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亲子知识 > 育儿宝典 > 孩子不能接受批评怎么办

孩子不能接受批评怎么办

来源:潮女谷    阅读: 2.3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孩子不能接受批评怎么办,智力的大门需要通过钥匙来开启,家长应当与孩子统一战线攻克难关,提升孩子的抗压能力绝不能通过体罚的方式,宝宝对于新奇的事物都是很好奇的,看完孩子不能接受批评怎么办,学着启蒙家里的小天使吧!

孩子不能接受批评怎么办1

孩子不能接受批评怎么办

父母批评孩子的错误时间

1、一起吃饭时

父母因为工作本就与孩子聚少离多,好不容易和孩子吃顿饭,看到孩子有什么问题,或者突然想到孩子有什么问题,就开始教育孩子。

这样会影响孩子的食欲,破坏本来宁静的家庭时光,让孩子觉得和父母吃饭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严重影响他的身心健康。

2、发生直接冲突时

孩子说好晚上8点回来,结果10点才回来。父母早已窝了一肚子火,这时如果开口,必然发生直接的冲突。

倒不如把事情压后,等第二天再听孩子解释。而且,父母表现了宽容与大度,会让孩子自觉地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3、早上出门时

一日之计在于晨,早上起床大家都希望用美好的心情迎接新一天的到来。

而父母要帮助孩子树立阳光的心态,而不是让孩子从早上开始就受气。否则,一整天可能都是气急败坏的!

4、父母脾气变坏时

父母生活压力大,在遇上孩子犯了错的时候,气不打一处来。不能管理好情绪的父母就会借机向孩子大发脾气。

这时候,很容易一张嘴就骂人,结果伤了孩子,也损害了自己做父母的慈爱形象。此时,一定要息怒,等自己心平气和后再开口。

借鉴:古人批评孩子也讲时机

古人对批评教育孩子的时机也很讲究,他们认为,年幼和地位卑微的人有过错的时候,不应该责备。

清人陈继儒认为“卑幼有过,慎其所以责让之者”。他认为以下七种情形不宜批评孩子:

第一,“对众不责”,即不要在众人面前责备孩子。

第二,“愧悔不责”,即惭愧后悔不责备孩子。

第三,“暮夜不责”,即夜晚不责备孩子。

第四,“正饮食不责”,即吃饭时不责备孩子。

第五,“正欢庆不责”,即正在欢庆时不责备孩子。

第六,“正悲忧不责”,即正在忧伤时不责备孩子。

第七,“疾病不责”,即正在患病时不责备孩子。

孩子不能接受批评怎么办2

想要做到正确的批评,这三个底线,父母需慎重触碰。

1、对人不对事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父母,批评孩子时,口无遮拦,只顾着发泄情绪,将批评的矛头指向孩子本身,而不是孩子的行为

比如父母不满孩子学习,说:“你就是笨!”而不是说:“花的功夫不够。”

比如孩子做错事撒谎,父母说:“你这个撒谎精!”而不是说:“撒谎是不好的!”

当我们批评孩子的时候,应该就事论事,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评价,而不是任性、放纵地指责孩子的人格和品质。

“笨”和“花的时间不够”,"撒谎精”和“撒谎的行为”,这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

客观评价孩子的行为,孩子还可以去弥补和修正,还可以继续做个好孩子,但人身攻击,给孩子打上各种各样的标签,就意味着孩子今后怎么做都于事无补。

2、不注意时间与场合

批评孩子之前,父母一定要注重时间和场合。

古人说,教育孩子有七不责:“对众不责、愧悔不责、暮夜不责、饮食不责、欢庆不责、悲忧不责、疾病不责。”

拿“对众不责”来说,我见过很多家长,不分时间,不分地点,只要孩子让自己不满意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教训一顿再说。

面对这种场景,孩子的第一反应是逃避这个丢脸的情境,即使你说的再有道理,孩子也听不见,而且这种方式最容易摧毁孩子的自尊心。

很久之前看过一个报道,一个孩子因为在学校犯了点错,老师把孩子父亲叫到学校,这位父亲很气愤,当着办公室所有老师的面,一边骂,一边给了孩子一巴掌。结果到了晚上,孩子迟迟没回家,家人连夜出去找,才发现孩子已经自杀了。

再小的孩子,父母也请给他留点面子。

无论是在亲戚面前、大街上、餐厅还是在学校......人前教子都要慎重。

3、推开、拒绝孩子

曾经在地铁上,看到一小朋友,惹了他妈妈生气,哭着喊“妈妈抱!”妈妈不停地推开孩子,用充满着拒绝和冷漠的语气地说:“你一个人在这里吧,我不管你了!”

生活中这样的场景也很常见,孩子调皮,妈妈带着隔离和拒绝的情绪去批评孩子

“你不是不走吗?过来干什么?”

“你别抱着我!知道你自己错了吗!”

对孩子而言,最令自己难过和害怕的批评,不是打骂,而是父母的不接纳。

虽然,这种方式似乎可以让孩子乖乖就范,但并不能让孩子认识到错误,反而让孩子觉得,犯了错,父母不再喜欢自己。这样的.认知,很容易让孩子陷入焦虑。

批评孩子,要让孩子知道,我无条件接受你,我不接受的只是你的行为。

每个孩子犯错后,都希望父母一如既往地爱自己。

批评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知道哪里做错了,如何弥补犯下的错误,并不是单纯地让父母发泄情绪。

批评的原则,是在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尊重孩子的前提下进行的,少了这个原则,批评就没有意义。

对孩子的批评有的放矢,孩子正视自己所犯的错误,改正自己的错误,这才是批评之后最好的结果。

怀孕手册
新妈手册
育儿宝典
孕育饮食
早期教育
母婴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