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 知识 > 普陀山在哪个省

普陀山在哪个省

来源:潮女谷    阅读: 1.95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普陀山在哪个省,普陀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著名的观音道场、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接下来便详细介绍普陀山的情况。

普陀山在哪个省1

普陀山,全称普陀洛迦山,普陀山岛位于浙江省杭州湾口南缘,舟山群岛东部海域。北纬29°58′3″—30°02′3″,东经122°21′6″—122°24′9″。岛呈不规则菱形,南北长约6.7干米,东西宽约2.3干米,最宽处4.3千米,面积11.82平方干米。最高峰佛顶山,海拔286.3米。

普陀山属亚热带海洋型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1℃,属典型低山丘陵区,全山可划为山地、海蚀、海积阶地、海积地貌、海蚀地貌四类。普陀山是浙江沿海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岛屿之一,滨海植物区系发达,植物种类繁多,野生畜类生存环境差,种类数量少。

普陀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著名的观音道场、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全山开放有寺院共四十多座,最大的是普济寺、法雨寺、慧济寺和宝陀讲寺。最大的`地标是总高33米的南海观音大佛。普陀山四面环海,被誉为“第一人间清静地”。

普陀山在哪个省
  

历史文化

名称来历

普陀山是普陀洛迦山的简称。依据《普陀洛迦新志》所载:普陀洛迦,梵语也。有作补陀洛迦、补陀洛伽、补怛洛伽、补陀罗伽者,当为翻译梵语之异文。在华言为小白华。

可知,普陀山是梵语Potalaka的音译,又可写作补陀洛迦山、补陀洛伽山、补怛洛伽山、补陀罗伽山,其意译是小白花树山的意思。又如《续一切经音义》所载:此山中多有此花树,其花甚香,即南海北岸孤绝山,观自在菩萨所居宫也。

所以,普陀山又被称为宝陀山,是观音菩萨所居之宫殿。

艺文

普陀山山志所收文学作品从唐宋到明清,数量非常可观。据王连胜对清代普陀山山志诗词的统计,其数量在400余首。如果加上元、明普陀山山志所收诗词,数量可能会更多。王连胜又多方探寻,共计搜集1572首有关普陀山的诗词。

普陀山在哪个省2

形成演变

舟山群岛属华夏古陆一部分,古生代以来,长期处于隆起,至中生代受燕山运动后期影响,发生一系列北北东向、北西西向为主的断裂构造,形成地垒、地堑式断块升降,构成舟山群岛雒形。普陀山深受舟山群岛构造控制。舟山群岛属天台山脉向东北延伸部分,自第四纪以来,受气候冷暖交替变化和新构造运动影响,普陀山与大陆几度发生联合和分离的变化。

早更新世(距今180万年)鄱阳冰期,大陆海岸线外移,普陀山与大陆相连。之后,发生过到鄱阳冰期—大姑间冰期的`海浸、大姑冰期和大姑—庐山间冰期的海浸。影响较大的是晚更新世早期(距今10万年前)庐山冰期之后,地球上气候变暖,一次规模较大的星轮虫海浸,浙江沿海深受影响,普陀山与大陆分离。

4万年前,继之又发生规模更大海假轮虫海浸,普陀山之梅岑、白华、金沙、青鼓垒、龙头等主要山头受之海浸或海蚀。晚更新世晚期以来(距今2.5万年前)气候又转冷,发生大理冰期,海平面下降130—160米,海岸线至少在现代海岸300—400千米之外,普陀山又和大陆相连。

普陀山在哪个省 第2张
  

全新世早期(距今8538年±120年),沿海又遭最大一次卷转虫海侵,入北母岸10—20千米处,普陀山最终与大陆分离,成为岛屿。现存普陀山海蚀地貌和海积地貌都是与大陆分离后由海洋作用形成的最年轻地貌现象。

中生代上侏罗中后期,浙闽东部是个庞大火山群,发生过海震,地心岩浆喷发和侵入,普陀山全岛几乎都为晚侏罗世火山活动第一旋回全盛期喷发物—流纹质熔结凝花岗岩覆盖。长年受海潮冲刷,风涛拍击,海生物腐蚀和岩壁升高或崩塌,造就普陀山特有的地质结构。

位置境域

普陀山行政管辖区,有普陀山、洛迦山、小洛迦山、豁沙山、小山洞五座岛,其中豁沙山、小洛迦山、小山洞属未开发的无人岛屿。有善财礁、新罗礁、虎啸礁三个明礁。

普陀山岛位于浙江省杭州湾口南缘,舟山群岛东部海域。北纬29°58′3″—30°02′3″,东经122°21′6″—122°24′9″。距渔港沈家门6.5千米。

岛呈不规则菱形,南北长约6.7干米,东西宽约2.3干米,最宽处4.3千米,面积11.82平方干米(一说陆地面积12.52平方千米)。岛东端青鼓山临大海,北至龙头山,濒黄大洋;东北与葫芦岛相距1.65千米;西尽风洞嘴,隔莲花洋与舟山岛相距3.3千米;最南端观音跳山,隔普沈水道与朱家尖岛距2.5千米,周遭屈曲,岸线周长约22.5千米。

普陀山在哪个省3

震旦第一佛国

普陀山是世界闻名的观音道场、佛教圣地,其宗教活动可追溯于秦。至唐朝,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促进了普陀山观音道场的形成,并迅速成为汉传佛教中心,传至东南亚及日、韩等国。至清末,全山已形成3大寺、88禅院、128茅蓬,僧众数千。

山当曲处皆藏寺,路欲穷时又逢僧,史称震旦第一佛国山上每逢佛事,四方信众聚缘佛国,时有天象显祥,信众求拜,灵验屡现。绵延千余年的佛事活动,使普陀山这方钟灵毓秀之净土,积淀了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人人阿弥陀,户户观世音,观音信仰被世人称为半个亚洲的信仰。

