惊,他有苦难言,只是一个劲地敲着自己的脑袋哭叫:“可惜我的万贯家产啦,我的万贯家产实在可惜啊。”他一边叫,一边跺脚,只听得宝金蛙在石板下“哇哇”叫,好象在嘲笑县官一样。

从此以后,宝金蛙一直藏在神道石板底下,你一跺脚,它就“哇”地叫,可谁也找不到它在哪里……

有关民间故事5

大禹治理黄河时有三件宝,一是河图;二是开山斧;三是避水剑。传说河图是黄河水神河伯授给大禹的。

古时候,在华阴潼乡有个叫冯夷的人,不安心耕种,一心想成仙。他听说人喝上一百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化为仙体。于是就到处找水仙花。

大禹治理黄河之前,黄河流到中原,没有固定的河道,到处漫流,经常泛滥成灾。地面上七股八道,沟沟汊汊全是黄河水。冯夷东奔西跑找水仙花,就常渡黄河、跨黄河、过黄河,常和黄河打交道。转眼过了九十九天,再找上一棵水仙花,吮吸一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成仙了。冯夷很得意,又过黄河去一个小村庄找水仙花。这里的水不深,冯夷趟水过河,到了河中间,突然河水涨了。他一慌,脚下打滑,跌倒在黄河中,活活被淹死。

冯夷死后,一肚子冤屈怨气,咬牙切齿地恨透了黄河,就到玉帝那里去告黄河的状。玉帝听说黄河没人管教,到处横流撒野,危害百姓,也很恼火。他见冯夷已吮吸了九十九天水仙花的汁液,也该成仙了,就问冯夷愿不愿意去当黄河水神,治理黄河。冯夷喜出望外。满口答应。这一来可了却自己成仙的心愿,二来可报被淹死之仇。

冯夷当了黄河水神,人称河伯。他从来没有挨过治水的事儿,一下子担起治理黄河的大任,束手无策,发了愁。咋办呢?自己道行浅,又没什么法宝仙术,只好又去向玉帝讨教办法。玉帝告诉他,要治理好黄河,先要摸清黄河的水情,画个河图,有黄河的水情河图为依据,治理黄河就省事多啦。

河伯按着玉帝的指点,一心要画个河图,他先到了自己的老家,想找乡亲们帮帮忙。乡亲们都讨厌他好逸恶劳,没人答理他。他找到村里的后这老汉,讲了他治理黄河的大志。后这老汉见他如今成了仙,要给百姓们办点好事,就答应帮帮他。从此,河伯和后这老汉风里来雨里去,跋山涉水,察看黄河水情。两个人一跑就是好几年,硬是把后这老汉累病了。后这老汉只有回去,剩下河伯继续沿黄河察看水情。分手时,后这老汉再三嘱咐河伯,干事要干到底,不要中途而废,画好图就动手治理黄河,人手不够,他说服乡亲们帮忙。

查水情,画河图,是个苦差事。等河伯把河图画好,已年老体弱了。河伯看着河图,黄河哪里深,哪里浅;哪里好冲堤,哪里易决口;哪里该挖,哪里该堵;哪里能断水,哪里可排洪,画得一清二楚有关于黄河的民间故事有关于黄河的民间故事。只可叹自己没有气力去照图治理黄河了,很伤心。河伯想想,总有一天会有能人来治理黄河的,那时,把河图授给他,也算自己没有白操心。

河伯从此就在黄河底下安度晚年,再没有露面。不料,黄河连连涨水,屡屡泛滥。百姓们知道玉帝派河伯来治水,却不见他的面,都骂河伯不尽职尽责,不管百姓死活。

后这老汉在病床上天天盼河伯,一晃好些年不见面。他对治理黄河的事不放心,要去找河伯。他儿子叫羿,射箭百发百中。无论后这老汉如何讲,羿不让他去找河伯。后这老汉不听儿子劝阻,结果遇上黄河决口,被冲走淹死,连尸体都没找到。后羿非常恨河伯,咬着牙说,早晚要把河伯射死。

后来,到了大禹出来治水的时候,河伯决定把黄河河图授给他。

这一天,河伯听说大禹带着开山斧、避水剑来到黄河边,他就带着河图从水底出来,寻找大禹。河伯和大禹没见过面,谁也不认谁。河伯走了半天,累得正想歇一歇,看见河对岸走着一个年轻人。这年轻人英武雄伟,想必是大禹,河伯就喊着问起来:“喂,你是谁?”

对岸的年轻人不是大禹,是后羿。他抬头一看,河对岸一个仙风道骨的老人在喊,就问道:“你是谁?”

河伯高声说:“我是河伯。你是大禹吗?”

后羿一听是河伯,顿时怒冲心头,冷笑一声,说:“我就是大禹。”说着张弓搭箭,不问青红皂白,“嗖”地一箭,射中河伯左眼。河伯拔箭捂眼,疼得直流虚汗。心里骂道:“混帐大禹,好不讲道理!”他越想越气,就去撕那幅水情图。正在这时,猛地传来一声大喊:“河伯!不要撕图。”河伯忍痛用右眼一看,对岸一个头戴斗笠的人,拦住了后羿。这个人就是大禹,他知道河伯画了幅黄河河图,正要找河伯求教呢。后羿推开大禹,又要搭箭张弓。大禹死死拽住他,把河伯画图的艰辛讲了,后羿才后悔自己冒失莽撞,射瞎了河伯的左眼。

有关民间故事6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古老的黄河是一匹很难驯服的野马,它任意奔流,好像一个龇牙咧嘴的怪物,日夜怒吼,滔滔不息,吞噬着万顷良田。咬啮着千万重山,黄河两岸的回汉人民只能在山尖、沟底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

那时候,宁夏不是一马平川的塞上平原,而是青山重叠,沟壑纵横,没有一块平坦坦的田地,也没有一块田能灌上黄河水。

传说,牛首山上住着几户回回和汉人,他们人老几辈在山底挑水,在山头上种地。老老小小忙个不停,却吃不饱,穿不暧,天长日久,谁也 受不了这种折磨。

有一年,一个七十开外的老回回,名叫尔德,在山上开了一个瓜果园,种了些黄瓜。他每天起早贪黑,到黄河里去挑水浇黄瓜,肩膀压肿了,脚底起皮了,精心地务育着黄瓜,黄长得又嫩又甜。

