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亲子知识 > 育儿宝典 >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来源:潮女谷    阅读: 1.65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因素有哪些?其实每个人都会出现攻击性行为,尤其是在儿童时期,比如说一个孩子,看起来文静,却能因为一件事和其他孩子打起来,下面讲讲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因素有哪些1

1、生理因素的影响,有研究表明,攻击性行为倾向与雄性激素水平有关,所以,通常男孩比女孩的攻击性行为多,这是生理因素造成的。

2、心理因素的影响,幼儿期是社会性萌芽时期,开始喜欢友伴和团体的游戏活动,同时又是自我为中心的阶段,缺乏必要的社会交往经验,两者相互冲突矛盾的结果,便产生了攻击性行为。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3、家庭教育因素的影响,如果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使用暴力,孩子们也会有样学样,因此许多家庭因素也会影响到孩子的攻击性行为。

怎么解决儿童攻击性行为

1、创造一个不利于攻击行为产生的环境。与成人相比,孩子的行为更易受环境的影响,尽可能避免刀枪玩具、有攻击色彩的词语和攻击性行为的刺激。

2、教会孩子如何宣泄情感。要教给孩子宣泄烦恼、愤怒的方法,尽可能将攻击性活动减少到最低限度。不妨引导孩子向大人倾诉内心情感;通过活动转移孩子当时不愉快、压抑的情感。

3、采用不同方法,提高孩子自控能力。首先使孩子对攻击行为产生的不良后果感到忧虑不安。其次,要注意培养孩子的爱心和同情心,教会他们懂得明辨是非。

4、以身作则,做孩子的表率。家长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孩子们的一言一行基本上都是从家长身上学来的,因此家长一定要做好表率。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因素非常多,但主要还是受到家庭、父母、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虽然小孩子打架看起来不算非常严重,但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

毕竟儿童时期对性格的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为了孩子的身心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改掉不良习惯。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因素有哪些2

儿童的攻击性(或称侵犯性)是儿童社会性发展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一个人生来就具有一种内在的攻击倾向,但随着生理心理发展,这种攻击倾向可能会指向一些有意义的目标,如征服外部环境,在驾驭环境中取得成功。

朝这个方向发展的"攻击性",会变成人心理中的积极成分,如坚忍性、毅力、意志品质等。

但是如果这种与生俱来的攻击倾向指向一些不被社会赞许的目标,如伤害别人,这种攻击性就是有害的。在一些完全不能和别人和睦相处的成人以及那些犯罪者身上,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这种攻击性的后果。

什么是攻击性

心理学中把攻击性定义为他人不愿接受的出于故意或工具性目的的伤害行为,这种有意伤害包括直接的身体伤害(打人)、语言伤害(骂人、嘲笑人)和间接的、心理上的伤害(如背后说坏话、造谣诬蔑)。

有伤害他人的意图但未造成后果的攻击性行为仍然属于攻击行为,但孩子们在一起玩耍时无敌意的推拉动作则不是攻击行为。

攻击性行为可以分为两类:敌意的攻击和工具性的攻击。敌意攻击是有意伤害别人的行为,而工具性的攻击是为达到一定的非攻击性目的而伤害他人的行为。

在幼儿园里,一个男孩子故意打一个女孩子,惹她哭,这是敌意攻击;但如果男孩子只是为了争夺女孩子手中的玩具而打她,则属于工具性攻击。

攻击性发展的一些规律

心理学研究发现,一般来说,儿童的最早的攻击性行为在两岁末开始表现出来。有人观察了成对做游戏的20—23个月的婴儿,记录下所有冲突情节,发现这些学步儿童为了和同伴争抢东西,可能会发生扭斗(如他们争执说“这是我的”;“明明已经有汽车了”等等)。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第2张

争端发生时,他们还会威胁和逼迫同伴,迫使同伴退让。这表明20—23个月的婴儿已出现了早期的工具性攻击行为。

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因素

1、家庭教养方式和家庭氛围

现在有限多家长对孩子采取溺爱教养的态度,千方百计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娇宠、放纵、迁就孩子,从而导致孩子任性、蛮横、不讲道理和以自我为中心。

2、不良榜样的模仿

幼儿模仿性强,是非辨别能力差,因此,很容易模仿其周围人的攻击性行为,家长惯用暴力惩罚的方式教育幼儿并且容许幼儿表现攻击性冲动,幼儿就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其他幼儿,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3、家庭成员的不良关系模式

他们的家庭成员之间很少表达感情,常常争吵不休。在这种环境中,家庭成员之间的交往形式主要表现为攻击与反攻击。

幼儿外于这样一个矛盾冲突叠起、冷漠无情、失去安全感的家庭中,不良的情感气氛会使幼儿产生莫名其妙的苦恼和愤怒怀疑,常常会因失去控制而借人或物发泄出来。

4、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影响神经系统对暴力线索的繁感性,儿童遗传了某种先天性的攻击性行为的基因倾向,这种倾向会在后天环境中,一定刺激作用下得到表现或强化,从而出现攻击行为。

5、媒体的影响

电影、电视、网络、电子游戏等各种媒体中大量的暴力信息,诱发并助长着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攻击行为的对策有哪些

1、创造不利于攻击行为的环境

生活在一个有良好家庭气氛、有充裕玩耍时间以及有多种多样玩具环境中的孩子,攻击行为会明显减少。

2、去除攻击行为的奖励物

如果孩子打了人家长不制止,打人就成为攻击行为的“奖励物”,使孩子觉得打人并没有什么不对,以后还可以去打别人。

3、教孩子懂得宣泄情感

烦恼、挫折、愤怒是容易引起攻击行为的情感,教会孩子懂得宣泄自己的感情,把的烦恼、愤怒宣泄出来。

4、引导孩子进行移情换位

家长应从小培养孩子的移情能力,告诉孩子,攻击行为会给别人带来痛苦,导致严重后果。

5、家长以身作则做孩子的表率

家长必须注意自身修养,不要因自己对某些事情不顺心而在孩子面前毫无顾忌地攻击别人。夫妻之间要避免争吵打骂,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家庭是儿童的第一个学校,当家庭里面的环境处于和平的时候,宝宝的攻击性行为不会有何大程度的表现,但是当宝宝处于一个充斥着暴力辱骂的家庭之中,宝宝就会产生一定的攻击性行为,所以家长们在家里一定给宝宝做一个好的榜样。

怀孕手册
新妈手册
育儿宝典
孕育饮食
早期教育
母婴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