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资讯 > 开心乐园 > 达尔文的故事(集合15篇)

达尔文的故事(集合15篇)

来源:潮女谷    阅读: 2.9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达尔文的故事1

1862年,在《物种起源》发表3年后,达尔文出版了一部研究兰花的著作。达尔文研究兰花的目的,是要证明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动力,为《物种起源》提供补充材料。

达尔文的故事(集合15篇)

野生兰花有两万多种,花的形状、大小、颜色、香味千奇百怪,但是目的只有一个:用花香吸引昆虫(或蜂鸟)来采蜜,花粉沾到了它们的身上,就能帮助兰花传粉。因此兰花的繁衍离不开这些授粉者,不管它有着什么样奇怪的形状、构造,也都是为了适应授粉者。授粉者为了能采到花蜜,也要适应兰花。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兰花和授粉者之间会一起进化。只有自然选择才能解释兰花构造的由来,这是达尔文研究兰花一书的主旨。

但是有一种原产马达加斯加的彗星兰却让达尔文感到了为难。这种彗星兰拉丁文学名的意思是“一尺半”,其名称源自它那“令人惊骇”(达尔文语)的花的形状:它有又长又细的花距,从花的开口到底部是一条长达11.5英寸(29.2厘米)的细管,只有底部1.5英寸(3.8厘米)处才有花蜜。“什么样的昆虫能够吸到它的花蜜?”达尔文大胆地预测:“在马达加斯加必定生活着一种蛾,它们的喙能够伸到10到11英寸长!”

但是有谁见过嘴巴如此细长的昆虫呢?“荒唐!”当时有些昆虫学家这么认为。不过达尔文的盟友、曾经独立提出自然选择学说的华莱士则坚定地站在达尔文一边。他写道:“可以很安全地预测在马达加斯加存在这样的蛾;访问那个岛屿的博物学家应该抱着和天文学家寻找海王星一样的信心去寻找它,我斗胆预测他们将会同样成功!”

1873年,著名博物学家赫曼缪勒在《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的哥哥曾经在巴西抓到过喙长达25厘米的天蛾,说明达尔文的预测并不那么荒唐。1903年,这种蛾终于在马达加斯加被找到了――一种长着25厘米长的喙、像小鸟一般大小(展翅13厘米~15厘米)的大型天蛾。它被命名为“预测”。这时候距离达尔尔文做出预测已过了41年。

纽约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20xx年举办过《达尔文:其生平和时代》的展览,最后一个展品就是成功地证明了自然选择学说的预测能力的彗星兰和天蛾的标本。我虽然早就知道达尔文的这个著名预测,但是在看到有着如此细长的喙的天蛾标本时,还是感到了“惊骇”,不能不感叹进化之奇妙。这种彗星兰属兰花的花距长达40厘米。

达尔文之所以敢于做出这个令人惊骇的预测,是因为他深知自然选择的威力。兰花的花距应该略长于授粉者的喙,这样授粉者在尽量伸长喙去吸花距底部的花蜜时,身体挤压到花冠,花粉才会沾到授粉者的身上。因此,在这样的情形下,兰花的花距越长,就会迫使授粉者沾到更多的花粉,就越容易留下更多的后代。反过来,授粉者的喙越长,就越容易吸到花蜜,有更充足的营养,也就越容易留下更多的后代。如此这般长期互相竞赛的结果,使兰花的花距变得越来越长,天蛾的喙也变得越来越长。

达尔文的故事2

达尔文本人说过:“我一生中主要的乐趣和唯一的事业,是我的科学著作。还有一些在旅行中直接考察得到的最重要的科学成果。”如:达尔文本人所写的著名的《考察日记》和《贝格尔号地质学》、《贝格尔号的动物学》等。