这一天尔德这老汉累了,躺在菜园门上睡着了。

他刚睡熟,就梦见天空飘来一朵白云,渐渐地,那白云变成了一个白胡子阿訇,抖动着银色的胡须,对尔德老说:“今天有两场大风,你要注意。中午是一场黄风,能把黄瓜吹蔫;后晌有一场黑风,能使黄瓜蒂落。不管有多大的风,你都不要把黄瓜摘下来。

尔德这老汉惊醒一看,不见了白胡子阿訇,却见北面黄风弥天盖地,霎时刮到牛首山来了。尔德这老汉细细瞅着黄瓜,果然一个个蔫了,他心里非常难过,一年的血汗白费了,可一想起白胡子阿訇的话,就没有动。

到了后晌,一股黑风过,吹得山摇地动,树叶落下一层又一层。尔德这老汉一看,黄瓜快要落地,他气得摘掉了一个又蔫又小的黄瓜使劲扔进了黄河。黄河马上断了一条线。像神仙用刀切过一样,清清楚楚地看见了河底,尔德这老汉往下猛扑时,河水“哗”地一下又并拢了。这老汉又累又饿,坐在河岸上,眨眨眼睛,金花乱舞,晕晕昏昏啥也不知道了。

这时,尔德这老汉又听见那位白胡子阿訇说“这黄瓜就是征服黄河的钥匙,它可以叫黄河断流,也可叫黄河听人的话。可现在黄河叫黄风和黑风这两个伊比利斯折腾苦了。你不能心急,要耐心,要下更大的工夫。明年,你再种一园子黄瓜,黄瓜熟了的时候,你拣最大的一个扔进黄河里。那时,你走进河底洞里,珠宝由你挑,粮种由你拿,还有一把宝剑可以斩龙杀妖,驯服黄河,你指哪里,黄河水就流向哪里。”

第二年,勤劳的尔德这老汉又种了一园子黄瓜,他不怕路远,不惜流汗,从黄河里挑水浇瓜。工夫不负苦心人,最后,园子里结了一个三尺长的黄瓜,长得像一把钥匙。这老汉高兴地日夜睡在瓜园里,一直等到瓜熟。

这一天,天气晴得没一点子云彩。尔德这老汉把那三尺长的黄瓜摘下来,念了个“太斯米”,扔进黄河里。这时只听黄河一声咆哮,裂开了一条长缝河底的石头都看得清清楚楚。尔德这老汉下到河底,见靠着河岸有个洞,洞里珍珠玛瑙应有尽有。这老汉拿了些,刚往出走时,听得一阵暴风狂吼,一时河面上波涛滚滚,一浪高过一浪。尔德这老汉拿起宝剑向那黑旋风和黄旋风左右猛劈几十剑。一会儿,黑风和黄风吹出天边去了。

这时,黄河的断缝渐渐地合严。尔德这老汉想起白胡子阿訇的嘱咐,这宝剑可以征服黄河,他心里豁亮了,心想:我要叫黄河填满沟壕,淤平山梁。这老汉手持两把宝剑,向黄河猛劈下去,黄河的水马上不流了,好像前面堵了一道长城,只是节节升高,远远地看去真怕人。

三天以后,南至六盘山,西至贺兰山,到处都是水,只留下几个山尖尖。尔德这老汉这才抽出宝剑,叫黄河水向前流去。

从此以后,山大沟深的宁夏,变成了一马平川,居住在黄河两岸的回汉人民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开渠造田,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有关民间故事7

全真教丘处机加入成吉思汗的阵营

丘处机是金朝时全真道的大宗师,在山东传道,很有影响力。当时山东大乱,爆发了红袄军的大起义,起义失败后,义军大量投靠南宋,所以山东短时间内又归南宋当局管辖。为了拉拢当地有号召力的人物,宋金两朝曾先后多次派人邀请丘处机出山,到南方讲学,为自己一方拢聚人心,均被丘处机拒绝。

1220年,成吉思汗身边使臣刘仲禄,受成吉思汗委派,腰悬虎头金牌,不远千里,不辞劳苦,从蒙古草原的西端,来到山东半岛的海边,在莱州昊天观找到了丘处机,经过一番工作,丘处机终于同意出山,到西域去见成吉思汗,从此加入到了蒙古帝国波澜壮阔的事业中。

到西域的杨惟中

成吉思汗其实后,继位蒙古帝国大汗的是他的第三子窝阔台。窝阔台时代,继续派出军队西征,控制西域的局势,期间曾任用杨惟中出使西域。

杨惟中是弘州人,今属河北北部,金末,杨惟中以战争孤儿的身份,到元大宗窝阔台身边做小厮,虽然身份低贱,但他小小年纪就知道读书上进,而且胆识过人,窝阔台很喜欢他。二十岁这年,杨惟中奉窝阔台之命,出使西域,沿途历经三十余国,“宣畅国威,敷布政条,俾皆籍户口属吏,乃归”。

杨惟中的这次出使十分成功,宣扬了蒙古帝国的国威,颁布了大汗朝廷的条令,登记了各地的户籍人口,显然并非是一般意义的“出使”。窝阔台时代的西域并不太平,杨惟中奉大汗之命西行,免不了率领军队,“大张旗鼓”,炫耀威势,因此,此次西行的杨惟中,可算是一支仪卫部队的司令,“武工队”的队长。他圆满完成了任务,建立了赫赫功劳,深得窝阔台的欣赏,从此更加重用他了。

元朝中书左丞石天麟

石天麟是顺州人氏,十四岁那年,他入见元太宗窝阔台,留宿卫。石天麟年少好学,很快就学会了诸国书语,被窝阔台赐名为“蒙古台”。窝阔台遣宗王征西域,以石天麟为断事官,在军队和地方上任职。

元宪宗六年,石天麟受命出使西方宗王察合台汗国的海都,被海都拘留达二十八年之久,其间,石天麟屡向海都晓以“宗亲恩义”及“臣子逆顺祸福之理”,海都闻之悔悟,后终于将其放还。回到北京,元世祖忽必烈大悦,赏赉甚厚,拜中书左丞,兼断事官。

有关民间故事8

唐朝的赵州从谂禅师幼年出家,依止南泉普愿禅师20年,80岁时驻锡于赵州城东的观音院。

赵州石桥某天,一位年轻的禅僧前来参礼,谈起他在路途中见到的石桥。

禅僧说:“赵州石桥,远近驰名,学人向往一睹风采已久,没想到亲眼见到,也但是是一座普通的小桥而已。”

从谂禅师微微一笑,说:“可惜呀,你远道而来,只见到一般的石桥,并没有看到真正的赵州石桥。”

禅僧被从谂禅师这么一提点,顿时心生惭愧,赶紧再问:“请问禅师,什么才是真正的赵州石桥呢?”

