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亲子知识 > 育儿宝典 > 简述小儿心理行为发育方面的特点

简述小儿心理行为发育方面的特点

来源:潮女谷    阅读: 1.81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简述小儿心理行为发育方面的特点,伴随着胎儿的出生,儿童的成长发育让很多的父母们操碎了心;同时,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发育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以下简述小儿心理行为发育方面的特点。

简述小儿心理行为发育方面的特点1

儿童心理发展主要特点

1、连续性和阶段性。心理发展的连续性是指个体整个心理的发展在持续不断的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后一阶段的发展总是依赖于前一阶段的基础,且后一阶段包含了前一阶段的因素,又为下一阶段做准备。同时,儿童心理变化在量的基础上逐渐积累发生质的飞跃,体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2、方向性和序列性。正常情况下儿童的心理发展中心一定的方向性和序列性既不可逆转也不可逾越。

3、不平衡性。个体从出生到成熟,不总是等数速率直线发展。一方面表现在,个体不同系统发展速度、发展起讫时间、到达成熟时期的不同进程;另一方面表现在同一心理现象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速度。从总体来看,儿童整个身心发展呈波浪形推进,出现两个加速期,一个是幼儿期,一个是青春发育期。

4、差异性。心理发展的差异性是指不同个体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优势领域、心理速度、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别。

简述小儿心理行为发育方面的特点

儿童心理发展主要特点的表现形式

1、婴儿期儿童表现出动作思维,学前期儿童在动作思维基础上开始发展形象思维,小学低年级学生在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开始发展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但还保持着形象思维的特征。

2、神经系统发展是先快后慢,而幼儿期大脑重量相当于成熟期80%,9岁左右就接近成人水平;而生殖系统是在青春发育期(女童11岁至12岁,男童13岁至14岁)快速增长,青春期前后却发展缓慢。

3、如有的儿童早慧、有的愚笨、有的沉默寡言、有的活泼外向;有的擅于文字表述、有的擅于动手操作。正是这些差异的存在,导致了儿童在心理发展上的差异。

简述小儿心理行为发育方面的特点2

1、认知能力的发展

两岁左右的孩子开始出现“头脑”中的心理活动,也就是表象、想象和思维。这些都是属于高级认识活动的萌芽,使他们的认识能力发生了质的变化,并导致他整个心理发展的转折。两岁左右儿童是表象出现的时期。

认知能力的'主要表现:

是指人头脑中所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如一岁左右的孩子虽离开妈妈时会哭,但容易哄,因他过一会就忘了妈妈,因此两岁的孩子爱哭,可能因为孩子的表象和回忆发展了,不能笼统地指责孩子不好哄、任性。

2、自我意识的发展

两岁开始出现自我意识的萌芽。自我意识是指对自己的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就是使自己既成为主体,又成为客体。要把自己和外界区分开,意识自己和外界的关系,特别是自己和别人的关系。这是比较高级的心理活动,两岁孩子只是处在萌芽阶段。其出现主要标志是能够运用代词“我”。

简述小儿心理行为发育方面的特点 第2张

自我意识的主要表现:

A、产生了强烈的独立性需要,出现了自我行动的意愿。其独立行动的意愿表现为坚持自己的主意,不听从父母的要求和意见。会出现独立行动的需要,常说“我自己来”、“我自己拿”等。

B、开始知道自我的力量。会用语言指使别人。

C、能说出自我的行为,有时也能用语言控制自己的行为。

D、出现占有意识。两三岁的孩子开始能够意识到哪些是自己的。此外,随着自我意识的萌芽,孩子也会出现新的情感萌芽,如自豪感、自尊心、羞愧感、同情心等。

两三岁是儿童心理发展上一个比较大的转折阶段,他既遗留着两岁以前的某些心理特点的痕迹,又开始出现新的心理特点的萌芽,新旧交替在孩子身上就面临矛盾。父母不了解这一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不按身心发展规律实施正确的教育,那么,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必然激化,后果是导致孩子出现真正的执拗、任性等不良性格。

简述小儿心理行为发育方面的特点3

儿童各阶段心理特点及教育

儿童时代,犹如一朵含苞待放的花骨朵,花开的如何,要看阳光的照耀和雨露的滋养。对于孩子来说,阳光的照耀好比家长和老师的关注;雨露的滋养好比家长和老师平素点点滴滴、丝丝缕缕的行为引导。所以家长和老师决定着儿童的身心是否能够健康顺利的成长。笔者在写这篇文章时,把家长放在第一位,老师放在第二位,这喻示着:教养孩子,家长承担着更多的责任!

