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亲子知识 > 育儿宝典 > 17岁可能有的心理问题

17岁可能有的心理问题

来源:潮女谷    阅读: 2.46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17岁可能有的心理问题,孩子总是需要家人的用心呵护的,成长是甜蜜和困难交织的过程,扫清成长路上的障碍有利于孩子更好地成长。以下我们看看17岁可能有的心理问题。

17岁可能有的心理问题1

一、首先要尊重孩子的自尊心

帮助孩子建立自信,树立孩子的自尊心非常重要。有的孩子自尊心很强,如果做错事,自己就很内疚。如果家长再对他冷嘲热讽,甚至拳脚相加,就会严重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孩子会“破罐破摔”,越来越差。

这时家长应关心、体谅孩子,对他说人人都会犯错,只要知错就改,下次不犯就行了。这样,孩子会排解消极情绪,越来越自信。

17岁可能有的心理问题

二、如何医治青少你那自卑要引导孩子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

自卑者大多孤僻、不合群,喜欢把自己孤立起来。而积极的人际关系会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社会支持系统,有利于自身压力的减缓和排解,性格也会变得开朗起来,并且在与人交往中也会更加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家长要鼓励自卑的孩子多与别人交往,并教给他们一些社交技能。

三、教会孩子扬长避短,学会心理补偿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同时,也有自己的短处和劣势。如果用其所短而舍其所长,就连天才也会丧失信心,自暴自弃;相反,一个人若能扬长避短,强化自己的长处,就是有残疾的人也能充满信心,享受成功的快乐。

17岁可能有的心理问题2

吸吮手指、咬指甲

表现1岁以上的孩子仍然吸吮手指,咬指甲咬到秃,甚至流血,还不断撕手皮。

原因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认为:0到1岁属口欲期,1岁以内的小婴儿喜欢什么东西都往嘴里塞,通过吸吮、吃手、咬指甲等,探索世界,与外界发生联系。

因此,1岁以内的宝宝吸吮手指、咬指甲是非常正常的,大可不必制止,过了这个阶段,自然不再吸吮了。

如果强行制止,来自口腔的欲望不被满足,就会造成“口欲期固结”,长大后依然吸吮手指,还会出现贪吃、抽烟、喝酒、唠叨等与口唇相关的心理障碍表现。

同样道理,爱咬指甲的宝宝,如果不是缺乏锌等微量元素,常常由于心理原因,孩子压力大、焦虑不安。

17岁可能有的心理问题 第2张

应对:淡化处理,关注心理千万别总说“别吃手”、“别咬指甲”或往手上抹辣椒、药水等,强制性地改掉这个习惯,如果强迫往往不会改掉,还会延长这个时期。

正确做法:

孩子吃手、咬指甲时,父母平静地走过去,往孩子手里塞个玩具或水果、零食,转移注意力,让其把手从嘴里拿出来。

对于爱咬指甲的孩子,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寻找焦虑原因,多表达父母对孩子的爱,可以多拥抱孩子,多亲吻孩子,让孩子感到父母的温暖和支持,增加安全感,让焦虑不安的心理得到缓解。

17岁可能有的心理问题 第3张

过度粘人

表现3岁以上的宝宝过度依赖父母,一刻也不能分开,否则大哭大闹,无法正常玩耍、学习。

原因发展心理学认为,0-2岁是儿童依恋形成期。

这个阶段,宝宝与父母,尤其是妈妈,形成安全的依恋关系,对其生存、心理发展都至关重要。

2岁之后,随着宝宝长大,自我意识的增加,宝宝会意识到自己和妈妈是两个人,逐渐开始自我分化,会不再像以往那样粘父母。但是,如果之前父母过分照顾、不允许孩子做自己该做的事,或者,孩子过早与父母分离,长期不在父母身边,或者,父母吵架、离异等,会让孩子失去安全感,不敢与父母与分开,过分粘人。

17岁可能有的心理问题 第4张

应对:调整心态,表达你的爱父母爱孩子,就要放手让其经历应该经历的一切。尤其是妈妈,要觉察自己的情绪: 孩子黏人,难与妈妈分离,妈妈是否也不愿切断和孩子的亲密联系,不愿放手?是孩子真的离不开你,还是你不希望孩子长大,离开自己?