从谂禅师淡淡地说:“度人来往。”

“假如没有人来往呢?”

“那就是石桥功德圆满了。”

40年前,佛光山初建时,在东山建了一尊接引大佛。那时受制于经济的困难、建材的局限,大部分佛像都是用水泥塑成的。之后,各地人士前来参访,看到接引大佛身边那一圈水泥塑造的佛像,就批评说:“可惜,都是水泥文化,没有什么价值。”

我也慨叹说:“的确可惜,老远来一趟,都没有看到佛像,只看到水泥。怎样我们住了几十年,只知有佛像,不知有水泥?”

世间万法,一切唯心,心生万法生,心灭万法灭,所以,我们到什么地方,能见到什么境界,就看我们的心境如何了。

有关民间故事9

在电白县马踏西北面,有一条河流,很久以前,河南岸有一个小村庄,河北岸连接着一座青山,山麓与河畔之间,有一片田野。河南岸的农民每天都到北岸去耕作,河上没有桥,乡亲们只好搭渡过往。在河里撑渡的是一位年轻美丽的姑娘,她叫孟姜女。

这里有件怪事,就是每年当稻谷成熟的时候,常常在夜间被人成片的偷掉。乡亲们去守夜,连个贼的影儿都没发现。究竟是谁干的坏事,一直无法弄清楚。有一年,稻谷又成熟了,村中有个农民便在田边搭了个寮守夜,第一夜没事,第二夜还是没有动静,到了第三夜,守夜人疲劳地睡去了。梦中,他仿佛听到一种奇怪的脚步声,于是惊醒过来。他借助朦胧的月光看去,田里的稻谷被什么东西吃掉了,光秃秃的。他四处张望,找不到任何影迹。夜很静,他听见池塘那边传来一阵唏唏的吸水声,便循声望去,发现一只金黄色的大水牛在塘边喝水,全身闪闪发光,肚子吃得胀胀的。守夜人意识到是金水牛偷吃了稻谷,就追赶过去,大声喊道:“牛吃禾啊,快来捉呀!”金水牛听见人的喊声,一个劲儿往山上跑去了。

第二天,村里人把鸭赶进田里牧,鸭吃了金牛屎,就不生蛋了,屙出一些金黄色的屎米。牛吃了金牛尿,它拉出的尿也是金黄色的。这么一来,引起了村里人的怀疑,他们纷纷传说那座山有金牛,村人及附近的群众都拥到这座山上来挖金牛了。虽然谁都没有挖到金牛,可人们从山里挖出不少金矿。这个消息传到朝廷皇帝的耳中,皇帝立即派一个钦差大臣来到马踏,封了这座金山,占为皇家所有,还捉来许多农民当矿工。从此,这里的农民便成了皇家的苦役。

有一天,孟姜女在河里撑渡,她忽然大叫起来:“金牛出山喽,金牛出山喽,快捉呀!”她的呼声震动了整个矿山。在洞里采矿的人们闻声后,都不顾钦差大臣的阻拦,一齐跑出洞口去追金牛。当矿工们全都跑出地洞时,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整个矿山都倒塌下来,成千上万矿工活命了,唯独那个钦差大臣被活埋在洞中。

据说那只金牛被人们赶下海里去。人们为了感激孟姜女的救命之恩,就回到河边来找她,但再也没见她的踪迹。人们为了纪念她,就把这条河叫做“孟姜河”。

有关民间故事10

冰道运石

当初,修建嘉峪关城时,需要成千上万块长2米、宽0.5米、厚0.3米的石条,工匠们在黑山将石条凿好后,却人抬不起,车拉不动,且山高路远,无法运输。大伙儿边凿石条边发愁,眼看隆冬季节就要到了,石条还没有从山里运出一块,若要耽误工期,没有工钱是小,这脑袋可就难保了。大家正在长嘘短叹,这时,忽然山顶一声闷雷,从白云中飘下一幅锦绸,众工匠赶紧接住,只见上面若隐若现有几行字,大家看后恍然大悟,按其行事。等到冬季到来后,众人从山上往关城修一条路,在路面上泼水,让其结成一条冰道,然后把石条放在冰道上滑行运输,结果非常顺利的把石条运到了嘉峪关城下,不但没有延误工期,反而节省了不少工期。众工匠为了感谢上苍的护佑,在关城附近修建庙宇,供奉神位,并成为工匠出师后必须参拜的地方。

有关民间故事11

贴门神

过年家里都喜欢在门上贴上秦琼与尉迟敬德两位将军的画像,这是为什么呢?据说古时候,泾河龙王与一个算卦先生打赌,犯下天条,被玉皇大帝判死刑。泾河龙王托梦唐太宗李世民,让唐太宗赦免他,太宗应允。第二天,太宗和直言敢谏的大臣魏徵下棋,魏徵突然睡着,在梦中斩了泾河龙王。泾河龙王的冤魂责怪太宗不讲信用,常来索命。太宗一病不起,游了阴间,被十阎王谅解,重返阳。这就是《西游记》的起因。怕泾河龙王来索魂,就让秦琼和尉迟敬德守门,平安无事。太宗又觉得过意不去,就把二位将军像贴在

门上,也平安无事。传到民间,于是,民间也贴两位将军像。

有关民间故事12

有关长城的民间故事一:荡气回肠的“长城的故事”

长城上的一对龙凤石雕,承受风吹雨打与守城将士血汗渗透,最终幻化为一男一女:龙和凤。凤告诉龙,因为不在一界,他们难续情缘,须经过数次生死轮回,直到龙在长城上找到象征金、木、水、火、土的五种颜色的玉佩,他们才能真正相聚。

悠悠岁月,漫漫征程。长城崛起于烽火狼烟、地方割据的春秋时代,伴随着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而兴衰演变,龙化身为兼并六国、统一华夏的秦始皇。为北御匈奴,永保大秦帝国的万世基业,秦始皇下令修建万里长城,运用了全国大部分的青壮男丁。大量的劳工冻饿累死。秦始皇与凤化身而成的孟姜女在长城相遇,孟姜女诘问秦始皇:“你修了长城,可失了民心,谁来保护你的王朝千秋万代?”。秦始皇察觉她就是凤,但孟姜女已跳海殉夫;秦始皇痛悔莫及,只从海水中找到了凤留下的象征水的玉佩。

