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资讯 > 时尚热点 > 不愿意建立亲密关系的人

不愿意建立亲密关系的人

来源:潮女谷    阅读: 6.35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不愿意建立亲密关系的人,“如果一个人没有按照你期待的方式去爱你,那么就说明那个人没有那么爱你”,这是一句看起来十分有哲理的话。下面看看不愿意建立亲密关系的人。

不愿意建立亲密关系的人1

在我看来,难以和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往往有以下原因:

第一,性格比较内向。如果你性格比较内向的话,就会和别人的交流很少,别人很难了解你的内心想法又怎么会和你亲近呢?所以呀,内向的人要想要和别人建立亲密关系就要勇敢地把自己展现出来,而不是把自己封闭在灰暗的角落里。

不愿意建立亲密关系的人

第二,表面和善但一肚子坏水。你表面上对别人好只能处到一堆表面朋友,这种朋友都是平时点头微笑从来都不会真心待你的,毕竟你也没有交付真心。时间长了当他们发现真实的你是狭隘的总在背后使坏的,就觉得连表面的迎合都懒得给你了。所以呀如果你本性就不好,就别怪大家对你也不好,毕竟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第三,穷。没有钱就很有可能被大家瞧不起,他们的话题你也插不上话,所以就没有几个人愿意和你交朋友和你亲密了~

不愿意建立亲密关系的人2

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一个人婴儿时期需求的满足状况,将决定他们成年后的情感类型,并且很容易伴随终生。

心理学家们把情感类型分为四种:安全型、焦虑型、回避型和混乱型(焦虑逃避)。

安全型:拥有这种情感类型的人,非常容易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情绪,也比其他类型的人更接受独处、更独立。

因为内心对于他人的关系充满自信和安全感,因此他/她能够清晰地把生活、生命中的重要关系按照轻重排序,并给彼此划分出清晰的界限。

拥有安全型情感模式的人是人群中最好的恋爱对象,完全可以升级为家庭成员,或成为人们最好的朋友。他们普遍有能力接受他人的拒绝、承担自己的痛苦,而不会歇斯底里不分青红皂白的给他人施加压力或折磨。

焦虑型:处于焦虑型情感模式的人,对于他人的关系,非常容易感到焦虑和紧张。

这种人自身非常缺少安全感,往往经常需要爱人或家人不断表达爱意和肯定,才能消除他/她内心深处的不确定感。

他们通常很不喜欢独处,但又在很大程度上保持着单身状态,而且经常陷入不是很合常理的甚至有虐待情况发生的关系中。

究其原因是情感焦虑的人,始终无法从根本上去信任别人,哪怕是他们很亲密的人。这就导致这类型人的行为经常不理智、不规律、而且情绪化。

常见的矛盾状态是:经常跟人抱怨异性这不好那不好,内心却又渴望对方的关注,索取式求爱是这类型人的常见模式,而这类型人中往往以女性居多。

回避型:如同字面意思,回避型情感模式的人在亲密关系中的对方非常依赖,但与此同时,因为始终以自我为中心,所以这一类型的人并不真正喜欢亲密关系,并且很恐惧给出承诺。

当亲密关系中的爱人或家人想要更进一步发展关系时,这类型的人就会匆匆从这段亲密关系中逃走,以躲避对方可能会向他提及的要求。

当有人向他们靠近时,这类型人就会觉得内心压抑很想立刻逃跑。

在每一段亲密关系中,回避型情感模式的人始终保持及时抽身离开的能力,以躲避可能会产生的承诺要求。而在这个类型当中,男性多于女性。

混乱型(焦虑、逃避):混乱型情感模式的人,则混合了焦虑和回避两种情绪。

这类人不仅害怕进入亲密关系或作出承诺,也完全不信任任何人,尤其是不信任任何想要靠近或接近他们的.人,尽管内心十分渴望他人的关爱和认可,却又十分蹊跷的以攻击性行为,将试图靠近他们的人吓跑。

心理学家分析研究后发现,这类人之所以会有这样矛盾的情感模式,是因为童年时期经历过虐待和忽视,有的人则是因为在大家庭中一直被忽略和虐待双重否定经历后造成的矛盾状态。

在现实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有人说自己童年或青少年时期经历过父母离异、去世等没有安全感的时期。

也有人倾诉自己在原生家庭里从未得到过充分的爱和关注,以至于内心深处一直都渴望着更多的爱的滋养,但又因为从未被爱过,而对爱产生恐惧,生怕自己负担不起,承诺不了什么。

所以将自己的情感当成一种交换,从而造成“无法与他人亲密,内心又嫌弃自己的”现状。

不愿意建立亲密关系的人 第2张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曾说,在成年早期(18~40岁),人需要经历的是“亲密对孤独的冲突”,只有拥有牢固的自我认同的人,才敢于与他人发生亲密关系。

这是因为,一旦与他人发生爱的关系,就几乎等同于把自己的同一性跟他人的同一性融合在一起。

也只有两个人的同一性真正融合到了一起,才能够在恋爱中建立真正亲密无间的关系,从而获得幸福、甜蜜的亲密感,否则就会产生相互的孤独感。

自我同一性是指把自己“众多的人格”统一起来,从而形成为一个较为稳定的人格。

自我同一性的确立(identity achievement),通常都意味着,个体对自身有着充分的了解和理解,能够将自我的过去、现在、将来组合起来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从而确立起自己的理想、价值、观念,并在未来发展中,作出自己的思考。