在他的著作中,具有特别重大历史意义的是《物种起源》,表明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和自然选择理论的逐步发展过程。《物种起源》的出版是一件具有世界意义的大事,因为《物种起源》的出版标志着十九世纪绝大多数有学问的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的地位的看法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物种起源》的出版,引起造化论者和具有目的论情绪的科学家们(而这些人却是占绝大多数)对达尔文学说的猛烈攻击,也引起维护达尔文主义的相应斗争,积极参加这一斗争的除达尔文本人外还有进步的博物学家,他们到处都成为达尔文学说的热烈拥护者。

达尔文的故事3

达尔文是一位世界闻名的科学家,他从小就喜欢观察花草树木怎样生长、鸟兽虫鱼怎样生活。他有时爬到树上,看母鸟怎么孵小鸟;有时到河边去钓鱼,把钓到的鱼养起来观察。蝴蝶啊、蜻蜓啊,他都捕捉来做标本。

达尔文每天工作以后,喜欢在树林里散步,呼吸新鲜空气。就是在这休息的时候,他还要认真观察树林里的东西。一棵小草的变化,一条小虫的蠕动,也能使他产生极大的兴趣。

有一次,达尔文看见树上有几只小鸟,就站住了,仰着头仔细观察。为了不惊动它们,他一动不动地在树下站了好久。一只小松鼠以为他是一根木桩,竟然顺着他的腿,爬上了他的肩膀。

达尔文在长期的科学研究工作中,观察过许多动物和植物,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他创立进化论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达尔文的故事阅读题目

1. 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标题,写在前面的横线上。

2. 第2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意思?

这段写达尔文认真观察小鸟,被松鼠当成了木桩。

3. 文中哪些语句最能体现达尔文认真观察树林里的生物?用“_____ ”画出。

4. 达尔文这样认真观察,有什么作用?用文中的语句来回答。

5. 你从达尔文身上学到了什么?

达尔文的故事阅读答案

1.勤于观察的达尔文

2.讲述了达尔文即使在休息的时候也不忘观察树林里的变化

3.为了不惊动它们,他一动不动地站在树下站了好久。一只小松鼠以为他是一根木桩,竟然顺着他的腿,爬上了他的肩膀。

4.达尔文在长期的科学研究工作中,观察过许多动物和植物,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他创立进化论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5.我学到了生活中应该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达尔文简介

达尔文,全名: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英语:Charles Robert Darwin,1820xx年2月12日-1882年4月19日),又译达尔温,是一位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博物学家,达尔文早期因地质学研究而著名,而后又提出科学证据,证明所有生物物种是由少数共同祖先,经过长时间的自然选择过程后演化而成。到了1930年代,达尔文的理论成为对演化机制的主要诠释,并成为现代演化思想的基础,在科学上可对生物多样性进行一致且合理的解释,是现今生物学的基石。

影响

达尔文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划时代贡献、为人类科学事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广阔前景,因此,1882年4月19日当他逝世以后,人们为了表达对他的敬仰,把他安葬在另一位科学界伟大人物牛顿的墓旁,享受着一个自然科学家的最高荣誉。

作为一个不求功名但具创造性气质的人,达尔文回避了对其理论的争议。当宗教狂热者攻击进化论与《圣经》的创世说相违背时,达尔文为科学家和心理学家写了另外几本书。《人类的由来和性选择》一书报告了人类自较低的生命形式进化而来的证据,报告了动物和人类心理过程相似性的证据,还报告了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的证据。

心理学史家D.舒尔茨在1981年评论道:“在达尔文的理论中,物种进化的心理因素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而且他经常引证人类和动物的意识反应。由于心理学与进化论中的意识相一致,因此心理学不得不接受这一进化的观点。”

马克思说,《物种起源》本书实际上也为历史上的阶级斗争提供了“自然科学根据”。

恩格斯则将达尔文的进化论与细胞学说和质量守恒定律并称为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除了生物学外,他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及哲学的发展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

达尔文的故事4

大家一定都听说过著名的《物种起源》了吧,而它的作者——达尔文,你了解吗?我向大家推荐这本《热爱生命——达尔文的故事》,读了这本书,你一定有所感触。 这本书讲述了达尔文一生的成长经历:苏格兰的奇妙远行,牛津大学的温馨聚会,还有长达五年的世界环球之旅……正是那些多姿多彩的植物,那些各式各样的动物成为了达尔文提出进化论的重要基础。