长城起伏盘旋,纵横飞舞,延绵万里,它的一砖一石一关一城都是古代人民工程技术和建筑艺术的结晶,是血汗与智慧的凝结。龙化身为的长城督造,在修建最险要的“鹰飞倒仰十八蹬”时,屡建屡塌。百般无奈,寻找童贞女子祭城。凤化身为村姑九莲自愿献身。为建长城,龙与凤再次生离死别。龙在九莲献祭的长城墙基下得到了象征土的玉佩。

之后,龙化身为边关守将,统率部下浴血奋战,击退了匈奴的一次次进攻;又化身为波斯商人,风尘仆仆,沿丝绸之路前往中原经商。但每一次都与凤生离死别,或擦肩而过,演绎了一部发生在长城上的“人鬼情未了”的爱情故事。

有关长城的民间故事二:孟姜女哭长城

秦朝时候,有个善良美丽的女子,名叫孟姜女。一天,她正在自家的院子里做家务,突然发现葡萄架下藏了一个人,吓了她一大跳,正要叫喊,只见那个人连连摆手,恳求道:“别喊别喊,救救我吧!我叫范喜良,是来逃难的。”原来这时秦始皇为了造长城,正到处抓人做劳工,已经饿死、累死了不知多少人!孟姜女把范喜良救了下来,见他知书达理,眉清目秀,对他产生了爱慕之情,而范喜良也喜欢上了孟姜女。他俩儿心心相印,征得了父母的同意后,就准备结为夫妻。

成亲那天,孟家张灯结彩,宾客满堂,一派喜气洋洋的情景。眼看天快黑了,喝喜酒的人也都渐渐散了,新郎新娘正要入洞房,忽然只听见鸡飞狗叫,随后闯进来一队恶狠狠的官兵,不容分说,用铁链一锁,硬把范喜良抓到长城去做工了。好端端的喜事变成了一场空,孟姜女悲愤交加,日夜思念着丈夫。她想:我与其坐在家里干着急,还不如自己到长城去找他。对!就这么办!孟姜女立刻收拾收拾行装,上路了。

一路上,也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霜雨雪,跋涉过多少险山恶水,孟姜女没有喊过一声苦,没有掉过一滴泪,终于,凭着顽强的毅力,凭着对丈夫深深的爱,她到达了长城。这时的长城已经是由一个个工地组成的一道很长很长的城墙了,孟姜女一个工地一个工地地找过来,却始终不见丈夫的踪影。最后,她鼓起勇气,向一队正要上工的民工询问:“你们这儿有个范喜良吗?”民工说:“有这么个人,新来的。”孟姜女一听,甭提多开心了!她连忙再问:“他在哪儿呢?”民工说:“已经死了,尸首都已经填了城脚了

猛地听到这个噩耗,真好似晴天霹雳一般,孟姜女只觉眼前一黑,一阵心酸,大哭起来。整整哭了三天三夜,哭得天昏地暗,连天地都感动了。天越来越阴沉,风越来越猛烈,只听“哗啦”一声,一段长城被哭倒了,露出来的正是范喜良的尸首,孟姜女的眼泪滴在了他血肉模糊的脸上。她终于见到了自己心爱的丈夫,但他却再也看不到她了,因为他已经被残暴的秦始皇害死了

有关长城的民间故事三:西麻草

八达岭有一种草,叫西麻草。这种草有毒,人碰着它,就象蝎子蜇一样疼,疼得嗷嗷叫。它生长在八达岭长城外,替边防人员放哨,对保卫八达岭还很有功劳哩。

传说,大边(长城)修好以后,在关口地方都设重兵把守。八达岭当然是一个重要的关口了,从修好那天起,一直没有断过驻兵。长城上不是都有楼子吗?那楼子叫敌楼,站岗放哨人员就在那里头。当官的经常提着鞭子查哨,发现哪个敌楼的哨兵睡着了,就是一顿马鞭。他们更怕的是自己睡着了,敌人摸上来还不知道,要是那样,不仅是挨打,还有杀头之罪哩!因此,他们一到岗哨上来,就向老天哀告:“老天爷呀,保佑着,千万别让我睡着。敌人来了,跟我打声招呼,让我知道。”也别说,他们的哀告玉帝还真知道了。玉帝体会边防人员的苦处,便想了一个办法,派草神带上西麻草籽,撒在长城外。草长起来了,到处都是。入侵的敌人一碰到这种草就蜇得“嗷嗷”叫,放哨人员听见有人喊叫,机灵就醒了。从此,再也不会因站岗失误而被杀头了。西麻草成了哨兵的好友,他们对西麻草也更加保护。

有关长城的民间故事四:东米仓,西米仓

在八达岭上往南看,有两座山,山上碎石呈米粒状。东边的那座山,叫东米仓,西边的那座叫西米仓。修长城时,民工们要吃饭,人多呀,每天都要吃大批的粮食。那时侯征集全国粮食,都往这里送,送的少了,不够用,送的多了,日晒雨淋都霉烂了。尽管不断地送,可还是供不上民工们吃。民工们吃不饱,还得干重活,因此连饿带累,死的人可就多了。

上天王母娘娘,很体恤黎民的疾苦,就在八达岭堆放粮食的地方,点化两座米山。好家伙,两座山的粮食,人再多也吃不完呀!从此全国的老百姓再也不往这里送粮了,修长城的民工们也不再挨饿了。一直到把长城修完,这两座山也没见减低。据说,就是打那时侯流传下来,男人在外做活,妇女在家管吃饭,因为王母娘娘在天上就是管吃饭的。

有关长城的民间故事五:定城砖的传说

定城砖指放置在嘉峪关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上的一块砖。

相传明正德年间,有一位名叫易开占的修关工匠,精通九九算法,所有建筑,只要经他计算,用工用料十分准确和节省。监督修关的监事管不信,要他计算嘉峪关用砖数量,易开占经过详细计算后说:"需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块砖。"监事管依言发砖,并说:"如果多出一块或少一块,都要砍掉你的头,罚众工匠劳役三年。"竣工后,只剩下一块砖,放置在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上。监事管发觉后大喜,正想借此克扣易开占和众工匠的工钱,哪知易开占不慌不忙的说:"那块砖是神仙所放,是定城砖,如果搬动,城楼便会塌掉。"监事管一听,不敢再追究。从此,这块砖就一直放在原地,谁也不敢搬动。现在,此砖仍保留在嘉峪关城楼之上。

