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亲子知识 > 育儿宝典 > 大学生为什么要培养兴趣爱好

大学生为什么要培养兴趣爱好

来源:潮女谷    阅读: 5.43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大学生为什么要培养兴趣爱好,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孩子是最重要的,培养宝宝的智力是刻不容缓的,孩子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得到父母的认可,家长不能一味地去责骂孩子,以下是大学生为什么要培养兴趣爱好。

大学生为什么要培养兴趣爱好1

秘密1: 每个人都需要不断调换频道,爱好可以为生活添加力量

我国每年都会有一个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不断地呈现问题,提出建议。

这也说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据报道,我国大概有 20%的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50%的大学生觉得有压力感。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来源多样,缓解方式也多样。压力源有学习压力、情感压力、经济压力、人际压力、就业压力等。从个人角度,缓解方式有向人倾述、参加活动、休闲娱乐、咨询等。

往往,压力无处不在,压力人人都有。就看,如何缓解压力。

我目睹一些大学生因为压力而产生心理问题,也目睹一些大学生面对压力游刃有余。

小G是我的学生,从大一时就想着争取保研的机会,大一时成绩名列专业前茅,大二却下降不少,慢慢开始压力倍增。她性格内向,不会很主动与人交流。一次找到我寻求方法。聊的过程中,我深知她对自己要求太高,有些完美主义,不容自己有半点失败。我告知了她一些缓解压力的方式。

直到大四时,她又开始进入我的视野,因为申请保研失败了。不过,那时的她已经没有之前那样的执拗,而是更加理智和坦然。

我问她,大学里主要采取什么方式缓解自己的压力?她说道,大二时除了学习主要是多参加一些活动,最主要的是培养一个爱好——弹吉他。课余的时间,除了锻炼身体,就是弹吉他,并且还参与到学校的兴趣小组中。一到学不进去,情绪不好时,吉他便成为了自己的陪伴。经常和其他吉他爱好者一起表演,甚至还进行创作。

听到这,我知道吉他给了他力量。她虽然经常拿奖学金,但单一的学习和繁重的学业不可能让人一直有动力和快乐,调换频道,在不同领域中间切换,给了她更多的精彩和自信。

柏拉图在《对话篇》中提到,人们应该从外在繁琐的事物中超脱出来,这样才能幸福。美国的哲学家查里斯· 波瑞特比尔,认为休闲教育可以促进个体的身心健康,提升个体的幸福感。法国社会学家杜马哲迪尔认为,休闲是指人们从工作、家庭、社会的义务中摆脱出来,

可以更好地休息、转换心情、增长知识

这里提到的休闲,就是自己选择工作和学习以外的一种活动,其中就包涵了爱好。

爱好,可以让我们不那么快淹没在平淡而琐碎的学习和工作中,它会时时提醒我们,眼前的生活里,也有诗情画意。

秘密2:学习和工作会有瓶颈,爱好会给你不一样的机会。

在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中,都会有焦灼期和瓶颈期。这个时候如果有高人点一下,估计会有转折,这也是很多渴望的。

记得,自己在工作第三年的时候,我熟悉了学生工作多有的领域,我知道做好工作必须要追求每个细节的,同时还得有创新和突破。可那个时候,慢慢觉得工作有了瓶颈。

在博客流行的时候,我开始关注网络,关注网文。毕竟大学生都是网络的活跃分子,他们在哪里,工作阵地就在哪里。

不过,当时不知如何下手,不知如何写文章。于是就从模仿开始,看了李开复的《一网情深》,知道了可以从答学生问开始。了解了当时同行中写网文的高手,从借鉴入手,知道要多与学生互动,要掌握学生的痛点。于是,便开始踏上写作的征程,一句一句来,一篇一篇琢磨。

写作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它不是我工作的核心,但依然成为了我很主要的爱好。平时只要有时间,就会去写。因为这不仅是工作的补充,更多的是一种自我放松和抒怀。

后来,我参加了全国辅导员的博客大赛,用两年的时间获得了全国十佳。于是,便结识了很多这里领域的高手,从选题、表达,以及文风都得到不少人指点。也基本摸透了网络思政工作的一些门道,后来不断研究,申报课题,搭建平台,这让我在这个领域走在了同行的前面,于是资源和机会接踵而至。我经常受邀给省里的同行分享,到兄弟学校作专题报告,也被很多杂志邀请写专题文章。

爱好在娱己的同时,也给了自己更多的可能。

小M在大学里是我的学生干部。在中学时学过一些演讲,也参加过中学的演讲比赛。当时他就是处于对演讲者的崇拜,以及对演讲的好奇,于是便开始学习。越学习,越有感觉。越实践,越喜欢。到了大学后,课余还会坚持这个爱好,主持个班会,做个活动主持。

