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亲子知识 > 育儿宝典 > 小学离异家庭子女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

小学离异家庭子女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

来源:潮女谷    阅读: 2.07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小学离异家庭子女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孩子的心理成长路上家长是不能缺席,培养宝宝的智力是刻不容缓的,所有家长们一定要把握好时机。以下是小学离异家庭子女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方法。

小学离异家庭子女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1

1、农村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现状分析

为了解我校单亲儿童的心理现状,我校采用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对全校三到六年级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有效问卷共计67份,其中单亲家庭子女17份,完整家庭子女(不包括留守儿童家庭)50份。采用三点计分模式,将各个分量表项目的分数分别累加,即可得到量表的合计分数。我们对80个问题结果进行了分析,取每一项两组学生得分的平均值(分值越高越趋向存在心理问题),对两类家庭子女问题行为进行比较。

在对调查结果进行比对分析后,我们发现我校单亲家庭学生与正常家庭学生相比在性格缺陷、社会适应障碍、不良习惯、品德缺陷、行为障碍、特种障碍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结合教师前期的观察来看,我校单亲家庭的学生具有以下特征:自卑,敏感内向;性格怯弱,胆小怕事,承受不住挫折和打击,极度缺乏安全感,恐惧焦虑;性格暴躁,冲动好斗;单亲家庭学生中的少部分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较差。

2、导致农村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的因素分析

2.1家庭教育存在误区

部分家长本身受教育水平低,他们认为只要负责让小孩吃饱穿暖即可。有些家长不懂得顾及子女的感受,一方经常会在子女面前数落另一方的不是,甚至把生活的不幸迁怒到孩子身上,给孩子造成了极强的心理负担。还有些家长走入了另一个极端:过度溺爱。这些家长由于补偿心理作祟,不想让孩子受委屈,对孩子言听计从,百般溺爱。而当孩子捕捉到了家长的这种心理,就会更加肆无忌惮,通常这些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都比较差,性格自私自利,专横霸道,缺乏对他人的同情心与责任心。

2.2心理适应状态失衡

单亲家庭子女由于家庭破碎这种人为因素的出现,极易造成他们的动机与目标无法实现与满足的挫折情境。挫折情境的产生,对于那些挫折容忍力较弱的单亲家庭子女来说,就会为挫折情境所困扰,从而使自身人格变态与心理失衡。

小学离异家庭子女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

2.3社会支持不足

社会支持是减轻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压力的一个中间因素。一般而言,获得了充分社会支持的单亲家庭子女,能够准确评价来自社会生活的各种压力,而不是任意夸大压力的危害程度,使自己处于紧张和惊恐之中,他们能够在他人的帮助下找到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减轻生活压力。

3、对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的措施和建议

3.1学校建立单亲家庭子女个人档案

学校需要熟悉掌握每一个单亲儿童的家庭情况、抚养人联系方式以及儿童的心理现状、行为习惯特征以及学习情况等方面的资料。把这些任务分配给班主任、任课教师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教师, 做到专人负责、专人疏导孩子的心理问题。定期与家长联系,了解孩子在家庭和社会上的表现,以便及时跟踪辅导。

3.2建立家长学校,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前面原因分析提到过,农村单亲家庭家长普遍文化水平较低,受教育程度不高。针对这样的情况,可以通过家长学校的方式,定期给家长传授一些教育子女的经验技巧。其次,通过举办各式各样的活动,增加家长与子女接触的时间与机会,增强彼此间的情感连接,在互动中使双方更加了解也更加理解彼此。家长学校的另一个好处就是把这些有着相似情况的家庭聚集到了一起,让孩子们明白他们并不是“异类”。

3.3培养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

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以及近段时间的新闻报道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现象: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普遍较弱,情绪波动性较大。这时候,教师及时的疏导显得至关重要。教师要给学生传授这样一种观念: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是正常的现象,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

遇到挫折我们会害怕、会焦虑、会烦躁、会紧张,这些都是正常的情绪反应,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如何正确去应对它,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用积极的情绪去面对挫折。小学生有很多调控情绪的好方法:运动、好好睡一觉、看一场励志电影等等,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要及时疏导与调控。

