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 知识 > 越剧的发源地

越剧的发源地

来源:潮女谷    阅读: 1.71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越剧的发源地,越剧,又名绍兴戏,发源于浙江嵊州,兴盛于上海。汉族戏曲之一,中国第二大剧种,五大剧种之一。是老一辈人们的主要娱乐方式。接下来便详细介绍越剧的发源地。

越剧的发源地1

越剧,又名绍兴戏,发源于浙江嵊州,兴盛于上海。汉族戏曲之一,中国第二大剧种,五大剧种之一。清末起源于绍兴府嵊州即越过首都,由当地民间歌曲发展而成,发祥于上海和杭州,在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

越剧的发源地

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性演变,历称小歌班、绍兴戏剧、绍兴文戏、髦儿小歌班、绍剧、嵊剧、剡剧。

1925年9月17日上海《申报》演出广告中首次用“越剧”称之。1938年始,多数戏班、剧团称“越剧”。新中国成立后统一称为“越剧”。

越剧的发源地2

剧目概述

越剧自1906年从说唱艺术演变成戏曲后,剧目来源主要三方面:一将原唱书节目变成戏曲形式演出,如《赖婚记》、《珍珠塔》、《双金花》、《懒惰嫂》、《箍桶记》等剧目;二从兄弟剧种中移植,如从新昌高腔移植的有《双狮图》、《仁义缘》、《沉香扇》等剧目,

从徽班移植的有《粉妆楼》、《梅花戒》等剧目,从东阳班(婺剧)移植的有《二度梅》、《桂花亭》等剧目,从紫云班(绍剧)移植的有《龙凤锁》、《倭袍》、《三看御妹》等剧目,从鹦歌班(姚剧)移植的有《双落发》、《卖草囤》、《草庵相会》等剧目;三根据宣卷、唱本、民间传说的故事编写,

如《碧玉簪》、《蛟龙扇》、《烧骨记》等剧目。越剧前期主要活动于浙江城乡。自1917年进入上海的剧场后,演出的大多还是以上三类剧目。1920年以后,越剧进入绍兴文戏时期,新增许多剧目,

越剧的发源地 第2张

如《方玉娘》、《七美图》、《天雨花》等,又从海派京剧中学来《狸猫换太子》、《汉光武复国走南阳》等连台本戏和《红鬃烈马》等剧目,从申曲(沪剧)、新剧(文明戏)里学来《雷雨》、《啼笑因缘》等时装戏。

剧目样式上,小歌班上演的多数是整本大戏,有时在大戏前加演一出如《箍桶记》之类的.生活小戏。1917年5月13日至6月8日,小歌班首次进入上海的首期演出中,有好几部戏还以连台本戏形式演出,如《龙凤锁》、《七美图》用1至3本、3个场次演出。其后,连台本戏成了绍兴文戏时期常用的演出剧目,

最长的连台本戏《薛仁贵征东》、《汉光武复国走南阳》均有30本之多,可连演30个场次。演出剧目轮换频繁,通常是一本戏只演一场,所演的全是“路头戏”(后称“幕表戏”,即在演出前由派场师傅向演员叙说剧情后由演员上台即兴表演)。

部分经常演出的剧目,有的成了某些著名艺人的拿手戏,内中有些场次有相对固定的唱词,并为同行所沿用而称为“肉子戏”。

越剧的发源地3

1、越剧诞生初期为男班

越剧诞生于上世纪初,发源于浙江省嵊县(现嵊州市)。前身是说唱形式在田头、沿门、祠堂、埠头,落地唱书和走台书。1906年3月,在嵊县东王村,艺人用稻桶、门板搭成草台上正式以戏曲形式演出,从此就有了这个新剧种。

它不同于已颇有名气的绍兴大班,民间称为“文书班或小歌班”,只有檀板、笃鼓为乐器,也称“的笃班”,艺人大多是亦农亦艺的男性农民,故称“男班”。艺人在台上唱“呤啊呤哦郎”后场人声帮腔吟和调,也无丝弦伴奏,剧目多为民间故事小戏。

之后“小歌班诞生”,从嵊县向绍兴、宁波、杭州一带沿途演唱,获得众家的报酬是:年糕、剩菜、冷饭、糕点充饥,艰辛困苦一言难尽。但艺人仍勤奋向各剧种学习艺技,逐渐创造了丝弦正调和多种板式,改编了巜梁山伯》、巜珍珠塔》、碧玉簪》等传统佳作,

1917年5月在上海首演成功,把本剧种艺术推进到一个新时期。1921年艺人在上海升平歌舞台组成了第一支越剧专业丝弦演奏的乐队,从此取消了后场帮腔吟和调,丝弦正调成了主腔,升平歌舞台成为首个演越剧的戏院。

