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亲子知识 > 育儿宝典 > 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

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

来源:潮女谷    阅读: 5.59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

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对少年儿童来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少儿儿童的学习和生活的帮助是非常大的,可以有计划学习和有规律生活。下面是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内容!

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1

一般的行为习惯都是从做人、做事和学习三个方面来讲,教育儿童也应该是从此开始。家庭和学校根据孩子自身的特点来进行探讨和具体化。

1、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具体内容

本课题将少年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分为三个大的方面,即良好的做人习惯、做事习惯与学习习惯。由于习惯只是一种外在的行为,我们在强调具体习惯的同时,更强调这些习惯所体现的核心理念和主要人格特征。

这三方面良好基本习惯的养成,是本课题实施的重点和要达到的主要目标。这些良好习惯都是通过对日常行为的有效控制和强化来养成的。因此,课题研究的主要任务就是探讨这些习惯的日常行为的主要内容和养成途径、方法等。

做人方面的好习惯。其体现的核心理念和价值是学会做人,有爱心;体现的主要人格特征是真爱、诚信、负责任、乐观豁达等。

做人方面的主要原则和基本习惯如下:

(1)真爱为先。

主要习惯包括:

A、接受爱和付出爱的习惯;

B、自爱的习惯,包括:自尊、独立、健康、自我展示和自我推销等;

C、理解与尊重的习惯,包括:理解对方的需要,在理解中学会理解,尊重他人人格,尊重每个人的选择,尊重每个人的劳动成果;

D、宽容的习惯,包括: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善于交朋友,等等。

(2)诚信为本。

主要习惯包括:

A、遵守诺言、说话算数的习惯;

B、实事求是的习惯;

C、待人接物真诚的习惯;

D、守时的习惯,等等。

(3)责任为重。

主要习惯包括:

A、自己的事自己做的习惯;

B、经常反省的习惯;

C、正确面对过失、勇于承担责任的习惯;

D、在家庭和学校中承担具体责任的习惯;

C、服务他人、有社会责任感的习惯,等等。

(4)乐观为强。

主要习惯包括:

A、自信的习惯;

B、积极性选择的习惯,包括:心态平和、正确看待过去、现在和将来,正确对待奉献与享受;

C、自强的习惯;

D、自我接纳的习惯,包括:自我认识、自我欣赏和自我激励,等等。

做事方面的好习惯。其核心理念是学会做事,守规则;体现的主要人格特征是遵守规则、计划周密、善于合作、毅力顽强、求新求异、追求效益等。

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

做事方面的基本习惯如下:

(1)遵守规则。

主要习惯包括:

A、遵守公共秩序的习惯;

B、遵守社会公德的习惯;

C、遵纪守法的习惯;

D、按规则办事的习惯;

E、爱护公共设施的习惯,等等。

(2)计划周密,有条理。

主要习惯包括:

A、每天生活有规律的习惯;

B、学习有计划的习惯;

C、时间有计划的习惯;

D、自我管理有条理的习惯;

E、金钱有安排的习惯;

F、人生有规划的`习惯,等等。

(3)善于合作。

主要习惯包括:

A、乐于助人的习惯;

B、虚心请教的习惯;

C、团结友善的习惯;

D、平等待人的习惯;

E、尊重不同意见的习惯,等等。

(4)毅力顽强。主要习惯包括:

A、做事有始终的习惯;

B、遇到困难不退缩的习惯;

C、正视失败与挫折的习惯,等等。

(5)求新求异。

主要习惯包括:

A、敢问善问的习惯;

B、经常观察的习惯;

C、勤于思考的习惯;

D、注意细节的习惯;

E、动手操作的习惯;

F、勇于发表和保留自己的意见的习惯;

G、崇尚科学、尊重理性的习惯,等等。

(6)追求效益。

主要习惯包括:

A、勤俭节约的习惯;

B、节约时间的习惯;

C、做事不拖沓的习惯;

D、乐于接受新方法、新思想和新技术的习惯。

E、计算成本的习惯,等等。

学习方面的好习惯。其体现的核心理念是学会学习,不断创新;体现的主要人格特征是基础牢实、善于思考、掌握信息、学用结合、科学用脑等。

学习方面的基本习惯如下:

(1)打牢基础。

主要习惯包括:

A、学习有目标的习惯;

B、提前预习的习惯;

C、课堂听讲的习惯;

D、良好的作业习惯;

E、及时复习的习惯;

F、正确使用学习用具的习惯;

G、正确的书写习惯;

H、提问和讨论的习惯;

I、自学的习惯;

J、经常阅读的习惯;

K、持之以恒的习惯,等等。

(2)善于思考。

具体包括:

A、独立思考的习惯;

B、在思考中学会思考的习惯;

C、在模仿中学会创新的习惯;

D、在问题解决的策略中求优化的习惯;

E、从已知中推未知的习惯;

F、反思的习惯;

G、质疑的习惯,等等。

(3)掌握信息。

主要习惯包括:

A、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查阅信息的习惯;

B、经常分析、储存和管理信息的习惯;

C、博览群书的习惯;

D、利用信息求新知的习惯,等等。

(4)学用结合。

主要习惯包括:

A、亲身实践的习惯;

B、从经验中学习的习惯;

C、小发明、小创造的习惯;

D、关注现实问题的习惯;

E、热心公益活动的习惯;

F、知行合一的习惯;

G、调查研究的习惯,等等。

(5)科学用脑。

主要习惯包括:

A、劳逸结合的习惯;

B、用脑卫生的习惯;