3.4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建设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工作,这就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因此,学校要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不断丰富教师的理论知识储备,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水平。教师可以请教有经验的同事,阅读有关心理学的专业书籍。

学校可以请有关心理健康的教育专家来校作报告,也可以多多派遣教师到先进的兄弟学校学习经验。这样,在应对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上我们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是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的,缺一不可。教师在面对这样情况的学生时需要倾注更多的爱心与耐心,更需要科学有效的教育渠道,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循循善诱、因材施教。通过学校的教育、教师的引导,每一位单亲儿童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成长为一名拥有健全人格和健康心态的少年。

小学离异家庭子女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2

父母有这个意识,单亲家庭的子女一样可以心理健康!

单亲家庭确实对子女的成长有一定负面影响,试问哪位父母愿意看到子女因为自己的婚姻失败而出现问题呢?我们知道,夫妻是“一世姻缘”,父母与子女是“二世姻缘”;夫妻如果感情不合,可以离婚,但父母与子女的情和对子女的责任却不能离。

单亲家庭的子女常见问题一般表现为学习成绩下降,性格突变、品行出现问题,与一些“坏孩子”往来并加入其中等等。

我们知道理想的家教是完整家庭中父爱与母爱的有机结合,传统谓之“慈母严父”。母爱,发挥着感情港湾的作用 ;父爱,起着行为规范监督的功能。《婚姻心理分析》一书谈及“离婚与子女”时指出:双亲的离异总是会令子女陷入深深地不安,感受着被父母抛弃的孤独……很容易产生自卑感和丧失人生奋斗的志气。“在《结婚心理学》中也指出:”孩子常常会因父母离婚而行为不良。“

小学离异家庭子女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 第2张

第一种类型:忽视型。母亲倾向于任何时候都不提起父亲,似乎压根儿就没有父亲一样。这种教育,只有在孩子确实不知道父亲,而母亲决定独立教育孩子时,这种类型才有可能被认为是合适的。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母亲也应该在孩子可能理解时向孩子讲清楚。如果孩子还记得父亲,硬做出似乎没有父亲或根本不存在的样子,是不明智的。

第二种类型:贬低型。母亲企图从孩子的记忆中抹掉对父亲的一切好印象。母亲尽全力使孩子相信:父亲是个坏人,家庭就是被他拆散的。即使情况果真如此,这种教育立场也是不可取的。因为,孩子会把母亲的这种不友好态度,看成是不公正的;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事理的明白,孩子便开始批判地对待母亲,不再尊重母亲,把由于自己失去父亲的委屈转移到母亲身上。于是,母子的矛盾产生了,母亲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降低了,即使不演变为逆反心理,对教育也是极其不利的。

第三种类型:面对型。 面对现实,使孩子把父亲看成是个普通的人,有优点也有缺点与弱点。这种家教类型最明智,容易为孩子所接受,但对母亲来说却是最困难的。它要求母亲有不寻常的容忍力,善于自我监督,控制自己的情绪,克服由委屈和不公正而带来的痛苦。

孩子归母亲抚养,情况如此;倘若归父亲抚养,道理也完全一样。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婚姻无可奈何地解体了,怎样降低对自己子女的影响呢?只有离婚不离亲子情,面对现实,忘却恩怨,从最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出发,彼此协商,让孩子欢乐地周旋于父母之间,既吮吸母爱又吮吸父爱,茁壮成长。

小学离异家庭子女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3

单亲家庭的孩子有哪些心理问题

1、自闭

家庭的破裂,仿佛是“天降横祸”,对年幼的孩子来说,他们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孩子也懂得比较,他们会拿自己的现在与过去比,感到自己处境已大不如前,拿自己与健全家庭的孩子比,自感不加别人家的孩子,因而滋生出自卑的心理,做事变得胆怯,缺乏自信,缺乏进取和积极向上的精神,而且因为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家的孩子。