由于爱好的坚持和能力的积累,便有了机会去主持更大的活动,如学院迎新晚会、运动会开幕式、大型学术竞赛等。后来,成了学院学生主持的一哥。

小M学的是食品专业,毕业时找了份500强企业的质量控制工作。工作第一年,从适应到自主,并没有太多出彩,毕竟500强企业里高手如云。除了要有工作能力,也要有机遇。

一次公司的年会,原来的主持一哥年底跳槽离开了,活动负责人就如热锅上的蚂蚁急着找人顶替。小M得到了部门的推荐,于是有了机会。

那次年会,全场上千人,小M凭着稳健而带有幽默的表现征服了全场。这一下,全公司上下都认识了他,老板对他称赞有加,一下子就成了红人。

后来,小M的发展挺顺风顺水,一方面是自己的努力和能力,另一方面,也是成功的引起了领导的注意。他后来感慨到,真没曾想过自己的一个爱好给了自己很多机会。

有个能拿的出手的机会的确很重要,也许在工作以外的场合,会给你不一样的机会。

秘密3: 圈子有时很小,爱好会让你链接不一样的朋友圈

我们的圈子无非有这几个,工作的同事圈、同学圈、朋友圈、亲友圈等。从工作的角度,我们的同事圈并不大,和一个部门的比较熟,其他的可能也就算是认识而已。

而且在工作的圈子中,我们会面临层级关系,正常的工作关系我们很难和上层的同事和领导有紧密的联系和接触。也很难去认识工作链条以外的.人,毕竟工作交叉不多。而爱好会让自己有更多的可能。当你看到,企业的领导喜欢打网球很多人跟着也都学会了的现象,就不足为怪了。

现在有很多的大龄单身青年,迟迟都没有解决婚姻问题。这里面原因很复杂,但有的人会是因为圈子小,选择面窄。我前面提到的同事H属于此类,后来是通过旅行的爱好解决的多年的疑难杂症,因为他多了一个旅友圈。

如何扩大圈子呢?除了主动,用爱好换取可以一试。

比如说,我还有一个爱好就是喝茶,于是经常去社区附近的茶叶店品茶聊天。在一次的品茶中,结识了几个HR。那次并没有留下联系方式。但后来,又在店里碰到,才知道他们会经常到这里品茶聊天。那以后,便真正交了朋友,不仅可以和他们一起品茶,还可以一起聊大学生就业。

于是,这些HR成为了我帮助大学生就业指导了有力助手,还可以经常成功推荐学生就业。而且通过他们,认识越来越多的HR,还加入了兄弟会华南招聘会,偶尔参加一下他们的活动。

在爱好的圈子里,大家不会特别在乎各自的职场身份,大家会珍惜由于爱好在一起的缘分。然而,这会带给自己不一样的朋友圈。

如何发现并培养自己的爱好?

有人可能想问我,那我没有兴趣爱好,怎么办啊?以及,一定要拿得出手吗?自己玩玩不行吗?

想想小时候,我们报过的兴趣班,也许是琴棋书画,也许是唱歌跳舞,也许是篮球足球 ……这些都可以发展成为自己的爱好。现在的人们越来越追求生活的多元化,学插花、玩烘焙、搞茶艺、弄摄影、打网球等。这些,都可以去试试。

而为什么一定要练到“拿得出手”?

从心理学上讲,兴趣要变成可以持续的爱好,光凭一时的冲动是不足以支撑的。为什么说“兴趣可以培养”,其实这句话真正的点,在于第一次尝试某事带来的成就感,这种初体验会让我们对这件事充满信心,从而产生所谓的“兴趣”。

而成年人的成就感,很多时候来自于自我满足和外部肯定。只有把一件小事打磨到可以充满信心的见人,这种成就感,才能支撑我们将兴趣继续发扬下去。否则,兴趣只能变成三分钟热度,难以持续。

拿的出手,会让自己更容易被记住,更容易获得机会和资源。就算拿不出手,参与式的玩都会给自己不一样的活法,也会有一些机会。

大学生为什么要培养兴趣爱好2

1、没有一个兴趣,就没有独立人格

最近看了作家周冲的一篇社会纪实故事,概括起来就是:一女子经历了狗血又无比坎坷的一生,有过穷困潦倒,也享受过荣华富贵,最后失去爱人,生无可恋跳楼自杀了。

窃以为,她的喜乐哀愁,都寄托在他人身上,独自一个人时就找不到任何感到幸福的事情,这才是悲剧的根源。

每当看到一个类似悲剧的发生,惋惜当事人的同时,不免会生出许多感概,最遗憾的莫过于这些人没能拥有一个特别的爱好,一个足以当作支撑自己活下去动力的兴趣。

都没有一个独特的兴趣爱好,还谈什么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更别提在事业上达到一定成就了。

人生而孤独,没有个特别的爱好,而是把精神寄托在他人身上,这行为本身是多么冒险!

