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亲子知识 > 育儿宝典 > 怎么样跟家长沟通对孩子的教育

怎么样跟家长沟通对孩子的教育

来源:潮女谷    阅读: 9.13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怎么样跟家长沟通对孩子的教育,对孩子的教育将影响他的一生,家长应当与孩子共同参与,体验孩子的生活,才知道孩子教育中的不足有哪些。作为老师也要和家长多沟通交流,为孩子的教育保驾护航。下面一起来看看怎么样跟家长沟通对孩子的教育吧。

怎么样跟家长沟通对孩子的教育1

一、 讲究与家长沟通的艺术

和孩子们打交道是一门学问,和家长打交道更是一门学问,每个家长从事的职业不同,文化修养、政治素质不同。再加上作为年轻的班主任来说,还没有感受过为人父母的辛酸,也没有丰富的社会经历,虽然可能与学生的代沟不大,但总怯于与家长沟通,或在沟通中容易出现意外,导致沟通的失败。因此在同家长交流时要讲究沟通的艺术性。否则,就难于取得理想的效果。

怎么样跟家长沟通对孩子的教育

1、沟通前要有充分的准备

与家长沟通之前,首先要掌握其家庭基本情况,如该家长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家庭成员等等,这样才会让你巧妙地对待不同类型的家长。所以每接到一个新班时,我会翻出所有学生的档案,把这些情况作一记录。才发现到,家长的文化水平普遍都是初高中毕业生,其中单亲家庭的学生11个,经济困难(父母失业)的家庭有5个,做小生意的个体户家庭23个。再次,还要全面了解该学生的表现,因为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时,家长不免会问有关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因此,与家长沟通之前,还要对学生作全面的调查研究,做到“有备无患”。记得有一次,家长打电话问我:“我的小孩,最近数学成绩不知怎么样,他从小就不喜欢学数学。”由于当时我并不了解情况,只是随便答了一句:“我教他的语文课,他还学得可以,对于数学科的情况我不太了解,你问一下数学老师……”这样一来,家长产生误解,引不起兴趣了。也让我明白了这次与家长沟通不好的原因在哪里了。

2、选好场合,挑好时机

与家长沟通时要选择合适的时间,一般不在节假日的晚饭前后,尽可能不在正常的上班时间。忌到单位造访,忌在家长有特殊事情和心情不佳的情况下去访问或沟通。人的心理活动不同程度地受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一般来说,在教室、办公室等公共场合与家长面谈,众目睽睽之下,这样做会极大地挫伤家长的自尊心。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能有一个引以为荣的子女,也都很要强爱面子,他们也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在那样的场合,家长很容易激发起对孩子的怒火情绪。学生于父母的关系,师生关系也会陷入僵局。所谓选好场合瞄准时机,就是选择、创设一种轻松、和谐、亲切的场合。这时与家长、学生的三方面谈,一下子便拉近了师生间的思想距离,拆除掉学生的心理屏障,也消除了他们的恐惧和不安,同时平稳了家长的情绪。这样家长也愿谈乐谈,收到良好沟通效果。

怎么样跟家长沟通对孩子的教育 第2张

3、要注意开头语,增进互相间感情交流

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是双方教育者的感情交流和工作汇报。由于他们之间各方面的情况互不了解,中间总隔着一道“墙”。因此,作为教师与家长交谈,不要急于谈学生的情况,否则,容易引起家长的反感或误会。那么,要使他们之间感情尽快融洽,教师可从以下三方面的话题引入:第一,关心的话题。从关心学生的家庭生活出发,询问生产、生意、生活等方面的情况。第二,赞扬的话题,如可这样跟家长聊起:“这孩子很有礼貌……”、“小明在学校很喜欢帮助别的同学,大家都喜欢他……”可用这些赞语一方面引起对方的注意,又可以把气氛搞得更融洽些。第三,拉家常的话题。“触景生情”地拉家常,使人感到亲切随便。尽量不要触及家长们的伤心事,以免引起气氛紧张,使沟通工作无法顺利进行。

4、要实事求是,不能只报“喜”不报“忧”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学校,家长是第一教师,学校的教育与家庭教育是紧紧联系着的。因此,在与家长沟通时,教师对于学生的在校情况,要实事求是地向家长汇报,不能只说好的方面,回避不好的;也不能尽说不好的,不谈好的。尤其是对于刚刚出现的不良行为,要认真汇报,共同研究,防微杜渐。这样才能避免学生沾沾自喜的情绪产生,使家长充分掌握子女的各方面情况,及时进行教育。

怎么样跟家长沟通对孩子的教育2

第一,科学民主型

无论你在什么样的学校,在你的班上总能找出几位这样的家长:父母二人文化素养较高,但从来不以家教专家自居,每次和老师见面时总是非常虚心地询问孩子最近有哪些不足,聆听老师给他们的建议。学校对家长提出的任务,家长总能高品质地完成。

和这类家长沟通基本上是没有障碍的。你大可提出心中真实的想法,说出孩子的不足之处,你甚至可以直截了当地提出对家庭教育的要求。老师要善于帮助此类家长发现学生新的发展空间,并提供有效建议。同时,聊天时也要多听听他们的家教方式,将其中有特色的内容拿到家长会上推广,树立典型,可以在班上起到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的家庭。这些家长应该成为班级里的正能量。

而且这类家长通常就是我们常说的Kol意见领袖,我们做好沟通和维护,将成为我们机构的代言人

第二,溺爱放纵型

周五下午,又到了家长接学生回家的时间,老师正忙着和几个平时表现不算理想的学生对话。家长刚刚听完老师的一席话,试图当着老师的面教育孩子几句。谁知孩子突然放声大哭,冲着家长乱吼乱叫,甚至摔门而出。家长一脸无奈,似乎已经习惯了孩子的这种表现。孩子有这种表现并不是偶然的,家长一贯的溺爱放纵,是造成孩子有此种表现的根本原因。

