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 家庭 > 汉阴县习俗文化礼仪

汉阴县习俗文化礼仪

来源:潮女谷    阅读: 1.05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汉阴县习俗文化礼仪,陕南位于秦巴山区中心地带,是个出酒的地方,所产名酒有秦洋特曲、城固特曲、勉县三粮液等,那么下面给大家分享汉阴县习俗文化礼仪。

汉阴县习俗文化礼仪1

婚嫁习俗

在汉阴,媒人称作“红爷”多为男性充任,也可另找一人作陪红,象征成红成对。提亲后,由媒人送“庚帖”,延请算命先生“合八字”,然后择日、过礼。婚期前一日,男方将酒肉、离娘布或离娘帕子装入抬盒,送到女家。

女方亲朋庆贺送礼,称为“填箱”。女方备筵款待,称为“花圆酒”,即庆贺花好月圆之意。上轿前,还要哭别父母,哥嫂、亲朋,谓之“哭嫁”。婚日,新郎不亲迎,请来亲友带上肉吊、瓶酒及四色水礼,

前往女家迎亲。还有“下书先生”到女家“满门请”。姑娘上轿前,将原穿戴的衣鞋袜全部留下,换成新装后,拜祭家神,辞别父母,由兄弟背上,塞入轿中登程。一路上前呼后拥,热热闹闹。花轿到了男家,

行结婚礼,“拜天地,拜祖先,拜高堂,夫妻互拜;入洞房后,新郎揭去新娘盖头,饮“交杯茶”。

然后行“撒帐礼”,将枣子、核桃、花生等放在新床四角,祈求“早生贵子”。入夜,不分老小亲疏,前来“闹房”。即所谓“三天不分大小”,三日后,新郎陪新娘回娘家看望父母。女家设宴款待。饭后要立即返回,时兴早去早归。这叫“回门”。有三天“回门”,还有十天“回门”的。

新中国成立后,汉阴婚礼多改旧习。婚期不请算命先生择日,多利用节假日或农闲时间。新娘不哭嫁,改坐轿为乘汽车

汉阴民间历史

有包谷酒、高梁酒、大米酒、大麦酒、拐枣酒、甘蔗酒、秆秆酒、木瓜酒、猕猴桃酒及多种果酒、药酒等,节日家人聚会饮酒、红白喜事招待客人饮酒均有不同规矩礼仪,各路客民饮酒、劝酒、敬酒方式又各有不同。.

汉阴人好客,待客礼仪讲究,淳厚朴实,以诚相见,备受推崇。家里来了客人,先沏茶递烟,再陈瓜果糖。待客吃饭,让客人、长辈先入席,而且必须坐上席,主人要向客人、晚辈要向长辈敬酒盛菜,热情招呼客人和长辈吃好喝好。

红白喜事聚餐,兴男客女客分开坐,父子不能同席,爷孙可以同席,主人要向客人致谢词,并逐席向客人敬酒。而汉阴巴山区的原住民,不少人仍保留着巴人的生活习俗,如用吊罐做饭、喜吃酸浆巴、老人头上缠白布、爱穿麻布衣、妇女抽长烟袋等等,彰显的是巴文化和巴人风情。

节日习俗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晚上,置水果、月饼于庭中,祭拜月亮。家人围坐,分食月饼并赏月,以示团圆。

节前,亲友之间赠送月饼、水果、鱼肉等。中午家家设酒宴,全家团聚。出嫁的姑娘均随同女婿回娘家,备送厚礼“追节”。在汉阴,民间把春节、端阳节、中秋节视为一年中的'三大节日,十分隆重。

汉阴县习俗文化礼仪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传统的“元宵节”,又称“灯节”。饭菜丰盛不亚于过年。汉阴俗语说“三十的火,十五的灯”。在这一天晚上,家家要挂灯笼,每家间间房内都要点灯,一片通明。农家猪牛圈棚这夜都点灯。

人们是夜要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元宵象征团圆吉祥和睦之意。汉阴习俗正月十一试灯(或谓出灯),一直玩到正月十五。龙灯、狮舞、彩船、竹马、火盆架等,是夜进城比赛,热闹非凡。元宵节是春节娱乐的最后一天,有如一台戏的闭幕式,十五一过,春节就算结束了。

端阳节

农历五月五日为端阳节,又称端五节、重五节。源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汉阴城乡极为盛行。清晨,步行郊外,称为“打露水”。家家门前挂蒲悬艾。娃娃穿新衣,戴香包,有的在手腕上系上五色线(俗称“长命线”),

