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亲子知识 > 育儿宝典 > 制定给孩子的规矩不需要有人监视着

制定给孩子的规矩不需要有人监视着

来源:潮女谷    阅读: 2.99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制定给孩子的规矩不需要有人监视着,孩子的发展问题,是亲人们所关心的,孩子的压力可能来源于父母的高要求,要教会孩子克服这些困难,家长们和孩子都不能忽视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问题。现在分享制定给孩子的规矩不需要有人监视着。

制定给孩子的规矩不需要有人监视着1

“点心要在说过‘我吃好了’之后吃”似乎是小龙家的规矩。如果要踏踏实实地保持吃饭时的礼仪的话,父母就必须坚持在三餐时都说,把它变成一个规矩是个不错的办法。

规矩的目的是为了家人都能愉快地生活。然而,爸爸妈妈竭力让小龙遵守规矩,这根本就不能让人感到愉快。定下规矩家人反而过得更不舒服了,岂不是本末倒置?

比如说棒球比赛,无论打出多么漂亮的全垒打,如果不能绕场跑一周的话,也得不了分。因为每个选手对此都很了解,所以击球手击球后不管怎样都会开始跑向一垒。如果每次击球后都冲他们喊“击球后赶紧跑呀”,或是威胁“不跑的话可得不了分的”,这样的教练恐怕没有吧?

也就是说,如果本人对规矩的内容及遵守的意义很明了的话,就会很自然地去遵守。

制定给孩子的规矩不需要有人监视着

所以孩子不遵守规矩时,父母再手忙脚乱也不会有进展。应该等着孩子自己遵守规矩。这期间,父母只要自己遵守规矩,当孩子的.好榜样就行。

如果小龙的父母每天饭后都说“我吃好了”然后再吃点心的话,小龙就会想起规矩,就能注意到自己之所以没有点心是因为没说“我吃好了”。品尝了这个“苦涩的结果”之后,即使父母没有特意地催促,小龙也会想“下次开始遵守规矩”了吧。

然后,真的是说了“我吃好了”就能得到点心的话,小龙就学到了自己的行为会使结果改变,同时能够很好地认识到规矩的内容和意义。于是小龙就会顺理成章地说“我吃好了”,一家人就能心情愉快地结束晚餐了。

如果父母因为想让孩子遵守规矩而变得焦躁不安,就请想想孩子自己的“会”的能力。如果那样你还对让孩子恪守规矩的事感到焦虑的话,那也许你想的“规矩”对孩子来说是不一样的东西。请重新阅读前一章,再次审视一下你是怎么定规矩的。

制定给孩子的规矩不需要有人监视着2

给孩子制订规矩的原则

生活上立规矩要听孩子意见

生活中需要孩子遵守的规则很多,小的如起床时间、锻炼习惯、玩具收纳、写作业等,大的如公共场合排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等。所有的规矩除了要给孩子讲清理由,也要和孩子一起商量探讨,尊重他的表达权和个人意愿,尤其是那些非强制性规则。在民主氛围中长大的孩子更懂得尊重他人,规则容易内化,实行效果好。比如,规定孩子的起床时间时,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列出起床后需要做的事情,然后倒推出起床时间,如果想晚起十分钟,需要压缩哪部分时间,具体怎么做,最后定出最终的起床时间来。

规矩内容要明确,有可操作性

孩子对一些事情的理解方式更倾向于形象化思维,为减少沟通中的误解,规矩内容一定要清晰,有执行操作的步骤最好。有些家长会给孩子布置家务劳动,但孩子可能完成得不够顺利,反遭家长斥责,结果导致孩子的积极性受影响。举例来讲,如果想培养孩子自己收纳玩具的习惯,就要明确告诉他,什么玩具收在哪个位置,怎么收。你们可以一起画出或者写出玩具收纳的规则、步骤,贴在墙上,时刻提醒。

讲清楚不守规矩的后果

立规矩时尽量给孩子讲清后果,最好是跟他切身利益相关的。比如起床问题,可以告诉孩子:“妈妈要先送你上学,然后要赶去上班,如果因为你的磨蹭而让妈妈上班迟到,单位就会扣工资,那这个月你的零花钱就要减少或者被扣。”

没守规矩时,也不要给他贴标签

立下的规矩,如果孩子做不到,可以三令五申,或者换用别的方法,但不要给孩子贴标签,比如:“你就是笨,这都做不到”“你就是起床困难户,真烦人”等等。父母说什么孩子都会相信,随意给孩子贴标签,不但起不到督促的作用,还可能使孩子破罐子破摔,更加难以遵守规矩。

别当着孩子的面告状

有些家长会对配偶说:“你儿子今天又迟到了,你看怎么办”“他今天又打了别的小朋友,我上次说他也不听”……每个人都不希望自己的错误被拿来当场讨论,这样的话在孩子听来就是一场批判大会,不仅影响自尊心,还可能使他越来越“皮”。如果家长一方已经对孩子进行了教育,就不必再向另一半告状了。当然,如果另一半有保护孩子自尊心的意识,不会继续批判孩子,而是蹲下来安抚,问问发生了什么事,帮他看到自己在事件中的表现,提出期待,扭转伴侣带给孩子的不良影响,也可以化伤害为教育契机。

守了规矩,要及时表扬、奖励

表扬奖励可以不拘一格,是孩子需要的、喜欢的就好,如果没守规矩也要适度惩罚,要按之前制定好的规则进行,不能变成家长宣泄情绪的方式。比如,规定迟到了就要扣除零花钱,那就执行,不要再指责,“你看看你,真是让妈妈丢人,都是因为你,我又迟到了!”家长的情绪化表达,不仅破坏规则,也会把自身的坏情绪传递给孩子。

利用动画片、故事等间接传达你的期待

比如,不希望孩子碰易造成伤害的东西,可以讲一个小朋友自己去摸燃气灶被烫伤的故事,或者让孩子摸一下热水杯,问“烫不烫”,告诉他,开水、火、电等都是危险的东西,要避开。也可以在和孩子一起看动画片的时候,借助里面的场景和孩子探讨,如果他是里面的角色会怎么做,爸爸妈妈希望他怎么做等。

怀孕手册
新妈手册
育儿宝典
孕育饮食
早期教育
母婴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