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资讯 > 开心乐园 > 呐喊彷徨读后感800字

呐喊彷徨读后感800字

来源:潮女谷    阅读: 3.21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呐喊彷徨读后感800字,纸质书更能保护我们的眼睛,学会模仿和借鉴是非常重要的,尝试多角度地去看世界,阅读对每个人的意义都是不一样的,书中自有黄金屋,呐喊彷徨读后感800字。

呐喊彷徨读后感800字1

读钱钟书时,感觉自己像一汪清水,被看个透彻;读鲁迅时,又觉得自己像一尾死鱼,任他宰割。

细细数来,鲁迅的作品在初中高中的语文课本里篇幅不少,《狂人日记》、《孔乙己》、《故乡》、《社戏》、《祝福》、《记念刘和珍君》等等,而像《药》、《阿Q正传》等虽没有出现在课本里,但也出现在语文老师的必读清单上。高中时代,每次学到鲁迅总是头疼不已,大有古人摇头晃脑吟诵“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之感,明明全篇不通,还要听老师口干舌燥的讲解,更要记住此处“铅灰色的天空”是渲染的修辞手法,意在说明作者悲凉的心境,那处“圆规似的腿”比喻形象,将豆腐西施的形象刻画的灵活生动,更兼通篇讲述了封建礼教压迫下祥林嫂的悲剧,讽刺了旧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云云,宛如八股文,我虽能对答如流,但并不能领会其意。有时厌烦他这个“刺头”,专写些愤世嫉俗的文章为难我们这些苦命的莘莘学子。

然而人总是要长大的。现在的社会消息灵通,各种闻所未闻的事扑面而来,人人不缺饭后谈资,且花样日日翻新,层出不穷,再大的新闻也如丢入池中的石子,扑腾两下便悄无声息,转瞬便被新的新闻覆盖,杳无踪影。吐槽是人人都要会的,可若要一针见血,语惊四座还必得向鲁迅先生学习,于是我决定重读鲁迅,好好体味下当年老师赞不绝口的辛辣讽刺究竟何如。

呐喊彷徨读后感800字

这次终于明白了自己往枪口上撞是何滋味。历史总是不断重演,生而为小民,现在的我们和当时的他们并无太大的不同。生活的重担压得人麻木而自私,有的人眼巴巴地盼着同类死去,好拿他的鲜血来救自己的孩子,好比华老栓;有的人为了活下去抛弃自己当初的信念,只用挥霍无度来弥补自己日渐空虚的内心,比如魏连殳;有的人承受了失去丈夫孩子的双重打击,却还被认为是不祥之人,备受冷落,以致生无可恋,比如祥林嫂;有人以为自己和爱人冲破了世俗的牢笼拥有了自由的爱情,最后却因自己的自私懦弱,害得伊人离世,比如涓生。而我有时感觉自己也像是那些蒙昧的小民中的一个,懵懵懂懂看不清世事,只寻乐似的咀嚼着他人的痛楚,一面摆着悲悯的架子,然而听多了觉得无趣,总是事不关己,便毋自走开,有时也利齿如刀,随意评论一番,细细想来,倒像自己也是血盆大口,嚼过新鲜血肉。而他的笔只是缓缓地刻着众生世相,从未说过苛责谁的话,可又仿佛该说的已经说尽,可是彀中的人往往都不明白。他烧着自己的脂膏,化一点莹莹烛火,渴盼有一两双混沌无神的眼睛能恢复清明和他同道而行,可谓用心良苦,只是这样呕心沥血地踽踽独行,总是孤独彻骨。

我使劲裹裹,被他戳出几个窟窿的遮羞布还可用,书看完了,孔乙己自排他的大钱,阿Q自有他精神的胜利,扑面而来的新闻依旧热闹,我仍可看戏似的指指点点,随意兴阑珊的人们一哄而散,便是读书时有过片刻自省的清明,也在阖上书的刹那,像狡黠的猹,从少年胯下钻出去,逃的远了。