有关长城的民间故事六:冰道运石

当初,修建嘉峪关城时,需要成千上万块长2米、宽0。5米、厚0。3米的石条,工匠们在黑山将石条凿好后,却人抬不起,车拉不动,且山高路远,无法运输。大伙儿边凿石条边发愁,眼看隆冬季节就要到了,石条还没有从山里运出一块,若要耽误工期,没有工钱是小,这脑袋可就难保了。大家正在长嘘短叹,这时,忽然山顶一声闷雷,从白云中飘下一幅锦绸,众工匠赶紧接住,只见上面若隐若现有几行字,大家看后恍然大悟,按其行事。

等到冬季到来后,众人从山上往关城修一条路,在路面上泼水,让其结成一条冰道,然后把石条放在冰道上滑行运输,结果非常顺利的把石条运到了嘉峪关城下,不但没有延误工期,反而节省了不少工期。众工匠为了感谢上苍的护佑,在关城附近修建庙宇,供奉神位,并成为工匠出师后必须参拜的地方。

有关长城的民间故事七:山羊驮砖

嘉峪关城,城墙高9米,还要在城墙之上修建数十座大小不同的楼阁和众多的垛墙,用砖数量之大是非常惊人的,当时,施工条件很差,没有吊运设备,全靠人工搬运。而当时修关城所用的砖,都是在40里以外的地方烧制而成。砖烧好后,用牛车拉到关城之下,再用人工往上背。由于城高,唯一能上下的马道坡度大,上下很困难,尽管派了许多人往城墙上背砖,个个累得要死,但背上去的砖却仍然供不应求,工程进展受到了严重影响。

一天,一个放羊的孩子来到这里放羊玩耍,看到这个情景,灵机一动,解下腰带,两头各捆上一块砖,搭在山羊身上,然后,用手拍一下羊背,身子轻巧的山羊,驮着砖一溜小跑就爬上了城墙。人们看了又惊又喜,纷纷仿效,大量的砖头很快就运上了城墙。

有关长城的民间故事八:击石燕鸣

相传,古时有一对燕子筑巢于嘉峪关柔远门内。一日清早,两燕飞出关,日暮时,雌燕先飞回来,等到雄燕飞回,关门已闭,不能入关,遂悲鸣触墙而死,为此雌燕悲痛欲绝,不时发出"啾啾"燕鸣声,一直悲鸣到死。死后其灵不散,每到有人以石击墙,就发出"啾啾"燕鸣声,向人倾诉。

古时,人们把在嘉峪关内能听到燕鸣声视为吉祥之声,将军出关征战时,夫人就击墙祈祝,后来发展到将士出关前,带着眷属子女,一起到墙角击墙祈祝,以至于形成一种风俗。

有关长城的民间故事九:万年灰与燕京城

人们都说,是秦始皇最早修的万里长城。其实开始的长城并不是他修的。早在秦始皇之前的.春秋战国时,有个燕王,他的国土小、兵马少、力量弱,随时都有被邻国吃掉的危险。为了保住国土,燕王就征用了民夫,在他的国土边界山顶上筑起高高的城墙,以防外敌入侵。

因为那时还没有石灰,他筑的城墙,石、砖都是用泥抹的。为了抢时间,早日修好城墙,他下令冬天也不停工。天冷,和泥得用热水,因此,民夫们就把大铁锅抬到工地上,用三块石头支起来,添柴烧开水。天长日久,铁锅被烧了个大窟窿,满锅的水全漏光了;把锅下的火浇灭了。可民夫们也意外地发现,水洒在支锅的石头上,热石头遇到水就炸开了,炸出许多白面面,民夫们瞅着、想着,好生奇怪。有个人把这白面面用水和和,觉得比泥还滋润,还有粘性,就把它抹在石条和砖缝里。

第二天,民夫们发现,用这白面面抹的石条和砖缝,要比用泥抹的结实的多。燕国人得到了启发,从此,就烧石灰,来抹城墙缝。

后来,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为了保住他的皇上宝座,也仿照燕王的办法兴工修起了万里长城。动工时,他下了一道旨令,让原来的燕国人包揽烧石灰的活儿。因此,那时修长城所用的百灰,全是燕国人烧的。长城修到哪儿,就在哪里山坡上烧灰,而且烧的灰质量非常好,被后人称为万年灰,意思是万年不变质。

长城修完后,别的民夫各回各地。因燕国人烧灰有功,秦始皇又拔下金银,建了个城镇,专为燕园人居住,这城镇就是现在的北京。因此,那时北京叫燕京,燕国人烧灰用过石头的山统称为燕山山脉。

有关民间故事13

她坐在五光十色的楼梯之上,霓裳艳影从她的面前妖娆闪过。人们对她非议,或鼓掌,她都一如当初——坚定,独立,不妥协。她说自己逆流而上,才有了今天。

往事白绸一般徐徐展开……

1

在可可之前,她叫嘉帕丽尔。

她是母亲病逝后被父亲遗弃在孤儿院的孩子。

长大后,她在裁缝铺里求生计。像日子黯淡无光的灰姑娘,命运也不忍看她如此年华蹉跎下去。一次偶遇,她在咖啡馆里唱那首她小时候唱过的《coco》,军官艾提安爱上了她。他叫她可可。