对于我们现在来说,达尔文是一个极其不平凡的人,他颠覆了那时人们的思想,甚至颠覆了《圣经》。可谁能想到,小时候的达尔文,竟是一个调皮的“捣蛋鬼”呢?那时,达尔文偷采了自家果园的水果,然后把它们藏在灌木丛中,故意说水果被人偷了,再发动一大堆人“抓小偷”。不懂事的达尔文把这称作“耸人听闻的谎言”。也是,调皮捣蛋是每个小男孩的天份,达尔文这么做,当然是理所当然的了。

也许正是因为达尔文爱玩的天性,在又一次的偷采水果的过程中,达尔文甚至还有了“新发明”。而我认为,正是这么一个“新发明”,预示了达尔文未来的成就。

后来,达尔文考上了剑桥大学。达尔文不喜欢剑桥大学的课程,但是他又新增了两样爱好:欣赏图画和听音乐。可是无论什么兴趣都超不过另一样爱好,那就是采集甲虫。尽管没有什么科学上的追求,达尔文采集甲虫的工作还是进行得兴致勃勃,并且很顺利。

几年后,达尔文由一个不懂航海的外行变成了水手,开始了长达五年的环球之旅。后来,达尔文结了婚,发表了《物种起源》,成为了一位大名鼎鼎的科学家……

看到这里,我合上了书本。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做事并不一定要循规蹈矩,在没有经过证实之前,你可以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想法。说不定有一天,你的幻想成为了现实……

达尔文的故事5

达尔文在27岁之前,并无志向。他家境好,父亲虽是医师,真正的赚钱本领却是投资与放贷。达尔文遵父命入爱丁堡大学习医,却因为知道自己会继承丰厚的遗产,无意在学业上下苦功。混了两年后,父亲怕他没出息,送他到剑桥大学念神学,好将来当英国国教的牧师。三年后,他通过考试毕业,但成绩并不出众。那时他已22岁了。

达尔文晚年,在为子女写的自传中,回顾自己接受的学校教育,完全没有好话:剑桥那三年,我在课业上花的时间完全浪费了。与在爱丁堡大学、中学的情况完全一样。

达尔文的故事6

寒假里,我看了《生物学革命大师-达尔文的故事》,深深地被达尔文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精神感动了。达尔文从小喜欢生物,每天放学回家就到花园里去,看蝴蝶飞舞,看蚂蚁搬家。大自然成了他的大课堂,开阔了他的眼界。达尔文的爸爸希望达尔文学医,继承他的事业,但他对医学没有兴趣对生物学却充满了无比的热爱和好奇,最终他成为了著名的生物学家。

读这本书时,最让我难以忘记的是关于达尔文捉虫的故事。有一次,达尔文在花园里散步,发现有两只稀有的甲虫,他喜出望外,用两手各抓一只。之后,他又在对面的大树上发现了一种罕见的虫子。怎么办,达尔文的两只手上已经拿了虫子,急中生智的他竟把右手的甲虫放进嘴里,腾出手去捉大树上的虫子。

读到这里,我被达尔文忘我探究生物的精神感动了,这让我想到了自己,妈妈经常说我五谷不分。有一次,婆婆从乡下拿来一袋麦子,可我竟把它当成了稻子,闹了个大笑话。我不但对植物不太分得清楚,对动物也不感兴趣。看见厨房里的蟑螂就吓得魂飞魄散,看见蜜蜂在我身边飞就胆战心惊。现在,读了达尔文的故事,让我知道了大自然的可爱和有趣,我应该像达尔文一样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

