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亲子知识 > 育儿宝典 > 孩子情绪障碍症的表现

孩子情绪障碍症的表现

来源:潮女谷    阅读: 1.69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孩子情绪障碍症的表现,让孩子明白这件事的意义所在,家长可以多鼓励孩子主动解决问题,宝宝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父母的耐心教导,下面跟大家分享孩子情绪障碍症的表现。

孩子情绪障碍症的表现1

儿童情绪障碍的表现

儿童的情绪障碍也是因人而异的,每一个人所经历的事情和生活的环境都不相同,所以儿童情绪障碍的表现形式也有分类:

1、焦虑症

焦虑症一般表现为呼吸急促、紧张不安、头痛呕吐、胸闷失眠等等。特别是当面临与熟悉的亲人分别,或者刚开始上学无法适应、内向性格不懂得与人交流等等原因都会出现焦虑不安的情绪。

2、恐惧症

恐惧症一般表现为内心恐怖,有逃避的心理,神经莫名紧张,心跳急促,血压升高等等。在遇到未知的事物,有严重的排斥回避心态,不敢正视面对;在学习上,因为恐惧可能会以各种理由逃避学习等。

孩子情绪障碍症的表现

3、抑郁症

抑郁症主要是心态问题,心理压力大,又没有倾诉对象,自己一个人只会让病情越来越严重。情绪低落、悲伤哭泣、兴趣减少、活动减少、迟钝、少语、失眠、食欲减退等为核心症状,但抑郁症有一个特点是,年龄越大,患病的几率会增加,因为经历的事情多了,积少成多才会导致越来越严重。

4、强迫症

强迫的含义可以解释为怀疑自己、强迫自己。明明做过了的事,总怀疑没有做好,反复检查才能心安,对待生活中的大小事情都处于怀疑不安的态度,只有通过重复、强迫、验证才能让情绪安稳下来,导致做了很多没有意义的事情。

5、癔症

癔症的表现形式主要是不安、恐惧、敏感等,尤其抗拒陌生环境,因癔症发作的症状多种多样,常有假性的躯体症状和神经系统症状,容易被误诊,尤其在躯体疾病同时伴有某些精神因素时容易误诊。

造成儿童期情绪障碍的原因

儿童期情绪障碍只是一个关于情绪异常的统称,但是细分开来,情绪的表现形式与引发原因都是有区别的:

1、焦虑症

儿童出现不安的焦虑症是与自身性格有关,如果本来儿童就是内向型的人群,而且家庭环境是严肃,那么儿童会变得更加内向,不敢作声。焦虑症也是缺乏安全感的原理之一,如果有与家人分离、家人去世、有突发事故等原因,都会让儿童容易患上焦虑症。

2、恐惧症

儿童患有恐惧情绪症状,很大原因是在生活中曾经受到过恐吓,或经历或目睹意外事件、或者被不确定刺激过,那种恐吓心里挥之不去,甚至会间接转移到人与社会关系中,造成个性内向、胆怯、依赖性强,遇事易产生焦虑等。

3、抑郁症

造成儿童抑郁症有三大方面的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精神异常因素,其中社会因素占多数,儿童的家庭气氛不和、特殊的生活经历、遭遇过无助的状况等原因都是产生抑郁症的原因之一。

4、强迫症

自我否认、不断重复的强迫症,除了遗传因素和脑损害原因之外,家庭的教育方式也是导火线之一,如果儿童是生活中要求完美的家庭中,没能够达到父母要求就必须承担惩罚,那么,儿童会由于心理的压力形成行为上的症状,反复就是害怕出错的表现形式。

5、癔症

癔症发作常由于情绪因素所诱发,如委屈、气愤、紧张、恐惧、突发生活事件等均可导致发作,父母教养方式不当,更易促发。患儿性格具有幼稚特征,表现情绪不稳定、反复无常、轻浮、易受暗示等,有些宗教迷信活动、灾难、突发生活事件、战争、社会变迁等也可促发集体癔症发作。

