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双11近30万年轻人对买买买说不怎么回事

双11近30万年轻人对买买买说不怎么回事

来源:潮女谷    阅读: 1.28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双11近30万年轻人对买买买说不怎么回事,在消费升级的大浪潮之下,购物时商品的象征性意义才是很多冲动消费的内因,双11近30万年轻人对买买买说不怎么回事。

双11近30万年轻人对买买买说不怎么回事1

“双11”的第一波快递已经开箱,第二波紧接着安排上,购物狂欢早已从一天延长为一个月。在这个各路商家使尽浑身解数的大促氛围中,不买点什么仿佛就“错过了一个亿”。

然而,在“买买买”的声音,却有一群人说“不要买”。它来自豆瓣的“消费主义逆行者”小组,这里有近30万人,他们尝试对购物这一行为进行反思与审视。

双11近30万年轻人对买买买说不怎么回事

豆瓣截图

买它?不买?

不管你想或不想,大概都不太可能逃过来自“双11”的信息“轰炸”,成堆发送的营销短信,网页和APP上随处可见的广告,还有直播间的卖力介绍,以及“省钱作业”“必买清单”“限量XX份”等标签,都在营造“买买买”的氛围。

第一波预售日,李佳琦、薇娅直播间累计观看量共近5亿,累计交易额分别达107亿元、83亿元。

双11近30万年轻人对买买买说不怎么回事 第2张

10月20日,李佳琦、薇娅淘宝预售直播数据。

不少网友评论,这百亿里有我的贡献。也有人说,当晚很早就睡了,“面对消费主义的狂潮,只能‘装死’才能平安度过”。

在购物狂欢中,“买它”似乎不需要太多理由,而不买至少要经过一番挣扎。这便是“消费主义逆行者”小组正在做的`事。

该小组成立一年多,目前拥有近30万组员。对于组长“碎碎铁”来说,这也是始料未及的。“当时是想分享一个建议大家不要头脑一热就去买收纳柜的帖子,因为发现很多时候收纳柜并没有解决我们的根本问题,反而变成另外一个需要收纳的物品。寻找后发现没有这样的小组,就自己建了一个。”

“消费主义逆行者”,顾名思义就是走在消费主义对面的人。实际上,很多人认为“不要买”更能传递它的特征,并称其为“不买组”。

加入“不买组”的人,有践行极简主义的,有单纯为了省钱的,还有一些求劝退的。但讨论比较多的,还是关于某类物品买不买的话题

比如说学生党要看复习资料,有没有必要买个ipad?有必要买复合维生素吗?烘干机真有那么必要吗?阅读架是不是智商税?当然也有讨论“如何克制双十一澎湃的购物欲”这样的问题。

“碎碎铁”透露,他们小组和管理员经常会就“要不要保留咨询区”展开讨论,大家意见不一。“因为我们是‘不买组’,并且我们认为,需要问的物品基本上都是可以不买的。但组员们比较喜欢咨询区,讨论也比单纯的分享帖更热烈一些。”

在她看来,每个人都很难一直理智,所以有提问、有咨询也很正常,属于不买路上的一种挣扎和实践。小组的讨论,经常也让她打消买某些东西的念头。

“很多人理解这个小组想表达的意思是不消费、省钱。其实不是,只是不被消费主义裹挟,注重自己的内心和实际需求,过物尽其用的生活。如果一样‘无用’的物件让你非常喜欢,看到它会让你安心或愉悦,也是不用抗拒去购买的。”“碎碎铁”表示。

双11近30万年轻人对买买买说不怎么回事2

又是一年“双十一”,“剁手党”们已开启购物狂欢。近期消费提示、规范网络促销经营活动等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举措密集出台,给购物车加上安全带。

为守护消费安全,中消协4日发布“双十一”六大消费提示,同时敦促各类电商经营者,多一些诚意、少一些套路,让消费者真正享受到实惠。市场监管总局6日下发《关于规范“双十一”网络促销经营活动的工作提示》,从八方面规范促销经营行为,切实维护“双十一”期间网络交易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电商平台开启“双十一”购物活动以来,销售额逐年攀升。与此同时,活动规则一年比一年复杂,从爆款直降、限时秒杀,到跨店满减,再到拉人组队比拼得红包……消费者直呼烧脑;先涨价后打折、大数据杀熟、玩“定金”“订金”文字游戏、借“电商专供”提供品质不一的商品等套路,也让部分消费者权益受损。针对网络零售种种不规范行为,切实需要进一步的规范措施来保护消费者权益。

双11近30万年轻人对买买买说不怎么回事 第3张

保护好消费者的购物车,是在保护网络零售良好增长的态势。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5.2%,两年平均增长15.3%,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经测算,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拉动超过3个百分点。“双十一”是每年网络零售的波峰,有了落到实处的规范措施,波峰才有机会向上发展。

保护好消费者的购物车,也是在保护经济健康发展的动能。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需求具有稳定器、压舱石的作用。着力营造安全放心诚信消费环境,让消费者在“双十一”后顾无忧地在网上买买买、大胆消费,能有效拉动需求,进一步补齐消费短板,激发市场活力和消费潜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动能。

双11近30万年轻人对买买买说不怎么回事3

在消费升级的大浪潮之下,我们买东西的初心不再是“实用性”了,商品的象征性意义才是很多冲动消费的内因。小到一支口红,大到一辆车甚至一套房,购买行为本身已经超越物品的实用价值,给人们带来愉悦感和刺激感,人们买东西也不只出于实际需要,填补情绪空洞、维系社交形象等诱因也在成为下单付款的推手。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当大家总是感慨“生活艰辛”“人生艰难”,处于沮丧、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时,都会试图通过一些补偿机制来让生活变得更好。而随着各类商家大肆宣传“对自己好=买买买”的观点,冲动型消费能短暂地改善我们沮丧的心情,让我们的社会身份得到肯定。

现实却告诉我们,如果冲动型购买行为超过了自己现阶段的经济能力,那它带来的快乐很快就会被懊悔、自责等消极情绪替代,自己将再度陷入自我否定,由此产生恶性循环。

双11近30万年轻人对买买买说不怎么回事 第4张

因此,当你狂热地准备“买买买”,不如先冷静下来想一想,自己最近的状态是不是有点低沉,导致想要通过买买买来补偿自己。买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才能让生活变得更美好喔~

双11打折不买就是血亏?这种其实是很正常的“损失厌恶”心理。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卡尼曼与其合作者沃特斯基于1979年共同提出了“损失厌恶”(loss aversion)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对于同一件东西,人们在失去时感到的痛苦,比获得时感到的快乐更多。

也正是由于损失厌恶,如果商品不打折,不购买对我们来说并没有付出成本,因此心里不会有什么感觉;可一旦商品打折,不买就好像意味着损失。一双原价1999元的球鞋,双11卖1099元,不买会感觉直接亏了900块。这种感觉会促使我们去买买买,以减少自己的“损失”。

而商家利用了这种损失厌恶,并且想方设法减少大家在付款时的痛苦。比如推出“分期付款”,将大额消费拆分成小额还款,因此,“失去的痛苦”少了,“不买就亏”的意识强了,买买买的冲动呼之欲出~消费者的心理被稳稳拿捏。

健康养生
生活保健
常见疾病
女性健康
单身
恋爱
婚姻
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