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亲子知识 > 育儿宝典 > 重视孩子正在做的事就是爱孩子

重视孩子正在做的事就是爱孩子

来源:潮女谷    阅读: 6.98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重视孩子正在做的事就是爱孩子,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孩子是最重要的,未来的好坏,取决于孩子现阶段的成长,在幼儿时期培养孩子的能力是比较轻松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不能“偏科”,为大家分享重视孩子正在做的事就是爱孩子。

重视孩子正在做的事就是爱孩子1

“快点儿”、“好好地”等催促孩子的固定台词,是把孩子转换成“被害者模式”的开关。孩子因为父母而成为被害者。

使用这些固定台词时,父母满脑子都是让孩子按照“计划”来行动的念头,没有时间陪孩子的“现在”,将许多“必须做”的事插进来,把孩子卷入自己的时刻表中。

孩子也非常清楚“妈妈是想让我换衣服”,但是那不是自己现在想做的事,所以态度就会不情不愿,速度也是慢吞吞的。事情完全没有进展。父母会越来越着急,又说出那些固定台词,使孩子加速进入“被逼着做的模式”。

重视孩子正在做的事就是爱孩子

实际上这样的恶性循环只用数秒钟就能切断。方法就是父母暂且不要那么拘泥于“计划”,把“孩子自己的时间”还给孩子。

也许你会想“那样的话会迟到的”,其实无须担心。把孩子卷入“计划”中时,我们做父母的其实是无意中先认定孩子“不会做”了。请试着闭上眼睛,在心中默念“这个孩子能行”之后,把“孩子自己的时间”还给他,然后试着使用一些小招数来激起孩子的干劲及好奇心。

能力得到认可的孩子,会欢欣雀跃地开始干自己想做的事情,相比“被逼着做的模式”时速度会快很多。而且父母也会从恶性循环中解放出来,不再那么急躁不安,心灵会有更多的空间。像裕香的妈妈一样,在催促孩子的时候看到了自己没有注意到的一面,并加以改进,也许意外的惊喜就会随之而来呢!

大人和孩子对时间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对于被计划追着走的大人来说“现在”只是“按照计划逆推上去的时间”,但是对孩子来说“现在”就是一切,年龄越小越不会被过去或将来左右,而只享受“现在”。

假如孩子回顾过去的成长历程时,发现自己“当下”所做的事总是被否定,那么会怎样呢?觉得父母不喜欢自己的记忆在孩子心中是抹也抹不掉的吧。重视孩子的“现在”,本身就是爱孩子的表现,可以提高孩子的自我肯定感。

重视孩子正在做的事就是爱孩子2

第一个工具是 “无条件的爱”

做为父母爱孩子是我们的天性,但是有意识的爱孩子,是培养孩子最重要的一种方法,当一个人被无条件的爱着的时候,他的自信心会大增!自己会尊重自己,进而尊重别人。在他的心灵中会感受到自我价值的产生,即自我价值开始萌芽。而无条件地爱孩子,是培养孩子安全感和勇气的最重要的方法。

第二个是 “鼓励”

美国有个大教育家说过一句非常偏激的话:“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不知道除了鼓励还有什么别的'方法!”我认为这句话当中80%的成份是真理。教育孩子,鼓励是需要每天做的事情。告诉你的孩子:“没问题!爸爸相信你.!”你要每天不断的巩固。可是大多数家长恰恰相反——“你就是不行,谁家孩子都比你强多!”这些家长仿佛是专门来为孩子泄气的。每位家长都应牢记:孩子的勇气和自信是被鼓励出来的,而鼓励是需要每天做的事情!

重视孩子正在做的事就是爱孩子 第2张

第三个工具是 “表扬”

表扬是孩子做对行为、取得成绩的时候,给他加油的核心方法。当孩子的一个行为做对了,我们及时的表扬才能使孩子的行为固定下来,才能使他下次接着再做。所以表扬是家长经常要做的行为。孩子每天、每星期总会有优良的行为,或者取得小的成绩,比如用过东西放回原处,家长应及时的表扬,表扬会把行为确定下来。表扬是孩子生命成长的阳光,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被表扬,意味事情做对了,被认可了,他的自我价值会上升,自信会增强。

第四个工具是 “确认”