孩子情绪障碍症的表现2

一、症状;

儿童情绪障碍主要类型如下:

1、儿童恐怖症

正常儿童在成长发育过程中都可能会对一些特殊的物体或情境出现恐惧害怕的现象,这是面临危险处境的一种防御反应,不属于病态症状。恐惧程度较轻,持续时间较短,不经任何治疗,都可以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消失。

儿童恐怖症根据恐怖对象可有几种:

(1)对动物恐怖症:发生于学龄前期与学龄期,恐怖的对象为猫、狗、昆虫等;

(2)特殊环境恐怖症:如害怕黑暗、独处、登高等;

(3)特殊物体恐怖症:如对尖锐物体的恐怖;

(4)疾病恐怖症:害怕患癌症、肝炎、心脏病,害怕死亡。

(5)社交恐怖症:害怕陌生人、害怕在大庭广众下说话、害怕被人注视;

2、儿童社交性焦虑障碍

儿童对新环境或陌生人产生恐惧、焦虑情绪和回避行为。通常发生在6岁以前,病程至少1个月,需排除其它儿童心理疾病以及引起恐惧和焦虑症状的疾病。

该病主要有以下症状:

(1)在与陌生人或同龄人交往时,存在持久的焦虑,表现为社交回避行为;

(2)与陌生人交往时,对其行为有自我意识,表现出尴尬或过分关注;

(3)患儿与家人或熟悉的人在一起时,社交关系良好;

(4)显著影响社交关系,导致交往受限,当进入新环境时,感到痛苦、不适、哭闹、不语或退出。

3、儿童抑郁症

除表现情绪低落外,可以较多地表现为多动、攻击性和冲动性等行为变化,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各种躯体不适等。

按照发生的.年龄不同分为下列几种类型。

(1)婴儿抑郁

6个月以后的婴儿与母亲分离,在经过短暂的急性痛苦期后,逐渐表现行为退缩、对环境反应降低、兴趣丧失、食欲下降、体重减轻、发育停止、睡眠紊乱等。当母亲重新回到婴儿身旁数月后,抑郁逐渐消失。

(2)学龄前期抑郁

表现为不快乐、哭啼、活动减少、兴趣减退、行为退缩、不愿参加活动和游戏、食欲下降、睡眠减少和紊乱。由于他们的言语和认知发展水平有限,不能确切地描述抑郁病情,主要是通过行为观察和病史帮助判断;

孩子情绪障碍症的表现 第2张

(3)学龄期抑郁

此时期除了有学前期抑郁的表现外,可以出现抑郁体验,自责自罪,烦躁抱怨,有自杀观念或行为。同时,在学校有行为方面异常,如学习兴趣丧失,注意力不集中,拒绝参加学校活动等。诊断的确立需要结合父母报告的病史和对儿童的询问,单凭一方面的资料往往会漏诊;

(4)青春期抑郁

症状类似于成人的抑郁症状,有抑郁的外在表现,也有明显的内心体验。但是,与成人不同的是,更多的出现行为问题,如:攻击性行为、破坏性行为、逃学、药物滥用,出现自杀的比例也较高。

通常有以下几种类型:

(1)神经症性抑郁

表现为情绪低落、易激惹、疲乏无力、食欲改变、睡眠紊乱。发病与心理素质和心理应激有关;

(2)重症抑郁

表现为情绪低落、精神运动性抑制、自我评价降低、自杀观念、自杀行为、食欲降低、食欲增加、体重下降或增加、早醒、注意不集中等。重症抑郁一般都有内部生物学机制的异常;

(3)伴抑郁的适应性障碍

部分适应能力差的儿童在不良的环境刺激或环境变迁后发生情绪问题,出现情绪低落、悲伤。绝望感等。发病与心理素质和心理应激因素有关,后者所占比重更大。

4、儿童强迫症

通常表现反复的、刻板的强迫观念或强迫动作,如过分反复洗手、反复检查自己行为、无意义的计数、排列顺序、反复回忆自己刚做完的事或考虑一些无意义的事情。患儿自知这些思想和动作是不必要的、无意义的,但自己无法克制。