在人类生命周期的长河中,0--3岁,是儿童泛起的第一朵浪花,这朵浪花将决定儿童是信任还是不信任。如果你把孩子交给祖父母以隔代抚养或保姆代养的方式,孩子将很难建信。据笔者临床案例观察:有一个家庭在此阶段更换过六位保姆;另一个家庭更换过11位保姆。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不会相信任何人,试问他会有和谐的婚姻关系和亲子关系吗?他能和同事友好平等的合作吗?

3--6岁,是儿童泛起的第二朵浪花,这朵浪花决定着儿童的情绪和行为是自动自发还是退缩愧疚。在忽略和打骂中度过的孩子,他在关系中要么攻击要么退缩,他的内在充满着愧疚不安。形形色色的行为问题是在此时奠基并得到发展的。

6--12岁,第三朵浪花,决定着儿童是勤奋进取还是自贬自卑、可以想象,自贬自卑的儿童形成一套自贬自卑的模式,这套模式紧紧地束缚着儿童的发展,逐渐的形成一层厚厚的壳牢牢地固着在儿童的身上。

12--22岁,第四朵,决定着青少年是自我统合还是角色混乱、、随着岁月流逝,这层壳逐渐由厚变硬,铁锤也将其敲打不开。渐渐的,这层壳和血肉融在一起,想要揭掉就必然血肉模糊,为了避免疼痛,壳只好永远和血肉相连。当“兔子”披上“老虎”的外衣,当“狮子”被“绵羊”代替,各种精神疾病应运而生,轻者患上各种神经症,重者被送进精神病院,一生和药物相伴。

22岁以后一直到老,还有数朵浪花,这些浪花决定着个体是友爱亲密呢还是孤僻疏离!是精力充沛呢还是颓废迟滞!是完善无缺呢还是悲观沮丧!

简述小儿心理行为发育方面的特点 第3张

要让你的孩子如何,是家长和老师决定的,而家长,依然排在第一位。很多家长埋怨学校老师无为,说是上班听老板的,回家听老师的,埋怨老师把教育孩子的任务都推给了家长,为自己叫苦,试想,家长面对的是一个孩子,而老师面对的是70--90个孩子,老师的精力有多大,老师的辐射会有多广呢?如果把孩子全部交给老师,不让家长过问,你又真的会安心吗?

面对难管的孩子,老师又把矛头指向家长,斥责孩子的不好都是由家长造成,上梁不正下梁歪,从而把抱怨发在孩子身上,导致孩子紧张更紧张、行为更不良。

长期不良的情绪及行为模式,让儿童的身心发展受到阻碍,这时会借着各种“怪异行为”表达出来,当这个怪异行为不受重视,甚至被家长和老师当成“恶习”而被限制和打击,就会造成儿童的心理创伤,持久的创伤体验会引发孩子各种身心疾病。

孩子的身心疾病有哪些呢?

临床中发现的首推鼻炎,患病率最高。其次咽炎,表现为声音嘶哑低沉,有的伴随呼噜声,有的有类似气管炎肺炎的咳嗽声,但观其喉咙,是不红的,可以称其为假性咳嗽。排在第三位的是反复的感冒发烧,到医院化验,医生会给出结论:免疫力低下!当家长请假在家照顾照顾,孩子的发烧就好了,过一段就又重蹈覆辙,时间方面呈现出规律性,笔者的临床案例中,最长的一个月一次,最短的一周一次。

值得庆幸的是,随着最新心理科学及生理科学的实践研究,这些身心疾病均可得到不同程度的疗愈。但是,预防远远大于治疗,心理一旦产生创伤,想要抚平需要耗费的精力实难估量!

简述小儿心理行为发育方面的特点 第4张

少年儿童成长各阶段心理特点

1 --3岁 幼儿期

感知动作思维阶段 不会事先计划自己的动作 不能预见动作所产生的后果。

3--6、7岁 学前阶段

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能初步计划自己的行动 初步预见效果 凭借事物形象、表象、事物联系,有一定联想。

6、7岁--10岁 初小阶段

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初步阶段 形象、表象慢慢让位于概念,并能运用概念作初步判断。

10--15、6岁 少年阶段

感知程度大,推理能力差。这时教师要注意直观教学,语言的直观、生动形象和活泼有趣,要帮助孩子从直接理解逐步发展到间接理解。思维的独立性差、依赖性强。在这个阶段,大脑的发育逐渐完成,记忆力和理解力迅速发展,正是长知识的好时机。这个阶段,同学们感觉敏锐,思想活跃。但是不定型,很容易接受外界的影响,是世界观形成过程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是开始青春发育的时期,要十分注意讲究卫生,抓紧体育锻炼。这个阶段,有很强的好奇心,爱思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精力充沛,爱活动,好模仿,多幻想,因此,应该多参加各种有利于长知识、长身体的丰富多彩的活动。

怀孕手册
新妈手册
育儿宝典
孕育饮食
早期教育
母婴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