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亲子知识 > 育儿宝典 > 国外如何教育孩子吃苦

国外如何教育孩子吃苦

来源:潮女谷    阅读: 1.12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国外如何教育孩子吃苦,你知道吗?因为文化的不同和所处的环境的不同,因此中国和西方的文化会有很大的差异,进而会影响教育观念,不同国家的教育的观念是有所不同的,下面一起看看国外如何教育孩子吃苦。

国外如何教育孩子吃苦
国外如何教育孩子吃苦1

1、美国

家长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美国南部一些州立学校为培养学生独立生存的适应社会能力,特别规定:学生必须不带分文,独立谋生一周方能予以毕业。

条件似乎苛刻,但却使学生们获益非浅。家长对这项活动全力支持,没有一位“拖后腿”、”走后门”、“搞小动作”的。美国的中学生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美国青少年从小的时候开始,不管其家里多富有,男孩子12岁以后就会给邻居或自己的父母在家里剪草、送报赚些零用钱,女孩子则做小保姆去赚钱。14岁的詹妮每周礼拜六要去餐馆打工,母亲告诉她,你完全可以在家里帮妈妈干活,照样可领取工资。但詹妮觉得在家赚自己母亲的钱不是本事,她一定要去外面赚钱来表示自己有自立的能力。

2、瑞士

父母为了不让孩子成为无能之辈,从小就培养孩子自食其力的精神。譬如,对十六、七岁的姑娘,从初中一毕业就送到一家有教养的人家去当一年女佣人,上午劳动,下午上学。这样做,一方面锻炼了劳动能力,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学习语言,因为瑞士有讲德语的地区,也有讲法语的地区,所以这个语言地区的姑娘通常到另外一个语言地区当佣人。

3、德国

家长从不包代替孩子的事情。法律还规定,孩子到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等。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义务感。

4、日本

教育孩子有句名言: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的赐予,其他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得。许多日本学生在课余时间,都要去外边参加劳动挣钱,大学生中勤工俭学的非常普遍,就连有钱人家的子弟也不例外。他们靠在饭店端盘子、洗碗,在商店售货,在养老院照顾老人,做家庭教师等来挣自己的学费。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给别人添麻烦”,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论多么小的孩子都要无一例外地背上一个小背包。别人问为什么,父母说:“他们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来背。”

5、加拿大

为了培养孩子在未来社会中生存的本领,人们从很早就开始训练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在加拿大有一个记者家中,两个上小学的孩子每天早上要去结各家各户送报纸。看着孩子兴致勃勃地分发报纸,那位当记者的父亲感到很自豪:“分这么多报纸不容易,很早就起床,无论刮风下雨都要去送,可孩子们从来都没有耽误。

国外如何教育孩子吃苦2

中国和美国的教育观念的不同

1、对孩子塑造上的差异

美国父母:美国的父母其实更多的希望让自己的孩子经过锻炼成为一个可以有自理能力的“独立人”,所以为了能够达成这个目标,在孩子年幼的时候,父母们就会给孩子制定一些简单的任务并且是让孩子独立的去完成。从锻炼孩子独立生活能力上出发,对孩子采取“放养”的手段,也就是在孩子小的时候,就给孩子创造很多自我锻炼的机会和条件,从而让孩子在各式各样的环境中得到充分的锻炼。

在生活上,美国的孩子从小就是有独立空间的,他们在自己的房间里睡觉,自己布置自己的屋子,这对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是极其重要的。而随着孩子越来越大,父母对孩子的限制会越来越少,对孩子的选择上有很大的尊重。在经济上,美国的孩子基本上零用钱是很少的,当然排除那些富二代。大多数的美国孩子零用钱都是依靠打零工来挣取的,也就是说在青少年时期,美国孩子已经有了很强的自理能力了。学习方面,美国的父母其实并不是太注重孩子的考试成绩,他们更多的是注重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注重孩子天赋上的培养。

