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亲子知识 > 育儿宝典 > 幼儿欣赏活动教案通用15篇

幼儿欣赏活动教案通用15篇

来源:潮女谷    阅读: 8.48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欣赏活动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欣赏活动教案通用15篇

幼儿欣赏活动教案1

活动名称:

音乐活动——约翰弟弟

活动目标:

1、 熟悉乐曲旋律,学唱歌曲。

2、 教育幼儿早睡早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活动准备:

钢琴乐谱

活动过程:

一、 律动、练声

1、《这是小兵》

2、《春天》

3、《我们大家做得好》

4、《小鸟醒来了》

5、《蜜蜂做工》

二、导入活动

1、有一个外国小朋友叫约翰,他比我们更小,所以我们可以叫他约翰

弟弟,约翰弟弟每天早上起床,妈妈都会唱一首好听的歌。

2、歌曲的名字叫《约翰弟弟》,请小朋友仔细听一听约翰弟弟的妈妈是怎样叫醒他的?

三、欣赏歌曲

1、教师清唱歌曲示范,

2、提问: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3、歌曲里还唱了些什么?请小朋友再听一遍歌曲。(教师在琴声伴奏下再次范唱歌曲。)

4、提问: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歌曲里还唱了些什么?晨钟是什么?晨钟是什么声音?

5、教师按节奏完整朗诵歌词。

四、学唱歌曲

1、教师带领幼儿随琴声分句学念歌词:老师念一句小朋友念一句,老师念完小朋友再念。

2、完整教唱歌曲: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唱唱这首有趣的歌曲,老师大声唱,小朋友轻轻地学。

3、小朋友大声地唱,刘老师轻轻地唱,我要听一听那个小朋友唱得最好听。

4、请小朋友一起用好听的声音来唱唱这首歌。

五、教育幼儿早睡早起

1、约翰弟弟每天能按时起床,你们呢?

2、我们每天晚上要早点睡觉,早上要按时起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样身体才会更健康。

六、复习歌曲《火车快飞》

幼儿欣赏活动教案2

设计思路

本次活动来源于班级开展的主题活动《昨天、今天》,一个孩子带来了旧的打字机,吸引了很多孩子浓厚的兴趣。教师抓住机会在丰富幼儿关于打字机经验的基础上,设计了《打字机》律动游戏。

音乐分析

原乐曲比较长,其中的重复变化也比较复杂。教师通过合理缩编,改成比较工整单纯的ABA结构。在乐曲的A部分,乐句的结束处会不断有规律地出现模仿打字机换行发出提示的“叮”声,增加乐曲的趣味,引发幼儿的表现热情。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幽默的风格以及ABA结构和特别的“叮”声出现的规律。

2.创编为打字机按摩放松的动作。

3.体验双人合作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经通过相关活动了解了打字机的一些知识

2.打字机图片、图片与音乐相配合的课件(各种打字机的影像资料)、幼儿参与制作“手抽纸”包(缝在帽子上,里面装满叠好的用废报纸做成的手抽纸)若干、旧尼龙袜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打字机图片,让幼儿回忆以前了解的有关打字机的知识。

师:小朋友们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师:在很多年以前,人们没有计算机,他们就用打字机来打字。美国有个作曲家名叫安德生,他就用了打字机哒、哒的声音写了一首很好听的曲子,叫《打字机》,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好吗?

2.欣赏音乐课件《打字机》。

师:请小朋友仔细看,仔细听。注意你看到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幼儿欣赏音乐)

师:好看吗?你们听到了什么?(听到打字机哒哒哒的声音)

师:还听到了什么?(叮的一声)

师:还有没有小朋友听到“叮”的声音?谁知道“叮”的声音是什么意思?原来打字机发出“叮”的一声表示字已经打好了,打字员就可以把文件纸从打字机上拿下来了。

3.完整欣赏乐曲。

我们再听一次音乐,“叮”的一声在什么地方出现?我们试着把它拍出来好吗?(幼儿跟做拍手动作)

4.分A、B段欣赏乐曲,学习游戏动作,掌握关键节奏和表现关键情绪。

(1)老师带领幼儿用打字、拍手的动作掌握节奏。

(2)老师让幼儿用小椅子代替打字机,再次掌握节奏。

“为了让游戏更好玩一点,我们现在把板凳当打字机,准备好了吗?”(玩游戏)

(3)启发幼儿创编为打字机加油、给打字机“按摩”的动作。

师:打字机和人一样,劳动久了就会有点累哦,所以它也要休息一下,我们给它加点油,让它放松一下好吗?(幼儿做按摩动作)

5.欣赏两位教师合作的示范表演。

师:想不想让游戏更好玩一点?今天我给你们请来了我的打字机,大家和她打个招呼吧!(配合活动的教师来到现场)

师:我们要给打字机安上纸,安在什么地方呢?(把“手抽纸”包安在头上)

师:我们还要给打字机加油,想想看从哪里加呢?(幼儿提出:耳朵、嘴巴、鼻子等)

师:现在请我的打字机和我一起开始工作好吗?(完整示范合作游戏的动作方式)

6.分角色随音乐表演。

师:现在就请靠得最近的一对好朋友相互商量:谁当打字机,谁当打字员!要当打字机的小朋友先到老师这儿来拿打字纸,请当打字员的小朋友帮助当打字机的朋友装好打字纸,然后请打字员站在打字机的后面,准备好了吗?我们一起开工啦!(合作游戏一次,交换角色再玩一次)