认为可以驱邪祛疾,长命百岁。家家吃粽子,煮咸蛋,大蒜为食,并备以丰盛酒宴。还要饮雄磺酒(因雄磺有毒,今已不饮),酒中浸几枚独独蒜,涂抹于小孩额头、耳鼻或喷洒于墙脚床下,以驱除毒虫,

避免疫病。端阳节,出嫁女儿要回娘家团聚,女婿要到丈人家以衣料或四色重礼相送“追节”。这一天,人们还以艾蒲及各种草药煎水沐浴,借以消毒杀菌。

汉阴县习俗文化礼仪2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

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诗人节”等。 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端午这一天,各家都要包糯米粽子,糯米中搭配绿豆、红小豆或大枣,煮上一夜,端午清早将煮熟的粽子捞起,祭祀屈原后家人才能吃。祭祀屈原是很讲究的,专门摆香案,香案上点香蜡,供奉粽子、鸡蛋、蒸馍和水果,

家人轮流向屈原跪拜祭酒,大人给小孩讲屈原的故事,颂扬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英雄气节。有的书香人家还要由主祭人朗读几段屈原作品。湖南、湖北移民及后裔,还到江河边抛投粽子,祭祀屈原。

陕南汉阴县,地处中国南北过渡地带,县城居民多是明、清两代的湘鄂粤闽赣皖移民,各种地域文化在这里碰撞、融合、交叠、沉淀和重新排列组合,形成了独特的端午节习俗。那么,汉阴县的端午节,除了祭祀屈原吃粽子之外,还有哪些独特的习俗呢?

打露水

端午节黎明起床后不洗脸,大人便带小孩争相出城,到郊外水草茂盛、干净的地方打露水,用干毛巾在青草上吸露水,再以吸湿露水的毛巾洗脸、擦头,据说可以养颜、护发。

拔百草

传说端午节这天的一些中草药药效最好,打完露水之后,男人们便到河畔、塘渠边、田坎和坡沟拔水菖蒲、石菖蒲、艾蒿、车前草、海金莎、铜钱草、一支箭、路边姜、金银花藤、鱼腥草、柴苏、野薄荷、水灯芯、茵陈、野茄子蔸等中草药,带回家晾干,放通风处,作家庭防病治病的备用品。

洗百草汤澡

端午节下午,各家忙熬石菖蒲、艾蒿、紫苏、野茄子蔸、一支箭等草药汤,家人在晚上轮流用此百草汤沐浴,洗个痛过澡,去风、去寒、败毒和预防疾病。

挂菖蒲艾枝

端午这天,家家门前都有挂菖蒲、艾枝的习俗。传说菖蒲是屈原的佩剑化成的,插菖蒲是为纪念屈原;插艾枝与唐末黄巢的故事有关,是为怀念黄巢打富济贫、关爱百姓。插菖蒲、艾枝,更有避虫、祛病之意。

佩香包

香包是以甘松、山奈、白芷、川归、麝香等药材碾细的粉为原料,配以五色花线和五色绫子绣制而成,其式样有人物、十二生肖、花卉等。端午这天,给小孩佩戴香包于胸前背后,姑娘、少妇也会将香包佩带在显眼处。

汉阴县习俗文化礼仪 第2张
  

姑娘们还会把自己精心制作的香包送给心上人,或作定情之物。端午节这天,也是妇女们香包绣品的大展示,谁家女子做的香包上乘,便会赢得"心灵手巧"的美誉。

拴花绳

花绳是用五色线搓成的并用雄黄酒浸泡过,将其拴在小孩的'手腕、中指根及脚腕处,意在驱邪避虫保平安。

插石榴花和栀子花

端午清早,城内大街小巷都有卖石榴花和栀子花的,各家女主人均要买一些拿回家,给已婚妇女头上插以石榴花,表示多子多福,给未出嫁的姑娘头上插上栀子花,表示纯洁无瑕、芳香袭人。

回娘家

嫁出去的少姑娘,特意打扮一番之后,在丈夫的陪伴下,端午节中午饭前赶回娘家,向老人拜节请安,陪母亲说说悄悄话,并聆听父母的生活指点。

追节

端午节上午,已订亲未结婚的女婿大都要提上绿豆糕、鸡、鱼、蛋之类的礼品,到岳父岳母家追节,礼毕恭敬接受老丈人的问话。准丈夫还要趁此机会,偷偷看看未过门的媳妇,设法与其说说话,交换一下香包之类的纪念品。

健康养生
生活保健
常见疾病
女性健康
单身
恋爱
婚姻
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