达尔文的故事7

今天中午,我读了一篇文章达尔文小时候的故事。

书中写了达尔文小时候在学校里成绩很差,对学习没有兴趣。可是有一天,他的母亲却亲眼看见他静静地坐在花园里,手拿放大镜聚精会神地观察花草。母亲就把这件事告诉了自己的丈夫。可是丈夫听了却不管不问。母亲只好连续几天一直观察达尔文,母亲发现了达尔文对花草比较喜欢。她开心极了。因为她终于找到儿子喜欢做的事情了。于是她又找到丈夫,并认真地对他说了事情的前前后后。可是达尔文的父亲还是不闻不问。但是做母亲的却不忍心剥夺孩子的兴趣。她想到了一条妙计----就是每天教达尔文认识一种花。就这样在母子的坚持下过了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最后达尔文终于成为了一位举世闻名的生物学家。

读了这篇文章,不仅使我深深地佩服达尔文的母亲,也让我感到:如果找到了自己非常感兴趣的东西,那么背后一定藏着自己的天赋。并沿着自己的兴趣的方向坚持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达到成功的顶点的!

达尔文的故事8

英国科学家查理·罗勃——达尔文到一位隐居乡间的故友家做客。友人的两个孩子想趁机逗弄一下这位显赫的科学家。他们捕捉了一只蝴蝶、一只蚱蜢、一只甲虫和一条蜈蚣,用蜈蚣的躯体、蝴蝶的翅膀、蚱蜢的大腿和甲虫的脑袋小心翼翼地粘合成一只奇形怪状的小昆虫。然后他们把它放在一只匣子里,带到达尔文的跟前。

“我们在地里捉到了这个昆虫。达尔文先生,您能告诉我们它叫什么名吗?”

“哦,”达尔文看了一下,随后又向孩子们瞟了一眼,微笑着说,“孩子们,你们留意到了没有,在你们捕捉它时,它会不会叫?”

“会叫。”两个弦子回答道。

“既然是这样,”达尔文说,“我想,这是一只叫虫。”

达尔文的故事9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in,1809.2.12—1882.4.19),英国生物学家,生物进化论的奠基人。他以博物学家的身份,参加了英国派遣的环球航行,做了五年的科学考察。在动植物和地质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经过综合探讨,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说》。

书中用大量资料证明了所有的生物都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在遗传、变异、生存斗争中和自然选择中,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不断发展变化的,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唯心的“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其他两个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转化定律)。

他所提出的天择与性择,在目前的生命科学中是一致通用的理论。除了生物学之外,他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以及哲学来说也相当重要。

达尔文的故事10

管理故事

从1831年至1836年,达尔文乘英国皇家海军"贝格尔"号作环球考察。

一次,在非洲,他访问了一个边远的原始部落。这里的人群竟还过着十足原始的生活。特别是达尔文了解到当地人还有一个可怕的习俗——要把年老妇女放逐到深山任其饿死,实在令人惊诧不解。他问翻译他们为何这样干,部落酋长说:"妇女的任务是生孩子,年老的妇女没用了,留着她们干什么!"又说:"妇女生的孩子可以传宗接代,是有用的。但在没有食物吃时,一部分孩子也可以当食物吃。"

这个"逐老吃幼"的习俗和文明社会"尊老爱幼"的基本理念相去甚远。于是悲天悯人的达尔文决定为这里做点什么。于是他花大价钱买了一个男孩带到伦敦,立志把他培养成文明人。16年后,男孩长成标准的文明青年了,达尔文便托人把他带回部落,期待他移风易俗。

一年后,达尔文又一次来到非洲。他急切地想找那个青年,却杳无音信,便去问酋长那个青年是否回来了,现在在哪儿?酋长平静地回答:"他回来了。我们把他吃了。"

这回达尔文的惊愕与失望到了顶点!他万万想不到结局如此,便连连发问:"为什么?为什么把这么好的人吃了?"酋长说:"他什么也不会做,留着没用。"

管理感悟:

