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资讯 > 开心乐园 > 数学建模范文

数学建模范文

来源:潮女谷    阅读: 5.35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数学建模范文1

不知不觉一个学期的工作走向了尾声,本学期我社团在院领导及老师的带领下开展各项活动,并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也发现了新的问题,现将本学期的工作进行总结如下:

数学建模范文

一、制度建设

本学期社团工作一开始,我们就针对上学期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对章程进行了进一步完善。而且为了让成员更加了解社团、进一步严明纪律以更好的提高社团的工作效率,通过理事会研究决定将章程书面化,并由部长组织部内成员学习。

二、机构建设

为了更好地参加9月份“全国数学建模大赛”,协会建立了学习群并开展了相应的培训。

三、基础工作

1、加强成员之间的交流;

2、做好数学建模及数学实验选修课的工作;

3、了解“数学建模大赛”的动态;

4、做好“数学建模大赛”的报名及培训工作。

四、举办活动

(一)数学建模选修及数学实验选修开展工作

数学建模及实验是我社团指导老师针对我学院及社团的需要开设的选修课程,有助于成员学习并了解更多的建模知识

(二)思维锻炼及团队意识培养活动古希腊雅典神庙上有句箴言:“认识你自己。”古罗马大哲西塞罗说:“每个人都对自己了解最少。”他们的提示适用于我们对右脑的认识和对自己的了解。那么我们又要如何的去锻炼我们的思维呢?一根线,一张纸,几根细竹,几笔色彩,就构成了理想的框架。理想期待同学们放飞,期待青年娇子傲视大地,向目的地奔驰。放风筝的户外活动让同学们放飞了梦想,并树立了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的信心。数独技巧讲座更是了大家缓解紧张的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压力,感受到了数学的乐趣,展现了社团成员们的昂扬风貌。

(三)首届“大明眼镜”杯数独大赛

为响应我党建党90周年及我学院成立10周年,我社联合兄弟社团特举办首届数独大赛。通过此次比赛丰富我校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拓展大家的思维能力,增强同学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让大家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本次比赛共有180余人参加,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之后,最后信息学院的李凯跃同学以17秒的优势夺冠,获得二等奖的是理学系戈苑、李小丽同学;三等奖信息学院王健、理学系董全苗、王通同学;优秀奖信息学院赵鹏飞、庞浩淼、苗成森及管理学院柴晓玲、王蕊同学。

(四)“全国数学建模大赛”的报名及培训

6月份我社团在理学系的带领下面向全院展开了“全国数学建模大赛”的报名工作,并于7月8号到7月14开展为期一星期的第一期集训,使同学们自身有了一定的提高,为9月9日到12日的比赛打好基础。

五、反思

总体而言,通过本学期多次活动的举办,使我社团在各方面都有了一个很大的提高。首先理事会成员的组织能力与责任心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再就是为我社团培养出来一大批责任心强的创业人才,并且在工作任务的分配上也能使每一个会员都有事可干。总而言之,我们这一学期的进步是巨大的,但是还是存在几点瑕疵:

1、部分理事会成员的领导能力有待提高;

2、大型活动的组织能力上还有待提高;

3、社团内成员的凝集力还是不够;

4、社团的执行力还差的远;

5、各部门间的配合严重不足。

上面的四点也就是本学期我们暴漏出的问题,也是影响我社团进步的关键因素之所在。希望我们能在下一学期中得到改进,让我社团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数学建模范文2

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在大学中开展数学建模竞赛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数学建模能把现实生活中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较好的解决。本文主要就数学建模活动开展的重要性及数学建模中创新意识培养现状进行分析,然后结合实际对数学建模中创新意识培养的策略进行详细探究。

一、引言

数学建模主要是针对现实世界的特定对象进行的研究,或有着特定的目的,然后对问题做出简化假设,把现实问题用数学的语言进行表达,采用特定的数学模型对问题进行解决,最后对模型进行检验,判别模型的适用性。由于数学建模的题目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问题,不仅要求学生了解该问题之前的研究,而且要在之前的研究上进行创新,可见,创新意识在数学建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数学建模活动开展的重要性及数学建模中创新意识培养现状