7.再现幼儿活动场景,共同分享。

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今天活动里小朋友们的表现吧!(老师回放活动录像,组织幼儿观看。)

8.幼儿整理文件纸放人尼龙袜中,制作成“流星球”,活动结束。

师:哎呀!你们看看,这满地的文件纸,太乱啦!我想到了一个好办法:请小朋友把地上的纸捡起来,包成一个球,再塞进这些旧袜子里面,制作成体育玩具流星球好吗?(老师组织幼儿收拾场地)

综合点评

《打字机》选材于美国近现代作曲家安德森于1950年创作的一首管弦乐作品。这是一首欢快活泼,诙谐有趣的标题音乐。该作品为ABA’单三段式结构,A段音乐由快速的十六分音符组成,好像在描述打字员小姐轻快的打字声:中间不时加入一个独特的声音模仿打字机换行时的铃声。在B段音乐变得充满诙谐感。在回到了A’段的主题后音乐在打字机繁忙的敲击声中结束。

为了让幼儿更好地感受、表现音乐,教师根据乐曲的曲式结构、音响所表现的内容,合理地编配了故事情节:A段,打字员快速地打文件;B段,为打字机加油放松;A’段,打字员又开始快速地打文件,直到工作完成。

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掌握乐曲的结构和节奏,教师采用了为音乐编配生动有趣的韵律动作和语言节奏的策略。A段的创意为:模仿打字员打字的动作,配以可唱念的语言节奏“打打打打打打叮(重复3次),打打打打打打打打打打叮”:B段的创意为:模仿给打字机加油和放松的动作,将“加一点油,放松一下吧,加一点油,放松一下吧,加一点油,放松一下吧,放放松、放放松、放松一下吧”的语言节奏填进旋律演唱出来:A’段又开始模仿打字员打字直到结束,语言节奏又回到“打打打打打打叮(重复3次),打打打打,打打打打,叮、叮、叮、叮,打打打打打打打打打打停一耶!”。整个过程由于配上了可以念、唱的词语,不但变得更加生动诙谐,也变得更方便幼儿理解、记忆和跟随音乐进行表演游戏。

在活动组织过程中,教师关注儿童的学习发展过程,精心安排教学步骤。整个活动以完整欣赏――分段欣赏――完整欣赏这一主线索展开,教师引导孩子学习过程的每一步都预设了不同的目标,层次感很强。幼儿从听和观看flash开始(一遍)――分段模仿学习(A段三遍,B段三遍,A+B段两遍)――完整练习(三遍),教师为实现这些目标采用了多种策略。在分段模仿学习中对A段的欣赏,第一遍教师运用语言、动作和表情提示幼儿仔细听,分辨乐曲中“叮”的声音;第二遍配合语言和动作让幼儿进行模仿学习,引导幼儿主动分辨乐句长短的区别:在第三遍中加入了板凳作为道具,增加了孩子的学习兴趣。B段音乐教师采用语言节奏与动作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幼儿,利用幼儿给打字机“按摩”放松动作的探索,做到了对B段音乐节奏的反复练习,又不会让幼儿感到乏味。在最后完整的三遍练习中,教师引入了合作,教师扮演打字员,由另一位教师扮演打字机,并巧妙地运用了抽纸盒这一道具。在教师富有表现力的表演感染下,孩子们更积极地投入了随后的两两结伴表演游戏活动中。

在活动中,教师也十分关注幼儿的合作能力、想象力、创造能力以及关爱意识的培养。如在引导幼儿想象给打字机加油时,使用拟人的方式引导幼儿关爱打字机。在活动的结尾处利用长丝袜,让幼儿把满地的废纸装进丝袜,做成体育用品流星球,也自然地融合了爱护环境和废物利用的教育。

幼儿欣赏活动教案3

活动目标:

1、 欣赏民间乐曲“高山流水”,感受乐曲中的乐器音色及欢快、热闹的情绪、情节,尝试着用动作表现。

2、 培养幼儿对民乐及民族乐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 幼儿欣赏过民乐演奏

2、 准备二胡、笛子、琵琶、扬琴、唢呐等乐器若干

3、 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一、欣赏乐曲

1、“小朋友,你们在什么地方听过民乐?”

2、“前几天,我们听了爷爷、奶奶们演奏的几首民乐,小朋友特别喜欢。今天,许老师也带来了一首民乐,请大家一起来欣赏。”

——集体欣赏乐曲

3、提问:“乐曲好听吗?找找看,这首乐曲是哪些民族乐器演奏的?” ——幼儿自由讲述乐器名称

二、自由探索

1、“刚才,到底谁说对了呢?就请小朋友自己一边听音乐,一边去吹吹、拉拉,弹弹,仔细辨辨,乐曲到底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幼儿自由探索 [放前景音乐]

2、“这首民乐,到底用的是哪些乐器呢?” ——幼儿讲述

[根据幼儿讲述的乐器,老师当场用二胡、扬琴各演奏一遍,让幼儿直接体验乐器的音色]

3、“原来这首民间乐曲是用唢呐、扬琴、二胡三种乐器演奏的。”

三、感受体验

1、 幼儿完整欣赏乐曲

提问:“听上去这首乐曲的感觉是怎样的?”(欢快热闹、活泼等)

2、 老师介绍:“这是一首我们中国非常有名的民间乐曲,名叫《高山流水》”

3、 引导幼儿边听音乐边想象,“听了这首《高山流水》的乐曲,你好象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引导幼儿,进行丰富的想象等]

