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 家庭 > 素质教育很有必要第一堂课从家庭开始

素质教育很有必要第一堂课从家庭开始

来源:潮女谷    阅读: 2.72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素质教育从家庭开始

素质教育很有必要第一堂课从家庭开始

概念解读:到底什么是素质教育

爸爸妈妈在自己的学生时代也许已经接受过素质教育,但是“素质教育”一词究竟该做何解释,大家却未必能说出个所以然。什么是教育?德国物理学家劳厄认为“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所剩的东西。”什么是素质?这个“所剩的东西”、即人通过学习内化的东西与先天素质的结合,形成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基本的、内在的身心特征,即是“素质”。素,素日,平素之意;质,本性、本质之解。“素质”并不什么,也不深奥,“素质”就是一个人平素日积月累的“常识”、“习惯”、“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为什么素质教育要从家庭开始?

孩子出生后最早接触的就是家庭成员,他们是孩子的榜样,他们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小孩子生下来,就像雪白的丝。在家里生活6年,好像第一道染缸。家里教得好,养得好,就像白丝染成红底子;万一在家教得不好,养育得不好,比如白丝一下缸已经染成黑底子,以后要改变就难了。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表情的微妙变化等,都会牵动着孩子的思维神经。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健康、活泼、聪明伶俐、独立、自理能力强,有坚强意志的孩子。那么,作为父母,不要把素质教育当成一句口号,而要身体力行,为孩子做个好榜样,并把素质教育贯穿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之中。

家庭素质教育该如何进行

既然素质教育的第一课堂是家庭,那么爸爸妈妈作为第一任“老师”该如何开展素质教育呢?请爸爸妈妈给孩子“五颗心”。

如何进行家庭素质教育?

第一颗心是爱心。爱心是实施婴幼儿素质教育的基础。父母爱孩子有两种,一种是严爱、关爱;一种是溺爱、宠爱。前者有助于孩子成才,后者将孩子引向绝路,我们提倡前者。而如果父母不爱孩子,或溺爱宠爱孩子,就会忽视孩子的早期教育,贻害孩子的一生。

第二颗心是信心。信心是爸爸妈妈给孩子实施素质教育的正能量。信心能化为内心的能量,促使信念的实现。有的父母见自己的孩子某方面差一点,就认为他不是块料,从而失去信心,不愿意早期教育,任其发展。其实孩子的智力百分之三十来自于遗传,百分之七十来自于后天的教育和环境。

第三颗心是细心。细心让家庭素质教育更有质量。细心关注孩子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抓住可施教的机会对孩子进行教育;要细心关注孩子的言谈举止,了解孩子的潜能、特点,因材施教,使教育符合孩子的天性;要细心观察孩子的各方面发展是否平衡,对不足的方面强化训练,以培养和造就完美人才;要细心观察孩子对教学的反应,以了解教学的内容是否适时、适度、适量,使教育更符合孩子的成长规律;要细心关注孩子的日常生活行为,防微杜渐,发现有不良的行为即以纠正,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第四颗心是耐心。耐心是保证素质教育持续进行的重要因素。婴幼儿素质教育是启蒙教育,由于受教育者的生理和心理都未发育成熟,教育又以启蒙为主,即以开慧、健体、习性、养德为主,故婴孩对教学的反应不一定及时,教学的成效不会立竿见影。比如教婴孩把物,你要多示范几次他才会把;教婴孩识物,你要指认多次他才会知道,教婴孩学语你要反复的诱导他才会说;孩子早期教育形成的智力优势、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个性要较长时间才能显现。

第五颗心是恒心。素质教育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应该持之以恒。婴幼儿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它以开发智力、强壮体魄、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性格、美德为目的,以环境熏陶、潜移默化等为手段,寓教育于抚养婴孩的整个过程中,因此教学时间长,如孩子智力的开发需要千百次花样百出的游戏活动的磨练;孩子的习性需要良好的行为举止的日积月累;孩子的养德需要无数寓情、寓理、寓美的艺术活动的熏陶,这些教学项目,没有恒心是完成不了的。半道施教、半途而废、一暴十寒都会影响教学的效果。家长惟有持之以恒地对孩子进行素质教育,才会取得丰硕的成果,才会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他山之石:美国家庭这样进行素质教育

美国家庭如何进行素质教育?

别以为素质教育是中国特色,其实美国的家庭也很注重它。美国家长不是靠说教,抽象地教孩子要自信、自爱、自强,而是把家长对孩子的尊重既作为营养大餐,又作为独具特色的小零食,随时随地、毫不吝啬地送给他们。

1让孩子感受到平等。大人要认真倾听孩子的话,而且还常常蹲下来同孩子对话,使孩子感到你在尊重他,避免他“低一等”的感觉。

2十分尊重孩子,即使是别人家的孩子。美国人碰了面,遇到家长带着孩子,一般是先与孩子打招呼,而且,特别讲究对孩子说话的口气和方式。

3教育孩子不是该被围观的事。美国人反对人前教子。如果你当着别人的面斥责自己的孩子“不争气”、“笨蛋”、“没出息”,会被人看做是没教养,是父母的“犯罪”。

4表扬孩子的想象力。如果孩子画兔子画成了老鼠,便夸他有想像力,让他享受成功,而不是失败、沮丧。

5尊重孩子的选择。如果带孩子外出做客,主人若拿食物或玩具给孩子,家长忌讳提早代替孩子回答“不吃”、“不要”之类的话,也不会在孩子想要或想吃时呵斥他,而是尊重孩子选择的权力、自主的权力。

6用引导代替训斥。孩子如果做错了事,家长也不会横加训斥,只能根据当时当地的情况做出引导和说明。

健康养生
生活保健
常见疾病
女性健康
单身
恋爱
婚姻
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