父母放松心态,保持一份平和、开放的心境,孩子该上幼儿园就放手让他去,不要担心这个,害怕那个,只会增加孩子的不安全感,无法适应幼儿园生活。要时常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是爱你的。”千万别拿“不要你了”“不管你了”吓唬孩子。

当离开孩子时,最好明确而形象地告诉孩子,什么时候会出现。

孩子可能没有时间观念,你可以说:“当幼儿园吃完下午饭的时候,妈妈就来了。”这样做,让孩子增加盼望,他就不会因为担心妈妈的离开而紧张害怕。

17岁可能有的心理问题 第5张

表现怕打针、怕黑这都很正常,超过正常范围的恐惧就要注意了,比如有的7、8岁的男孩,白天也不敢一个人在房间,必须有人陪,看了一些紧张刺激的图书、绘本,就会做噩梦等,就是过度恐惧的表现。

原因虽然孩子怕的内容各不相同,但综合来看,不外是动物、怪物、黑暗,与父母分离、遭遗弃等一些事物或事件:

年龄不同,恐惧的内容各不相同:

0—3岁:害怕突然的声响,如雷电、爆竹、狗叫等

3—5岁:害怕动物、怪物、坏人等

5—8岁:害怕想象出来的东西

17岁可能有的心理问题 第6张

应对:认真倾听,看见恐惧孩子恐惧害怕,是一种自然体验和情绪。如果忽视不理,视而不见,孩子会感到孤立无援,越发加重恐惧感。不同年龄害怕的事物和表现各不相同,对父母来说,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发育特点,仔细倾听,安抚孩子,鼓励孩子克服恐惧,只要父母平静,孩子会马上安静下来。

帮助孩子克服恐惧,要认真对待,告诉孩子,“宝宝害怕,爸爸妈妈知道了”,或者,假装和玩偶闲聊,说到孩子的恐惧,声音大到让孩子能听到,让孩子感到你的理解和支持,增加战胜恐惧的信心。

17岁可能有的心理问题3

青少年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竞争日益激烈,高负荷的学习快节奏的生活,机会与风险并存,希望与挑战相伴。这一切都要求青少年必须有相应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否则,将一事无成,最终被社会淘汰。基于此,心理健康教育要从青少年抓起,引导其在成长过程中形成健康心理,迎接挑战,适应社会。

加强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由学生的心理现状及心理特点决定的。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人们越来越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许多地区对青少年心理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普遍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心理不健康情况,因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引起学校、家庭及社会的高度重视,教育者要把握好时机,随时给予正确引导,克服不良心理。

17岁可能有的心理问题 第7张

二、造成青少年心理不健康的原因

家庭是学生接触最早、最多的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心理影响很大

父母过分溺爱、过分严厉或放任不管都会成为心理问题出现的导火索,还有来自家庭的学习压力,会使孩子一直背负着沉重的心理负担,对学业成绩存在着过度焦虑甚至恐惧现象。

学校是青少年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

学校的环境、人际关系、校风, 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学生出现心理不健康因素主要是由应试教育造成的。学校受升学率的压力,使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长期处于紧张和压力下,大脑得不到应有的休息,精神得不到应有的放松,从而产生情绪上的烦躁不安、抑郁焦虑、悲观失望等负性情绪。此外,师生情感不融洽,也会使学生产生压抑、厌倦、自卑、逆反等心理。

社会环境影响青少年的心理

世界的缤纷多彩使青少年眼界开阔,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和信息。但同时他们喜欢猎奇,不能如愿,则悲观厌世。特别是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腐败现象,违法乱纪以及不良传媒的影响,都会使学生稚嫩的心灵扭曲,产生失望、冷漠、不满、愤怒、麻木不仁或寻求刺激等的不良心理,做出一些极端行为

青少年的自我调控能力对自身心理发展有重大影响

类似的家庭教育,相同的学校、社会环境,有的青少年心理状况良好,但有的却心理状况堪忧,这取决于自身的调控能力。每个人的心理都有积极和消极的一面,或多或少都会遭受挫折或受外部环境的消极影响,都会给人带来心理压力。成功者能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克服不良心理,始终保持心理优势。

怀孕手册
新妈手册
育儿宝典
孕育饮食
早期教育
母婴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