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杨振宁先生迎来百岁诞辰

杨振宁先生迎来百岁诞辰

来源:潮女谷    阅读: 1.04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杨振宁先生迎来百岁诞辰,9月22日,知名物理学家杨、诺贝尔奖获得者振宁迎来了百岁生日,2000年时《自然》评选了人类过去千年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在这个评选中名列18位,杨振宁先生迎来百岁诞辰。

杨振宁先生迎来百岁诞辰1

9月22日,对中国科学界和教育界来说都是一大喜事和盛事,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迎来百岁生日,这在中国乃至全球科技领域并不多见。

杨振宁先生1922 年 9 月 22 日出生于安徽合肥,上世纪 40 年代赴美留学任教。1957 年,他与李政道一起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当时年仅35岁,他提出的“杨-米尔斯规范场”论是 20 世纪物理学最为重要的成就之一。

杨振宁先生迎来百岁诞辰

1971年夏,杨振宁先生回国访问,是美籍知名学者访问新中国的第一人,在其后的50年间,他在推动中国科学发展和中美交流等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大树成长营”就摘取几个大家熟悉的事例吧。

一、倡导设立中科大少年班

前几天,中科大公布了2022年少年班和少创班招生简章,40多年来,中科大少年班已成为一大品牌,招收34期共招收超过1800人,绝大多数人成为科技和各行业的佼佼者,而少年班的成立,就得益于李政道、杨振宁等著名科学家的倡导。

1978年3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建首期少年班。1983年12月,杨振宁又提出建议:“国外认为,搞软件15—18岁较有利。”由此,中科大少年班设立了计算机软件专业,计算机由此从娃娃抓起。

二、与清华姚班、智班关系紧密

众所周知,目前在国内最有名气的高校班级或是清华的.姚班和智班,这也算得上数学和计算机领域学生层次最高的班级,而其创办者——目前唯一的华人图灵奖获得者、中科院院士姚期智教授,他来到清华任教也与杨振宁先生有关。

杨振宁先生迎来百岁诞辰 第2张

2003年底,杨振宁回国定居,往返于北京和香港之间。据介绍,在杨振宁当年底搬到清华长住以前,清华早已盖好了三幢“大师邸”,一幢给杨振宁,一幢给林家翘教授,另外一幢后来给了姚期智教授,而两位教授都是由杨振宁推荐引进的。

2004年起,姚期智在清华大学任全职教授,随后担任清华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上海期智研究院院长等职务,为推动清华在人工智能领域和交叉学科领域作出了贡献。

三、助力多所高校设立研究中心

在回国之后,杨振宁先生积极协助多多高校组建相关的研究团队和学术中心,倾情将自己毕生的所学教给更年轻又有活力的下一代,在培养和延揽人才、促进中外学术交流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

如“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研究所”、“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南开大学理论物理研究室”和“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这些机构,都是在杨振宁教授的推动下成立的,这些研究机构都为培养物理学人才和对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

杨振宁先生迎来百岁诞辰 第3张

以清华大学为例,随着高等研究中心的建立,快速提升了清华物理专业的整体水平,目前已经可以和世界一流大学学相媲美。

作为出生在安徽的著名科学家,杨振宁还推动了安徽大学和此前工作单位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合作,成立了安徽大学纽约石溪学院,并担任名誉院长。从2020年起,该学院3个本科专业已经开始招生。

更难能可贵的是,杨振宁先生不顾高龄给本科生授课,如2004年9月起,81岁的杨振宁在清华大学开始为本科生讲授普通物理。

杨振宁先生迎来百岁诞辰2

9月22日,知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迎来了百岁生日,教育部负责同志受中央委托看望了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并赠送花篮,转达了对他的祝福。

杨振宁1922年9月22日出生于安徽合肥,上世纪40年代赴美留学任教。

1957年,35岁时,他因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原理与李政道一起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提出的“杨-米尔斯规范场”论是20世纪物理学最为重要的成就之一,甚至有人表示其成就超过了著名科学家霍金,不输爱因斯坦,当然也有说法称超过爱因斯坦。

杨振宁先生迎来百岁诞辰 第4张

2000年时《自然》评选了人类过去千年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全人类总共只有20多人上榜,杨振宁先生在这个评选中名列18位,并且他还是这个榜单里唯一一个活着的物理学家。

1971年夏,杨振宁先生回国访问,是美籍知名学者访问新中国的第一人,在其后的50年间,他在推动中国科学发展和中美交流等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在国内倡议成立了中科大少年班、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等等。

2003年起,杨振宁回国定居并在清华大学任教,在培养和延揽人才、促进中外学术交流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

2017年2月份,杨振宁与姚期智等科学家宣布恢复中国国籍。

健康养生
生活保健
常见疾病
女性健康
单身
恋爱
婚姻
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