(一)数学建模活动开展的重要性分析

数学建模活动的开展有着积极作用,对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力培养有很大的益处。对于数学建模并没有标准模式,即便是同一问题的研究也有着多样的思路方法,通过数学建模能对学生的视野加以拓展,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有着积极作用。不仅如此,也能对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以及学生间的合作精神等方面进行有效的培养。数学建模对学生的专业知识综合性的应用能力提升也有着积极促进作用,数学建模能够在诸多的科技领域得到有效应用[1]。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专业,通过数学建模来解决实际问题,这能让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二)数学建模中创新意识培养的现状分析

从现阶段数学建模创新意识培养的实际情况来看,在诸多层面还存在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学的观念上还有待进一步更新。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公式的推导以及定理的证明方面比较重视,这对学生求知欲的激发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有着诸多不利。很显然这一教学方式与当前的教学发展要求是不适应的。还有是教师在科研意识以及创造能力方面也有待进一步提升,创造性是教师能力的重要内容。在近些年的数学建模课程教学过程中,一些问题还没有现成的经验,面对新的问题教师不能及时地解决。

从学生层面来说,也有着诸多问题存在,主要是思维品质有待进一步加强。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创新意识,就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如顽强的毅力、稳定的情感、强烈的求知欲等。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在这些方面还没有鲜明的呈现,在面对数学问题的时候常常是没有自信,对数学问题的核心思想没有得到深入的了解,这样就使得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有着很大的难度[2]。

再有,学生在实际问题的数学转化能力方面相对比较差。数学建模在形式上是多样化的,具体的问题能够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来进行思考解决,但是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的时候,往往缺乏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这就导致在创新意识的培养方面也存在诸多困境。

三、数学建模中创新意识培养的优化策略探究

数学建模中创新意识的培养要从多方面加强重视,首先要能将数学建模教学和当前教材紧密地结合,教师要学会在各教学章节引入数学模型。例如:在对立体几何讲授过程中,要能够将正方体模型以及长方体模型加以引入,这样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就比较容易,在教学的潜移默化作用下,学生也能逐渐地对建模的应用方法进行领悟,这对学生数学建模兴趣的培养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想象,对学生的知觉思维加以培养,这一思维的培养是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以及知识,从而产生比较富有创造性的思路,这也是认识上质的飞越[3]。教师对学生别出心裁的想象要能进行鼓励,例如在学习导数的时候,就能将物理中的瞬时速度公式在数学建模教学中加以引入,这样就能让学生有比较独特的见解和思考方法,对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培养有着积极作用。

数学建模中的创新意识培养要能引导创新,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加强培养。教师在教学中的例题选择以及设计过程中,要和实际相结合,加强一题多练训练,对公式的原理引导以及变换和延伸等方面的能力要有效加强,将相似性以及相反性的问题进行延伸,这样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就有着积极促进作用。

再有是要构建数学建模的意识,对学生的转换能力要加强培养,数学建模就是将实际问题通过数学语言转换成数学问题。在这一方面的能力培养上要充分重视,使学生的思维品质灵活性以及开发智能等方面得到有效培养,有效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也对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进行积极有效的培养[4]。

四、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数学建模中的创新意识培养,要紧密地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并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对学生的奇思妙想要给予肯定和鼓励,这些都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有着重要作用。数学建模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相信随着大学生数学建模活动的开展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将有利于提高我国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国家提供更多的优质人才。

数学建模范文3

1数学建模的概念

数学建模,旨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它的实际性和创造性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数学建模不仅可以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释生活难题,而且可以通过实际生活的案例来提高学生接受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效果.因此,数学建模教学应被大力推广.