幼儿欣赏活动教案4

【设计意图】

武术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更是一种文化,一种思想,一种哲学,一种伟大的人文精神。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体育运动像中华武术这样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哲学底蕴。今天我们在传承中华武术的同时,更应注重中华武术精神的继承和弘扬。中华武术精神的实质是“精忠报国”。

武术精神亦称中华武术的人文精神,是练功习武者以中华武术的伦理道德(武德)为基础,通过社会行为所表现出的思想意识、操守品格、风貌状态、心智觉悟、气节意志等方面的外在表现,是人性的升华和完善。

【活动目标】

1.教育学生要学习岳飞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努力学习为祖国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2.通过学习歌曲,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他们树立良好的人生观。

3.学习有关岳飞的文化知识,历史故事、岳飞创作的宋词的爱国主义情怀。

【活动准备】

1.通过对宋朝文化的了解,及岳飞的事迹的学习,教育学生热爱自己的国家并联系实际,发表自己的看法。

2.多媒体、电子琴、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讲述:这首《精忠报国》是由陈涛作词,张宏光作曲,以“岳母刺字”的故事为题材创作的歌曲,表达了对岳飞的敬仰

之情。

二、请看“岳母刺字”的画面。正是由于岳母的爱国之情感染着岳飞,才使他成为千古传颂的民族英雄。岳飞又因其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千百年来受到炎黄子孙的尊敬与爱戴。请看大屏幕,这是在杭州岳飞庙中的岳飞塑像,非常威武,旁边还有“还我河山”四个大字,表达了岳飞收复失地的爱国之情。下面请屠洪刚带领大家穿越时空的隧道共同走入古代沙场并小声哼唱这首歌曲,(学生观看MTV熟悉歌曲)。

三、看屏幕欣赏一遍由屠洪刚演唱的《精忠报国》。

1.再听一遍并且小声随着哼唱旋律。

2.学生跟着电子琴来熟悉歌曲。(纠正学生演唱时的个别难点问题)。

注意事项:引导学生唱出歌曲豪迈的气势、铿锵有力的感觉并适当添加动作。

四、(师生互动)介绍岳飞事迹:今天我们就来全面地了解一下民族英雄岳飞。请同学们把你们在网上、书上搜集到的有关岳飞的资料互相交流一下。(学生读资料、互相交流)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一些有关的内容,供大家共同学习。

幼儿欣赏活动教案5

活动目标:

1、通过多种途径,感受音乐的美。

2、感受和理解速度变化与乐曲性质的关系,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3、能创造性地表现音乐的美。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渔舟唱晚》。

2、古筝一架,老师熟练弹奏乐曲。

3、各种小乐器及纱巾、彩带等。

活动过程:

一、整体感受部分

古筝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乐器,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因为古筝音色悦耳动听,所以深受人们喜爱。

完整欣赏乐曲《渔舟唱晚》。提问:听着这美妙的音乐,你想到了什么?

二、分段理解部分

1、老师完整弹奏乐曲,幼儿进一步完整欣赏,为乐曲分段。

2、分段欣赏,跟着乐曲打节拍,感受乐曲速度的变化。分辨乐曲三部分特点:先缓慢优美,然后逐渐加速,最后回到缓慢优美。

3、结合多媒体课件,再次完整欣赏乐曲,充分感受乐曲的美。

三、艺术同构活动

1、借助多媒体课件听第一段音乐,找找哪张图给人的感觉和第一段音乐给人的感觉差不多?为什么?

2、听第二段音乐(同上)。

四、创造表现部分:

1、 简单介绍小乐器和舞蹈道具,请每人选一件自己喜欢的道具。

2、自由讨论。请拿相同道具的小朋友围在一起,试一试怎样使手里的道具随音乐发出优美好听的声音?有几种方法?拿丝巾类材料的小朋友试一试优美缓慢的音乐怎么表现?逐渐加快的音乐怎么表现?

3、幼儿大胆地、创造性地表现音乐的美。

活动目标:

1、通过多种途径,感受音乐的美。

2、感受和理解速度变化与乐曲性质的关系,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3、能创造性地表现音乐的美。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渔舟唱晚》。

2、古筝一架,老师熟练弹奏乐曲。

3、各种小乐器及纱巾、彩带等。

活动过程:

一、整体感受部分

古筝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乐器,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因为古筝音色悦耳动听,所以深受人们喜爱。

完整欣赏乐曲《渔舟唱晚》。提问:听着这美妙的音乐,你想到了什么?

二、分段理解部分

1、老师完整弹奏乐曲,幼儿进一步完整欣赏,为乐曲分段。

2、分段欣赏,跟着乐曲打节拍,感受乐曲速度的变化。分辨乐曲三部分特点:先缓慢优美,然后逐渐加速,最后回到缓慢优美。

3、结合多媒体课件,再次完整欣赏乐曲,充分感受乐曲的美。

三、艺术同构活动

1、借助多媒体课件听第一段音乐,找找哪张图给人的感觉和第一段音乐给人的感觉差不多?为什么?

2、听第二段音乐(同上)。

四、创造表现部分:

1、 简单介绍小乐器和舞蹈道具,请每人选一件自己喜欢的道具。

2、自由讨论。请拿相同道具的小朋友围在一起,试一试怎样使手里的道具随音乐发出优美好听的声音?有几种方法?拿丝巾类材料的小朋友试一试优美缓慢的音乐怎么表现?逐渐加快的音乐怎么表现?

