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34岁很多人死了

34岁很多人死了

来源:潮女谷    阅读: 2.92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34岁很多人死了,死亡是很可怕的事情,没有人愿意面对死亡,但是死亡却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事情,现在死亡的年龄越来越年轻化,接下来就由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34岁很多人死了的相关内容吧!

34岁很多人死了1

又一位名人猝死了,才34岁,死在了去上班的路上!

北京市卫生局新闻发言人毛羽介绍,我国是高自杀率国家之一。据2000年国家疾控中心与北京回龙观医院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自杀率为22.23/10万。据分析,自杀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精神疾病、身体疾病、人格特征、心理因素、亲友自杀史以及家庭暴力、家庭虐待等。另外,社会的大幅度变迁和文化态度等也是影响自杀的重要因素。

研究显示,自杀人群中约有95%患有精神障碍,而我国自杀死亡者中约63%患有精神障碍,自杀未遂者中有40%人患有精神障碍。抑郁障碍是导致自杀的首位原因,可使自杀的危险性增加20倍。焦虑障碍使自杀的危险增加6至10倍。酒精滥用或依赖的自杀危险增加6倍。患有严重躯体疾病的患者,如:癌症等慢性疾病和畸形、癫痫等形体缺陷和身体功能受损者,很容易引起抑郁情绪,是自杀的高危人群。(据北京青年报)

近日,北京地铁6号线呼家楼站的站台上,年仅34岁的天涯论坛副主编金波突然晕倒,失去意识,最终抢救无效去世。同事称其平时工作很拼,经常熬夜,家中还有一对双胞胎女儿……

每天起早贪黑,穿梭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别人避之不及的危险,TA要第一时间进入。别人在享受假期,TA要全国到处采访。

时常没有时间陪伴家长,陪伴孩子。

这就是我们以为的光彩人生,其实很多时候,也在不为人知的'角落里独自卑微。

我们常说: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二字。

34岁很多人死了

在单位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遇到难题谁也不会为你买单;有了孩子以后,累到想吐可半夜还得起来换尿布,只为让另一半可以多睡一小会;父母面前,过得再难再苦,电话这头也只能微笑说好。

生活里,有太多瞬间,我们都想痛哭,想崩溃,想逃离这个世界。

可是我们不敢病,不敢生气,更不敢任性。

就算身体虚弱到极点,就算心理在崩溃的边缘,我们依然要咬牙工作,努力赚钱。

《肖申克的救赎》里有句台词:It makes sense to be busy living or busy dying.(忙着生,或忙着死,这真有道理。)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残酷,一切表现光鲜的背后,其实都是难以对人言说的难处。

尝遍人间甘辛味,言外冷暖我自知。

每个人都在各自的兵荒马乱中,独自承受着焦虑、失望和痛苦。

要么生,要么死。选择活下去,就得承受生活的万斤重担。

人到中年,我们不敢说疲惫!

因为生活的重担,都在肩上扛着;

因为家里的老小,都在身上背着。

如果趴下了,他们还能依靠谁?

如果放手了,他们还能指望谁?

哪怕起早贪黑,哪怕早起晚睡,

只要家人能笑到最美,

34岁很多人死了2

我国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自杀已经成为我国人群第五大死因,是15岁到34岁的年轻人群的首位死因。

无论名人与凡人,它们之间都存在着同样的误区,那就是对健康的认识。明星以为有钱能使鬼推磨,能治好所有的病,从一开始就不重视;没钱的人,对疾病充满了恐惧,从一开始就选择放弃,直至无药可医,这种局面让人痛心!

改革开放后,我们摆脱了吃不好、穿不暖的时代,却进入了吃得多、吃得乱,不保健的窘境。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恶补式的高盐、高脂、高甜等“重口味”,给我们身体的耐受能力带来了极大压力。身边人的健康隐患,远比大数据带来的感受更加直观。

当吃与喝成了威胁我们健康的慢性毒药,我们的未来又在哪里?

有些年轻人受家庭因素的影响,对健康的理解还停留在20年前,健康指标被忽视、被轻视、被无视,处于亚健康的他们依然我行我素,最苍白的莫过于他们对于健康知识的认知盲区:熬夜、吃零食、透支体力工作、认为财富、房子、车子、名气、职位比健康更重要。

34岁很多人死了 第2张

据微信大数据显示:“大多数年轻人自己不愿意听保健课,还反对父母听保健课,排斥父母给他们发的养生类文章。”有些人更可气,请他免费听保健课,他还要以红包和礼品作为听保健课的先决条件。

年轻人,养生不能再等了:

不要以为养生是老头老太太干的事,一个个比我们有钱有地位的人相继离开了,是惋惜,也是警钟,他们吃的比我们好,用的比我们好,但依然逃脱不了疾病的魔爪,这就告诉我们,疾病不分贫富和年龄,属于60后、70后的疾病已经向80后、90后蔓延,无视健康等于提前上西天!

不要拿忙、没时间当借口,现在腾不出时间听保健课的人,早晚腾出时间看医生。学习的确是件很痛苦的事情,特别是养生方面的学习,但不学习养生知识是更加痛苦的事情,因为重疾病在年轻化,疾病时刻都在盯着我们,随时会剥夺我们的生命!

34岁很多人死了3

昨天,有个新闻上了热搜,但是瞬间又被淹没了。

这是个很悲伤的故事。

江苏南通海安融媒体中心的女记者吴微(化名)猝死,年仅34岁。

这本是一次很普通的采访,从业多年的她已经做过成百上千次了。

吴微和家人打了一声招呼,等我回家。

然后就消失在人海里。

哪知这一去就是永诀。

在那之前,吴微习惯了高强度的工作,她是单位里的王牌。

“30多个部门,她进行流水线式采访,成稿速度最快的就是她“

去世前,吴微正在计划着和男友的婚礼,34岁了,一直忙于工作,婚礼拖了很久。

吴微还有一个小心愿,给父母换一套当地的电梯房。她咬牙奋斗着,想让父母过上更好的生活。

可是这一切都在那个凄冷的日子里,化为了一缕尘烟。

34岁很多人死了 第3张

想想真的好心痛,多好的记者,多好的姑娘啊。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然用尽最后力气,为了家人,为了自己,也为了最喜欢的记者工作。

可惜,病来如山倒,再坚强的人,在疾病面前都太脆弱了。

就像三毛说的那样:

心之何如,有似万丈迷津,横亘千里,其中并无舟子可以渡人。

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了就永远回不去了。

此时我们才真正理解了那句话:好好活着,才是最大的运气。

健康养生
生活保健
常见疾病
女性健康
单身
恋爱
婚姻
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