2高中数学建模教学出现的问题

目前许多高中数学课本中将有关数学建模的内容都分散于各个教学单元中,使其内容失去了连贯性,学生不能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大大降低了数学建模教学的优势和目的.另外许多高中生在学习数学建模的过程中存在或多或少的障碍.高中生由于地区或者其他原因,对于现实问题的洞察能力和数据的处理能力均有限,导致数学建模教学不能顺利地进行.另外,许多教师对于建模的教育理念存在偏差,不重视数学建模,因此,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3加强高中数学建模教学的对策

1)重视各章前问题教学高中数学课本在每章前面均有一个关于本章教学内容的实际问题,而通过重视各章前问题教学,可以引发学生对于数学建模的兴趣,从而使得学生明白数学建模教学的意义.例如,某公园有个大型摩天轮,该摩天轮可以吊起78个客舱,一次能运载350个乘客.坐该摩天轮从开始到最后需要耗时30min,转速为5mmin-1.问,乘客乘坐该摩天轮时,从摩天轮的最低点开始计时,他所处的高度h与所坐的时间t的关系,并用数学模型解释.这个章前问题就是典型的运用数学模型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因此,高中数学教学应加强章前问题教学,培养学生重视数学建模的意识.

2)加强数学开放题教学高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加强数学开放题的教学提高数学建模教学效果.因为数学开放题可以锻炼学生开放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开放题可以接近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例如,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能源的消耗过剩,现今市场上出现3种汽车类型,一是传统的以汽油为原料的汽车,二是以蓄电池为动力的车,三是用天然气作为原料的汽车.通过对这3种类型的车使用原料成本进行分析比较,并建立数学模型,分析汽油价格的变化对这3种车所占市场份额的影响.这种开放性的试题,没有具体的答案,只要学生所建的数学模型能够将问题说得通,都算是成功的数学建模.

3)注重案例式教学注重案例式教学是值得教师学习的提高教学效果最有效的方法.通过分析典型的数学案例理解建模的优势,提高数学建模的教学效率.例如,甲、乙2人相约到某地相遇,该地距离出发点为20km,他们约定一个人跑步,而另外一个人步行,当跑步者到达某个地方后改为步行,接着步行的人换成跑步,再步行,如此反复转换,已知跑步的速度是10kmh-1,步行的速度是5kmh-1,问至少花多少时间2人都可以到达目的地.这种相遇问题在数学教学中应该经常见到,这是一种典型的案例题,通过典型案例的数学建模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对问题更加印象深刻,而且可以使得学生更容易接受数学建模教学的方式,从而提高数学建模教学的效果.

4)加强高中数学建模的师资力量鉴于高中数学建模教学的优势,各高中应加强数学建模教师的师资力量,加强对数学建模教师的培训,要让教师加深数学建模教学的意识,理解数学建模的实质,同时注意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的水平,有效带领学生参加数学建模活动.高中数学建模教学提升了学生解决实际生活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因此,为了能够顺利开展数学建模教学,高中数学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应提高自身的数学建模理论和思维,钻研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数学建模范文4

1. 问题重述:(略)

2. 问题背景:

交待问题背景,说明处理此问题的意义和必要性。

优点:叙述详尽,条理清楚,论证充分

缺点:前两段过于冗长,可作适当删节

3. 问题分析:

进一步阐述解决此问题的意义所在,分析了问题,简述要解决此问题需要哪些条件和大体的解决途径

优点:条理比较清晰,论述符合逻辑,表达清楚

缺点:似乎不够详细,尤其是第三段有些过于概括。

4. 模型的假设与约定:

共有8条比较合理的假设

优点:假设有依据,合情合理。比如第3条对上座率的假设,参考了上届奥运会的情况并充分考虑了我国国情,客观真实。第8条假设用了分块规划和割补的方法,估计面积形状比较合理,而且达到了充分花剑问题的作用。

缺点:有些假设阐述不太清楚也存在不合理之处,第4条假设中面积在50-100之间,下面的假设应该是介于50-100之间的数,假设为最小的50平方米,有失一般性。第6条假设中,假设MS最大营业额为20万,没有说明是多长时间内的,而且此处没有对下文提到的LMS作以说明。

5. 符号说明及名词定义

优点:比较详细清楚,考虑周全,而且较合理地将定性指标数量化。

缺点:有些地方没有标注量纲,比如A和B的量纲不明确。

6. 模型建立与求解

6.1问题一:

对所给数据惊醒处理和统计,得出规律,找到联系。

优点:统计方法合理,所统计数据对解决问题确实必不可少,而且用图表和条形图的方式反映不同量的变化趋势,图文并茂,叙述清楚而且简明扼要,除了对数据统计情况进行报告以外,还就他们之间相关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阐述,使数据统计更具实效性。