而20-30岁之间,正是埃里克森提到的人与人之间“亲密感”建立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如果不能处理好亲密关系,个体就会产生深刻的孤独和困惑感。

因此,当你发现,自己无法与他人亲密时,问题也许从童年、原生家庭时期就已经产生了。而当一个人在20-30岁期间,是必然要经历建立“亲密感”的。

既然过去已经无可更改,不如趁这个阶段,认真回头审视和剖析曾经的经历对自己的伤害或影响,从中找出问题或症结所在并勇敢打破“渴望爱却畏惧爱、畏惧承诺、无法信任他人建立亲密感”的魔咒,为获取真正的爱与关怀,做出一些积极改变。

不愿意建立亲密关系的人3

01 安全型

安全型:在陌生情景当中,母亲在场时,婴儿能够大胆地探索周围环境,摆弄玩具;母亲离开后,婴儿会感到焦虑不安;母亲回来后,婴儿立即寻求母亲的安慰,并且很快能够被安抚。

从上面描述当中,我们不难发现,安全型依恋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依恋类型。安全型的恋人在谈恋爱时双方都很舒适:分开时,我们会想念彼此;在一起时,我们也非常享受共处的时光。

安全型的依恋非常有利于建立亲密关系。

02 矛盾型

矛盾型:在陌生情境当中,母亲在场时,婴儿就会感觉到焦虑不安,时刻盯着母亲的活动,无暇关心环境中的玩具等;母亲离开后,婴儿哭闹不止,非常的焦虑、不安;但是母亲回来之后婴儿首先做的不是寻求母亲安慰,而是冲母亲发脾气、哭闹、拒绝母亲安抚。

看了以上描述,有没有觉得这个矛盾型很熟悉?像不像那些传说中的“作精”?

成年后的矛盾型发展为焦虑型,这类伴侣往往非常粘人,两人有条件在一起时,恨不得做24小时全天候人形挂件;一旦两人分开,焦虑型一方经常会发出夺命连环call。

如果你恰好有事,无法及时回复,ta就会开始所谓的“作天作地作空气”:你是不是不爱我了?为什么不回我消息?我们分手吧。

Ta们口中的分手并非真的想要分手,而是要借助“分手”这一行为来威胁伴侣,引起伴侣的注意,由此证明伴侣是爱自己的。

久而久之,亲密关系双方都会觉得很累,最终导致分手。并且这种交往模式很容易延续到以后的每一段感情当中,甚至会传递给自己的孩子。

不愿意建立亲密关系的人 第3张

03回避型

回避型:在陌生情境下,母亲在场时,婴儿并不与母亲互动,探索世界也并不积极;母亲离开时,婴儿没有任何反应;母亲会来时,婴儿也不会寻求安抚。

回避型发展到成年,分为三种亚型:恐惧型、疏离型、性单恋。

恐惧型的伴侣对亲密关系有种恐惧,觉得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害怕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比较享受单身。

即便谈了恋爱,也不会主动去找伴侣,别人不联系ta,ta也不会主动去联系别人。伴侣之间不会产生强烈的依恋情感。

恐惧型之所以被认为不完美,有些人是因为害怕失去:我不敢建立亲密关系,我怕我对你产生了依恋之后,你离开我,那我就会受到伤害。与其最后受伤,不如不开始。

当然,也不排除纯粹的享受单身生活,如果不愿意建立亲密关系这件事情没有给你带来情绪上的困扰,那就不必改变,做自己就好。

疏离型的人会有过分自大的倾向,他们不愿意与人建立稳定的亲密关系,但是他们又渴望别人的喜欢,以此来证明自己很厉害。换句话说,他们只爱自己,又享受自己被爱的感觉。

传说中的“海王”不就如此?海王钟爱养鱼,鱼塘越大,越能够证明自己非常有魅力,享受被人喜欢的感觉。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人是这样的:

我很喜欢一个人,ta哪里都挺好的,我开始追ta,一开始ta不为所动,后来慢慢地,ta开始喜欢我了,我突然发现自己好像没那么喜欢ta了。这种类型就是性单恋。——我就喜欢你不喜欢我的样子。

04 如何改变?

依恋类型虽然很大概率上会一直持续,但它们归根到底是一些行为模式。我们的行为模式是可以改变的。

首先,我们要先弄懂自己是什么依恋类型,反思自己的行为。对照上面的类型,也许并不完全符合你,但是可以为你提供一些指引。

然后,找一个安全型的人谈恋爱。有样学样,结合自己的反思逐渐改变自己。幸运的是,安全型在人群中所占的比例最多,因此找到一个安全型的伴侣没有想象中的难。

从自身的角度来说,无论你自己属于哪种类型,自己感觉最舒服才是最好的。恋爱这件事,最重要的就是“自己愿意”。

时尚热点
影视动漫
娱乐小料
明星动态
电影电视
音乐空间
开心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