1921年至1922年男班改剧种名称“绍兴文戏”演连台本戏。演员有小生:王永春、张云标、支维永;小旦:卫梅朵、费翠棠、白玉梅、金雪芳;老生:马潮水、童正初;小丑马阿顺,谢紫云、大面金荣水等。

越剧的发源地 第3张

2、女子越剧兴盛,男班衰落退出舞台

1923年7月,上海经商的嵊县商人施家岙村的上门女婿王金水,首先在施家岙村办起了越剧女班,招收9-13岁的女孩20余人。

越剧创始地嵊县施家岙村

1924年1月,毕业后的女班生,在上海升平歌舞台演出,报刊上称“髦儿小歌班”演员有施银花、赵瑞花、屠杏花等,标志着中国第二大剧种女子越剧新时期的开始。

1925年9月17日,上海巜申报》演出广告首次出现了“越剧”这个剧种名称。施银花与琴师商量,从越剧曲调:四工腔、尺调腔、弦下腔,中选择四工腔曲(调),其特点是:单纯、明快、有跳跃性,听起来如潺潺流水在山涧流淌。更适合江浙人喜欢听山涧小调,婉转圆润,悠扬动听的习惯。

上世纪30年代,因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租界成为“孤岛”,工商、娱乐业畸形繁荣,江浙人为避战乱来沪经商或逃难。女班大批来到上海滩,为女子越剧兴盛提供了客观条件。而越剧男班却逐渐衰落,最终被女班取代。

3、越剧四大名旦“三花一娟”兴盛上海滩

上世纪30年代后期,女子越剧充分利用上海众多媒体的广告优势,扩大影响,从而赢得了观众。当时,最有名的越剧 四大名旦是:“三花一娟”,就是,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姚水娟;小生为竺素娥、屠杏花、李艳芳;青年演员有筱丹桂、马樟花、袁雪芬、尹桂芳、徐玉兰、范端娟、傅全香等,她们都已是著名演员了。

3.1姚水娟—“越剧皇后

1938年,京剧大师梅兰芳在上海,他对“三花不如一娟”早已耳闻。在一次会演中看了姚水娟的戏,发现她的.舞台表演果然名不虚传。后托友人相约,两人在“知味观”相聚,梅兰芳即兴挥毫书就,“姚水娟艺家、越剧皇后”。此后22岁的姚水娟盛名远扬。

而“三花不如一娟”,有二个说法:其一、杭州大世界游艺场经理张载阳,他是越剧的戏迷,看巜碧玉簪》,被姚水娟演唱李秀英三盖衣的表演深深感动,高呼“妙!三花不如一娟!“从此这个誉词传遍江南;笔者也听过她的这首“四工腔”唱腔的唱片,确实好听。

其二、也是同一个赞誉,这是1937年姚水娟在杭州演出《碧玉簪》时得到的赞誉。“三花”是指当年红极一时的名旦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那时“三花”演出水平已达到高峰。但姚水娟主要是在越剧改革创新上略胜“三花”一筹。她是第一个在越剧舞台上使用机关布景的人。

1937年,姚水娟率领第一副女班来到上海。女班在“通商”剧场演出,这天演的是巜盘夫索夫》。她以“行不动裙”的高超演技,唱腔甜润,明朗流畅,表演细腻,独具一格,给观众以美好的艺术享受。观众这些感受传播到上海各区,“通商”剧场天天爆满,各界越剧爱好者都赶来,目睹她的精彩演出。

姚水娟演电影越剧巜碧玉簪》中的李夫人

1938年,姚水娟邀请巜大公报》记者樊迪民编写巜花木兰》。不惧日伪汉奸的恐吓,她在天香剧院连演27场,轰动上海。后来,她将编剧引入越剧创作,开拓越剧团设立专职编剧的历史先河。通过改良结束了绍兴文戏的旧时代,确立了越剧为正式剧种,由此可见她为越剧作出了重要贡献。

3.2施银花—女子越剧的开拓者

她来自越剧发源地,嵊县施家岙村。是第一副女子绍兴文戏时期科班头牌,著名旦角,有“花衫鼻祖”之誉。唱腔上学习、继承男班名旦琴素娥的花腔,婉转圆润,被称为“施腔”、越剧泰斗、“三花之魁”。

为越剧主要贡献有:曾移演巜雷雨》,开创女子越剧表演时装戏的先河。

1925年,在王春荣琴师的帮助下,吸取京剧西皮音调和过门,改胡琴1-5定弦的正调为6-3定弦的“四工调”,开创了女子越剧新唱腔。听过严兰贞盘夫的唱片的老一辈人,一定会很熟悉四工调的韵味和感染力。因此四工调的创造是越剧音乐发展的里程碑,为越剧改革作出重要贡献,被越剧界称为女子越剧的开拓者。

