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 美文 > 色难下句是什么

色难下句是什么

来源:潮女谷    阅读: 2.7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色难下句是什么1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夏问孝,孔子说:“和颜悦色很难。有事情,子女都去做;有酒肉,老人随便吃;这样就是孝吗?”

《论语》: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色难下句是什么
  

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 “语录体” 。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编纂者,主要是仲弓,子游,子夏首先商量起草,纪念老师,忧虑师道失传。仲弓,子夏,子贡和少数留在鲁国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完成,并由子夏开创了章句的'读法。故汉儒曰:章句发明始于子夏。

色难下句是什么2

《论语》里的智慧第25章

原文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译文

子夏(孔子弟子,孔门十哲之一,姓卜名商)向孔子请教孝的道理。孔子答道:“(侍奉父母时)脸色始终保持和颜悦色很不容易啊。有事,子女兄弟去做;有美酒佳肴,父母兄长先享用,只做到这些就能算得上孝吗?”

解读

这一章是孔子对弟子子夏讲孝道。主要讲了事亲态度要恭谨,要有真感情。

色难。色,好脸色、好态度。侍奉父母时保持和颜悦色不容易。

孝敬父母,听父母的话,算不上太难的事。但要始终保持发自内心的和悦表情并不容易,需要对父母真挚的爱和宽容。

古人讲究对父母(也包括长兄,有“长兄如父”的说法)的绝对服从,在今天看来这属于封建糟粕,但要求孝敬父母有孝心孝行的同时也有好脸色、真感情,则从来没有过时。

色难下句是什么 第2张
  

常言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不是因为父母患病儿女变得无情,而是长时间服侍病患病的父母,疲惫、厌倦等负面情绪就容易表现出来,这就是孔子讲的“色难”。

日常生活也是这样。说起不在身边的父母,人人都会真情流露,思念绵绵;面对父母的唠叨,却总是不耐烦,甚至会发火、顶撞。这样矛盾的`情绪,也是“色难”。马上到春节了,一些在外奔波了一年的年轻人,一想起回家要面对父母的唠叨,不由心中就会犯起嘀咕。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这里的“先生”意思是“先出生的人”,指父母或者兄长;“弟子”是“弟”和“子”,指晚辈。全句的意思是:有事,子女兄弟主动代劳;有美酒佳肴,父母兄长优先享用,做到这些就能算得上孝了吗?

在我们看来,做到这个标准已经很不错了,已经超过了“能养”的标准。但这是一个反问句,显然,孔子认为只是替父母干活,让父母吃好喝好,还够不上真正的孝,起码标准还不够高。因为偶尔做到这些并不难,难的是每次都做到,更难的是每次都毫不犹豫、自觉自愿地做到。

有好的孝行,没有好的态度,这样的孝是有瑕疵的。在孔子心中,对待父母没有“色难”的情况,始终和颜悦色、真心诚意才是真正的孝。

父母视孩子为自己生命的延续,他们希望孩子能弥补他们人生的缺憾,更希望孩子不再吃自己吃过的苦,再重复自己走过的弯路。

所以他们总会对孩子提出种种要求、忠告,不厌其烦地叮嘱着这样那样的事。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在试图干预甚至控制子女的工作生活,只是因为他们忘记了孩子已经长大。

色难下句是什么 第3张
  

“当父母走向老年之后,他们的世界会变得很小,小到眼里只有自己的孩子;可孩子的世界很大,大得常常忽略了父母”。

当我们再也听不到父母的唠叨时,才会领悟到这种唠叨是那样温馨、那样难以忘怀,才会品味出里面那满满的爱。能珍惜父母的唠叨,就不会“色难”。

父母的心牵着孩子,孩子的情绪影响着父母。孩子面露喜色,父母也会高兴;孩子面有忧色,父母就会忧心;孩子面带愠怒,父母就会伤心。

生活中常常有人意识不到这一点,或因为工作不顺心,或因为情绪不佳,在外面还能强忍,到家就觉得不必再忍,把负面情绪带给了父母家人,结果给最关爱自己的人造成了最重的伤害,这不是智者所为。

一般人对待年长者、接待客人都可以做到“服其劳”,“馔以酒食”,但父母显然不同于客人、不同于一般的年长者,他们是我们最亲的人。这种亲,不能只是深深地藏在心中,而要表达出来。

色难下句是什么 第4张
  

不经意的脸色是内心真实感情的外在表现,和颜悦色的表情映射着内心深沉而真挚的爱。朱熹说“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很深刻。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色难”是孝的最高标准。

孩子渐渐长大成人,父母也渐渐步入老年。常言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海”,而孩子能陪伴、回报父母的都是很有限的。

由于工作、生活的压力,很多人都把对父母的爱珍藏起来,总想着将来有机会再好好回报老人。

可是岁月不等人,父母在我们的等待中日渐老去,留给我们尽孝的日子会越来越少,甚至于“子欲养而亲不待”,造成永远难以弥补的缺憾。

色难下句是什么3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翻译:

什么叫色难呢?就是态度很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

有事的时候,像我们做后辈儿女的,看见父母扫地,接过扫把来自己做。

“有酒食,先生馔。” (先生是现代的一般称呼,古代对前一辈的人都尊称为先生)

有好吃的,就拿给父母长辈吃。

“曾是以为孝乎?” (“曾是”是假定的意思)

色难下句是什么 第5张
  

你以为这样就是孝吗?

替长辈做了事,请长辈吃了好的,不一定就是孝了。 为什么呢?——“色难”。

态度很重要,好像我们下班同家,感到累得要命,而爸爸躺在床上,吩咐倒杯茶给他暍。做儿女的茶是倒了,但端过去时,沉着脸,把茶杯在床前几上重重的一搁,用冷硬的语调说:“喝嘛!”

在儿女这样态度下,为父母的'心理,比死都难过,这是绝不可以的。

所以,孝道,

第一个要敬,这是属于内心的;

第二个则是外形的色难,态度的。

健康养生
生活保健
常见疾病
女性健康
单身
恋爱
婚姻
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