呐喊彷徨读后感800字2

《彷徨》是先生目击了“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的“分化”,一方面披露了妥协性,又一方面正在“转变”,社会的力量需要有人领导!然而曾被“新文化运动的”所唤醒的青年知识分子则又如何呢?--在这样的追问下,产生了《彷徨》。在这方面,主要表现了那些从黑暗中觉醒,满肚子不平,憎愤,然而脑子里空空洞洞,成日以不平与牢骚喂哺自己的灵魂,但同时肩负着旧时代的重担,偏见,愚昧,固执,虚无思想,冒险主义,短视,卑怯,--这样的人们。

《彷徨》中有不少热情向光明的人物,但这些人物也不少缺陷,梦想着深山大泽丛林伏莽的“消生”。现代人不能没有缺陷,因为现代人是前代人的后代,而且是长期被压迫下的人们的后代,又是被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所包围,被种种偏见与愚昧包围。但是,先生并不以为这种缺陷是“命”定的,是天老地荒终日如斯的,正因为他并不信永远会如此,所以他要无情地剥露这些缺陷的所以然与根源,也正因为他不信,所以他借着“无有”写他的渴望,而《离骚》的句子--“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正是他的渴望的暗示。

呐喊彷徨读后感800字 第2张

他紧紧握着战斗的笔杆,冒着弹雨毒硫,坚强地、英勇地、不屈地战斗着。当然,鲁迅的这种“希望”与他当时的思想有很大关系。因为他是一个进步者,认为社会总能向前发展。我们暂且将这种思想放在一边,不去评价它的对错。然而单是有这样一种精神,一种希望就是很可贵的。

读着《彷徨》,我感到一阵阵的痛苦,为那时凄惨的现状而痛苦,为那时麻木的人群而痛苦,然而在这痛苦之中,我又为有先生这样清醒的人们而感丝丝安慰。每个时代都需要这样“铁肩担道义”的勇者,独立潮头,振臂呼喊,这样,时代才有希望,历史的车轮才能向前推进!

呐喊彷徨读后感800字3

鲁迅先生作为五四新文化的先驱和中国最巨大的反动家之一,他的作品虽为后世赞颂,可真正继承其反动肉体衣钵的人在当代却太少。我在几近成年之时才拜读他的名作《徘徊》,说来也是羞愧。

徘徊一词意为“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反映了鲁迅此时在反动征途上的迷茫,作于五四新文化运动阵营分化时期。字里行间充满着理想与理想的抵触,以及各类人愿意的`选择。我个人特别对《在酒楼上》和《伤逝》感触极深。

《在酒楼上》讲述了主人公与朋友的一次偶遇长谈的经过。从朋友的言语中不难发现,他也曾是一个会为了国度出路命运,与别人争论不下,乃至义愤填膺的爱国青年。那是那个时期,以至当代许多青年人形象的缩影。不得不说,屡屡想象这样的人物,似乎看到了榜样戏的宣传画,人人右手举至胸前的画面,很理想化。但是,就像大局部人一样,他不可免俗地沦为一个麻木为生计的人。结尾的环境描写——“房屋和街道都织在密雪的纯白而不定的罗网中”,出路的不定,心中的徘徊便融于环境描写之中了。

呐喊彷徨读后感800字 第3张

《伤逝》描画了涓生和子君两个虚拟人物的爱情故事。实则涓生更像是理想中的鲁迅,而子君又何尝不是许广平的化身呢?在故事中,本来与主人公同为战友的子君,最终由于长期持家,抹去了原本尖利的棱角,致使最后完整退化为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关于涓生的话越来越不能了解。两人的感情最终决裂,子君的生命也或多或少因而而走向了沦亡。这是鲁迅唯一一篇写爱情的小说,或许鲁迅预见了本人与许广平类似的命运,而破例为本人的爱情提早写了一篇“缅文”。

以这两篇小说为代表,再加上《孤单者》等,都在描绘着理想与理想的抵触。反动者由于困难的生活,忙着寻求生计而忘却了关于信仰的忠实,变得驯化,理想与理想的天平向后者倾斜。而当时的社会理想就是许多新文化运动的支持者,看到社会有了一些进步便停滞了,全然没有马丁。路德金面对不公时“绝不满足”的呼吁。国民性中的种种劣根性,是鲁迅终身的敌人和口诛笔伐的对象。但是今天呢?我们有任何本质性的进步吗?只能慨叹一句伟人已逝!

时尚热点
影视动漫
娱乐小料
明星动态
电影电视
音乐空间
开心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