3、幼儿大胆地、创造性地表现音乐的美。

幼儿欣赏活动教案6

 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活动,学会分享快乐。

2、欣赏糖纸上独特的花纹排列样式及美丽的色彩。

3、能用语言表达自己所观察的糖纸。

 活动准备:

幼儿准备:收集各种糖纸。

教师准备:选择图案特别、色彩绚丽的糖果,废报纸捏成的小纸团若干。

活动过程:

一、幼儿观察糖纸的图案及色彩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好吃的糖果,现在我们来尝一尝这些好吃的糖果吧(给幼儿分发糖果)!要求:把糖纸完整的拆下来。

2、幼儿与同伴互相欣赏糖纸,并说一说,糖纸上有什么图案、是什么颜色的、边上的花纹是怎样排列的。

二、教师指导幼儿进一步欣赏糖纸

1、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说一说自己带来的糖纸与其他小朋友带的糖纸有什么不同。

2、教师小结:有的糖纸中心有花纹、有的是小动物、有的是人物、还有的是各式各样的水果,糖纸的两边或是四边有花纹且都是相同的纹样,棒棒糖的糖纸是圆的,中间有单独的形色,四边是花纹,像一个花盘子。

三、出示课件幼儿欣赏

各式糖果、糖纸和糖纸娃娃。

四、制作糖果

教师给幼儿分发若干个小纸团(代替糖果),幼儿拿出自己带来的糖纸,包装糖果。

五、欣赏幼儿包装的糖果,并说说自己的创意。

幼儿欣赏活动教案7

课题生成:

在进行有关“马”的主题活动时,为了进一步促进幼儿加深对马的认识,我结合了二胡独奏曲《赛马》进行音乐欣赏活动,它是我国著名的民乐乐曲,不失为幼儿音乐欣赏的好教材。我将一首结构比较复杂的器乐曲诠释成特定的情景表演,让幼儿去了解它、接纳它、表现它,运用多通道参与理论的方式,让幼儿通过欣赏、律动、打击乐演奏活动让幼儿自发的投入到听、说、想、做、演的活动中来,进行探索性、创造性的学习,从而生成本课题。

课题名称:骏马奔驰保边疆

教育目标:

1、通过观看木偶表演,欣赏乐曲《赛马》,根据音乐形象和情绪,`用筷子随节拍较投入地进行表演。

2、 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和提供的材料,积极探索尝试用筷子不同的敲击方式,并探讨其他乐器如何进行合理的匹配。创造性的表现自身对音乐的感知。

3、培养幼儿对欣赏乐曲的兴趣及对民族音乐的喜爱。

活动准备:四种颜色(红、黄、白、黑)的木偶马饰,二胡曲《赛马》,共四组幼儿人手两把筷子,串铃,圆舞板,小铃,实物二胡。

活动过程:

一、 情景导入

老师:在一片美丽的大草原上奔跑着四匹骏马,一匹红马、一匹黄马、一匹白马、还有一匹黑马(相继出现马饰),看----它们来啦!(两位老师手持马饰,随乐进行木偶操作)幼儿边听乐曲,边欣赏木偶表演。

二、 分析音乐,将音乐情境化。

<1>师幼讨论:刚才的音乐听了有什么感觉?你们看到它们在干什么?幼儿回忆刚才的情景表演,讨论音乐情节。在此基础上教师小结:对,刚才小朋友看得很仔细,听得很认真。这首音乐听上去很欢快、奔放,表现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群马飞奔,你追我该的动人场面。

三、幼儿根据音乐情节大胆表现音乐。

<1>教师示范随乐用筷子敲奏。

① 教师:你应该表演什么颜色的马?为什么?幼儿:我坐的是红色的椅子,就扮演红色的马。

② 教师:你怎样表演马在奔跑?幼儿1:我可以象骑马的叔叔那样挥鞭;幼儿2:我可以喊“驾——”

<3>幼儿听音乐,分组用筷子演奏。

① 教师出示小乐器:圆舞板、小铃、串铃。手持木偶马饰:刚才四匹马奔跑时,哪里发出声音?哪种乐器最象马铃声?(串铃)加在单独演奏,还是集体演奏的地方?(集体);哪种乐器最象马蹄声?(圆舞板)加在单独演奏,还是集体演奏的地方?(单独)

② 各请两位幼儿分别加奏串铃和圆舞板,全体幼儿共同演奏。

四、小结:

今天我们大家共同欣赏了我国著名的民乐乐曲《赛马》,它是由弦乐器二胡演奏的,好听吗?下次老师再次带领你们欣赏优美的二胡曲!(出示二胡实物,让幼儿摸一摸,看一看,听一听)。

幼儿欣赏活动教案8

活动目标

1、欣赏多幅藤蔓植物作品,感受画面的意境。

2、用讨论、归纳的方法,探索藤蔓植物的画法,并尝试用国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3、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接触过藤蔓植物,认识这些植物。

2、课件:藤蔓植物国画作品多幅。

3、国画工具材料。

活动过程

1、欣赏课件,感受画面的内容与意境。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些好看的国画。我们一看,画上画了什么?你最喜欢哪一幅?

(1)欣赏齐白石的一组小鸡图。

师:画上有什么?是什么样子的?小鸡在干什么?它们的心情怎样?

(2)欣赏《鸭趣》。

师:这是什么植物?紫藤下有什么?它们可能在干什么?

(3)欣赏《葡萄架下的猫蝶》。

师:这幅画表现的是什么季节?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在葡萄架下有什么?你觉得它在干什么?