C、开发右脑的习惯,等等。

以上所列的习惯,只是一些基本的方面,广大教师和父母还可以根据不同学校、家庭的实际和少年儿童身心的具体特点,进一步具体化为一系列日常行为细则,使少年儿童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养成良好习惯。

我们可以将这些好习惯按照人格特征的不同分为一些主要的习惯。

这些主要的习惯又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日常行为。而这些日常行为就需要我们根据少年儿童不同的身心特点,进行探讨和具体化。

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 第2张

2、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与健康人格的关系

21世纪是一个竞争和挑战的世纪,也是一个终身学习的世纪。个人只有全面发展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个人全面发展的核心是人格的健全发展,这必然要求培养少年儿童的健康人格。人格是一个内涵非常广泛的心理学概念。

从外在行为特征看,健康人格表现为一系列优良的行为。这些行为的主要内容就是为数众多的良好习惯。

良好行为习惯是健康人格的巩固基础。而这些习惯就其主要内容看,就是在做人、做事和学习方面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这样,少年儿童健康人格的主要外部行为,就体现在一系列良好习惯上。

因此,培养少年儿童的健康人格的重要内容就是养成做人、做事和学习等几大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

根据新时代的需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我们认为,少年儿童健康人格的主要行为特征的核心理念是:在学会做人方面,其核心是明礼诚信,有爱心;

在学会做事方面,其核心是追求效益,守规则;在学会学习方面,其核心是好学乐学,常创新。

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2

习惯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的。因此,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来说相当重要。

1、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素质教育的成功实施离不开一系列具体素质的培养,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培养少年儿童的良好习惯。

(1)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学生终身健康发展的基础。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归根到底是培养习惯。好习惯来自于平时的点滴培养,良好的习惯终身受益。”

良好的习惯让孩子终身受益,不良的习惯不知不觉中害孩子一辈子,所以少年儿童的教育实质上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2)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落实素质教育精神的时代要求。

少年儿童是整个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道德素质的发展状况,是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志。从长远看,公民道德素质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

(3)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养成教育是德育工作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内容和最关键的环节。帮助广大少年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既是少年儿童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少年儿童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和道德形成的重要标志。

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 第3张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少年儿童道德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是重中之重。

2、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缺失原因

据调查,造成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社会因素

少年儿童存在注意力不够稳定、不易持久、情感易外露、自制力较差、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弱等心理特点。

在经济发展迅速,社会活动日趋多样化的立体的、开放的社会环境之中,各种思潮、黄赌毒和社会腐败等现象强力地影响着少年儿童,影响着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2)家庭因素

a、家长与孩子缺乏交流。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家庭教育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在整个大教育系统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据调查显示:父母经常与孩子交流的的只占45.3%,偶尔交流的占47.3%,不交流的占7.4%。

经常与父母交流的小学生比偶尔交流及不交流的行为习惯较好。有的家长忙于交际应酬,不能尽到足够的教育义务,更没有和孩子进行交流,这样,父母在生活上、学习上很难给予孩子应有的关爱指导,家庭缺乏亲情感和安全感。

b、家庭环境不和谐

家庭环境是小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阵地,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往往培育出优秀的学生。因此,家庭环境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在调查中发现,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小学生的父母,关系不和谐,父母之间比较冷淡、对立,缺乏谅解和信任,有的长期分居甚至离异,导致孩子对周围的生活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消极情绪增多,从而使行为习惯受到影响。

(3)学校因素

a、校园因素

《三字经》里说:“昔孟母,择邻处。”可见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学习的重要性。首先,一个学风良好的校园环境能够使学生积极向上,在一个大家都努力学习的环境里,每个人都会受到影响而奋发图强,所谓“近朱者赤”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其次,好的校园环境也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上都是有利的。

b、教师因素

唐韩愈《师说》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说明教师给学生的影响广泛而深远。

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各种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待学生的态度等,都对学生的心理活动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其作用直接反应在实际教学效果中。

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 第4张

3、少年儿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1)丰富校园活动内容,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

a、以全校大型活动为主导,引导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每周一次的升国旗仪式,在升旗和唱国歌的过程中,既对学生进行了爱国教育,又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学校日常的“值周检查四项评比”活动等,不但能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班集体的凝聚力,还可以引导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b、以少先队开展的各项活动为契机,强化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少先队组织是学校的先进力量。这个组织的健康活动会带动校园的健康发展。以各项活动为契机,能够强化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如举办关工委领导到校的讲座,加强了对少先队员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了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力度,使他们“勿忘国耻,爱国爱民”的情感更加强烈。

c、以班级小型活动为辅助,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班级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活动的基本场所,是学生学会生存、塑造人格、展示自我的舞台。

学生参加活动,从活动准备到活动正式开展,不仅要看,要听、要想,要写、要说,而且还要做。整个过程,对学生来讲都是一个锻炼的过程,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2)坚持常规教育,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个复杂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切实可行的制度是有力的保障。

因此,学校应制定一系列养成训练的规章制度,对学生学习、生活、活动、休息等各方面做出具体明确的规定。

以制度促养成训练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并狠抓落实,抓反复,反复抓,加强督查,以督察促制度的落实,以督察促学生形成自觉的行动。

(3)家庭教育的重要地位不容忽视

儿童的行为习惯如何,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面镜子。很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存在校内和校外、自己说的做的不一致的现象。

校内是好学生,而在家里是“小皇帝”,这是两元人格的现予纠正,发展下去就会形成双重人格,染上言行不一的恶习,会影响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因此,让孩子始终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庭的作用不可忽略。

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不易,但是我们必须坚持不懈,扎扎实实地将少年儿童培养成拥有良好行为习惯的优秀学生。

怀孕手册
新妈手册
育儿宝典
孕育饮食
早期教育
母婴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