就此达尔文深深感到:一个组织积累遗留下来的问题,是不能靠一个人或几个人来解决的。人,只有适应环境才有出路。否则,哪怕再高明也会被淘汰。

达尔文的故事11

达尔文是英国伟大的自然科学家,他创立的生物进化论是 19 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遗憾的是,发现真理和发现者家庭的悲剧却重叠在一起了。 1839 年 1 月 29 日,达尔文同他的表妹埃玛在梅庄教堂举行了婚礼,埃玛是达尔文舅舅齐赛亚的小女儿,她聪明、美丽、温柔。达尔文 16 岁那年到梅庄乔赛亚舅舅家过暑假,开始了两人间纯洁、珍贵的友谊,达尔文结束了艰苦的环球考察后的第三年,同埃玛结成了伉俪。婚后,达尔文夫妻之间互敬互爱,埃玛为丈夫的事业献出了自己的一切。但是是,由于他们是表兄妹结婚,这就给家庭埋下了悲剧的种子。

达尔文结婚以后,埃玛一共生了 10 个孩子。其中,长女安娜·伊丽莎白,次女玛丽·埃莉诺和最小的儿子查理·弗林均幼年夭折。尽管他的其他 7 个孩子有幸长大,但是都患有这样或那样的疾病。他的二儿子乔治、三儿子弗朗西斯、五儿子霍勒斯后来都成了著名的科学家,但是是他们兄弟三人和终生未嫁的四女儿伊丽莎白均患有程度不同的精神病。乔治特别喜欢谈论别人的病痛,弗朗西斯被达尔文称为“忧郁的小伙子”,霍勒斯总说自己有病,伊丽莎白多疑,有时用装病来引起父母的同情。其他三个孩子:长子威廉、三女儿亨利埃塔和四儿子伦纳德,尽管没有明显的精神病症状,但是他们婚后却都没有留下后代。 后人研究了达尔文的家庭,发现达尔文的祖父和叔父都长期患有医生无法诊断的“神秘疾病”,到了达尔文这一代也有十分明显的病态迹象,达尔文自己从中年起已得了一种折磨他后半生的“精神抑郁症”。由于近亲结婚,这种“精神抑郁症”终于可怕地在他的后代中保留下来。

在达尔文同埃玛热恋的年代,人们已经根据经验模糊地认识到近亲结婚的危害性,但是这两个年轻人感情代替了理智,终于酿成了这场家庭悲剧。达尔文在《兰花的传粉》一书中明确指出:自然厌恶近亲授精,人类的繁衍也是如此。可惜他真正认识到这一点为时已晚!

达尔文的故事12

达尔文小时候的故事

达尔文小时候的故事,现在仍然被人们津津乐道着。一达尔文小时候,因为总是爱问问题,什么问题都要问到底,最后学校终于忍无可忍,就把他给开除了,开除的理由是问题儿童。当然,还有一些达尔文跟自己的妈妈之间的故事.

据说达尔文小的时候,有一次跟妈妈在花园里给植物培土,这个时候,好奇的达尔文又开始问问题了,问自己的妈妈泥土里能不能长出小狗来,妈妈哭笑不得,后来又问世界上最早的那个妈妈是谁生的,母亲告诉他是上帝,然后他又问上帝是谁生的,这个时候妈妈已经回答不出来了,可以说,从小的时候,达尔文就已经对生物和自然充满了好奇和疑惑。

上学后,达尔文小时候的故事更加丰富了起来,他经常会在森林中观察小鸟的动作,并且还喜欢思考,观察树木,观察鱼,真是一个天真的孩子,有一次,达尔文在快要落下的树皮上发现一个虫子在动,他赶紧把树皮给拨开了,看到两只奇怪的甲虫,赶紧抓到手心里观察,一点也不害怕。后来竟然还惹得那个甲虫放出了毒汁,把他的舌头给蜇伤了。

这样的事情在达尔文身上还有很多很多,达尔文小时候的故事说起来真是难以想象,而就是这样一位对生命充满好奇的孩子,才能从各种奇怪的事物中发现各种现象,以至于后来发现了伟大的进化论。

达尔文近亲结婚

达尔文近亲结婚,因为所遭遇的不幸,可以说是近亲结婚的一个典型受害者,很多人应该都知道,达尔文一生共有10个孩子,可是其中3个是夭折了,还有3个是不能生育,可以说是非常惨的,但是,他也因为深爱着自己的妻子,而没有把近亲结婚的危害告诉她。

