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 知识 > 二十四节气是怎么来的

二十四节气是怎么来的

来源:潮女谷    阅读: 1.12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二十四节气是怎么来的,二十四节气,是历法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是从很久之前就传承下来的,蕴含着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那么下面给大家分享二十四节气是怎么来的。

二十四节气是怎么来的1

24节气萌生于三千多年前,它的产生与太阳有关,二十四节气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蕴含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西晋哲学家杨泉在《物理论》中记载:“畴昔神农始治农功,正节气,审寒温,以为早晚之期,故立历日。”这番话说明设立节气的初衷就是为了“治农功”。

古人经过日积月累的观察,发现每年腊月的某一天日影最长,六月的某一天日影最短。日影最长的那一天被称为日长至,也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最短的那一天被称为日短至,就是夏至。后来,在此基础上,人们又发现了春分和秋分。这样,人们就最先确定了四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怎么来的
  

西汉武帝时期将“二十四节气”纳入《太初历》作为指导农事的历法补充,采用圭表测影法在黄河流域测定节气。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是来自三百多年前订立的依据太阳黄阳度数划分。在历史发展中“二十四节气”被列入农历,成为农历的一个重要部分。

随后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了汉初,《淮南子·天文训》增补了小满和大雪两个节气,形成了完整的节气系统。以黄河流域为基准。将一年分割为24段,约15天一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怎么来的2

农事催生节气二十四节气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西晋哲学家杨泉在《物理论》中记载:“畴昔神农始治农功,正节气,审寒温,以为早晚之期,故立历日。”这番话说明设立节气的初衷就是为了“治农功”。节气以一年为基础,约15天为一节气,划分的24个不同的节气。

春秋时期,五经之一的《尚书》有尧帝命人“四仲中量”的典故,确立夏至、冬至、春分和秋分等节气。在《管子·轻重已》中,又增加了“春始”、“夏始”、“秋始”和“冬始”等节气。时至战国,《吕氏春秋》将节气增加到22个,节气初具雏形。到了汉初,《淮南子·天文训》增补了小满和大雪两个节气,形成了完整的节气系统。

西汉著作《周髀算经》有8节专门介绍了二十四节气,探讨四季更替造成的物候变化,总结感观认知的理性次序,通过二十四节气和农业生产的结合,指导农民适时生产。二十四节气的出炉,是古代农业社会征服自然的有益尝试。

从各个节气来看,也能窥探它对自然变化和农业生产的解读。四立说明四季的到来,春分和秋分代表昼夜平分,夏至和冬至表明寒暑高峰的到来。谷雨意味着雨水充足,利于谷物生长。小满是说夏熟作物颗粒开始饱满。陆游诗中的芒种象征着繁忙的夏收夏种时节。二十四节气成形于农事活动,又反哺于农事活动,两者相辅相成,和谐共生。

天文制约节气在内因的酝酿之外,二十四节气还有外因的操纵。众所周知,地球的自转,产生了白天和黑夜,而它围绕太阳的公转,需要365日5时48分46秒。由于地球自转轴和公转轨道之间,始终存在着66°34′的夹角,如此一来造成阳光对地球各地造成直射和斜射的'区别。正因如此,西周的天文达人用圭表测影的方法,测定了夏至和冬至的时间。

在古代,天文学家把太阳在一年中运行的轨道,叫作“黄道”。整个黄道分为360°,每隔15°列为一个节气,黄道被分成24个等份。

举例而言,受夹角的影响,太阳在一年中,会南北移动。当它出现在黄道90°和270°时,分别是夏至和冬至,达到地球南北半球昼夜时长的极值。太阳位于黄道0°和180°时,直射赤道,昼夜相等,分别是春分和秋分。太阳到了黄道120°和255°,分别是大暑和大寒。

二十四节气是怎么来的 第2张
  

事实上,阳光决定了生物的生长节律,这就是物候。而节气不仅表示光照的时长,也透露出光照的强度。地球大气层的厚度约有1300公里。太阳的辐射会被空气的水蒸气、尘埃和二氧化碳等物质吸收,造成热量衰减,所以阳光的强度和大气层的厚度有关。夏至时,阳光直射北半球,光照强度相对较高,冬至时,阳光斜射北半球,被大气层吸走大量热能,光照强度相对较低。

阳光作用于地球,受陆地和海洋的影响,热能分布不均,夏季海洋比陆地凉快,冬季陆地比海洋寒冷,空气通常从冷向热流动,成为冷暖交替的主要原因之一。这样的话,一年就有了四季,节气应运而生。太阳辐射地球引起的复杂反应,使节气的孕育更有意义。

历法推行节气完整的节气需要准确的历法才能实践。《节气歌》曰:“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令人奇怪的是歌诀的后半段用的是现代的阳历,而不是传统的农历。