生活仿佛是一卷无限延展的美丽油画:她跟着艾提安去了乡下的庄园,漂亮的古堡,衣着华丽的仆人,血统高贵的骏马,用来狩猎的森林……当然,还有情窦初开,最甜蜜的爱情……

拉开窗帘,看着自己心爱的男人在绿油油的草地上骑马,那是每个女人都期待的美好清晨。

他教她骑马,他送她艳丽的红裙和洁白的珍珠项链。他跟她睡在宽敞的大床上,壁炉里跳跃的火苗一如她如火如荼的爱情……

日日声色犬马,夜夜歌舞升平。日子并非她想象的那样完满。

艾提安的旧情人一次次提醒着她:她不过是他当下喜欢的一个女人。会过期的。

而她,要的是他全部的爱。就像那串珍珠项链,如果不能完全拥有它,她宁愿把它摔碎。

人生总会在某一个小弯发生一段小插曲,进而就那么逡巡的绕过去了。

在她练马的某个清晨,在一条稍显逼仄的小道上,一个颜峻面孔的英国男人开着老爷车急驰而过,惊吓了她的马。

她恼怒地回到家里,发现他正坐在客厅里。

他是艾提安最好的朋友鲍伊·卡柏。艾提安说这个英国佬又粗鲁又暴力,他接手了他父亲的矿山并把它做大。艾提安说:他从不提他母亲。

她对鲍伊并无好印象。

2

她在服装上的独特品位逐渐显现出来。

她穿着马僮的长裤骑马。她戴自己做的帽子去看马球比赛。她从巴黎邮寄来做帽子的材料,她想在巴黎开家帽子店。

鲍伊很欣赏她的想法。在他的眼里,她是颗珍珠,而艾提安只是把她当成了一颗新鲜的石子。

马球比赛后,她对鲍伊那么拼命印象深刻。他第一次跟她聊起自己的母亲。她是个犹太人,唱歌剧。他的父亲让她放弃了事业,却在她生下他之后,抛弃了他们……

可可和鲍伊就这样彼此被吸引。

鲍伊教可可开车。车子风一样开了出去。嫩绿的田野、葱郁的树木、天鹅绒一般的蓝天,还有两个人快乐的笑声……车子七扭八歪地坏在了路上。

下起了雨。她穿着长裙,瑟瑟发抖,鲍伊脱掉身上的奶白色风衣给她披上,两个人在风雨里撑着一把伞往城堡里跑。在城堡外面,鼻尖碰着鼻尖,眼睛望着眼睛,嘴唇无限接近,彼此听得到对方的心跳……她的目光黯了下去,推开伞逃开了。

这一幕被艾提安看到。他心里嫉妒的火焰熊熊燃起。女人没什么了不起,但是,他扔掉她是一回事,她推开他是另一回事。

艾提安在马厩跟鲍伊说他爱上了可可,她漂亮,不哭,与众不同,他要娶她。

窗外狂风暴雨,闪电一再照亮她的眼睛。艾提安放了音乐,他拉可可跳探戈,鲍伊也加入进来……她站在两个男人中间,心里弥漫着悲伤。

第二天清晨,她起来时,窗外有汽车的响声,她跑出去,鲍伊的车子已经开远了。他没跟她告别。

娶她,不过是艾提安击退情敌的手段。他终不肯把她光明正大地介绍给家人,他说:娶或者不娶,只要在一起,没什么两样。

她终于看清了面前的这个男人,他给的不是她想要的生活。

那样飞蛾扑火一样投入的爱情在她面前冷却。她选择了去巴黎,她不要依靠男人生活,她要靠自己开创一项事业——属于可可·香奈儿的事业。

3

寒冷的巴黎冬天,冰冷的出租屋里,堆满了她卖不出去的帽子。各种帐单纷至沓来。房东缩着手向她催帐。

鲍伊来找她,却被房东误以为是债主拦下。她倔犟地去当铺当掉貂皮披肩,日子困顿寒冷得让她看不到希望。

门响了,拉开门,鲍伊阳光一般的笑脸出现在她的面前。原来,他也在巴黎。

她试图掩示自己的窘境,债主们却丝毫没给她这个机会。他替她还了帐。

在嘈杂的咖啡馆里,香浓的咖啡袅袅婷婷地

她介意他没说再见就离开。

他目光奕奕深情地看着她,他说:我写过信给你。

她诧异,自己从没收到过他的信。

他说:因为我从没寄出过。他说:我只想告诉你,每时每刻我都在想你。

他帮她找了店铺,他要给她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

在她的门外,他向她表达了爱意,她却退缩了。她害怕他是另一个艾提安。门缓缓地在她和他的面前关上。

他们的店开张,鲍伊帮她请来了很多上流社会的朋友。可可却听到有人议论她曾经做过艾提安的情妇,现在也是为钱赖上鲍伊的。她用极度的自尊来掩示内心的自卑。

跟鲍伊出席一个宴会被拒绝后,他告诉她:那些人是很有权势,但她才是最重要的。他说:可可,我爱你!

她讲了自己内心的恐惧,他问她:你以为我不知道被抛弃的滋味吗?

鲍伊的父亲一直不愿意承认他是他的儿子。

他求她不要拒绝他。

雪花纷纷扬扬,鲍伊与可可在雪地里深情拥吻。那一刻,世界都在他们之外。

只是,心结还在。一夜缠绵,她早早地逃掉。他赶来,拿着隔夜的白山茶。她告诉他她害怕,害怕感情,害怕重新走回旧有的生活中。

鲍伊向她求婚,只要她愿意,他立刻就会娶她。

她看着他,很坚定地说:在结婚之前,她不会依靠他。

鲍伊的心里落满了失望,或者她爱他还不够深吧?

他离开,好多天。她的心里长满了思念的荒草。

好在他出现了,共舞一曲探戈一诉相思。她终于明白他是她此生挚爱,她再也不希望他离开了。

可是,战争暴发了。

4

鲍伊去了前线。临行前,她把自己亲手做的白色丝巾戴在他的脖子上。她等着他平安归来。

她开始了一场时装革命。用最简约的设计最简单的布料做舒适便于工作的衣服给女人穿。战争让贵妇们失去了仆人,一切都得自己动手,她的服装尽管有很大争议,却还是赢得了市场。

她去医院送护士服,见到受伤的艾提安。他为离开她后悔。他说她是一直是那个帮他修改制服的女孩,她说他永远是那个给她名字的男人。可可告诉艾提安,她爱鲍伊胜过一切。

战壕里,鲍伊读着她的来信。战壕外,暴雨如注。

鲍伊被调到后方做联络工作。

海滩上,他睡在沙滩椅里,长长的睫毛在脸上打出阴影,她坐在他面前,深情凝望着他。

他的眼睛突然睁开,看到她甜美的笑脸,那一刻,幸福如蜜糖一样注入两人心间。

她在他的怀里,她说:我总是做同样的梦,你回来了,却不认得我了。

他吻她:无论在什么地方,我都不会忘记你。

她告诉他,自己变了很多。她再不会向他提很多要求,追逐成功,她只想跟他在一起。

她让他答应她:永远不要离开她。

战争结束了,他们约好一同去伦敦参加他的新书发布会,同时度蜜月。

命运有一双翻云覆雨的大手,它再一次戏弄了他们。

她最好的朋友举行婚礼,她们一同走过最艰难的岁月,她不能去参加他的新书发布会了。她以为,未来的日子还很长,他们总会在一起。她跟女友说:只要鲍伊求婚,下一秒她就嫁给他,不作任何要求。