很多人会问,达尔文作为进化论的提出者,他难道不知道近亲结婚的危害性吗?其实,早在那个时候,xx世纪,达尔文本人也没有超越遗传的摆布,那个时候,自然科学才刚刚起步阶段,神和基督教的统治是非常严格的,他虽然提出了著名的进化论,也因此对生物科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是他的家族,终究是没有摆脱被近亲结婚所危害的命运。

29岁的时候,达尔文和她的表姐爱玛走进了婚姻,当时的他们是非常恩爱的,而且他们的婚姻也是受到羡慕的,因为爱玛非常能干,把家里打理的很好,但是随后,当达尔文最爱的长女安妮在10岁的时候就因为染病而去世的时候,达尔文非常痛苦,却也没有任何办法,他是非常恐惧的。

其实现在,关于近亲结婚的危害已经是人人都知的了,达尔文近亲结婚,其实是因为基因的作用才导致了最后的悲剧的,而那些基因相近的亲属生下来的孩子,总归是身体抵抗力比较弱的,所以他们极易受到各种感染,从而导致厄运。

达尔文的向光性实验

达尔文的向光性实验,对于这一实验来说,达尔文可以说做了伟大的探究,并且还研究出光照对于植物的胚芽生长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影响,那么,这一实验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它能够证明什么呢?

首先来看达尔文的向光性实验到底是研究出了什么。一个方面是植物的胚芽如果受到的是单侧光的照射,那么,植物是朝向光源那侧生长的;一个是说当切掉植物胚芽的头端时,也就是说胚芽不再生长了,这个时候它就不会发生前面那样的向着光线弯着生长的情况;第三个现象是如果把植物的胚芽的头端用一个小帽罩起来的话,这个时候的胚芽会直立着生长;第四个是如果一侧的光只照射植物胚芽的头端的话,那么这一胚芽仍然是向光源的方向生长的。

在单侧光的时候,植物的胚芽的尖端可能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它会对其的生长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会向着光线生长,可以说,这一发现是前人所没有想到的,虽然这些仅仅只是猜测,但是仍然从中知道某些归来,到底这一物质是什么,当时也不知道,到底有没有这种物质的存在,当时也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

尽管如此,现在人们说起达尔文做的'这一向光性实验时,仍然会被这一伟大的生物学家所折服,他的那种求知欲以及对事物的好奇,使他不断向前摸索。

达尔文的故事13

达尔文是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从小就喜欢打猎、采集矿物和动植物标本。他的爷爷和爸爸都是当地的名医,家里希望达尔文将来也能从医,于是把他送到医学院学习。可是达尔文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父亲非常生气,又送他到剑桥大学学神学。然而,达尔文仍然热心于收集甲虫等动植物标本,对神秘的大自然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1828年的一天,在伦敦郊外的一片树林里,达尔文正围着一棵老树转悠。突然,他发现将要脱落的树皮下有虫子在蠕动,于是急忙剥开树皮,发现两只奇特的甲虫正急速地逃跑。达尔文马上把它们抓在手里,兴奋地观看起来。正在这时,树皮里又跳出一只甲虫,他措手不及,迅速把一只手里的甲虫塞进嘴里,伸手又把第三只甲虫抓了过来。看着这奇怪的甲虫,达尔文真有点爱不释手,只顾得意地欣赏手中的甲虫,早把嘴里的那只甲虫给忘记了。嘴里的那只甲虫憋得受不了啦,便放出一股辛辣的毒汁,把达尔文的舌头蜇得又麻又痛。后来,人们把达尔文首先发现的这种甲虫,命名为了“达尔文”。

1831年,达尔文参加了历时五年的环球考察。回来后,达尔文大胆地提出了“物种逐渐变化”的假设,摒弃了物种不变的说教,并在1859年出版了划时代的巨著——《物种起源》。