2、师幼共同归纳这一类藤蔓植物的独特结构,讨论画法。

师:现在我们仔细地观察这几幅画上的植物,它们都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师:这些花和果实可以用什么方法画?叶子怎么画?怎样才能画出细细的藤呢?(引导幼儿看丝瓜图,隐去叶子和其他,只留藤,重点感知藤蔓的走势)

3、进一步欣赏其他藤蔓植物的画,再次感受这类藤蔓植物的结构特点,并发挥想象。

师:我们发现这些植物都有藤、叶子和果实。老师这里还有几张画,我们一看这些植物的藤又是什么样子的。

师:在这些植物下面会有哪些小动物呢?在干什么?会不会有小朋友呢?如果你就在这些植物下面,你会干什么呢?

4、合作、欣赏、。

(l)幼儿合作创作。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分工,发挥想象完成作品。

(2)欣赏、。

师:你先画的什么?后画的什么?还可以怎么画?画上的小动物在干什么?你们是怎么合作的?

(3)教师:今天我们看了不少藤蔓植物作品,有主藤和缠绕藤。藤蔓植物还有很多其他的种类,下一次我们再去试着画一画,好吗?

幼儿欣赏活动教案9

活动目标:

1、在教师的带领下,听、看动画,感受歌曲和谐、温馨的氛围,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相亲相爱、和和睦睦的美好情景。

2、学习用动作来表述对歌词的理解,教会“爸爸、妈妈、弟弟、我、爱、家”的手语动作。

活动准备:

1、动画(课件)

2、音乐CD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教师: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家,家里有谁呢?(教师提问,幼儿回答,只需请一两个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家里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你爱他们吗?(爱)他们爱你吗?(爱)

教师小结:家里有这么多的人生活在一起,好热闹、好温馨!好幸福呀!

二、音乐欣赏。

1、教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曲,听听歌曲里都唱了什么?(播放动画,完整欣赏)

教师:你们听到歌曲里都唱了什么呢?(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听得真仔细!听完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觉呢?(幼儿回答,引导幼儿说出开心、幸福)

2、教师:为什么你会感到很开心很幸福呢?什么事情让你觉得很开心、很幸福啊?(幼儿回答,如:妈妈给我买新衣服、爸爸陪我去玩游戏)

教师小结:爸爸、妈妈每天在外面辛辛苦苦的工作,回到家以后还要照顾我们,爸爸陪我们做游戏,妈妈给我们煮好吃的饭菜,我和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从来不吵架,不争抢玩具,我们一家人相亲相爱、和和睦睦,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3、教师:现在让我们静静的坐好,再来听一遍音乐,伴随着音乐,想象我们和爸爸妈妈的那些幸福开心的事情。(播放音乐CD)

教师:伴随着这么优美的音乐,你想到了什么幸福开心的事情呢?(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对,小朋友想到了爱就是爸爸的拥抱、妈妈的吻。

三、学习手语。

1、教师:我们生活在充满爱的家庭里,我们一家人相亲相爱、和和睦睦幸福的生活在一起,这首歌表达的就是幸福的一家,歌曲的名字叫《让爱住我家》,《让爱住我家》这首歌曲这么好听,我们可以听见这首歌曲,也可以唱这首歌,可是有些聋哑人,他看不见,也不会说话,他想唱这首歌曲的时候应该这么办呢?

2、幼儿回答:

(1)“他会用手语”问:“小朋友真聪明,聋哑人和别人交流的时候是用手语的,”(说完老师就做 “让爱住我家”的手语动作,)

问:“你们知道刚刚老师做的动作时什么意思吗?”

3、聋哑人可以用手语来演唱这首歌曲,不信你们看看杨老师是怎么表演的,教师边做“让爱住我家”嘴巴也要动,但不发出声音。你们知道这几个动作是什么意思吗?是让爱住我家的意思。

4、教师:请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做一下,这是爱的意思,(左手握拳,大拇指朝上,右手五指并拢,从前往后轻轻的抚摸左手大拇指。这时家的意思(教师说领)五指并拢,十指相对,搭成一个像屋顶一样的形状,这是家的意思,我们连起来做一次,“让爱住我家”你们学得真棒!

5、教师:杨老师刚刚看到小朋友们听歌曲的时候特别的认真,你们听到歌曲里都唱到了谁呢?(引导幼儿说爸爸、妈妈、弟弟、,并且幼儿说到什么就带领幼儿说到什么就带领幼儿一起做动作。

教师:你们真聪明,学得真好!现在杨老师说什么,你们就用手语表演出来,好吗?(教师说词,幼儿做手语)

四、歌曲表演。

1、教师:你们学得真好!都很棒!现在请小朋友看看杨老师用手语把让爱住我家这首歌曲唱出来,要仔细的看哦!(播放音乐教师表演)

2、教师:请小朋友们轻轻的起立,跟着杨老师一起听着音乐,用手语把这首歌唱出来吧!

幼儿欣赏活动教案10

音乐欣赏:

望庐山瀑布

活动目标:

1、通过看图理解古诗内容,感受歌曲舒展的旋律。

2、学习用领唱、齐唱的方法来表现歌曲。

3、在演唱钟感受瀑布的秀美,萌发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发声练习:师生问好歌曲《小小解放军》、《山谷回音真好听》、《秋天美》。

2、律动练习:《采茶》、《挤奶》、《苹果丰收》。

二、教师引导幼儿看幼儿用书,理解歌词情境,理解记忆歌词。

(1)教师:庐山瀑布在庐山的香炉峰上,非常美丽。你们看到了什么?你觉得瀑布美吗?看起来像什么?(幼儿自由想象回答)

(2)教师:在古代遗物大诗人叫李白,他到我们庐山游玩,看到了美丽的瀑布。于是写了一首诗《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要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是说太阳照在香炉峰上生出了紫色的烟霞,远远地看过期瀑布就好像是挂在前面的山上一样,瀑布从高空中飞快地流泻下来,好像有三千尺那么长,让我还以为是银河从天上落到了人间呢!

