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亲子知识 > 育儿宝典 > 孩子爱打小报告应该怎么样纠正

孩子爱打小报告应该怎么样纠正

来源:潮女谷    阅读: 1.76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孩子爱打小报告应该怎么样纠正,对于孩子的这种行为家长绝对不能忽视,成长的过程中有快乐也会有烦恼,解决问题、培养能力,是很多孩子的发展目标,所有父母应当重视起对孩子的教育。为大家分享孩子爱打小报告应该怎么样纠正。

孩子爱打小报告应该怎么样纠正

孩子爱打小报告应该怎么样纠正1

孩子爱打小报告原因

我们可以仔细观察身边孩子在打别的孩子小报告的时候,通常是在什么情况下。比如孩子说“妈妈,姐姐不好好吃饭”,那么此时告状的孩子肯定自己是好好吃饭的,借机想博得大人的表扬,如果此时大人说“是啊,你看弟弟都吃完了,姐姐怎么还没吃完呢”,那么孩子的目的就达到了。

孩子喜欢表现本身是件好事,这就意味着孩子已经慢慢地有了一定辨别是非的能力,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他是想要通过这件事来标榜,试图告诉大人:“看,我表现得很好吧,没有犯错。”

孩子爱打小报告是个缺点吗

有的妈妈听到老师说自己孩子在学校爱打小报告就会特别焦虑,觉得这是孩子的缺点,还有家长生怕老师会因此歧视自己孩子,也害怕孩子这样没有小朋友愿意跟他玩。

其实,虽然爱告状虽然并不是什么优点,但也不能完全说没有好处。爱打小报告的孩子一般都具备以下几点优点:

01有正义感

爱打小报告的孩子,通常自身做得比较好,同时对违反规则的行为不能容忍,所以通过告状希望家长和老师来制止其他孩子的不好行为,这其实是体现了孩子内心的'正义感。

02表达能力强

爱告状的孩子为了说清楚事实,通常会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表达清楚,他们可以预见到不好的行为能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并且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通过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意愿和想法。

03懂规则

爱告状的孩子一般都能遵循规则,比如我家孩子幼儿园班上有一次老师出去一会儿,让小朋友们自己在教室看电视,要求大家不允许下位,可是有一个小朋友就随意下位走动,老师回来之后我家孩子就向老师告状,说那个小朋友下位了。这样的孩子会把老师、家长平时的教导放在心上,不仅自己坚决执行,对其他小伙伴同样也有一样的要求。

正是由于孩子告状的原因各有不同,我们在处理孩子告状这件事上也不能一概而论,虽然爱告状的孩子有一定的优点,但也不能说爱告状这件事家长就不管不问,我们要分清楚孩子告状背后的真正原因,才能做到对症下药正确引导。

孩子告密家长如何引导

倾听孩子,坐下来与孩子沟通。“共情”孩子的感受,鼓励他说出更多的真相,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如果属于鸡毛蒜皮的事情,给予一些安慰就好了。如果属于比较严重的问题,要引导孩子理性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对孩子的告密行为既不要表扬也不要批评。家长可以说:“那些行为是不对的,我很高兴你没有和他做同样的事情。”而不是横眉冷对:“怎么小小年纪就会告状了?”也不是鼓励怂恿:“出现这种事,你要报告给老师和学校!”对“报告”的孩子而言,他们所寻求的只是公正本身,当违规行为受到谴责时,他维护正义的强烈愿望就实现了。

孩子爱打小报告应该怎么样纠正2

孩子为什么喜欢打小报告?

打小报告使得一个孩子能占据上风,至少能在父母或老师面前获得了有利地位。打小报告还有着自身的积极方面:它可以揭示出学前儿童向你表达自己立场的欲望,孩子明白了规则的含义并且能够明辨是非。不过,鉴于这一阶段的孩子社交技能以及处理冲突的能力不足,所以他们会漂亮地选择刹车,去做轻松的告密者。

如何处理孩子的小报告?

1、查明事情的真实情况

在你给孩子贴上告密者的标签之前,先放缓脚步来把真相弄弄清楚。的确,孩子需要逐渐学会不打小报告,但是在孩子早年,这种行为也是孩子知道寻求帮助的一种手段。

还分辨不出什么信息是值得告密的,而什么是无关紧要的。例如,“爸爸,杰克在玩我的玩具汽车。”与“爸爸,杰克在大马路上玩耍。”很明显,这两种情况,前者只是恼人的情况,而后者则是危险的警告。父母需要做到的就是逐渐让孩子区分这两种情况,并且及时将有用的信息进行汇报。

2、不要使用赏罚

大多数情况下,宝宝告密都是属于没事找事,表达不满的情况。因此父母切忌表扬告密者,而惩罚另一个孩子,这样会给孩子误导。孩子会在赏罚之中更加确信一点,那就是打小报告是正确的做法。

3、增加告密的代价

当孩子为小事而打小报告时,给孩子一些事情去做,这会自然地加重孩子的负担,孩子便会知道以后不可以再这么做。例如,当孩子告诉你,“哥哥抢我的玩具。”与其立即做出回应,不如对孩子说,“你为什么不把哥哥的行为画成一幅画呢,我稍后会来看的。”孩子会立即意识到,花那功夫去画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4、探索备选方案

当孩子遭遇困境,父母需要向孩子给出备选方案,而不是任由孩子的告密行为。告诉孩子,“如果你能冷静下来,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那么我给予你的帮助或许会更大。”随后询问孩子告密的动机,是为了让父母或老师惩罚对方,还是本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事情的真相如何?不如向孩子了解清楚后再做决定。父母可以遵循这样的步骤:

首先告诉孩子,“我知道杰克拿你的玩具玩你很不开心。”

其次再告诉孩子,“那么如何让杰克也了解你的感受呢?”

然后教会孩子使用语言明白地处理这一问题,“现在轮到我玩了吗?”或者“我不喜欢你拿着我的玩具。”

最后,如果孩子的怨气没那么大,你也可以鼓励孩子玩其他玩具,而不是执着这一问题。

怀孕手册
新妈手册
育儿宝典
孕育饮食
早期教育
母婴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