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亲子知识 > 育儿宝典 > 2—3岁教养要点

2—3岁教养要点

来源:潮女谷    阅读: 2.95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2—3岁教养要点,我们都知道,小孩子的身体是要比成年的人要脆弱一些,所以很多的家长就会十分的注重孩子的身体健康和教育,毕竟孩子对于家里是像天使一般的存在。那么2—3岁教养要点是什么?

2—3岁教养要点1

1、分享意识

两三岁的孩子,自我意识在逐渐建立,慢慢会意识到自己与别人的不同,也会意识到有些东西是自己的,可以随便玩;有些东西是别人的,就不能随便玩。刚刚建立自我意识的孩子,如果不想把自己的东西与小朋友分享,家长不要用自私” 的标签来标识孩子,这种现象还真不是孩子自私”的表现,而是受制于孩子大脑发育的限制,孩子还不懂得什么是分享,也没有养成分享的习惯。

对于孩子分享意识的培养,其实并不算难,对于两三岁的孩子,只要家长正确引导,孩子很快就可以建立分享意识,形成分享习惯。

我培养孩子分享习惯的方法,就是用孩子喜欢吃的零食来引导,引导了两次,孩子自己就主动要求分享了。我的做法就是带孩子逛超市的时候,允许孩子买一样自己喜欢的东西,东西类型不限。我家俩孩子无一例外的都是选择吃的零食,典型的吃货本性。在孩子买零食的同时,我也会买一样零食,基本上都是挑孩子喜欢的口味,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提高零食对孩子的诱惑力”。

回到家里,我们三个会把零食拿出来吃,在吃之前,我会问小的:愿不愿意和妈妈、姐姐分享零食吃?”刚开始,小家伙是不同意和我们分享的。我就会当着他的面和姐姐分享,我和姐姐彼此交换零食吃,小家伙看到这里,就眼馋的不得了,非要吃我们的零食。

此时,我就会对小家伙说:想要吃我的零食,就要分享你的零食,这样你就可以吃两种零食了,如果你再和姐姐分享的话,你就能吃三种零食了。”

小家伙听到这里,就会毫不犹豫的同意分享了,这样他可以吃到三种零食,这种显而易见的好处,孩子还是很清楚的。我就是通过这种分享零食的做法,让孩子理解什么是分享以及分享可以带来的好处。

引导几次以后,孩子就知道分享了,并且也愿意分享了。

2—3岁教养要点

2、动手能力

动手能力的培养可以从孩子两岁半左右开始,两岁的年纪还有点太小,受孩子自身认知能力的限制,可以独自完成的事情不多,也不好锻炼。

孩子两岁半时,就有一些简单的事情可以自己做了,比如:用勺子吃饭、帮助大人拿东西、自己蹲下小便什么的,一些简单的事情,家长可以交代孩子自己去做,刚开始,不要期待孩子做的多好多完美,只要孩子肯去做就可以了,主要目的是让孩子有自己动动手的意识,从小培养孩子自己动手的习惯,孩子有了这种意识,养成了这种习惯,以后再锻炼动手能力就容易多了。

动手能力的培养也是需要家长和孩子长期坚持的一个事情,两三岁只是锻炼的开始。

3、独立性

孩子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性是相辅相成的,孩子的动手能力强,独立性就强;反之,如果孩子的动手能力弱,那么独立性也强不到哪去。

所以孩子独立性的锻炼是与动手能力的锻炼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孩子的动手能力越强,自己能完成的事情就越多,孩子就越独立,独立的孩子,安全感会比较高,适应性也会比较强,将来孩子入园的时候,可以很快的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不会因为家长不在、环境改变而大哭大闹。

一些独立性不强的孩子,入园都半年了还是适应不了幼儿园的生活,还天天哭闹着不上幼儿园呢。

4、阅读习惯

对于两三岁的孩子,家长有时间、有精力的话,可以培养一下孩子的阅读习惯,多给孩子讲有趣的故事、看一些漂亮的绘本,让孩子对听故事、看绘本感兴趣,然后再慢慢引导孩子去看书

对阅读感兴趣,我认为培养阅读兴趣并不是越小越好,这个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而定,如果两三岁的孩子对听故事和看绘本不感兴趣,家长也不用焦虑,更不要强迫孩子,这个时间段顺其孩子的本心就好,后面有的是时间培养。

对于2岁到3岁之间的孩子,家长做好了分享意识、动手能力和独立性的培养,相信孩子一定是一个能很快适应幼儿园的好孩子,这会免去家长许多的麻烦。

2—3岁教养要点2

1、自我认知敏感期

随着神经系统的发育完善及大动作、精细动作的不断发展,以及外在环境的`不断刺激,宝宝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逐渐开始能区分出自己与他人,大概开始判断出哪些是自己喜欢的或者不喜欢的,哪些是自己想要的或不想要的,并极力想要追求自我控制和独立,因此宝宝会出现一些“[闹]独立”的事件发生,我们也把这个时期看作人生的第一个叛逆期。

再加上这一阶段的儿童初步开始掌握语言的运用,这一时期的孩子非常喜欢说“不!”你要喂他吃饭,他偏要自己吃;你要给他穿一件衣服他非要穿另外一件;你要给他洗澡,他偏说“不要”。这一时期孩子熟练地使用自己的否决权,完全成为了一个喜欢反抗的个体。

其实幼儿做出这些令宝爸宝妈头疼的反抗行为并不是故意与父母作对,只是通过这些行为来表达自己,以达到对“自我”的操作与练习,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肛门期发生叛逆行为、表现出反抗精神的幼儿更加容易长成心理健康、独立坚强的人。