这些孩子由于被父母所疏远而产生抑郁,不愿与人接触,对周围的人常有戒备、厌烦的心理表现出神经过敏的症状。他们总怀疑别人会在背后议论自己家庭的缺损和父母的离异,认为别人都瞧不起自己,不愿向他人敞开自己的心扉,便自我封闭,不表现出孤独、内向的性格特征。

2、自责

自责表现为对个人能力和品质作出偏低的评价,从而自我责备、自我鄙视、自我轻蔑,将一切的不如意归因于自己不好,对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惧倾向。单亲家庭的子女有较为强烈的自卑感,他们感到自己不如别人,悲观失望。由于对自己的评价偏低,因此他们把工作和学习的失败归因于自己的无能,产生不安、内疚、失望等消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导致自己的整个心理失去平衡。

久而久之,他们对自己失去了信心,甚至对那些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也往往因自叹无能而轻易放弃。许多单亲家庭子女受到批评后,总认为是自己不好,在别人笑自己的时候,总认为是自己做错了什么事。

3、自卑

由于一直生活在完整的家庭里,面对家庭的突然破裂,孩子无法接受眼前的现实,无法适应无父或无母的环境。孩子的心理没有成熟,他无法去体会父母们的生活,无法理解父母们的苦衷,幼小的心灵脆弱、敏感,没有自我调适的能力,一旦受到冲击,就会不知所措,无所适从。

特别是看到同伴们与父母亲亲热热、幸福美满地玩耍、嬉戏的.时候,孩子最容易想到自己过去的生活。而现在是今非昔比,心中的悲伤、失落使得他们产生忧郁和自卑的心理,孩子们找不到自己的快乐,看不到自己的快乐在那里,于是拒绝快乐,沉浸在忧虑、悲伤中。

小学离异家庭子女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 第3张

4、抑郁

因为父母的分裂,必然带来家庭的硝烟或冷战,孩子长期生活在压抑的空间,时时为父母的关系而担忧,甚至有些家庭的孩子成了父母撒气、泄愤的出气筒,孩子成天处在恐惧和担忧中,没有安全感,时刻担心、害怕家庭战争的爆发,会使自己体无完肤。这样长期的生活折磨很容易使孩子产生恐惧心理和敌对情绪,对同伴永远保持距离,自我保护意识过强,敌对情绪很大,单亲家庭的子女常常感到压抑、郁闷、烦躁,心理困扰无处排解。

由于压抑太久,一旦爆发出来,能量也就越大,极易产生极端行为。这种倾向在女孩身上表现为想痛哭或离家出走,在一些男孩身上则表现为攻击行为。

5、妒忌

单亲家庭的孩子,无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所能获得的享受,一般来说不如健全家庭的孩子,而这些正足每个孩子所渴望的。由于健全家庭的孩子能得到的,单亲家庭的孩子不容易得到,他们的心理就容易从最初的羡慕演变成妒忌、僧恨。

在心理上他们会表现出对父母一方特别依恋,希望能从父母一方获得双倍的回报,在物质享受上,如果他们不能正确对待这种差距,认为别人能得到的,自己也应该能够拥有,就容易导致偷窃等犯罪行为的发生。

6、逆反

由于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在“孩子圈”中地位不高,容易成为别的孩子奚落和欺负的对象。然而他们也渴望车严,渴望被人欣赏,于是在言行上便刻意地表现出与众不同,有时甚至喜欢“顶牛角,对着干”,以显示自身的存在价值。

7、焦虑

对人焦虑是调查与他人接触时,对困难和失败的预感程度的指标。单亲家庭子女在他们父母亲离婚的过程中看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攻击,学习到的是讨价还价、相互敌视。

因此,他们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缺乏信心,他们的监护人由于家庭缺失而引起情绪失调,极易把这种情绪带到与孩子的交往中,孩子生活在提心吊胆中,要花大量的时间来应付家庭破碎后的家庭关系,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感到焦虑,缺乏安全感。

所以,他们在众人面前感到不安、敏感,结交伙伴时总怕别人说自己的坏话,被人说了什么总是不开心,在对人关系上具有退缩、焦虑的特点。

怀孕手册
新妈手册
育儿宝典
孕育饮食
早期教育
母婴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