5、儿童癔症

常见于少年儿童,女性较男性为多见。家庭不和、教育方法不当、父母对孩子过分纵爱和保护都易使儿童发生癔症。文化程序及家庭经济水平低、或地方风俗迷信影响的儿童也易发生癔症。临床发作形式的类型与成人基本相同,一类是躯体形式障碍,是指表现为非器质性的运动、感觉或植物神经症状,称为转换性反应;另一类为分离性反应,表现为发作性意识朦胧、情感爆发、行为异常等,发作间期正常。随着年龄增长,发作表现遂与成年癔症相近似。

二、诊断:

主要分为:分离性焦虑障碍、儿童期恐怖性障碍、社交敏感性障碍、儿童强迫症、儿童癔症、儿童抑郁症等,应该注意各个类型之间的鉴别。

孩子情绪障碍症的表现3

什么是情绪障碍?

情绪障碍发生在儿童少年时期以焦虑、恐怖、抑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心理疾病,只要很小的诱因,就会引发疾病,甚至出现不可挽回的破坏性局面和损失。情绪障碍症主要发生在15岁左右的中学生群,习惯上称为儿童神经官能症或儿童神经症。由于儿童生理、心理发育年龄特点,其临床表现与成人的神经症有较明显的区别,目前倾向使用情绪障碍一词。

青少年情绪障碍的表现?

青少年情绪障碍指发生在儿童青少年期的以焦虑、恐怖、抑郁、强迫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例如,我们常说的焦虑症、抑郁症,学校恐怖症等等都属于儿童青少年的情绪障碍范畴。

处于青春期生长阶段的青少年,其个性存在不稳定性,易受到家庭社会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情绪上较大的波动。特别是具有消极和自我抑制人格特质的青少年可能更易经历消极痛苦的情绪,对生活持消极的观点,经常感到紧张和不愉快,严重的可能导致焦虑和抑郁,社交等社会功能受损。

孩子情绪障碍症的表现 第3张

“自我不协调”导致情绪障碍

自我是在个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孩子是通过和成长环境中所出现在生命中的重要人物的互动逐渐产生自我。

一个人健康的自我的形成与其儿时能否得到积极的关注有关。关怀、爱抚、同情、认可、尊重、喜爱等态度会使孩子感到温暖和满足,孩子天真和真实的自我就能得到表现,健康的自我概念容易形成。

在大多数的家庭亲子关系中,孩子的行为只有符合父母的价值观念,才会得到肯定,否则就会受到批评、斥责,甚至惩罚。孩子作为被教养方,往往会养成迎合父母或重要他人的评价模式,对自身的愿望和真实感受会进行忽略压抑。于是,自我的不协调状态便会出现。当一个人自我不协调,个体会否认或歪曲经验,就会导致焦虑、自卑或对人敌视、恐惧等适应不良的状态,出现情绪障碍。

青少年情绪障碍该怎么办?

其实,青少年情绪障碍关键在于“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如果达到了一般的情绪的问题,还没有达到疾病的程度,家长和老师需要去理解到孩子的情绪,要有同理心(心理专业术语叫“共情”),去理解到孩子的想法和感受,然后加以正面积极的引导,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宣泄情绪。

比如,孩子可能刚刚产生了一些不愉快的情绪,如果被家长或老师及时发现和感受到。那么,作为家长和老师,一定要倾听孩子,让孩子叙说TA自己的想法、情绪;TA如果能叙说,能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把自己的情绪宣泄出来,那么对孩子还是有帮助的。

如果真正达到了一定的严重程度,家长和老师通过一般的引导,无法有效帮助到孩子。那么,建议孩子进行正规的心理/精神科检查,进行系统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必要的时候可能会搭配一些药物治疗。

怀孕手册
新妈手册
育儿宝典
孕育饮食
早期教育
母婴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