原因在于二十四节气分布在一年之中,每个月有两个节气,前一个称“节气”,后一个叫“中气”。在阳历中,一到七月,单月31日,双月30日,七月以后与之相反,唯独2月有28日或29日,这与地球绕太阳的公转时间一致,因此,二十四节气在阳历中相对固定。

阴历平均每月只有29.5天,一个月的“节气”和“中气”会比上个月的推迟一至两天。以此类推,逐月顺延之下,一年就推迟了11天,故此,阴历用“置闰法”弥补缺失的天数。相较阳历,阴历上的节气是算出来的。节气有了历法的助力,更具科学性和说服力。

民俗烘托节气节气在民间相当接地气,加速了它的推广和普及。在农村,流传着很多和节气有关的农谚,如:“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清明要晴,谷雨要淋”、“立夏小满,雨水相赶”、“过了芒种,不可强种”、“小暑惊东风,大暑惊红霞”等。这些农谚和节气紧密相连,体现出节气在农耕中的指导价值。

随着现代气象学的兴起,气象部门将气象观测资料、各类预测信息和二十四节气相融合,编制农业气象历或农事活动表,把古代节气经验和现代科技手段合二为一,彼此补充,互为参照,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继续发挥作用。

二十四节气是怎么来的3

二十四节气的科学记载

汉朝的建立,结束了春秋、战国、秦末、楚汉的长期战乱,天下安定,经济恢复,文化繁荣,学术发展。在这样的政治、经济、科研条件之下,二十四节气的研究,才能在继承先秦研究的基础上,重新进行创制,最终在刘安及门客编撰的《淮南子·天文训》中,得以全部完成,它的名称、

顺序和含义,与今天完全相同。《天文训》中说:“斗指子,则冬至”。2021年12月21日21时59分“冬至”,时隔2159年,与《天文训》的记载完全吻合。日、月交会,北斗计时,正式开始。

中国天文学家席泽宗院士说:“把太阳在冬至点的时刻固定在十一月份,从冬至到冬至,再分为二十四节气。”(席泽宗著《科学史十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二十四节气,构成了一个天文、气象、历法、气温、降雨、降雪、物候、农事、音律、干支、政事、养生、阴阳等的综合体系,成为古代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谐“天人”关系的理论基础。

二十四节气是怎么来的 第3张
  

二十四节气的传承

二十四节气的历法传承。在刘安把《淮南子》奉献给朝廷35年之后,公孙卿、壶遂、司马迁、邓 平 、唐都、落下闳等,第一次把二十四节气编入太初历,从汉武帝太初元年至汉成帝绥和二年(公元前7年),共实行97年。

西汉末年,刘歆把太初历加以修改,称为三统历,继承了二十四节气,但是把《天文训》三个节气的顺序改成“惊蛰”“雨水”“谷雨”。

东汉初期,编訢、李梵等编制的四分历,恢复了《天文训》的顺序,并沿用至今,从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至20 22年,共实行1937年。

二十四节气与生态资源保护。作为农业立国的中华民族,特别重视自然资源保护,这样才能源源不断地获得生活资料。《时则训》中说:“孟春之月,禁伐木,毋覆巢、杀胎夭,毋麛毋卵。”春季到来,万物复苏,要禁止三件事:不准砍伐树木;禁止捕杀怀孕的动物,其中包括小麋和小鹿;不准捣毁鸟巢,破坏鸟类的繁衍。就是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生物,都不准捕猎和毁坏。

二十四节气是古代农学研究的核心。西汉晚期农学家氾胜之的《农书·耕田》中记载种“麦”的最佳时机是:“夏至后七十日,可种宿麦。”宿麦,即越冬小麦。明末科学家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农事·授时》,列有圆图《授时之图》。全图分为7层:第一层:北斗七星。

第五层:二十四节气、十二月份。第六层:七十二候。第七层:农事。这样,《授时之图》成为以“二十四节气”为中心,指导全年农事的总则。

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候。二十四节气与自然界的物候现象密切相关,每个节气都有典型的物候现象。《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大论》中说:“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七十二候的内容,主要记载在《吕氏春秋·十二纪》

《淮南子·时则训》《礼记·月令》等之中。北魏张龙祥、李业兴等编撰的.“正光历”正式编入了七十二候的内容,历代农书、历书、史书等,都沿袭了这个传统,成为顺应自然规律,安排农事的国家规定。

二十四节气与文学艺术。二十四节气早已渗透到中国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之中。在诗词曲、戏剧、小说、雕塑、绘画、工艺等各种艺术形式中,

都渗透了二十四节气的观念。唐代诗人杜甫《小至》中写道: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弦添弱线,吹葭六管动浮灰。杜甫用诗的语言,准确生动地描绘了即将冬去春来的喜悦,并且记载了唐代用十二律测定二十四节气的方法。

健康养生
生活保健
常见疾病
女性健康
单身
恋爱
婚姻
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