一个行为是对的,还是错的孩子是不知道的,家长要告诉孩子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这里不带有任何表扬和批评,家长要客观的帮孩子分清是非。实际上确认是家长帮孩子培养价值观的一系列过程。所以,家长要知道孩子不会自动的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些都是学来的,是我们家长不断灌输的结果。比如去年美国双子大厦被炸,我女儿的班级产生了争论。她回家跟我讲时说:“爸,要把我吓死了!”我说:“怎么了?”她说:“今天我们老师说让同学们讨论一下双子大厦该不该炸?我们男生一齐喊‘该炸!’然后,老师说:‘我觉得也该炸!’我们班有个女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不该炸!里面有那么多无辜的人,这是针对政府的行为,他们不该被炸无辜的平民!’我们班男生一起喊:‘打倒***!’。我们老师不但不制止,还说‘我认为美国太气人了!应该炸!’”我问女儿:“你怎么认为的?” 她说:“太不应该炸了!老师不该这样说呀!”我告诉她:“你是对的,恐惧分子是人类的敌人!伤害无辜的人,这是对生命的残害!” 所以,我们家长要帮孩子分清是非善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第五个工具是 “理解”

有些家长来找我咨询,对我说,孩子就是不跟我讲话,最近他学习成绩下降,在学校和老师作对,回来什么也不和我说!我问什么原因?他说不知道。如果你去投医,医生什么都不问,就给你开药,那他百分之百是个江湖郎中!一个孩子行为上出现偏差可能有二十个原因,你想讨秘方,药不对症能治病吗?很多人想让我简单的出秘方,我开玩笑地说“打”。有很多学校的“家长会”就是这样给家长开秘方的!这么武断!拿人当玩笑一样。事情不是这么简单的,家长和孩子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我们必须建立一个牢不可破的观念:孩子从一生下来,他的人格就是和你一样平等的。你要把他当成和你一样平等的人来对待!在能力上,要考虑到孩子是待培养的,是需要你不断的培养的小动物。我们的很多家长恰好弄反了:人格上不能平等对待孩子,能力上却苛求孩子什么都会!家长要用“理解”这个工具走进孩子的心灵,不再批评、苛责。假如说你有工作上的烦恼,来找我谈谈,我什么也不问,劈头盖脸的把你一顿数落,你肯定觉得董老师是不是有毛病,都没搞清怎么回事就骂我一顿。!可是我们很多家长对孩子却是不问原由,开口就批。在“理解”这个问题上,家长要把孩子当成平等的人来对待,不带任何的价值评判的,单纯听孩子说他有什么理由。我请家长记住一句话:“任何一个人做任何一个行为,在他自己看来都有绝对的理由!”孩子的行为在他自己看来,总有他自己的理由,只不过这些理由在成年人看来是不对的!或说是不成立的。如果你搞不清楚他的理由是什么,想改变他的缺点是不可能的。如果你不能彼此倾听对方的心声,就无法搞清他行为的原因。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通过“理解”建立孩子的自我尊重感,他可以和别人心灵相通,感觉自己有能力沟通,感受彼此有能量流动,这时亲子关系就稳定了。

第六个工具是 “陪伴”

孩子不是需要我们的钱,而是需要家长的人本身!我在大四时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儿子的信》,正是这本书引发了我对教育的思考,促使我开始对教育进行了这么多年的研究。当时我只有20几岁,只觉得有一句话很深刻,但深在哪里并没完全理解。这句话简单得不得了:“人需要人!”它的意思是,一个人必须在人的环境下才能长成完整意义的人,也就是他需要别人的存在,对他确认、理解、鼓励,最后他得以建立独立的人格!孩子的出生后,他的成长处在一种孤立无援的状态,他就会孤独、无助、没有安全感,需要家长的陪伴。否则,他会渐渐产生恐惧感、对人生的无助感,也就没有办法成长。太多的家长因为自己事情太忙就用钱打发孩子,其实大错特错。假设在此时此刻,让孩子选择给他100块钱或父母用1小时来陪伴他,来了解他的生命,他可能会选择100元钱。这是因为,他自己不知道他真实的需要是什么,他的潜意识里更需要父母用1小时确认他的价值,伴随他成长!我们既要把孩子在主体资格上当作平等的人来对待,又要在思维方法上考虑到他的人格是待发育的、能力是待培养的,所以还不能完全理解我们的意思。这也是儿科医生难当的原因。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只是哭,不知道自己哪不舒服,医生必须像兽医对待小动物那样去观察、了解。孩子缺乏父母的爱,他自己并不清楚,更不会表达。这就需要我们家长去体会、去陪伴孩子!通过陪伴来了解孩子,通过陪伴消除孩子的恐惧感。

第七个工具是 “批评”

这是应该非常小心慎用的工具。“批评”只有针对行为本身才可能起作用。使用这个工具的前提是:家长和孩子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关爱、关系稳定!这样批评才有作用。如果家长和孩子互相不理解、不信任,即使批评是正确的,是直指行为的、不损害人格的,孩子依然不接受你的批评,这时批评只会起副作用。批评是非常专业的事情,没有经过训练,很少有人会把批评做对。因此最保险的办法就是尽量不用批评。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怀孕手册
新妈手册
育儿宝典
孕育饮食
早期教育
母婴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