达尔文的故事14

18xx年的一天,在伦敦郊外的一片树林里,一位大学生围着一棵老树转悠。突然,他发现在将要脱落的树皮下,有虫子在里边蠕动,便急忙剥开树皮,发现两只奇特的甲虫,正急速地向前爬去。这位大学生马上左右开弓抓在手里,兴奋地观看起来。

正在这时,树皮里又跳出一只甲虫,大学生措手不及,迅即把手里的甲虫藏到嘴里,伸手又把第三只甲虫抓到。看着这些奇怪的甲虫,大学生真有点爱不释手,只顾得意地欣赏手中的甲虫,早把嘴里的哪只给忘记了。

嘴里的那只甲虫憋得受不了啦,便放出一股辛辣的毒汁,把这大学生的舌头蜇得又麻又痛。他这才想起口中的甲虫,张口把它吐到手里。然后,不顾口中的疼痛,得意洋洋地向市内的剑桥大学走去。

这个大学生就是查理·达尔文。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首先发现的这种甲虫,就把它命为“达尔文”。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措手不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爱不释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达尔文观察昆虫很痴迷,请你在文章中画出体现他痴迷的句子。

参考答案:

1.措手不及:来不及动手应付。

爱不释手:喜爱得舍不得放手。

2.(画二、三自然段)

正在这时,树皮里又跳出一只甲虫,大学生措手不及,迅即把手里的甲虫藏到嘴里,伸手又把第三只甲虫抓到。看着这些奇怪的甲虫,大学生真有点爱不释手,只顾得意地欣赏手中的甲虫,早把嘴里的哪只给忘记了。

嘴里的那只甲虫憋得受不了啦,便放出一股辛辣的毒汁,把这大学生的舌头蜇得又麻又痛。他这才想起口中的甲虫,张口把它吐到手里。然后,不顾口中的疼痛,得意洋洋地向市内的剑桥大学走去。

达尔文的故事15

1828年的一天,在伦敦郊外的一片树林里,一位大学生围着一棵老树转悠。突然,他发现在将要脱落的树皮下,有虫子在里边蠕动,便急忙剥开树皮,发现两只奇特的甲虫,正急速地向前爬去。

这位大学生马上左右开弓抓在手里,兴奋地观看起来。正在这时,树皮里又跳出一只甲虫,大学生措手不及,迅即把手里的甲虫藏到嘴里,伸手又把第三只甲虫抓到。看着这些奇怪的甲虫,大学生真有点爱不释手,只顾得意地欣赏手中的甲虫,早把嘴里的哪只给忘记了。嘴里的那只甲虫憋得受不了啦,便放出一股辛辣的毒汁,把这大学生的舌头蜇得又麻又痛。他这才想起口中的甲虫,张口把它吐到手里。

然后,不顾口中的疼痛,得意洋洋地向市内的剑桥大学走去。这个大学生就是查理·达尔文。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首先发现的这种甲虫,就把它命为“达尔文”。

1809年2月12日,达尔文出生在英国的施鲁斯伯里。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的名医,家里希望他将来继承祖业,16岁时便被父亲送到爱丁堡大学学医。但达尔文从小就热爱大自然,尤其喜欢打猎、采集矿物和动植物标本。进到医学院后,他仍然经常到野外采集动植物标本。父亲认为他“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一怒之下,于1828年又送他到剑桥大学,改学神学,希望他将来成为一个“尊贵的牧师”。达尔文对神学院的神创论等谬说十分厌烦,他仍然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听自然科学讲座,自学大量的自然科学书籍。热心于收集甲虫等动植物标本,对神秘的大自然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1831年,达尔文从剑桥大学毕业。他放弃了待遇丰厚的牧师职业,依然热衷于自己的自然科学研究。这年12月,英国政府组织了“贝格尔号”军舰的环球考察,达尔文经人推荐,以“博物学家”的身份,自费搭船,开始了漫长而又艰苦的环球考察活动。达尔文每到一地总要进行认真的考察研究,采访当地的居民,有时请他们当向导,爬山涉水,采集矿物和动植物标本,挖掘生物化石,发现了许多没有记载的新物种。他白天收集谷类岩石标本、动物化石,晚上又忙着记录收集经过。

