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亲子知识 > 育儿宝典 > 孩子偷东西父母应该怎么办

孩子偷东西父母应该怎么办

来源:潮女谷    阅读: 8.53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孩子偷东西父母应该怎么办,孩子在小时候如果有偷东西的情况,作为家长一定要重视,因为这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想要改正孩子偷东西就要先了解原因,下面分享孩子偷东西父母应该怎么办。

孩子偷东西父母应该怎么办1

我们不喜欢孩子偷东西,但是孩子还是会去动那些不该动的东西。孩子们的偷盗行为,通常不是仅仅靠一场面对面的偷盗行为的直接谴责就能够改正。恰恰相反,我们首先要做的应该是:了解和研究那些促使他们偷东西的潜在想法,这样才能最终解决问题。

幸好,和说谎一样,早期的偷盗——即4-6岁孩子的小偷小摸——几乎可以说是一个人人都会经历的童年阶段。如果我们认真对待这类事情,而不是过分发火,孩子们毫无疑问就会很快超越这个小偷小摸的阶段。但是,我们经常因为过分的情绪反应而把事情弄得更糟,因为孩子们具有一定的逆反心理。我们来看一看现实中对此类问题的两种不同方法:

孩子偷东西父母应该怎么办

四岁的明明从她妈妈的首饰盒中拿走了一只耳环。妈妈发现了,叫喊道:“明明,你拿了我的耳环吗?别只是看着我,回答我!我告诉过你别动我的首饰盒,这简直让我快发疯了。马上给我交出来!永远都不要做这样的事情了!”这位母亲只顾着发脾气闹情绪,她没有意识到她其实是在导致明明以后继续偷东西。这个孩子将会开始以她独特的方式来惹妈妈生气。偷东西将成为一件令明明高兴的事情——热闹不说,还不用承担任何后果。

解决此类问题最好的方法无疑是:当妈妈的可以这样告诉孩子:“明明,宝贝儿,你拿了妈妈的耳环,妈妈很不高兴。现在把它放回首饰盒吧,谢谢啦。嗯,谢谢你把他放回原处!这真让妈妈高兴啊,你真是个好姑娘!”通过这样的方式,妈妈让明明知道了,哪儿才是耳环该放的地方,同时知道妈妈也不会因为自己那走过耳环而发火。

孩子偷东西往往是觉的空虚或者是缺乏疼爱。无论是什么原因,我们应该在事情尚未发生之前,就和孩子交流,建立他们的自我观念,向他们展示我们对他的爱和关注。

偷东西是一个多因素导致的复杂问题,一般不能一次性得到解决。但是,孩子们的失落感,空虚感,受歧视感等等不好的感受,是可以通过大人们的理解,爱抚,眼神交流,拥抱等明智的处理方法来消除的。

孩子偷东西父母应该怎么办2

孩子偷东西怎么教育

了解到孩子品德兼优,从她拿走的胶带贴纸和口红型橡皮擦来看,不过是外形或颜色较为漂亮的小物品,由此肯定,孩子偷东西的原因这并非是物质需求,而是精神需求。

偷拿是一种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常见的现象,一般发生在三四岁到七八岁这一年龄阶段。这段时间的孩子有其独特的心理特征,因此常常会出现“孩子物质上不缺,却爱偷拿别人小东西”的情况。

孩子偷东西的原因有哪些

1、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仍以自我意识为主

他们还没有分清楚“我的”与“他的”两者的概念及之间的差别,认为凡是自己喜欢的都可以据为己有。

2、道德认知不足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中学前的孩子是没有道德感的。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虽然也可能知道偷拿的行为不好,却没有意识到这种行为是不道德的,更不知道这种行为在成人世界里代表着什么。

孩子偷东西父母应该怎么办 第2张

3、情感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孩子缺乏关注度:有一类孩子,在家里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与爱,在班上也没朋友,因此就想着靠这种方式,来博取众人的关注,也就是我们说的“刷存在感”。

孩子缺乏安全感:还有一类孩子,由于家庭教育中的“高压政策”,他们很少得到父母的认可,导致自身缺乏安全感,甚至产生自卑感,而偷盗行为带来的成就感,便填补了他们内心缺失的部分。

孩子缺乏成就感:还有一些孩子因学习上或者生活中缺乏成就感,百无聊赖,于是以偷拿的行为寻求刺激。

孩子在情感需求上得不到满足时,一味制止只会对孩子偷拿的行为加剧化和毫无帮助。家长可在与孩子的相处中细细了解孩子的心态和需求,追根溯源,才能对症下药。

在解决措施上,首先肯定的是家长做好了模范的第一步,拿了东西就要还回去并道歉。

其次,还有一些需要家长注意的事项:

1、别给孩子贴“偷”的标签

孩子的自我评价水平低,对来自别人的评价很容易产生“认同”。如果长期乱用“小偷”这样的话来责骂孩子,孩子就会认定自己是这样的人。

2、态度要温和

孩子经常会因为害怕惩罚而撒谎,而家长如果能更耐心地询问一些问题,比如:“你很喜欢那件东西是吗?”,就会消除孩子的紧张感,促使他讲出真相,才有机会针对情况进行教育劝导。

3、强调物权概念

父母可以常常强调诚实和“尊重别人界线、拥有”的观念。比如在玩具店孩子对某个玩具爱不释手,最后要离开时,当孩子放下时,马上赞美说:“乐乐是个诚实的孩子,这玩具是别人的,就得还给人。”

有人说,盗窃癖有可能不是品格问题,而是精神疾病。家长无需一度担心孩子在品格上出现了问题,怀疑她不再是好孩子。

相反,她可能是精神上生了病,需要爸爸妈妈给与关注和更多的爱。

来自父母足够的爱,才是治愈孩子心灵疾病的最佳良药

只要爸爸妈妈是耸直的大树,孩子就不会长成歪脖子树。父母做好榜样,将会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怀孕手册
新妈手册
育儿宝典
孕育饮食
早期教育
母婴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