在伦敦的新书发布会上,鲍伊遇到了父亲的教女戴安娜,她告诉鲍伊他父亲年老多病,希望见到他。

可可还在巴黎的时装店里忙碌,好事者将刊有鲍伊与戴安娜的报纸拿给她。知道事实真相的总是一份爱情里爱得最深的那一个。

待战争结束,鲍伊归来,他们还是在那,在美丽的社维尔的沙滩上,她奔跑过去,好日子天长地久,却不想满心欢喜人生到底终于落定,谁知命运惹人怜。

鲍伊不能兑现承诺,将取他人为妻。

5

她与他隔着一张咖啡桌的距离。

她的手里燃着一支烟,求证那个早已铁证如山的消息。

他说:是的。

她的目光里闪过绝望。她强撑着说:娶个身世家庭背景都很好的女人做妻子,鲍伊,你的选择是正确的。

她说:你说过家庭对你而言不重要,都是假的。我也愿意牺牲一切,换回我父亲的爱……

她低头饮泣,他默默无言。

或者是从未拥有便万分渴望,他选择了亲情。而她,最害怕的,终于成现实摆在面前。可是她说:一切都是我的错,当初你说要娶我时,我害怕自己的情感……你做你喜欢做的事吧,别担心我,我会挺过来的……

红唇叼着烟,泪水顺着面颊滑落,鲍伊并不知道他的人生放弃的什么,一切都无可挽回。

她对着镜子剪掉自己的长发,长发可以剪掉,情殇呢?

唯有工作,如野玫瑰般历经磨难怒放,她为自己的时尚王国倾尽心力。

多少个岁月过去了,圣诞夜,电话突然响起。

是我,他说。

他承认离开她是他人生最大的错误,她是他此生的挚爱。他说:只要你告诉我你还想要我,我立刻就出现在你面前,说圣诞快乐。

她流着泪说:我想你现在就在我身边。

车子箭一样开了出去,幸福都在前面飞。有什么比思念更急迫的吗?

她为他装点圣诞树,白色的丝巾抚过他的面庞。往日的幸福历历在目:他教她学开车时的快乐时光……他跟她在海边嬉戏,睡梦中,他睁开眼见到她梨花映春水般的笑颜……最困顿的日子里,她拉开门,他阳光一样照亮她的生活……

他们都在心里默念:这一次,再不松开彼此的手。

却不知,那也不过是——爱情最后的回光返照。

她的电话铃声再次响起。是噩耗。

她站在他失速的汽车面前,悲伤水一样漫过心头:

不远处的树枝上,她送他的白色丝巾挂在树梢上,她走过去,摘下丝巾戴到自己的脖子上,泪水滑下来,她深情地吻着白丝巾,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落到她的脸上,她仰起头,她相信她爱的人——鲍伊,永远跟她在一起。

她再不会失去他。

她不再是嘉帕丽尔,她是时尚女王可可·香奈儿,没有什么能把她击垮。

她为纪念这段感情设计的小黑裙成了香奈儿最具影响力的作品。

那是爱情,最好的纪念。

有关民间故事14

湘西本地民间故事:降伏蛤蟆精

传说,麻阳县康家湾这一带的锦江河水深不可测,不知哪年哪月,河里来了一只癞蛤蟆,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癞蛤蟆成了精,经常变化成人形,在周围活动,骗拐妇女,欺凌百姓,使四方百姓受害不浅。最为恼火的是,每逢刮风下雨,蛤蟆精就趁机兴风作浪,使锦江河水暴涨,淹没了两岸粮田,作物连年受灾,百姓有苦难言。

后来,有个叫陈法扬的人知道了这件事,早就想除掉这只蛤蟆精,为百姓除害。但他心里知道自己法术没有蛤蟆精高超,就暗暗练习武艺。经过三年刻苦修炼,陈法扬终于练就了高超的法术,又得了降魔驱魔的七星剑。一天夜里,陈法扬悄悄在屋背后的池塘边试了试七星剑的威力,只见他手臂轻轻一扬,一池水四处飞溅,池底的黑污泥巴都露了出来。

第二天,他告别了妻子儿女,来到康家湾的河边上,潭水深不可测,一股股呜呜叫的冷风,吹得让人毛骨悚然,陈法扬口中念动真言,睁开一双法眼,只见蛤蟆精静静地卧在潭底,浑身发出绿幽幽的光,陈法扬毫不迟疑,立即做起真法,一挥动手中的令牌和印,用七星剑朝水中刺出,一阵轰响,正中蛤蟆精背根,蛤蟆精忍痛飞出水面,变成无数只凶恶毒蜂,铺天盖地地朝陈法扬扑来。只见陈法扬又一次念动真言,把手中那块红布一挥,霎时变成了一张天罗地网,把恶蜂全部装进了袋中。然后对着牛角吹了一口气,一袋恶蜂全化成了灰烬。

从此,康家湾两岸的百姓过上了安稳的生活。

有关民间故事15

廖精艺刚给因采药落崖而死的父亲办完丧事,两个捕快就找上了门。廖精艺问捕快有什么事,捕快亮出一张大红的请柬说:县令有请!

县令邀请不得不去,廖糕艺只好告别妻子,心情忐忑地跟随捕快上了路。

此去只有十几里路,骑着快马也就半个时辰。到了县衙,远远就看到唐县令站在县衙门口等候,廖精艺赶忙上前施礼,唐县令一把搀住他,满脸堆笑地挽着廖精艺的手进了内厅落座。

唐县令开门见山地说:此次请你来,不为别的,只是圣命难违,圣上有疾急需还魂草医治!本县早已打听过了,这方圆几十里就你们廖家有本事找到还魂草,怎么样,辛苦一趟吧!