1832年1月,“贝格尔”号停泊在大西洋中佛得角群岛的圣地亚哥岛。水兵们都去考察海水的流向。达尔文和他的助手背起背包,拿着地质锤,爬到山上去收集岩石标本。一路上,达尔文把各式各样的石头敲下来放进背包,有黑色的、白色的,还有夹着一束花纹的。一会儿,背包便放满各种各样的石头,背包带深深地勒进达尔文的肉里,浑身上下都被汗水浸透了。“达尔文先生,这些乱七八糟的石头,到底有什么用?”看着吃力向前爬行的达尔文,助手不解地问。“你看,石头是有层次的,每层石头里有着不同的贝壳和海生动物的遗骨,它能告诉我们不同年代的生物!”达尔文喘着粗气说道。助手总算明白了一些,赶忙从达尔文身上接过背包,背在自己的肩上。在考察过程中,达尔文根据物种的变化,整日思考着一个问题:自然界的奇花异树,人类万物究意是怎么产生的?他们为什么会千变万化?彼此之间有什么联系?这些问题在脑海里越来越深刻,逐渐使他对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产生了怀疑。

1832年2月底,“贝格尔”号到达巴西,达尔文上岸考察,向船长提出要攀登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舰长吃了一惊,急忙说道:“这山又高又长,您怎么走得过去?”“我就是要走前人没走过的路!”达尔文坚定地说道。舰长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了他的要求,为了安全起见,又派了向导和骡马一同前往。当他们扑到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上时,达尔文意外地在山顶上发现了贝壳化石。达尔文非常吃惊,他心中想到:“海底的贝壳怎么会跑到高山上了呢?”经过反复思索,他终于明白了地壳升降的道理。心中异常激动地说道:“看来,这条高大的山脉地带,在亿万年前,原来是一片大海洋啊!”达尔文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带领大家一直往上爬去。到了安第斯山的最高峰,达尔文忽觉心胸开朗了许多。他俯瞰山下,突然发现山脉的两边,植物的种类并不相同。再仔细一看,即使同一种类,样子也相差很远。它们为什么会有明显的差别呢?达尔文脑海中一阵翻腾,对自己的猜想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物种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客观条件的不同而相应变异!”

后来,达尔文又随船横渡太平洋,经过澳大利亚,越过印度洋,绕过好望角,于1836年10月回到英国。在历时五年的环球考察中,达尔文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回国之后,他一面整理这些资料,一面又深入实践,同时,查阅大量书籍,为他的生物进化理论寻找根据。

1842年,他第一次写出《物种起源》的简要提纲。1859年11月达尔文经过20多年研究而写成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终于出版了。在这部书里,达尔文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进化论”的思想,说明物种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

这部著作的问世,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以全新的生物进化思想,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的理论。《物种起源》是达尔文进化论的代表作,标志着进化论的正式确立。

《物种起源》的出版,在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引起轰动。它沉重地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从反动教会到封建御用文人都狂怒了。他们群起攻之,诬蔑达尔文的学说“亵渎圣灵”,触犯“君权神授天理,”有失人类尊严。

与此相反,以赫胥黎为代表的进步学者,积极宣传和捍卫达尔文主义。指出:进化论轰开了人们的思想禁锢,启发和教育人们从宗教迷信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紧接着,达尔文又开始他的第二部巨著《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的写作,以不可争辩的事实和严谨的科学论断,进一步阐述他的进化论观点,提出物种的变异和遗传、生物的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的重要论点,并很快出版这部巨著。晚年的达尔文,尽管体弱多病,但他以惊人的毅力,顽强地坚持进行科学研究和写作,连续出版了《人类的由来》等很多著作。

1882年4月19日,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因病逝世,人们把他的遗体安葬在牛顿的墓旁,以表达对这位科学家的敬仰。

时尚热点
影视动漫
娱乐小料
明星动态
电影电视
音乐空间
开心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