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鹦鹉热感染几率多大

鹦鹉热感染几率多大

来源:潮女谷    阅读: 1.7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鹦鹉热感染几率多大,丽水经实验室检测宏基因检测,确诊鹦鹉热病例6例,临床诊断1例,这也是丽水市首次报告鹦鹉热病例。鹦鹉热一直都有散发病例,鹦鹉热感染几率多大。

鹦鹉热感染几率多大1

人类相当易感,受染机会与禽类接触机会多少有关,感染后免疫力不持久,易复发及再感染。

鹦鹉及家禽饲养人员、家禽加工厂工人、兽医检疫人员及实验室工作人员等因接触病鸟的机会多而感染几率较大。因此,人类的鹦鹉热作为一种养禽业的职业病已被医学界所公认。

偶尔接触病鸟的羽毛、粪便的人也可能被感染。接触患鹦鹉热的病人也有被感染的风险。

鹦鹉热感染几率多大

“鹦鹉热”的起源:

人类感染鹦鹉热首次发现于1879年,当时德国和瑞士共有7例患者在接触鸟类后发生肺炎。由于不知道病因,先后被称之为“肺型斑疹伤寒”和“非典型肺炎”。1894年在法国巴黎流行,由于当时的一些患者都与接触鹦鹉有关,则开始把这种疾病称为“鹦鹉热”。后来,一些非鹦鹉鸟类传播的肺炎被相继报道,有人将其称之为“鸟肺炎”或“鸟疫”。1930年,鹦鹉热病原体相继在许多国家的实验室中分离成功;1 964年将鹦鹉热的病原体正式归类为衣原体属。

所谓衣原体,是一种既不同于细菌也不同于病毒的一种微生物。它比病毒大、比细菌小,属于原核微生物。据凤凰网健康了解,目前衣原体分为4种,即肺炎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沙眼衣原体和牛衣原体。

鹦鹉热感染几率多大 第2张

鹦鹉热衣原体在多种细胞培养系统中生长发育均佳,对外界抵抗力较强,可于-75℃或冷冻干燥状态下存活,但置于乙醚中30分钟、0.1%甲醛或0.5%的苯酚溶液24小时均可灭活,25%乙醇(即酒精)或40%甲醇均可直接灭活,加热60℃ 10分钟或37℃ 2-3小时可致衣原体丧失感染力。

“其实,鹦鹉热一直都有散发病例,只是很少被报道和关注,去年北京密云区就发现了9例,死亡1例;安徽今年也发现了6例,1例重症死亡;浙江金华也有1例死亡。” 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曾在接受凤凰网健康采访时,分享了一些散发病例数据,“同时,还有些轻症患者自己服用抗生素,可能症状很快就消失了,所以也没有确诊和上报。”

鹦鹉热感染几率多大2

浙江丽水疾病防控近日发布消息,自9月上旬开始,丽水市中心医院和丽水市人民医院先后收治7例畏寒、发热、全身乏力症状病例,患者表现为剧烈头痛、全身肌肉疼痛,而后出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发绀、烦躁、重症肺炎等,病程长,病情重,其中1例救治无效死亡。经实验室检测宏基因检测,确诊鹦鹉热病例6例,临床诊断1例,这也是丽水市首次报告鹦鹉热病例。

鹦鹉热的传染源是什么?

鸟类救助专家 张率:

衣原体传染方式多样,包括鸟类生病后,口鼻的分泌物甩到周围空气中,周围空气、尘埃就可能带有传染性;包括粪便,人接触了粪便再揉自己的眼睛或鼻子,也会传染;或者跟得了病的个体或携带病原体的个体亲密接触也会传染;蚊虫叮咬也会传染。有很多的传染方式。所以大家一定要小心这个病原微生物。但也不用过度紧张。如果你家有鸟,且之前一直是封闭饲养的,没有出去过,没有接触过野鸟,那就继续这种封闭饲养,不要再从外面带别的新鸟进来,不要让你家的鸟出去玩,不要跟别的鸟接触,不要让别的鸟来吃你家鸟的食物。只要隔离基本上就没什么大事。

鹦鹉热感染几率多大 第3张

其实,衣原体现在也有许多检测手段,饲养者如果心里没底的话,就拿棉签蘸一下鹦鹉的咽喉和肛门去送检,或者联系当地的动物检疫部门来检测。唯一要小心的是散养鸡鸭的养殖户,因为他们家养的鸡或鸭经常是露天的,食物、水以及动物个体之间都没办法完全和野生的麻雀、斑鸠、喜鹊等鸟类完全隔离,蚊虫就更不用说了,所以散养的家禽风险会很高。

另外,现在有一些饲养野生鸟的人群,他们养的很多鸟都是从野外抓来的.,不是从正规的繁殖场繁殖出来的,比如有人喜欢养乌鸦等。很多野鸟是携带病原体的,它可能没有症状,但它带着病毒传染给人,人可能就会有症状。因此,不管是以吃为目的,还是以养为目的,都不要去捕捉野生鸟类,不要让野生鸟类和家禽、家畜接触。

如果是想救助这些野生鸟类,不得不接触时,一定要注意戴好一次性口罩、手套,有条件的话再带一个护目镜,之后再去接触野鸟。安置野鸟的纸箱子一定要和人隔离开,或者和家里别的鸟、猫、狗等隔离开。及时联系当地的野生动物救助部门,等他们把动物接走后,家中曾经安放过这只鸟的区域一定要消毒,普通84就可以,或者小范围拿酒精擦一下,75%酒精就可以,这些都可以有效杀灭病原微生物。不必恐慌,但一定要做好防范。

健康养生
生活保健
常见疾病
女性健康
单身
恋爱
婚姻
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