这类家长容易偏听偏信孩子一方的言论。如果遇到必须要家庭协助的事情时,你需要褒奖和指导并行。首先要充分肯定孩子的长处,在充分列举事实的前提下,指出孩子需要改正的地方,耐心、热情地说服家长,告诉家长怎样做才是更科学的教育方式。直接指责是很难让他们心服口服的,摆事实讲道理是更稳妥的方法。

怎么样跟家长沟通对孩子的教育 第3张

第三,放任自流型

放任自流型的家长一般对孩子的.学业满意度比较高。他们常以“文化水平不高”“工作非常忙”等为由,把孩子送到学校后不管不问。如果你试图带动他们开展家庭教育,他们张嘴就是“老师,我只是小学毕业……”

这类家长最突出的弱点,就是他们从来没期望自己的孩子在学业上取得成功。班主任要通过在学生身上寻找亮点,让家长充分感受到惊喜,看到成功的希望,然后才能产生憧憬,配合学校,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反之,如果你直接提出孩子的缺点,不停地冲着他们唠叨,且没有提供非常具体的建议,那么说多少次都是白说。

第四,期望过高型

入学时,曾有位家长告诉我,她的孩子立志要到中科院当院士。过了几天,她又发现孩子在书法方面非常有天赋,语言表达能力也非常强,又希望孩子学习书法、表演。总之,家长觉得孩子未来一定能出人头地。但遗憾的是,孩子并没有表现出过人的天赋:20以内的加减法做起来慢极了,妈妈要求练习的钢琴曲目总是弹不熟练,主持也不能够潇洒流畅。这一切似乎和妈妈的期望相差很远。

这类家长总是对孩子充满期待,希望把孩子培养成杰出人才。这本来也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不脚踏实地,做法与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自身特点脱节,只顾盲目地按照自己的理想来要求孩子,就是错位的家庭教育。班主任与这样的家长交流的时候,很容易出现问题。老师觉得家长不切实际,家长觉得老师误人子弟,然后互相批评和指责。

面对这样的家长,班主任可以在家长会上旁敲侧击,在面谈时曲径通幽,慢慢地引导他们朝着理想目标务实地走好每一步。切不可一上来就说家长这不对那不好,那马上就会让家长很没有面子

第五,经济杠杆型

“写完作业,奖五十”,“考完有进步,奖一百”,“周五得到老师一个表扬,周末奖励去游乐场玩一整天”……有的家长不停地向孩子发布各类金钱奖励政策,期待靠钱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却很少关注孩子的精神需求。

家长长期以金钱作为孩子学习的动力,会导致孩子离了钱就不动了。这时,孩子会觉得学校里的学业生活是一种负累。老师不要急于让家长一下子彻底改变奖励方式。家校交流的时候,要慢慢帮助家长放弃金钱奖励,让他们认识到真正的动力应该来自学生的内心,来自对学业的爱和兴趣。同时,老师还要向家长传授方法,让其了解还有哪些方式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怎么样跟家长沟通对孩子的教育3

家长如何和老师沟通

跟老师沟通的原则

1、要对老师抱以充分的信任。

无论是你主动找的老师,还是被动找的,在沟通的过程中,你必须充分信任老师。你可能会遇到老师找你告状,在你看来这些“告状”有夸大、扭曲事实的情况,你也要做到信任老师之所以提出这些问题,他的出发点都是希望教育好孩子。

2、沟通要有一致性。

跟老师沟通的一致性最重要的是时间。老师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安排,如果时间上不一致,突然就跑去学校找老师,老师正好有空是万幸,刚好有课要上或者有其他事要处理,不仅会破坏沟通的气氛,恐怕也不会有好的效果。

3、内容上要做到老师能接受。

有篇文章在朋友圈里比较火,说的是老师教不了的几件事。比如孩子的行为习惯、感恩和安全教育等。选择什么样的内容跟老师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能引起老师的兴趣就更好了。但就算是老师无能为力的那些事,其实家长也可以抱着交流的态度去请教。

怎么样跟家长沟通对孩子的教育 第4张

4、表达需要明确。

“X老师,XXX最近在学校表现怎么样?”不知道有多少家长遇到老师会这样提问。老师面对这样的问题,一般也只能用“挺好的”来回答。如此一来一去,跟老师沟通的机会就失去了。家长需要明确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才能保证沟通的效果。

5、沟通渠道和方式的多样性。

有多少家长只在家长会时见到老师,见到了又最多只聊两三句呢?其实,与老师沟通的渠道和交流的方式可以是多样性的。比如,电话、网络、便条等,家长应该有针对性地运用各种方式创造跟老师沟通的机会。

6、沟通的持续性与连贯性也很重要。

沟通其实是一个没有终点的过程,要达到让孩子进步的目的,有时候需要持续地、连贯地跟老师沟通。即便是通过交流解决了已有问题,家长也可以就此向老师表达谢意。千万别让老师有这样的错觉:问题一丢给老师,就完全不管不问了。

7、受众能力的差异性。

每一个老师是不一样的,可能在A老师看来孩子身上不存在什么问题,但到了B老师那里,就有问题了。家长要接受老师对孩子评价的差异,也要尊重老师本身存在的差异,不要因为孩子得到不同的评价,而去给老师贴“好或坏”的标签。

怀孕手册
新妈手册
育儿宝典
孕育饮食
早期教育
母婴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