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亲子知识 > 育儿宝典 > 教师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教师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来源:潮女谷    阅读: 1.59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教师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父母最关心的就是孩子的健康成长,将现在出现的问题解决好,孩子才有可能发展得更好家长的作用也不可忽视,现在分享教师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教师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1

第一,主动引导幼儿说话。

教师要主动引导幼儿说话,鼓励幼儿参加各种活动。比如,在入园时,教师要主动和幼儿打招呼:“小红你真早!”“你这条裙子真漂亮,谁给你买的呀?”“吃早饭了吗,今天吃的什么呀?”教师要注意所说话题需要紧扣幼儿的生活,从吃、穿、住、行方面入手,态度热情的和孩子交流,努力创造和谐的语言氛围,

教师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第二,在游戏中给幼儿创造“说”的机会。

区域游戏是幼儿自己的游戏,在这里可以放松心情,无所顾忌地说自己想说的话。例如在美工区,幼儿折纸,能接触“对折”“对齐”等词汇,在剪贴区,幼儿能学会“撕”“拉”“贴”等词汇,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幼儿,让其在游戏中自言自语、与人交流,并在结束时询问“你做的是什么呀?”引导幼儿开口说话;在角色游戏中,通过“理发店”“小超市”等角色扮演,满足幼儿交流的欲望,帮助幼儿积累生活词汇;在日常活动中,开展“看图说话”,游戏“打电话”“你问我答”等,鼓励幼儿勇敢表达。

第三,在一日生活中加强交流。

在一日生活中满足幼儿“想说”的需要,例如,在吃饭前与幼儿互动,让他们猜猜今天吃什么,谈谈他们最喜欢的食物是什么等;在同伴交往中鼓励幼儿互相帮助,并用礼貌用语说“请”“谢谢”“不客气”等;在放学时相互道“再见”“明天见”等,都是幼儿语言交流的好机会。

总之,教师要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就要掌握幼儿语言学习的规律,创设宽松的语言环境,设置相应的区域游戏,引导幼儿正确使用各类词汇。同时要规范幼儿的语言,鼓励幼儿说普通话,对于勇敢表达的幼儿应及时给予肯定,用表扬与肯定来巩固幼儿的语言发展。

教师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2

1 、语言能力范畴

语言能力,即语言表达能力、说话的能力,不仅仅是把话说出来,而是把话进行语言组织有序地、准确地说出来。将内心的想法通过语法将词、短语组成语句准确表达出来,让对方听懂接收,是一个人语言能力的具体体现。除此之外,完整的语言能力还应该包括语言理解能力,信息的输出要以最终的信息接收为目的,达成一个完整的信息传递过程。语言是人类之间沟通的交际工具,语言能力的培养在幼儿教学中十分重要。

2、 幼儿语言发展特点

2、1 信息接受能力快

幼儿将日常听到的词汇与所接触过的现实事物进行联系,从而对应进行记忆,逐渐学会具体词汇到抽象词汇,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家长和教师同时在幼儿的生活中反复进行灌输。幼儿的语言模仿能力极强,乐于模仿,并享受模仿的过程。家长、教师,乃至一起玩的小朋友说的话,幼儿都会去模仿学习,这一时期要求家长和教师注意平时与幼儿交流时的语言,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2、2 表现欲望强

独生子女占多数的社会环境下,幼儿多以自我为中心,希望得到家人、老师、同学的关注。当幼儿认为自己被忽略或其他人成为焦点时,常会故意做出一些事引起他人的注意,语言表达就是幼儿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段。例如,提高说话的音量,做一些乱七八糟的发音等等。对于幼儿来说整个世界都是新鲜的,他们对所有的事物都很好奇,会喜欢将自己看到的东西进行表述,例如,幼儿乘车时会不断地将他所看到的事物说出来。

2、3 表达能力差

幼儿园是语言学习的初级阶段,正规系统的学习是从小学教育开始。幼儿园的语言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纠正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错误,培养学生日常语言交际能力。幼儿阶段虽然比婴儿阶段的语言表达能力强一些,但还不能用较完整、较长的语句表达,语法上也存在很多错误,如“穿帽子”。

教师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第2张

2、4 记忆能力受限

幼儿在3、4岁的时候,记忆能力很弱,仅仅能够识记两个字以内的词,这一阶段,幼儿在背诵诗歌、记忆故事时,主要是通过反复重复的方式进行记忆,并非能够真正的理解其中的含义。到了5岁以后,幼儿就具有了有意识记的能力,能够按照家长和教师的要求去进行识记。

