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亲子知识 > 早期教育 > 该不该接受诉前调解

该不该接受诉前调解

来源:潮女谷    阅读: 6.31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要不要诉前调解,诉前调解是指立案前的调解,在法院正式立案之前先由人民调解员进行调解,一般先电话征求调解意向,再进行当面或视频调解,那么我们该不该接受诉前调解。

该不该接受诉前调解1

具体能不能接受,得综合案件信息,以及证据材料,如果坚持将诉讼程序走完,将消耗大量的时间成本以及经济成本,则建议接受诉前调解。若诉前调解的内容严重损害当事人的利益,则选择坚持由法院依法作出判决

开庭前调解,如果双方达成调解协议了,开庭笔录就可以简化,把双方最终的调解意见写进笔录,再根据笔录制作民事调解书。如果是即时履行的,原告直接申请撤诉,整个事情解决掉了。 开庭前调解也有可能调解不成,那就按正常程序开庭。

该不该接受诉前调解

开庭后调解,就是开庭的诉称与辩称、举证与质证、法庭辩论等程序都结束了,双方根据刚才的庭审情况,各自再做一些让步,以达到调解的目的。 庭后调解也有可能调解不成,那就等待法院下判决书了。 调解的好处双方不伤和气,不论官司输赢,在互相让步的基础上达成一致意见,诉讼费减半收取,同时也减轻审判人员写判决书的压力。

调解贯穿于整个审判阶段,宣判之前能够达成调解的都可以。

该不该接受诉前调解2

一、人民法院诉前调解的“利”:

第一,诉前调解简便、快捷;诉前调解因其程序的非正式性而具有灵活和简易的特点。

案件分流到调解法官手里之后,根据当事人提供的联系方式,即刻取得与被告的联系。同时了解被告对本案纠纷的态度和解决意见。有经验的调解法官通过与被告的沟通、对话,对纠纷的解决就可做到“心中有数”、“迎刃而解”。诉前调解较诉讼调解更应当简便、快捷,一旦调解破裂,便通知当事人迅速转入诉讼程序进行审理;

该不该接受诉前调解 第2张

第二,诉前调解使当事人省心、省时、省钱。

当老百姓和别人发生矛盾冲突的时候,总是心情沉重,寝食难安,希望尽快把闹心事搞定,把思想包袱尽早卸下来,如果法院能提前介入认真负责的进行调解,把矛盾化解掉,这样就免得当事人一遍遍的往法院跑,既节约了群众的时间,也使当事人的心情早日轻松起来,同时也免除了当事人的诉讼负担。实践中,有些当事人双方同时到法院来,调解法官就可以立即组织调解,立即达成调解协议,立刻解决纠纷。使当事人省心、省时、省钱;

第三,诉前调解可以节约司法资源。

与审判制度不同,调解的目的在于追求当事各方最大程度的利益。调解制度所关注的焦点不是纠纷发生的原因以及形成的法律事实,而在于在纠纷发生之后,如何寻求出一种当事各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法。无论是非曲直,只要当事各方达成合议,调解的目的也就圆满达成。事实上,只有当事各方自己才真正清楚其在个案中的利益所在。

第四,诉前调解最能够体现公平、公正。

在司法实践中,法官常常呈现出一种重调解、轻审判的现象。出于社会效果、法律效果、工作考核等诸多原因,审理法官往往倾向于调解结案,因此,法官常常身兼审判者和调解主持人的.双重身份。由于法官手握判决的权利,当事各方对于拒绝法官提出的调解意见与调解方案往往心存忌惮,有时迫于法官的压力只能接受,否则法官可以利用手中的权利“以拖压调”、“以劝压调”、“以判压调”“以诱压调”,造成“强制调解”的现象。更有甚者,个别法官在审判中因人情、利益等原因,强制当事一方接受调解,使得调解制度成了司法腐败的温床。而诉前调解中,调解法官与审判无关,当事各方无须担心如果调解不成会在审判过程中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也不用担心因为在调解过程中的某些陈述或表态给法官带来先入为主的印象,影响之后的审理。因此当事各方才能毫无顾虑地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真实的意见想法。由此达成的调解协议才是最大程度上代表当事各方的真实意思表示,切实体现公平、正义;

第五,诉前调解符合纠纷的多元化以及当事人价值观的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

有些纠纷客观上需要用调解解决,或者即使当事人诉诸法院,也愿意或者首先应当通过调解解决。这类纠纷没有必要一律进入诉讼,而直接在诉前就可调解解决;

该不该接受诉前调解 第3张

第六、诉前调解程序的确立,能够导致传统的诉讼文化的某种转变,大大缓和诉讼的对抗性。

诉前调解程序的确立,使其更多地向和解性转变,理性的、平和地解决纠纷的方式受到推崇。因为诉前调解中纠纷的解决必须依赖当事人的自愿参与,并强调诚实信用原则,使程序保障理念得以升华。

二、人民法院诉前调解的“弊”:

第一,诉前调解案件有局限性。诉前调解的案件局限于法律关系明确,当事人争议不大的案件。一些矛盾发生之后已经经过亲朋好友、左邻右舍或有关组织调解,在调解无效的情况下才到法院打官司,如果还进行诉前调解,势必会拖延当事人的时间,影响诉前调解的声誉和威信,使当事人产生多个部门推诿扯皮的感觉;

第二,个别诉前调解案件可能会使当事人失去最佳诉讼时机。如在外地打工回家过年过节的当事人,当原告方得知被告方在家时才到法院请求立案尽快进入诉讼程序,如果这时法院开展诉前调解的话,当被告方知道了原告方的诉讼企图后就有可能提前外出打工,逃避纠纷的解决;

第三,发生法律效力的诉前调解书如果确实存在错误,缺乏明确的救济途径。由于法院对诉前调解也下达调解书,就导致了诉前调解与诉讼调解没有多大区别。

该不该接受诉前调解3

可以拒绝诉前调解吗

1、收到法院的诉前调解短信,可以本人不去的。

该不该接受诉前调解 第4张

法院的调解,应以当事人自愿为原则,如果当事人不愿意调解的,有权不调解,所以也就不去法院进行调解的。

2、可以让律师代为办理调解。

如果你对代理律师进行了特别授权(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代为进行调解等授权)的,则可以直接由律师代理当事人参与调解,当事人本人可以不去。代理律师所签的调解协议对当事人 具有法律约束力。

法院要求诉前调解可以拒绝。法院的调解,应以当事人自愿为原则,如果当事人不愿意调解,有权不调解,可以不去法院进行调解。即使没有进行庭前的调解,在法院审理过程中也可以进行调解,如果调解成功,调解员会将调解情况进行汇总,由法官签发调解书。如果调解不成,调解员会将案件转给审判法官,进行开庭审理。

该不该接受诉前调解 第5张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第九十四条 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可以由审判员一人主持,也可以由合议庭主持,并尽可能就地进行。

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可以用简便方式通知当事人、证人到庭。第九十七条 调解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当写明诉讼请求、案件的事实和调解结果。

调解书由审 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

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怀孕手册
新妈手册
育儿宝典
孕育饮食
早期教育
母婴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