人间第一清净地

普陀山四面环海,风光旖旎,幽幻独特,自古被誉为人间第一清净地。山上金沙、奇石、洞壑、潮音、幻景浑然一体,形成山海兼胜、水天一色的独特景观。景区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在20℃左右,年降水量为1100毫米左右。

潮涨潮落,岛上常年空气清新,质量优级世所罕见,富含负氧离子,仿佛天然的大氧吧。森林覆盖率达80%,古树名木繁多,香花异草遍野,尤以普陀鹅耳枥为世界独存,属珍稀濒危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山上有国家二级以上动物30多种,是野生动物的天然乐园。

普陀山在哪个省 第3张
  

十二景观

普陀以山兼海之胜,风光独特,四时景变,晨昏物异。其风景点数以百计,可谓风光无限。如其他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一样,普陀山也有它的景中之景。游览普陀山的历代名人曾凭各自的观感,分别有普陀八景、普陀十景、普陀十二景、普陀十六景之颂赞。

明代文学家屠隆有咏普陀十二景诗:梅湾春晓、茶山夙雾、古洞潮音、龟潭寒碧、大门清梵、千步金沙、莲洋午渡、香炉翠霭、洛迦灯火、静室茶烟、磐陀晓日、钵盂鸿灏。清代裘班所编的《普陀山志》载十二景为:短姑圣迹、佛指名山、两洞潮音、千步金沙、华顶云涛、梅岑仙井、朝阳涌日、磐陀夕照、法华灵洞、光照雪霁、宝塔闻钟、莲池夜月。

莲洋午渡

莲洋就是莲花洋,处舟山本岛与普陀山之间,北接黄大洋,南为普沈水道。洋以日本人欲迎观音像回国,海生铁莲花阻渡的传说得名。清康熙《定海县志》转引《普陀志》云:宋元丰中,侯夷人贡,见大土灵异,欲载至本国,海生铁莲花,舟不能行,倭惧而还之,得名以此。

梅湾春晓

海湾春晓指普陀山的早春景色,普陀山也称梅岑,因西部山湾为梅湾,也称作前湾。据传此地多野梅,庵、篷僧众多好养梅怡性。每当早春季节,春回大地,遍山野梅,香满山谷,青山绿树,映衬着点点红斑,煞是一番美景,曾被人誉为海上罗浮。

普陀山在哪个省 第4张
  

磐陀夕照

磐陀夕照指磐陀石一带的傍晚景色。

由梅福庵西行不远处便可看到磐陀石。磐陀石由上下两石相累而成,下面一块巨石底阔上尖,周广20余米,中间凸出处将上石托住,曰磐;上面一块巨石上平底尖,高达3米,宽近7米,呈菱形,曰陀。上下两石接缝处间隙如线,睨之通明,似接未接,好似一石空悬于一石之上。

莲池夜月

莲池夜月指的是海印池的月夜景色。海印地在普济寺山门前,也称放生池、莲花池,原是佛家信徒在此放生之池塘,后植莲花,即称莲花池。

海印为佛所得三昧之名,如大海能汇聚百川之水,佛之智海湛然,能印现宇宙万法。海印池面积约十五亩,始建于明代。池上筑有三座石桥,中间一座称平桥;北接普济寺中山门,中有八角亭,南衔御碑亭。御碑亭、八角亭、普济寺古刹建在同一条中轴线上。古石桥横卧水波,远处耸立着一座古刹,疏朗雄伟中透出股灵秀,真如人间仙境,美轮美奂。

普陀山在哪个省 第5张
  

法华灵洞

法华灵洞奇特景观,方圆巨石自相垒架,形成洞穴数十余处:有的狭隘低迫,伛行可过;有的宽广如室,中奉石像;有的上丰下削,泉涓滴漏,自石罅流出而下注成池。普陀山洞穴虽多,层复出奇,唯此洞为最。洞外有青大福地、普陀岩、东南大柱等题刻。

古洞潮声

洞半浸海中,纵深30米左右,崖至洞底深约10余米。此处海岸曲折往复,巉岩峭壁,怪石层层叠叠。洞底通海,顶有两处缝隙,称为天窗。

朝阳涌日

过仙人井,登八宝岭东望,见岗上有岩斜峙似象,伸鼻举目,眺望东海,此即为象岩。象岩上侧,犹有驯服似兔的兔岩。象岩以东临海处,复道转折,层梯而下,有一天然洞窟,广不逾丈,却幽邃窍冥。洞外巨石参差,积叠人海。洞口面朝东洋,左右挽百步沙与千步沙。

每当晴日,清晨在此看日出,观海景,景色壮丽,叹为观止。旭日巨若车轮,赤若丹沙,忽从海底涌起,赭光万道,散射海水,千鲜相增,光耀心目。所以人们给它起名为朝阳洞,并把朝阳涌日列为普陀十二景之一。在普陀山见日出,以朝阳洞为先。

南天门

南天门在普陀山南的南山上,与短姑道头对峙。南天门孤悬入海,处于普陀山最南端,与本岛一水相隔,架有石桥,桥身似龙,名环龙桥。此地巨石森立,危岩高耸,中有两石如门,故名南天门。

阙门飞檐起角,中间书有南天门三字,旁有龙眼井,崖上有石鼓,阙左上方有狮子石。介 绍 南天门内群岩耸秀,门前碧波浩渺,摩崖石刻众多,门侧有清康熙年间武将蓝理所题山海大观四字,苍劲有力,引人注目。

健康养生
生活保健
常见疾病
女性健康
单身
恋爱
婚姻
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