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亲子知识 > 育儿宝典 > 宝宝睡觉只要奶奶不要妈妈

宝宝睡觉只要奶奶不要妈妈

来源:潮女谷    阅读: 1.79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宝宝睡觉只要奶奶不要妈妈,怀孕以后是有很多问题注意的,如果准妈妈怀孕了,那么作为准爸爸的男性,也会非常高兴。如果他对于宝宝充满期待,下面看看宝宝睡觉只要奶奶不要妈妈。

宝宝睡觉只要奶奶不要妈妈1

1、妈妈要对自己有自信。作为把宝宝带到这个世界来的人,你们和宝宝之间有着别人无法代替的联系。只要你勇于接纳宝宝的感受、理解宝宝的需求、让宝宝感到被尊重、被爱,宝宝和你之间的关系就会是健康而亲密的。

2、如果妈妈想接手,要循序渐进。宝宝已经习惯了和奶奶一起做事情,如果妈妈想接手,就得一点一点来。不仅陪宝宝睡觉是如此,喂宝宝吃饭、带宝宝出去玩等等的时候都可以先和老人一起做,再慢慢自己接手。

3、妈妈要对老人有信心。这不是说相信他们多专业,而是相信他们对宝宝的爱。

4、老人和宝宝一样,需要爸爸妈妈的支持,而非指责。生活中多给老人一些支持和帮助,让宝宝感到妈妈接受了自己和奶奶的关系,他才会愿意和妈妈建立更亲密的关系。

宝宝睡觉只要奶奶不要妈妈

宝宝会与什么人亲近

1、谁带和谁亲。陪伴是体现爱的最好方式,只要你经常陪伴宝宝,跟他一起做游戏、给他讲故事、陪他吃饭、洗澡等等,他自然会跟你很亲。在他心里,你是完全能够依靠、完全能够信任的人。

2、跟谁睡就跟谁亲。有些父母白天工作较繁忙,宝宝由保姆或是爷爷奶奶照顾,到了晚上把宝宝接过来跟自己睡,这样做宝宝也会跟自己亲。因为几乎所有宝宝都害怕黑暗,他们会感觉到恐惧和不安,这个时候你陪在他身边,他会感觉到安全感,会快速进入梦乡,同时宝宝也会对你产生依赖。

其实无论怎样父母对于宝宝来说总是最亲近的人,是任何人都不能替代的,因此各位妈妈们也不用过于担心宝宝不与自己亲近,不妨可以按照小编上述介绍的方法来尝试一下,希望可以帮助各位妈妈,让宝宝与妈妈可以亲近起来喔。

宝宝睡觉只要奶奶不要妈妈2

经典咨询:宝宝到了一岁半左右,是不是会不恋妈妈了啊。我和我一个同学都遇到这样的情况,宝宝平时晚上都是跟奶奶睡的,以前很恋妈妈的,现在则黏着奶奶,一天到晚对奶奶很依恋,什么事情都是奶奶奶奶,有时候要抱她,还要看她的心情好才要你。让做妈的很失落。

最特别的是,晚上根本不要妈妈,也不要妈妈抱,只要奶奶。但是到白天又会像另一个人了,会要你,会跟你玩得很开心。

母亲与孩子的依恋关系是终身的

这个年龄段的宝宝都有这样的情况,还是爷爷奶奶带的奶奶才会这样?怎样正确看待这种情况?

其实这个问题牵涉了儿童情绪发展中的依恋与分离焦虑,也涉及了孩子的自主性的发展,同时也和生活习惯的养成有关。从情绪发展上来看,婴幼儿在被抚养的过程中与亲近的照养者形成了紧密的依恋关系,而当与抚养者分离时,就开始表现出伤心、痛苦或拒绝,这种情绪的强度是和儿童与抚养者之间的亲密程度直接相关的。

上述案例中,随着断奶、妈妈开始正常恢复上班,奶奶成为与宝宝相处时间最长、同时也是满足宝宝各种生理需要的最主要的抚养者,同时随着14-18个月时孩子处于分离焦虑的高峰期,使宝宝对奶奶产生了强烈地依恋。

另一方面,1岁半时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意识有了一定的发展,在很多事上开始有了自己的意见,并随着语言能力的发展,积极尝试将自己的意愿表达出来,所以会出现“要看她心情决定要不要妈妈陪伴”的现象,而且这一现象随年龄增长还会伴随

“违拗行为”的发生,在3-4岁时达到第一个高峰期,我们称之为“第一反抗期”。从养成教育来看,1岁半的孩子在许多生活习惯上已形成了一定的规律性,如晚上跟奶奶一起睡觉,一旦养成习惯,孩子就会将之固定下来。

并在这种稳定的模式中获得自我安慰的满足感。当然妈妈也不用过于失落,虽然宝宝可以与几个不同身份的照养者建立起依恋关系,但大都是暂时的,而与父母尤其是母亲的依恋是一种长期稳定和深刻的关系,是其他关系难以替代的。

当然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母亲应该尽可能的参与其中,对孩子充满感情、善解其意,帮助孩子认识、探索世界,在孩子学习自主、独立,培养自尊、自信及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的过程中,始终站在孩子的身后,成为其安全的依靠,那孩子与你的依恋关系将是维持终生的。

一岁半后孩子开始对家长说“NO”