(3)教师引导幼儿朗诵记忆古诗2——3遍。

教师:他把庐山瀑布的景色描写得好漂亮啊,好像庐山瀑布就在我们眼前一样,我们一起来念一念吧。

2、引导幼儿体会歌曲舒展的旋律,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1)家伙死在钢琴的伴奏下慢速朗诵歌词,引导幼儿完整感知歌词。

教师:这首好听的古诗还可以唱出来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学一学。

(2)教师引导幼儿根据钢琴伴奏朗诵歌词。

(3)教师范唱,提醒幼儿注意每句末都是一个长音要连贯的声音唱满音值。(幼儿学唱)

(4)教师和幼儿共同随钢琴的伴奏演唱歌曲两遍。

3、通过接龙的游戏,学习用领唱、齐唱的方法来表现歌曲。

(1)教师领唱,幼儿齐唱1——2遍。

家伙死:我们来玩一个接龙的游戏,我唱前面半句歌词,你们唱后半句。比如,我唱“日照香炉”你们唱“生紫烟”,看谁接的对。

(2)家伙死和幼儿交换演唱顺序再次演唱。

(3)请个别幼儿领唱,其他幼儿齐唱1-2遍。

4、引导幼儿体会歌曲意境和庐山瀑布的秀美,激发幼儿身为江西人的自豪。

(1)教师引导幼儿讲述对歌曲的感受。

教师:这首歌听起来感觉怎么样?(缓慢)

(2)驾驶进一步引导幼儿感受庐山瀑布的神奇秀美。

教师:我们庐山瀑布非常美丽壮观,庐山不仅有神奇多姿的瀑布,还有雄奇挺秀的山峰。还有文明悠久的历史古迹。大自然像一个魔术师把我们江西的庐山打扮得美丽又神奇。效果分析:

幼儿欣赏活动教案11

活动名称:

音乐—— 这是小兵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觉进行曲的力度和均匀的节奏。

2、帮助幼儿熟悉歌曲的旋律。

 活动准备:

钢琴

活动过程:

一、律动:《我们大家做得好》、《小鸡叫、小猫叫、小鸭叫》。

二、练声:《我爱我的小动物》、《下雨了》。

三、熟悉乐曲《这是小兵》

1、播放敲锣、打鼓、吹喇叭的视频

师: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呢?你们想学解放军吗?那你们就是小兵,今天老师要教小朋友学习新的律动,律动的名称就叫《就是小兵》

2、放录音引导幼儿完整欣赏音乐《这是小兵》。

提问:乐曲的名字叫什么呀?(请幼儿完整回答乐曲的名字)

3、教师弹奏音乐,幼儿再次欣赏。

4、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合拍地拍手、熟悉旋律,使幼儿听到乐曲的旋律就精神振奋,初步懂得乐曲的内涵,知道乐曲是有劲、雄壮的。

5、引导幼儿随音乐创编动作。

解放军是怎么走路的呀?解放军叔叔是怎样打敌人的?并请幼儿用动作表现出来。

6、引导幼儿随音乐练习动作。

放音乐老师带领幼儿随音乐合拍地做动作。

7、教师弹琴幼儿集体表演。

四、复习游戏《找小猫》。

幼儿欣赏活动教案12

活动目标

1.欣赏美术作品,感受对比所产生的效果,大胆讲述自己对作品的感受。

2.尝试用粘贴的方法大胆表现自己对“对比”的理解。

3.感受创作对比画面的快乐,萌发创新意识,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色卡纸人手一张、各色各样的蜡光纸、碟机、动画制作、剪刀、固体胶人手一份。

知识经验的准备:

1.教师:了解对比有关知识,熟悉名画,并了解相关知识。

2.幼儿:在平时的欣赏及作画过程中,已了解了冷暖对比。

艺术环境准备:

教室活动区开辟一块美术欣赏区域,长廊内墙上粘贴名画供孩子欣赏。

活动过程

一、欣赏对比

1.欣赏动画制作“大苹果和小虫”、感知大小对比,请幼儿讨论:大苹果和小虫在一起给你们什么感觉。

2.欣赏“水果”感知色彩对比,并变换底色突出色彩,提问:冷暖对比给你们什么样的感觉?动画中哪种颜色属于冷暖对比?

3.欣赏“月夜”感知形状对比,幼儿观察画面讨论:这幅画什么最突出?请大家为作品起名字。

二、找对比

1.欣赏名画。

幼儿观察画面的表现形式。讨论:在这幅画中你看到了什么?这幅画和我们平时看到的画有什么不同?

2.分析作品中对比的使用方法,幼儿在画面中找一找画中运用了哪些对比方法?欣赏了画家的画,你有什么想法,你想怎样表达?

3.欣赏完画面后,你还想了解什么?

三、表现对比

表现方法:幼儿直接选择形状粘贴、剪纸粘贴、撕纸粘贴、绘画等,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大胆进行创作,不怕失败,引导幼儿先构思再操作。

四、介绍对比

幼儿介绍自己作品中的内容与对比方法的使用。

幼儿欣赏活动教案13

目标:

感受音乐的节奏,能在唱到"咚咚啪"时做出相应的动作。

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重难点:

喜欢做不同的"咚咚啪"

乐意跟上音乐一起做

准备:

音乐

过程:

一、礼物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今天,史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礼物,猜猜是什么?想不想知道是什么?来,一起喊:一、二、三………

2、哦!原来是面大鼓。"嗨!小三班的小朋友,你们好?我的名字叫大鼓,你们愿意和我做朋友吗?那你们知道我是怎么玩吗?来,谁来试一下?