中国父母:中国的父母自古以来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他们希望孩子可以一直努力,通过自己的奋斗来赢得自己美好的将来。他们并不会过多的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更多的是处处为孩子着想,生怕孩子有一点磕磕绊绊的。当然现在我们已经开明了很多,把孩子供成祖宗的父母已经少之又少了。

在生活上,孩子年幼时大多中国父母都会把孩子的床放在旁边,防止孩子出现意外。而在家务活上基本孩子是碰不到的,因为做家务会浪费孩子的学习时间,中国的思想观念其实还是以读书为重。除此之外,中国父母也会对孩子有过度保护,甚至有些父母会出现护犊子是非不分的情况(极少数)。而在孩子的经济方面,中国父母大多都会满足孩子的需求,比如孩子想要个手机、电脑,只需要跟父母撒撒娇,就能拿到手,只要孩子学习没问题,孩子的一切要求父母都尽可能的去满足。而对于孩子的天赋,中国父母绝大部分都是要先以学业为主,只有学习好了之后才能去谈兴趣天赋这些东西。

2、教育内容上的差异

美国家庭:有什么样的教育目的,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内容。美国家庭教育内容丰富,注意让孩子在体力、认知、语言、社会性、情感上获得和谐发展。所以很多人也把美国家庭教育称之为真正的“素质教育”。在促进孩子体力增强上,父母鼓励孩子多参加室内室外活动,室内活动如打羽毛球等,室外活动如踢足球,爬山等。在促进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上,父母从小就注意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能力,注重孩子听、说、读、写各方面的发展,如父母去图书馆借阅图书或学习时,喜欢带上孩子,让其受到环境的熏陶,萌发学习的欲望。在社会性的.培养上,从孩子幼时起,就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时也会采取一些奖励措施,鼓励孩子独立地面对社会。同时,美国家长也很重视孩子交际能力的培养,他们会鼓励孩子多参与一些集体活动,从而在集体生活中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

中国家庭:家庭教育成了学校教育的延伸,重视读书,偏重智力的开发与投资,相对忽视生活能力的培养和锻炼。由于过分地关注孩子的成绩,以至于忽略了孩子其它方面的发展。在生活上,父母总是为孩子准备好一切,很少让孩子自己动手;在交友上,一旦发现自己的孩子与所谓的“差等生”交朋友他们就严加阻止,他们很少让孩子参加集体活动,认为参加课余活动是在浪费时间。所以我们会经常看到一些学习成绩好但是性格孤僻,生活不能自理,不懂得怎么与人相处的所谓“优等生”。

3、更新家庭教育观念

思想决定行动。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必须以更新家庭教育观念为先导,一项调查显示,目前中国

中小学家庭教育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家庭以孩子为中心,强制式填鸭教育,事事包办的生活方式,又或父母严宠不一,父母教育步骤不一致等等。但在美国家庭父母与孩子是相互平等的关系,他们不会强制性地要求孩子做自己不爱做的事,结果就是中国孩子一般比较叛逆,而相反美国孩子相对听话。所以,要改变人的行动首先得改变人的观念。

4、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

美国的父母比较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相比而言,中国的父母嘴上虽然鼓励孩子全面发展,而在实际生活中往往把握不住。中国未来家庭教育体制改革应该不仅嘴上鼓励或者思想上希望孩子全面发展,还要拿出实际行动,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来实现孩子的全面发展。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得向中国的父母来灌输这种思想。

5、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美国父母很重视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孩子做错事情时,美国父母不会像中国父母那样批评孩子或为孩子讲解出正确的答案,而是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找出正确答案。这一点上很值得中国借鉴。父母如果总是为孩子找出正确答案,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形成一种依赖。这正如做人的道理一样,如果父母总是为孩子铺好路,一旦孩子遇到麻烦或挫折就去帮忙解决,较终的结果只会是导致孩子缺乏面对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怀孕手册
新妈手册
育儿宝典
孕育饮食
早期教育
母婴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