1岁半-2岁左右的宝宝这时候会讲一些话,能表达自己的一些意思,但是似乎更难带,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这个阶段的小朋友有什么特点,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我们说孩子在1岁以后开始建立自主性,这个阶段孩子迅速掌握各种技能,自我意识也迅猛发展,逐渐获得了行为的独立性,有了自己的独立愿望。而在1岁半以后,这种独立意愿随着行为能力和言语能力的迅速提高而愈加强烈。

家长往往发现孩子以前很顺从,现在却开始会对家长说“不”,而且是越限制就越违拗,到3-4岁时更是进入了孩子的“第一反抗期”。我们应该看到这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的.必经阶段,虽然其具体表现会受到孩子气质类型的影响而不尽相同。

但这一现象的出现,证明我们的宝宝在迅速的发展其独立性,作为家长我们应该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意愿,在孩子与自己的意愿冲突时,不要蛮横地让孩子屈从。

而是通过注意力转移使孩子脱离冲突情境、或是在你自己能接受的两种解决方案中让孩子进行二选一的选择,这样既保护了孩子的独立性、自主性又使事情向着你期望的方向发展。

宝宝睡觉只要奶奶不要妈妈 第2张

权威型家庭模式有利于孩子个性形成

都说三岁看老,这个阶段是不是孩子性格秉性脾气习惯等形成的关键时期?给家长点意见,该怎么做,需要注意些什么,才能对宝宝的身心发展有帮助?

2-3岁是孩子形成个性的初始时期,在这个阶段,通过自身言语、行为能力的提高,并在与成人、同伴的社会关系的互动中,孩子开始发展其独立性、自信心、自尊心及道德意识等人类高级的情感和行为特征。

所以老话所说的“3岁看老”可以说是有儿童发展心理特点做依据的。那么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应该非常重视家庭的教养方式和类型对孩子个性形成的影响。许多隔代教养的家庭,由于过度溺爱或过度保护,使孩子任性、幼稚、无规矩或缺乏独立性、情绪不稳定、被动、依赖、缺乏社交能力;而有些父母由于工作、

生活等压力过大或工作繁忙无暇分身,在教养过程中表现为严厉、专制或忽视、冷漠、不关心,其结果是使孩子缺乏自尊、自信,缺乏主动性、独立性及社交能力或没有安全感、冷酷、冲动、具有攻击性。

而在教养方式的意见统一与否对孩子良好个性的形成也有重要影响,一个充满意见分歧的家庭,往往使孩子警惕性很高,善于两面讨好、易说谎、投机取巧;而一个破裂或关系紧张的家庭,则容易让孩子长期处于孤独、悲观、恐惧和焦虑的情绪中。

甚至出现人格障碍。真正最有利于孩子个性形成的家庭模式,是一个权威型的模式,在家庭中,对孩子有恰当的要求和控制,即控制同时又充满温暖,既对孩子有明确的限制又允许孩子有个人需要,在孩子犯错是不体罚,而是采取“隔离”的方法或其他轻微但有效的惩罚。

家长经常参与孩子的活动,愿意与孩子交流,并及时与老师沟通,家庭内容关系融洽,对教育方式意见统一,处于这样家庭中的孩子比较自信、有较高的自尊和独立性,同时也容易服从家长,有利他精神,善于合作、交往,乐观友善、情绪愉快。

宝宝睡觉只要奶奶不要妈妈3

许多母亲都有一种误解:宝宝出生时,一定要和妈妈亲,即使管得少。

其实并不是这样。没有任何关系是不可避免的。宝宝出生后,自然会找妈妈,因为这是他们最安全的地方。但是,如果不及时给宝宝安全感,不与宝宝建立密切联系,宝宝就会迫不及待的去寻找其他安全感。这可能是大妈,奶奶或者奶奶,这个过程对宝宝很痛苦。

以前我的一个朋友:月子里,宝宝哭得很厉害,她当时不会抱孩子,加上生完孩子身体也很虚弱,所以大部分都是月嫂阿姨在照顾,当时他们找遍了哭的原因,现在才知道,裙子很可能是没有从妈妈那里得到安全感,只能转向别人寻找。

所以,妈妈千万不要想当然的认为孩子不用担心就会亲妈妈。只有和宝宝建立密切的联系,宝宝才会依恋妈妈。母亲只是宝宝在与周围人建立密切联系时享有第一优先权。

宝宝睡觉只要奶奶不要妈妈 第3张

如果一开始没有和宝宝建立密切的联系,很有可能宝宝不认妈妈,只认奶奶或者奶奶。

然而,只要母亲使用正确的方法,就很容易再次与孩子亲密,因为母亲是婴儿的第一个优先亲密人。

宝宝只要奶奶不让妈妈哄睡怎么办?第一,要看到宝宝。

我说的是关注宝宝的情绪和行为,然后跟着宝宝走,让他们感受到妈妈无条件坚定的爱。

假如宝宝吃奶时,不停地摇头不想吃,千万不要勉强,停下来拍拍宝宝,和她轻声说话,亲吻她。

假如宝宝看着什么东西伸手要过去,那就带着宝宝过去,在安全卫生的前提下,让她尽情地去摸,自己去玩,不要带她去玩。

怀孕手册
新妈手册
育儿宝典
孕育饮食
早期教育
母婴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