二、反复练习"咚咚啪"

1、我也想试一下,你们看我是怎么敲的?

2、谁看到我是怎么敲的?咱们一起试一下。

3、刚才,咱们做了一个"很大很大"的`啪,现在做一个"很小很小"的"啪"。 你们想想,怎么样做就是"很小很小"的啪呀?(再小小的,咚咚啪)

玩累了没有、咱们一起休息一下吧!好了,伸个"大懒腰"吧!好舒服呀!咱们做一个"大懒腰"的咚咚啪,好不好?(大懒腰,咚咚啪)

4、刚才做了一个"大懒腰"的咚咚啪,走路时的"咚咚啪"怎么做?(走来走去、咚咚啪)

5、你们看我在干什么?(师做转个大圈,咚咚啪)

6、你们看我在干什么?跑得时候怎么做呢?(跑来跑去、跑来跑去、咚咚啪)《强调跑的时候不要挤》

三、欣赏VCD,让幼儿完整充分地感受旋律,同时激发幼儿的表现欲。

老师这也有些小朋友会做"咚咚啪"想不想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

四、跟上音乐动起来。

他们做的好不好?咱们和他们比一比吧!你们准备好了吗?那咱们开始吧!

五、通过互动来巩固动作。

1、刚才,小三班的小朋友做的真棒,现在,老师要请几个小朋友来做一下,然后每个小朋友再请一个客人老师和你一起做。

2、咱们请所有的客人老师一起做,好吗?(客人老师,咱们一起做,好吗?)

幼儿欣赏活动教案14

设计意图

近几年,我园一直在开展省级课题《回归生活的幼儿园美术教育研究》。作为子课题《互动式幼儿园亲子美术活动研究》的主持人,我和课题组成员开展了不少亲子美术活动。美术欣赏是亲子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挑选了一些名画家的画进行欣赏。吴冠中的美术作品很有特点,兼具西方技巧和东方意境,有一些内容相近但画法不一的画很适合幼儿欣赏。我选取了其中两幅进行对比欣赏,内容都是树与鸟,但一弯一直、一彩一墨,孩子会喜欢哪幅?家长又会喜欢哪幅?他们喜欢的理由又是什么?活动使孩子与家长之间的相互了解能深人多少?这些都是值得期待的。

活动目标

1.通过对比欣赏,感受《小鸟天堂》画面色彩的浓烈欢快,及《林中小鸟》中水墨表现出的清寒孤寂的意境。

2.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家长能积极互动,用表演、绘画等方式大胆表达自己心中的树林与小鸟。

3.幼儿、家长相互了解对方对不同色彩和美术作品的喜爱。

活动准备

1.吴冠中作品《小鸟天堂》、《林中小鸟》。

2.音乐:贝多芬《小步舞曲》,民乐《寒江残雪》,背景音乐《天空之城》、《神秘园之歌》。

3.电脑,投影仪,桌子几张,木椅一人一把。

4.宣纸、颜料、毛笔若干。

活动过程

1.色彩篇

(1)聊聊有哪些颜色。

看,老师身上有哪些颜色?小朋友身上有哪些颜色?我们周围还有哪些颜色?除了这些颜色,你还知道哪些颜色?

小结:世界上有红、黄、蓝等许多种颜色,我们的生活也因为这些斑斓的色彩而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多彩。

(2)说说最喜欢的颜色。

你最喜欢哪种颜色?你的爸爸妈妈最喜欢什么颜色?

请家长说说喜欢这种颜色的原因,让幼儿对父母有更深入的了解。

2.欣赏篇

(1)欣赏《小鸟天堂》。

①问:看了这幅画,你有什么感觉?会想到什么?

幼儿讲最初的感受。

②引导幼儿细致欣赏。

问:画上有什么?小鸟是什么颜色的?住在哪里?树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画面上还有什么颜色?你喜欢这些颜色吗?为什么?小鸟住在这样的环境里,它的心情怎样?谁会用动作表现快乐的小鸟?

③音乐与作品的匹配。

播放《小步舞曲》、《寒江残雪》。问:哪段曲子更像这幅画?为什么?

④请幼儿和家长分别扮演小鸟、大树,跟着音乐表演。

要求大树姿态多样,小鸟动作多种,有快乐地飞、站、找食等。

⑤作者简介。

知道这幅画是谁画的吗?这幅画是一位叫吴冠中的老爷爷画的,他是一位著名的画家,画了好多幅有关鸟和树的画,这幅画的名字叫《小鸟天堂》。

(2)欣赏《林中小鸟》。

①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吴爷爷的另外一幅作品,看看这幅画和刚才那幅画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点击《林中小鸟》,播放《寒江残雪》。

②引导幼儿欣赏。

这幅画和刚才那幅画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哪些地方不一样? (从色彩、形状两方面对比)这幅画用了哪些颜色?树是什么形状的?鸟是怎样的?看了这幅画,心里是什么感觉?