3.3赵瑞花—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

11岁进了施家岙第一副女子科班,当时她年纪小,不识字,个子又矮,相貌平平,就是嗓音洪亮。矮尼姑师傅分配她唱旦角。她自知条件差,只有起早贪黑,勤学苦练,师傅口授的“赋子”用心牢记,才能笨鸟先飞。串红台时她扮演巜龙凤锁》中的豆腐西施、金凤姑娘,得到了观众的赞誉,都说:“孔村那个小花旦,日后会有出山”。

她是“三花”之二,但她从不以师傅、名角自居,不仅认真演好自己所饰的角色,而且毫无保留和小姐妹们交流演技。筱丹桂、李艳芳、竺水招等艺人都曾得到过赵瑞花的热情扶持,后来成了著名演员。

1941年有一天,她在上海南京东路,新新公司的“玻璃电台”,为普善山庄募捐,直播演唱《叶香盗印》和《方玉娘哭塔》,一次即获听众捐款1000多元。这在当时可买300亩田,可见她号召力之强。

她唱白特点为咬字准,吐字清、声音嘹亮,且从不倒嗓。唱腔以质朴明快的四工调为基础,糅入嵊县牧歌小调,唱得淒清婉转,真挚动人。60年代初她应聘至浙江省艺术学校任越剧班教师。

赵瑞花为人忠厚朴实,演技一板一眼,教书育人鞠躬尽瘁,是越剧艺术家的典范。

3.4王杏花—越剧袁派的源头

王杏花是“三花”之三,她的唱腔清新素雅与当时以施银花为代表的小花腔不同。施、赵等名旦的唱法受男旦影响较大,基本用大本嗓,嗓音线条粗。与她们相比,王杏花的唱嗓音比较高而细,形成了自已特色的“四工调”。

30年代初,她第一次到了上海十六铺,开锣演戏。看客多数是宁波、绍兴人,觉得女孩子做戏文,新鲜有趣,又带有故乡的气息,开始观众较多。后因战争,只能又回到杭州。

1933年夏,她应邀第二次来到上海挂牌主演。首先与小生李艳芳搭档,那时有一种“时髦牌”香烟,外壳印的美女很像她,可见她容貌之美。王小李2岁,她俩彼此配合默契,处处用心,李台风潇洒,演唱入情,王在化妆方面也有较多革新,观众对她俩搭档很欢迎,一时盛况喜人。

这年年底,南阳桥叙乐茶楼老板同永乐老板谈妥,要王杏花去“叙乐”参加拉局演出。在此她结识了名角小生屠杏花、小白玉梅、和徐玉兰。她同屠杏花合演了几折戏,感受最深的是巜楼台会》,屠演的梁山伯情深意浓;

受她感染,王总忍不住珠泪成串;这种感觉别的小生搭档,一般都没有的。徐玉兰那时只有十四五岁,两人同台演出巜武家坡》,因时间紧,演员都开始化妆,两人根本无法对台词,只能台上见了。那时彼此年纪都轻,记性好、反应快,演出顺利结束。之后有其它原因,又回到杭州演出。

1936年9月,她第三次来到上海,搭“四季春”班在老闸大戏院演出。越剧袁派的源头来自王杏花。袁雪芬所在的“四季春班”在杭州演出时,曾特地请王杏花来戏班当老师。

袁与王有了同台演出的机会,觉得她“四工调”唱得很新颖别致,所以有意模仿学习,袁与王的相貌有些相似,有时观众都叫袁为小王杏花。在演王拿手戏巜火烧百花台》时,袁曾经代替身体不适的王演繁重的中间部分戏。

1936年11月,王杏花还和袁雪芬、钱妙花等,在高亭唱片公司灌制了唱片,正面是王杏花的志贞哭图,反面是袁雪芬、钱妙花方玉娘哭塔。为越剧女班灌制唱片开了先河。30年代末到40年代中,她辗转沪、杭、甬,先后与屠杏花、竺素娥、王文娟等同台演出巜叶香盗印》、巜玉堂春》、《二度梅》等传统剧目。

为了演出需要,特地请人编写《马革裹尸》、巜窦娥冤》、《双玉蝉》等新戏。在艺术上不断求新图变,曾在服装、化妆、表演、剧本多方面作过改革尝试。尤其是她对剧本要求甚严。

健康养生
生活保健
常见疾病
女性健康
单身
恋爱
婚姻
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