2、有个可以献身的爱好,是生活的最大动力

美国生物学者史黛西·奥布莱恩写过一本《卫斯理的守候》,其中,猫头鹰与史黛西十九年漫长的相依守候,当然感人肺腑,但我印象最深刻的却是斯蒂夫,一个在书中只出现了两三页的野外动物习性学家。

斯蒂夫痴迷研究,只身闯入亚马逊丛林深处,每天泡在长满寄生虫的及膝深水里,通宵观察鸮猴,不久脚就烂掉了,整个人慢慢地变成了丛林的一部分。感染一身寄生虫回来,有一种虫子甚至在他身体里产卵,而出于科学目的,他收集起这些亲自孵化出的虫子,送给热带疾病专家。

你想象一下那个画面,一种《疯狂动物城》里满头牛蝇乱飞的牦牛的即视感。要不是知道他们是学者,还以为他们搞行为艺术呢。

据说很多学者前往亚马逊丛林里做研究,都事先做好阑尾切除手术,因为独自步行六周才到达与世隔绝的那里,一研究就是一年,一旦发作阑尾炎就面临死亡。

这些野外生物学者为科学事业奉献了一切,他们有多挚爱自己的事业可见一斑。像他们这样,有个可以献上生命的爱好兼事业,怎么会失去活下去的动力呢?

3、兴趣与志向(事业)的关系

其实很多名人,在谈到自己成功之道,都在强调兴趣的重要性。比如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谈创业,“想要胜出,创业者必须专注于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问题”。他本人也兴趣广泛,最痴迷阅读,知识的熏陶成为他日后事业的基石。

李开复先生在自传中写道:天赋就是兴趣,兴趣就是天赋。

他认为人们往往对感兴趣的事情才学习快速,才是自己天赋所在;把自己感兴趣的一点发展成事业,会事半功倍,更容易成功。这点与扎克伯格的观点是一致的。

而著名美籍华人数学家、哈佛教授丘成桐先生,在北大附中的一次演讲中,也谈到了体育、音乐、美术这些兴趣爱好与数学(他的事业)的关系。

他认为:体育让人有一个良好的体魄,继而能让人集中精神;音乐和美术能够则冶性情。因此音乐、美术、体育对学问和人格训练至关重要,即兴趣的培养,才是决定其终身事业的关键。

他佐证了兴趣与事业不一致的时候,兴趣还是有益于事业的发展。

即没有从事自己的爱好,只是把爱好当作工作之余解压的消遣,也还是对实现志向有所助力。因为毕竟爱好提高了生活情趣,给了大家信心和勇气。

另外,学习方法有时候跨领域还是可以触类旁通。学会一个技能,发现解锁另一种技能也很容易。从而良性循环,逐渐对于每一种新鲜事物都感兴趣,永远向往更大的世界。

4、兴趣往往一不小心,就改变了人的一生

法布尔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之前介绍《昆虫记》的时候讲过。

法布尔嗜虫如命,他把自己困在荒草园,倾尽一生醉心于和“虫子”打交道,专为其写出了二百万字的大书《昆虫记》。足以见得法布尔对昆虫们的痴爱程度之深。

这部畅销两个世纪的科学巨著,融作者毕生的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观察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人类获取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传世经典。

《昆虫记》也为法布尔赢得了“昆虫界的荷马”以及“科学界诗人”的美誉,甚至提名了诺贝尔文学奖。

这是专注一件平淡的爱好,造就了一个举世瞩目的传奇的例子。

而说功利点,对一般人来说,不也有“因兴趣实现理想”的例子吗?一对双胞胎姐妹,通过从小热爱“数独”这一个看似跟学习无关的爱好,敲开了美国名校康奈尔大学的大门。

大学生为什么要培养兴趣爱好

5、兴趣广泛而无一精擅

有的人生来就是个好奇宝宝,对什么都喜欢,涉及各个领域,但精力有限,因此不能在某个专业实现卓越的突破。又不舍得放弃一些兴趣。

自然是有一个特长对事业更有所帮助,但爱好无法割舍的话,我觉得那就事业与爱好分开好了。

不用靠兴趣赚钱维生的话,爱好无一精擅又如何呢?这样的话,兴趣不过是认识世界在世界玩乐的手段。也许这种人的爱好本身,就是享受体验各种新鲜事情的过程呢。

最后想说,有些家长为了帮孩子找到兴趣所在,经常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这也未尝不可,但是不要同时报多个,以及逼孩子考级。孩子只要感兴趣,自己会主动学习。催太紧,适得其反就不好了。

找到一个终生爱好,没想象的那么容易。但先养成一个最简单的爱好,比如阅读之类的,也会受益终生。所谓,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成本最低,受益最大。

但不管爱好到底是什么,都尽早帮孩子找到一个痴迷一生的美好兴趣吧!

怀孕手册
新妈手册
育儿宝典
孕育饮食
早期教育
母婴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