介绍水墨画的有关知识:是中国特有的,用水和墨来创作的(尽可能请家长来介绍)。

③介绍吴冠中画的特点:融合了西方的绘画技巧和东方的意境,融汇传统与现代等。

④请幼儿和家长讲讲各自喜欢哪幅作品及理由。

原以为幼儿都喜欢色彩鲜艳的《小鸟天堂》,活动中却发现不少孩子喜欢《林中小鸟》。究其原因,一是因为“画得像”;二是因为大部分家长喜欢,他们认为,现在的社会过于浮躁,水墨画《林中小鸟》能使人沉静下来,安静地生活;三是可能有些孩子确实喜欢。

3.绘画篇

(1)你心目中的小鸟天堂是什么样的?

请小朋友和爸爸妈妈用自己喜欢的颜色,画出自己心中的小鸟天堂。幼儿、家长合作作画,教师巡回观察,配背景音乐《天空之城))。

(2)展示、交流作品。

活动延伸

将所有作品拍照传至班级博客,将部分作品布置在活动室,并介绍作者的创作想法。

幼儿欣赏活动教案15

活动背景:

幼儿美术欣赏活动是一种培养幼儿欣赏能力的教育活动,尤其是引导幼儿欣赏名画家的作品,可以让幼儿从小就接触经典,与大师直接对话,这样儿童发展的起点高了,眼界开阔了,对美的知觉和选择也更敏感了,同时也有益于发展儿童性情、情感、自信和语言。《玩球的人》是法国著名画家卢梭的作品,这是一幅具象性作品,画面色调明快、主题鲜明、内容简单,适合小班幼儿欣赏。

活动目标:

1、感知图画的色彩和形象美。

2、理解画面内容,并能对画面进行简单的描述。

活动准备:名画《玩球的人》、视频转换仪、电视机

活动过程:

1、初步感受画面。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幅画。请你仔细看,你在画上看到了什么?

幼1:我看到球了。

幼2;我看到了人。

幼3:树。

幼4:有很多很多树。

幼5:树叶黄了

幼6:有的变红了。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树叶有的绿绿的、有的变黄了,有的变红了,绿的、红的、黄的,和在一起真漂亮。

(在这里,老师并不直接提出“画上远处有什么”,“近处有什么”之类的问题,而只以“你在画上看到了什么”这样的问题引入,放手让儿童认真观察,自由讨论。在美术欣赏活动中若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具体,容易限制儿童的观察思路,使他们无法按照自己的已有知识和兴趣点,从不同角度和不同视点对作品进行独立自由的观察。)

2、进一步观察画面,感知画面色彩美、形象美。

师:你感觉画中的事情发生在白天还是晚上?

幼:晚上。

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幼:我知道的。

幼:我觉得是白天,因为我看到了天上的云。

师:蓝蓝的天上飘着白白的云,天气真好呀!画中的人在做什么呀?

幼:在跳舞。

幼:不是跳舞,是在玩球。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幼:那边有球(孩子指着球说)。

师:他们是怎么玩球的?

幼:他的手是这样的,脚在这样!( 孩子边说边模仿画中的动作)

师:那我们一起来学学他们玩球的动作吧。

(幼儿自由模仿画中人的动作。)

(此环节的重点是让幼儿进一步感知画面色彩美、形象美。孩子的观察往往是片面的,点的观察,而老师的引导则是提升,它让幼儿能更深层次的挖掘画面的内涵,这也就是教育的目的所在,教育的价值所在。小班孩子的思维特点决定了他们的认识依赖于行动,所以在让孩子感受画面的形象美的时候,我设计了通觉得方法,让幼儿通过模仿画面中人物的姿态、动作来,体验运动带来的快乐情绪,感受感受作者描绘的蓬勃向上的朝气,同时它也符合动静结合的原则,能满足小班幼儿的身理需求。)

3、教师与幼儿一起分享自己的快乐

师:这群人玩球玩得开心吗?

幼:开心。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幼:他们在笑。

师:真的哦,他们都笑眯眯的!

这幅画的名字呀叫《玩球的人》,它是一个叫卢梭的外国画家画的,他画的是在一个晴朗的秋天,一群人在枫树林里玩球,他们玩得真开心。

(幼儿对作品的命名往往能够反映他们对作品的总的感觉,但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这可能有点难度,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情感上的引导,共容易激起孩子的共鸣,所以这里教师把重点放在分享看画的感受上。)

 活动反思:

说到幼儿园美术活动,通常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绘画活动,而美术欣赏活动往往是我们所忽略的。这学期我们小班组换了一套新教材,它的每个主题中都有美术欣赏的活动,这也给了我们尝试美术欣赏活动的一个平台。小班孩子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所以我选择了亨利卢梭的《玩球的人》这一幅画来欣赏。在组织这一活动时,因为孩子是刚刚接触美术欣赏活动,所以老师结合发散性问题和具象问题,尽可能多的鼓励和引导孩子细心观察,大胆想象、勇敢表达。在美术欣赏活动中,唯一、绝对的正确答案几乎是不存在的,这也为儿童提供了可以充分自由地想象和创造的空间。但对美术作品的解释也不能是完全的“什么都是”和“怎么都行”,它毕竟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特别是对于写实性的作品来说,人们对画面所描绘事物的识别,对作品情感表现倾向的判定,也总是大致相当的。所以,教师在允许幼儿有自己不同的感觉的同时,又鼓励孩子发表各自的不同见解,使他们通过讨论和争辨,得出相对更合理的结论。讨论的目的只在引导和提升,而不是硬性说服,更不是压制不同意见,使儿童丧失自信,只迷信权威,不敢再大胆表述自己的看法。

怀孕手册
新妈手册
育儿宝典
孕育饮食
早期教育
母婴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