3 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

幼儿阶段是语言发展接受能力最快的一个时期,幼儿教师应充分利用其发展特点,帮助幼儿提高语言能力。

3、1 创设语言环境

从幼儿被家长送到幼儿园开始,幼儿教师应该在课上教学和课下教学同时对幼儿的语言能力进行有意识地培养。语言能力的教学不受教学环境的束缚,语言可以在课堂中学习,也同样可以通过日常的语言交流进行提升。一个好的语言环境,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快速发展。在教学中,可创设自由讨论的语言环境,让孩子们进行沟通交流,不仅有益于语言能力的进步,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交际能力。

幼儿园教学与其他阶段的学校教学有所不同。幼儿处于语言启蒙阶段,很多话都听不懂,也说不明白。因而,幼儿教学无法像其他阶段教学那样有板有眼,多数要通过游戏的形式使幼儿在无意识地情况下进行识记。根据幼儿各阶段的心理特点,角色扮演的游戏可以很好地引导幼儿进行语言表述练习。例如,组织学生表演“去超市买雪糕、问路、让座”等情景,通过扮演角色,互相进行对话,在对话中能够充分地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扮演情景的选题上,应尽量选择幼儿经常接触的事件,降低扮演难度,以语言表达能力训练为主。

3、2 提高幼儿语言记忆能力

(1)利用形象记忆。

幼儿教师应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生动形象的具体事物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的无意记忆发挥作用,并且在课下活动中,给幼儿提出明确的记忆任务,促使幼儿完成从无意记忆到有意记忆的过渡。

(2)帮助幼儿理解。

幼儿在3岁前主要是机械记忆,缺乏生活经验而导致理解能力不够,教师在讲故事或学儿歌的教学中,详细为幼儿讲解故事的内容,帮助其去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尽量通过理解记忆来帮助幼儿达到更好的记忆效果。

(3)共同回忆巩固记忆。

幼儿学习语言,不是一次就能够记住的,同样需要有一个识记的过程。在初步识记的基础上,教师应尽可能地在教学中与幼儿说起以前学过的词语,帮助幼儿进行回忆,达到复习的作用,从而巩固他的记忆力。与幼儿共同谈论以前事情,可以加深其对语言的理解,使其今后能够更好地准确运用。

3、3 被动语言转变为主动语言

在幼儿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教师应多提供其主动表达的机会,使其能够更灵活、更恰当地运用词汇来表达思想。在发生错误时,教师应及时的指导纠正,与此同时,教师也要注意语言用词,要以鼓励的口吻来引导学生改正。教师还应细心观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些幼儿会因说不好,而不敢说,拒绝表达,这时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使其建立语言表达的自信心。

在语言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多地鼓励幼儿多说多练,通过教学活动不断地纠正幼儿在表达中存在的错误,促使其形成正确的表达。在课堂教学中幼儿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进行表达。例如,在教学中多问学生:“喜欢哪个?”“为什么喜欢?”这种提问得方式能够促进幼儿进行思考,通过有意识的思考进行语言表达,也能够充分幼儿的语言能力表达水平。

3、4 重视母语语言能力的培养

目前,国内教育普遍存在着一种畸形的教育观念。家长和学校都过于关注学生的英语教育,进而忽略了母语汉语的教育,这也是阻碍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障碍。母语是民族的标志和象征,母语语言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今后外语语言的学习。

简而言之,语言活动无所不在,幼儿语言能力的锻炼不局限于幼儿园的语言教学中,家长也应重视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与教师共同引导幼儿多说、多练,在生活实际的语言交流中茁壮成长。

教师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3

1、创造轻松愉快的环境,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要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必须设法为幼儿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使幼儿心情舒畅,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有话敢说,有话会说。首先,无论幼儿的表达水平怎样,教师都应抱着积极、鼓励的态度,增强幼儿说的信心和勇气。

尤其是对少言寡语的幼儿,更应给予关心和帮助。同时还应丰富幼儿的生活,为幼儿创造说话的机会和条件。例如:晨间接待幼儿入园时,教师应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表现及情绪变化,寻找话题与幼儿进行简单对话。又如:游戏活动中,让幼儿“做前说”——先说说自己的.计划、打算,然后按自己的构想去做;“做中说”——边做边说,借助说,推动游戏情节展开,丰富游戏内容;“做后说”——活动结束后,让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对自己的活动作简单的评价。