所以父母应该对孩子表现出来的反抗行为感到高兴,并在允许的条件下满足幼儿的要求,不要过分要求幼儿的行为将孩子塑造成什么都听从父母的“好孩子”,以免养成趋炎附势、优柔寡断的性格。

2—3岁教养要点 第2张

2、语言敏感期

2~3岁的幼儿开始进入语言表达阶段,我们说孩子进入到了语言敏感期,这一时期的孩子非常喜欢学说话,学习起来特别容易,而且语言表达能力在这一时期会发生质的变化。为了充分发掘孩子的语言天赋,这一时期养育者应该有意识地对不同阶段孩子采用适当的说话方式,有意培养说话语境,切不可认为孩子听不懂就不说或少说。

如果你细心观察,会发现有一个阶段孩子虽然不会说话,但能通过手势表达自己的意愿,这时候养育者应该不厌其烦地对孩子说出他的目的。比如想要拿饼干,我们可以帮忙拿到孩子面前并对孩子说:“这个叫饼干。你说,我想要饼干。”

渐渐地,孩子的手势会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一些词汇,比如“爸爸”、“妈妈”、“汽车”、“狗狗”等,这一时期孩子的探索欲望进一步增加,父母应该多带孩子出去,多创设一些色彩丰富、新鲜事物多的环境,对孩子比较注意的因素也要不厌其烦地说,比如孩子看到狗狗,父母可以说:“这是小狗,汪汪叫的小狗。”

还可以开始给孩子看绘本,通过绘本故事启发孩子的想象力、扩充孩子的词汇量。这里说句题外话,绘本阅读其实也是一件非常讲究的,正确的阅读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孩子的想象力,丰富孩子的词汇量,也是帮助孩子养成读书习惯的重要开端。

在语言的敏感期中,可能会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口吃。二三岁的孩子,由于不能将词语连贯地说出来,导致孩子不能流畅地表达,外在便表现为口吃的情况,这属于发育性口吃,家长不用惊慌,随着年龄的增长、口语运用的熟练,这种情况会自然消失。

但是如果家长过分注意这一情况,经常进行纠正甚至指责、惩罚,会导致孩子对说话产生畏惧、紧张感,可能会使口吃的情况更加严重。

3、秩序敏感期

秩序敏感期表现在幼儿做事情的过程中非常重视仪式,而且错了一定要重新来过。比如喝水时一定要自己拧盖子、自己喝水然后自己盖盖子,如果身边的大人帮忙拧盖子了则会表现出不开心甚至哭闹,必须把盖子放到最初的状态,由他自己重新来过方才罢休。如果家长对幼儿秩序敏感期没有一定的认识,一定会被这一类似强迫症的行为“逼疯”。

说是敏感期,自然是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有任务需要完成的阶段。秩序敏感期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孩子获得对环境和身体的控制,以此获得安全感。并且这一时期持续的时间不长,只要没有影响到实际生活,家长大可不必与孩子较真,由他的意志去做就可以,随着年纪的增长,这一行为模式会在不知不觉间消失。

4、人际关系敏感期

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幼儿期是人际关系形成的初始阶段。1岁之前的婴儿期,对人际关系产生影响的主要就是养育人,确切地说是养育人的唠叨和照顾。一岁之后,随着孩子步伐的平稳、探索边界的扩大,他的交际圈子也会逐渐扩大。

尽管2岁左右的幼儿合作意识还比较弱,你会发现一堆孩子即使围坐一起也是各玩各的,但这种围坐一起的氛围对孩子有着不一样的意义。三岁左右,孩子开始出现合作意识,在与同龄人玩的过程中开始出现多个人一起玩的情况。

这一阶段家长的主要任务就是多带孩子出去,平时多创造与同龄人在一起的机会,让孩子与同龄人玩,亲戚朋友常来往,让孩子感受与不同人接触的感觉。研究表明,多与其他人接触,而不仅活动在自己的小家庭中幼儿,长大后更加容易处理人际关系,不惧怕与陌生人接触,同时这种生活方式也更有利于舒解幼儿的分离焦虑情绪。

2—3岁教养要点3

1、注意感情培养。现如今很多家长都很忙,为了宝宝的教育都会给宝宝抱一些早教班,但是回家之后很多家长都会玩手机,忽视了和宝宝的感情培养。所以,父母多和宝宝玩耍、讲故事、做一些家务可以培养感情,这对2-3岁宝宝是不错的教育。

2、适当的早教班教育。早教班可以开发宝宝大脑的发育,让宝宝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对宝宝上幼儿园和上学都有帮助。但是要根据宝宝的特点有选择地报早教班,一面影响宝宝的兴趣。

2—3岁教养要点 第3张

3、教育宝宝学会与人相处。在教育宝宝的时候,让宝宝学会与人相处很重要。宝宝要学会与同龄人相处要注意什么,与长辈和晚辈相处要注意什么,同时还需要保护好自己不要受到伤害。

4、奖励和惩罚要明确。2-3岁的宝宝往往会有任性、叛逆的现象出现,所以父母在教育宝宝的时候要注意奖励和惩罚的手段和方式。如果宝宝做的好做的对,可以带宝宝去游乐场玩耍、买宝宝喜爱的玩具等;如果宝宝做的不好不对,就要告诫宝宝应该怎么做,并且适当给予警告和处罚,让宝宝明白赏罚分明。

怀孕手册
新妈手册
育儿宝典
孕育饮食
早期教育
母婴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