廖精艺面露难色:这还魂草都生长在悬崖峭壁上,极难找到!找到也是靠运气,况且小的还有重孝在身,不能远行。

唐县令脸一撂:是圣上的身体重要还是行孝重要?难道你敢背上不忠的罪名?好了,本县给你十天的时间,你看着办吧!说完,把手一挥,将廖精艺打发了。

回到家里,廖精艺久久呆坐着愁眉不展,妻子看他一脸愁苦就问有什么事,廖精艺就将唐县令让他寻找还魂草的事情说了。

妻子一听顿时惊坐在地上。

不归山位于武夷山山巅,这里人迹罕至,蔓藤缠绕,更是虫蛇虎豹频繁出没的地方,就算最大胆、最有经验的药农也极少到这里采药,因为大多数来这里采药的人最终都一去不归,所以这里被当地人称之为不归山。

廖精艺带足了干粮,跋山涉水来到了不归山脚下,前面已没有了路,只能靠柴刀斩荆而行。走了没多远,前面尽是悬崖峭壁,所幸有无数的蔓藤从悬崖上低垂下来,廖精艺手脚并用,如猿猴般从这一根蔓藤荡到另一根蔓藤,经过两个时辰的攀爬,终于到了山顶。

爬上山顶,地势开阔了许多,没走多远,就看见一个大山洞横亘在眼前。廖精艺曾听父亲说过,还魂草极喜欢阴冷潮湿的地方,山洞一般都具备这种生长条件,廖精艺决定进去探个究竟。

顺着山洞崎岖不平的道路小心前行,大约行进了几十丈的距离,忽然一股难闻的腥臭气味扑面而来。再往前,廖精艺看到一堆堆白骨,顿时惊出了一身冷汗,心想别是误踏了老虎的巢穴?想到此,他不敢再前行,小心翼翼地退出来。

坐在洞口的岩石上,擦着额头的冷汗,心神稍定后,他思忖,这肯定是一只大动物的巢穴,要不也不会有如此多的白骨。就这样回去又心有不甘,于是他决定再去探个究竟。

为防万一,廖精艺左手持火把,右手持柴刀小心前行。踏着累累白骨,越往里走越潮湿,越阴冷,白骨也越多,正走着,廖精艺突然看见前面有一团红光闪烁。廖精艺心说不好,这里有野兽,刚要转身朝外逃,突然心中一动,他突然明白过来了。根据以往的经验,野兽的眼睛通常在黑暗中是发绿光,而不可能是红光。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廖精艺大着胆子继续前行,又走了十几丈的距离,他终于看清了,那束红光是从一个小土堆上发出的。廖精艺心中一阵暗喜,莫非碰上了红宝石?想到此,他大着胆子又朝前走了几步,借着火把的亮光,他终于看清了,乖乖,这哪是什么小山堆,而是一条盘伏着的巨蛇!这条蛇足有水桶般粗细,盘在那里就像一座小山似的,而那束红光正是来自蛇头。

廖精艺吓得双腿打战,一时愣在那里不知如何应对!侥幸的是,巨蛇正在睡觉,并没有发现处在下风口的廖精艺。心神稍定,廖精艺借着火把的光亮,打量山洞的周围,他蓦然发现,在离巨蛇盘伏的不远处,有十几株还魂草正茂盛地生长着。廖精艺内心一阵狂喜,正打算悄然上前,或许是火把的温度惊醒了巨蛇,只见它一张口,一股腥臭的液体顿时把火把扑灭。廖精艺一看巨蛇醒了,扔下火把和柴刀,没命狂奔,也不知跌了多少跟头,擦伤了几处,这才连滚带爬地一口气逃到了山下。

回到家后,廖精艺仍是惊魂未定,妻子看他如此狼狈就问发生了什么事。喘了好一会儿,廖精艺才把不归山的遭遇对妻子说出。

两口子正在说着巨蛇的事情,突然一阵马蹄声声由远而近。廖精艺刚起身,只见唐县令率领着一班衙役闯了进来。

唐县令劈头就问还魂草的事情,廖精艺说还没找到,唐县令阴沉着脸在屋里转了一圈说:还有五天,如果你再交不出还魂草的话,你知道后果是什么!以本县看,是有必要催促一下了!说完,唐县令将手一挥,一班衙役锁上廖精艺的妻子就走。廖精艺上前阻拦,被一个衙役一脚踹倒在地,临走,唐县令又说:五天后用还魂草换你妻子。

廖精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衙役们带着他妻子离去,廖精艺好一阵难过,没想到自己的祖传手艺竟成了祸根!但此时已无暇难过,他很清楚,狗急跳墙的唐县令是什么事都干得出来的!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拼死一搏但奶何制服巨蛇却令他分外头疼。徘徊良久,最后他将目光落在挂在墙上的排刀板上,心里顿时有了主意。

第二天一大早,他带上排刀板和一应工具出发了。南于是轻车熟路,他只用了三个时辰就来到了洞口。他持着火把先向洞内走了十几丈,确定巨蛇没有在附近,这才折回洞口,将排刀板埋在洞口。排刀板共有二十四把尺余长的尖刀,把把锋利无比,且每把尖刀的刀刃都冲洞里,一旦巨蛇从此经过,必然会被排刀板的尖刀划得肠穿肚烂。

一切准备停当后,廖精艺坐在洞外的岩石上静等,一晃一个时辰过去了,洞中毫无动静,天也渐渐黑了,廖精艺想今天恐怕没有戏了。于是,他就在一个背风的岩石后面用枯枝生了一把火就此休息。

第二天天刚麻麻亮,廖精艺就急匆匆去洞口察看,排刀板仍静静躺在那里,没有任何事情发生。

又坐了一个时辰,看看已日上三竿,洞内仍毫无动静。廖精艺沉不住气了,他心想,再如此等下去恐怕要等到猴年马月了,必须将巨蛇引诱出来。如何引诱,廖精艺觉得巨蛇肯定喜欢吃山羊,于是他就在洞口学起了山羊叫。

他一直叫到中午,可巨蛇似乎没听见,洞内依然毫无动静。别是巨蛇已出去了?于是,廖精艺大着胆子,持着火把朝洞内走去。也就走了几十丈,廖精艺就远远地看到那束红光在闪烁。

原来巨蛇仍在洞中!廖精艺顿时放了心,正打算转身往回走,突然心中一动,弯腰捡起了一块碗口大的石头,悄悄朝巨蛇走去,待走到离巨蛇大约还有五丈的距离,廖精艺举起了石头,拼足了全力朝那束红光扔去。

巨蛇受到了惊吓,发出了低沉的闷吼,巨大的身躯迅速地舒展开来,朝廖精艺猛扑了过来。

廖精艺撒腿狂奔出洞外,迅速躲到一个岩石后面,几乎是紧随其后,巨蛇那金色的身躯也出现在洞口。

廖精艺看到,巨蛇的脑袋至少有马首那么大,金黑相间的斑纹错综交叉布满全身,那黑色的信子足有婴儿的手臂粗。

时尚热点
影视动漫
娱乐小料
明星动态
电影电视
音乐空间
开心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