2、通过和幼儿进行有主题的“话题”,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选择主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1)据幼儿的知识经验来确定谈话的主题幼儿的知识经验越多,谈话的内容便越丰富。比如进行关于“春天特征”的谈话时,就必须在春天特征明显的时候,在幼儿对春天特征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和充分了解后才能进行。

谈话时可从气候、植物、动物和人的服饰和活动等方面的变化着手,将春天的特征准确地描述出来,将春天的知识系统化。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概括力、记忆力,又可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2)围绕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确定谈话的主题。如参观旅行后的谈话,教师可以围绕参观对象的主要特征有顺序地提问,让幼儿按照参观顺序讲参观的印象。当然教师的提问要尽量明确、具体,富于启发性和兴趣性。在主题谈话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充分发展幼儿的概括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新《纲要》明确要求“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幼儿语言是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模仿而获得的,因此我们在创造环境时,要尽量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有趣的、含有较多阅读信息的环境,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培养阅读的兴趣。

在幼儿每天都要接触的门、窗、桌、椅、书柜、沙发等物件上分别标出名称,并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关注;在幼儿的作品、用品、幼儿的生活照片旁标出幼儿的名字;标出各个游戏角的名称;用文字表示一些常规和注意事项,如在门口写“请慢些走”,在洗手间的水龙头上部写上“别忘了把我关上”;将幼儿喜欢的食品标签收集起来贴在阅读区的一角,如肯德基、上好佳、蒙牛等。

幼儿仿佛置身在图的世界中,文字的海洋里,无时无刻不接受着周围的文字信息。通过长期的耳濡目染,幼儿将自然而然地认识一些文字,初步建立起基本的文字概念,提高文字敏感性,对阅读产生更大的兴趣。

教师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第3张

对幼儿来说,书籍是学习语言的重要载体。新《纲要》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合适而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因此,在选材时,必须以目标为依据,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选择合适的图书。

幼儿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存在个体差异。要注意阅读区材料投放的丰富及层次性。首先,丰富阅读材料的形式,除了图文结合的图书外,还要投放画报、儿童连环画、卡通画、儿童百科全书、卡片等多种材料。

其次,阅读材料的内容更加丰富;除了为幼儿提供古今中外经典的童话神话故事外,还为孩子投放历史故事、科学知识类图书。考虑幼儿的兴趣和特点,选择的阅读材料的内容涉及的范围增大。再次,材料的来源尽量丰富,集体阅读教育的材料、自由阅读活动的材料,教师准备的、幼儿自己熟悉的、喜欢的图书。最后,材料的难度有层次性:书架上始终有幼儿熟悉的、不太熟悉的和不熟悉的三个层次的图书,一段时间后,保留幼儿熟悉的图书,同时增加程度相同而内容不同的图书,以保持不同水平幼儿的阅读兴趣。

4、创设宽松的学习语言的情境。

活动中,我努力创设一种生活化的语言情境,假想了一个我的好朋友——王阿姨,选取了王阿姨买菜忘记带钱、推错自行车、钥匙挂在门上、烧菜时错把盐当成了糖、弄丢孩子等生活细节,这样的细节对于孩子来说并不陌生。活动中,师幼之间的谈话方式,也采用了一种很随意的闲聊、平等对话的方式,孩子有一种与身边人说身边事的亲切感。这样的语言情境孩子感到很熟悉、很放松,容易激发他们与人、事、物主动交往的愿望,在不经意间接下老师有意识抛向他们的球,为幼儿用连贯语言清楚地表达生活中熟悉的事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5、科学地为孩子选择思维点。

在语言材料及活动中,蕴藏着十分丰富的思维点。有的思维点很浅显,没有必要去问大班的孩子;有的思维点跟目标关系不大,没有必要作太多的展开和扩散;有的思维点尽管隐藏得很深,却很重要。

在活动中,我仔细地审视每一个思维点,选择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问题,选择与教育目标相关度大的问题,向幼儿提出,认真地、科学地为孩子选择思维点。比如:在帮助王阿姨寻找孩子这一环节中,为了实现活动中提出的“关心他人”的情感目标,我在引导幼儿根据线索帮助王阿姨找孩子的同时,不时地请孩子们想一想王阿姨当时的心情,设想一下王阿姨在一次次失望之后可能说的话、做的动作、出现的表情,模仿王阿姨“东找找、西找找”着急的样子。孩子们在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表现中,逐步体验到王阿姨丢失孩子后着急无助的心情,逐步建立起关心别人的情感。

怀孕手册
新妈手册
育儿宝典
孕育饮食
早期教育
母婴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