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 健康养生 > 中医养生的三大要素

中医养生的三大要素

来源:潮女谷    阅读: 1.64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中医养生时需注意三大要素有顺应自然、形神供养、调养脾胃。

中医养生的三大要素1

要素一:

中医养生中十分注重饮食均衡。《黄帝内经》中提及“饮食有节,饮食有时,饥饱得中”强调饮食要分清主次,合理全面,营养均衡

同时饮食也需要有节制,过饥导致营养不良,气血衰少,引发各种疾病;过饱,超过脾胃的运化吸收能力,食物停滞,损伤脾胃。过多食用生冷辛辣食物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危害身体健康。

要素二:

养生与自然规律也是息息相关的,掌握了自然变化,顺应自然规律,保持身体与自然环境的平衡,就能达到保健的.目的。卧起有早晚四时之分,顺应自然规律,人就可以健康长寿,达到疾病预防的作用。

中医养生的三大要素
  

要素三:

中医养生特别注重精神调养,七情与人类脏腑功能相关联,过喜、过怒、过悲、过忧、过思,超过人体承受限度,就使脏腑气血阴阳失调,导致疾病发生。现在学习、工作、生活压力过大,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心境平和,五脏协调,疾病自然不会找来。

中医养生的三大要素2

中医养生是从古至今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但是因个人体质的差异,效果会有少许的不同,中医养生时需注意四大要素有顺应自然、形神供养、调养脾胃、保精护肾。具体情况如下:

1、顺应自然:天人相应,是养生四大要素的集中体现。自然界是人类生命的.开始必须顺应天时。春天保肝、夏天养心、长夏健脾、秋季润肺、冬季护肾达到天人合一。这种就是根据天气的变化而达到保健的效果。

2、形神共养:中医养生学主张静以养神,动以养形。静以养神,就是通过修性怡神,清净养神、气功练神等方法,以保持神气的宁静,即摒除一切有害的情绪波动,保持乐观安静、心平气和的精神状态。

中医养生的三大要素 第2张
  

3、调养脾胃: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脾胃强弱是决定人之健康和寿夭的重要因素。其中调养脾胃的关键是饮食调节,做到寒热适中,既保护脾胃功能不受侵害,又保证人体所需营养物质充足平衡。此外,还可以通过药物调理、精神调摄、针灸推拿等方法来健运脾胃,调养后天,以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4、保精护肾:精是构成人体生长发育的基础。是精化气,气生神,神御形,精是气、形、神的基础。

中医养生的三大要素3

中医养生原则

一、外避邪气

《内经》首先提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作为健康长寿不可缺少的条件。张景岳称为“治外之道”。因人要依靠自然界才能生存,故而养生活动要求随自然界阴阳消长变化规律进行。

二、内养正气

《内经》提出“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张景岳称为“治内之道”,即精神修养。其突出保养真气的原则,重视精神情志的调摄,故养神即养心。

心神健旺,则五脏六腑及所有的组织、器官才能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身体才能健康,寿限才能绵长。

否则的话,六神定无主,脏腑处于一种混沌状态,自然命悬一线。后世据此发明了许多健身术,如五禽戏、太极拳、气功等,都是通过自我锻炼,内养正气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三、节制饮食

《内经》提出“食饮有节”。“节”即有节制、适量为宜。不加节制,就会导致疾病。

《素问》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当饮食以倍量增加或暴饮暴食,就会发生腹胀、呕恶等消化道疾病。有节,就是要节制,不要完全放纵自己的食欲。

中医养生的三大要素 第3张
  

四、劳逸结合

《内经》提出“不妄作劳”;晋代葛洪亦认为“养生以不伤为本”。运动要量力而行,劳逸结合。不宜长时间劳动、运动,否则会逐渐降低工作能力,使动作不协调,甚至会引起外伤骨折,严重者可导致猝死。不妄,则强调对客观的`尊重,也表明自我控制的能力。

所以,《易传·彖》云:“无妄,刚自外来,而为主于内。”人只有充分劳作,才能获得健康的心身。但这种劳作也是要有自我节制的,需要进行自我控制。劳作的时候,要让人体运动系统兴奋,而不是疲倦。

五、起居有常

起居有常是中国古代养生学的重要范畴,是强身延年的重要途径。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作息有时间、活动有节、劳逸适度及顺应天时等环节。

也就是要按照正常范围、限度来安排起居。如果超越了这样的限度,如过度休闲、过度懒惰,都可能导致肌肉松弛甚至身懒体乏;如果过度紧张、兴奋,则可能导致失眠,甚至出现精神障碍。

中医养生的三大要素4

气机失调

气机也叫三焦气机,就是气在人体内三焦的作用下升.降.出.入的协调运动。气在人体内的升降出入能协调平衡运动,就叫气机条达,也叫气机调畅。

气的升降出入因某种原因造成不协调,平衡紊乱,就叫气机失调。气机失调分气滞,气逆,气结,气陷,气脱。

A、气滞就是由于某种原因,比如气虚,血瘀,痰结等造成气的运行阻滞不前或不通。气滞在气机失调里比较普遍,症状算轻的,不多说。

B、气逆就是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时。气逆是最害人的,比如说前面提到的,某某被气死了,某某被吓死了,某某被吓着了等,这都是气机太过,瞬间失调,三焦失去调节作用造成的。

C、气陷就是气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气陷主要出现内脏下垂。

D、气脱就是气不内守而外溢。这主要出现在重病或中暑。

E、气结就是气不能外达而结聚在一起。气结也是比较麻烦的,比如食管癌,乳腺癌等都是由于平时容易生气引起的。

中医养生的三大要素 第4张
  

七情致病

人有七情,怒喜思悲恐惊忧。这七情分别对应五脏肝(怒),心(喜),脾(思),肺(悲忧),肾(惊恐)。中医认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思则气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

A、怒伤肝,怒则气上 。人在发怒的`情况下,会使气血上涌,引起高血压脑溢血,吐血等。

B、喜伤心,喜则气缓。过于高兴,会是心血汹涌,引起失眠,脑溢血等。

C、思伤脾,思则气结。思虑太过,易引起失眠,抑郁等。

D、悲忧伤肺,悲则气消。悲伤忧虑过度,能使呼吸困难,上气不接下气,水气泛滥等。

E、惊恐伤肾,惊则气乱,恐则气下。惊恐过度能使二便失禁,心脑缺氧,危及生命等。

如果七情中的某两个或更多联合失调,就会出现更严重的危险。比如怒和思结合太过,就可能会得癌症,如果再和悲惊恐结合,那么这个人的生命就不会超过三个月了。喜和思结合,就会出现狂躁症,失眠症,神经病,颠狂症等。思和惊恐结合,就会出现抑郁症,自杀证等。七情太过,都会瞬间引起气机升降出入失调,给人体造成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健康养生
生活保健
常见疾病
女性健康
单身
恋爱
婚姻
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