6.2问题二:

6.2.1最短路的确定

为确定最短路径又提出了一系列假设并阐述了理由,在这些假设下规定了最短路径

优点:假设有根据,理由合情合理

缺点:第4条中假设观众消费是单向的,虽然简化了问题但有失一般性,事实上观众往返经过商业区消费的概率是相差比较大的,我认为应改为假设观众在往返过程中消费且仅消费一次。

6.2.2计算人流量的追踪模型

给出计算人流量的方法,并计算了各区人流量,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

优点:分情况讨论,并且取了两个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例子进行了具体阐述,没有全部罗列所有数据的计算过程,使文章清晰简明,不至于繁冗拖沓,这在以后我们写论文是极其值得借鉴。对结果的分析有针对性,合情合理而且用条形图直观地反映了人流量的数值和各地区间的差异。

缺点:分析还不够详细,考虑因素还不够周到。

6.3问题三

进一步对问题作以简化,将问题的解决最终归结为一个焦点,并对解决这个问题所需确定的因素进行了讨论,最后得出结论。

6.3.1商区消费额的确定

阐述了为什么要计算这个量,计算这个量对解决问题有什么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采用了Huff模型并且结合本问题的具体情况来求解数据。

优点:论证充分合理且模型和经济学知识应用恰当,所得数据有效可信,考虑周到而不繁杂,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而且对Huff模型的解释较为充分。

缺点:对于各商业区的总消费额我们更看重数量而文中用条形图的方式却着重体现了各地区之间的数量差异,有喧宾夺主之嫌,改称图表形式可以更好地反映数据量的值

6.3.2各个商区MS数量的概略确定

确定了确定MS个数的方案,在不失一般性的前提下对问题进行进一步简化,缩小解决问题的范围并对问题进行了求解

优点:简洁明了,论述合理。

6.3.3

引入了一个重要的确定数量的参数,且对解决问题方法的合理性及此数据对问题的解的影响及行了数值分析和理论论证,提出了改进方案,得出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优点:条理清晰,逻辑严谨,论证充分,详尽而不冗长,使本篇论文的精华部分。分析合理且充分考虑到了实际情况使结果更具可信性。

6.3.4LMS和MS的分配情况讨论

对二者关系提出了几条假设。

优点:论述充分,假设合理而且用图表反映结果,简单明了,情况考虑全面周到。

6.4问题四

分析了方法的科学性和结果的贴近实际性

优点:条理清晰,分析有依据,措辞严谨,逻辑严密而且对前面所述方法进行了分别阐述。这使得对方法科学性的论述更加充分可信。对贴近事实性的论述,理论和事实相结合,叙述数据来源,并采用举例论证法论证结果的贴近实际性。

缺点:结果的贴近实际性的论证中,应详细罗列一下数据的来源,也许更加可信。

7. 模型的进一步讨论

为简化抽象现实一边建构模型而忽略掉的一些因素进行了考虑,对于一些可能影响讨论结果的因素给出了算法和解决方案

优点:考虑全面,善于抓住主要矛盾,表述简明客观。

8. 模型检验

与某些近似且已妥善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比较,用事实说明处理方案的正确性。

优点:采用了较好的参照对象,采用图像对比的方法,使问题清晰明了。

缺点:应该简述一下雅典奥运会采用的方案是成功的,否则比照就失去了意义,还有由于举办地点不同,地区上的差异使这种单纯与雅典奥运会进行得比较稍显单薄。

9. 模型优缺点

总结模型建立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简明扼要,客观实在

10. 附录(略)

参考文献

数学建模范文5

1引言

数学模型的难点在于建模的方法和思路,目前学术界已经有各种各样的建模方法,例如概率论方法、图论方法、微积分方法等,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如何利用方程思想建立数学模型从而解决实际问题。实际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不是连续型的,例如人口数、商品价格等都是呈现离散型变化的趋势,碰到这种问题可以考虑采用差分方程或差分方程组的方式进行表示。有时候人们除了想要了解问题的起因和结果外还希望对中间的速度以及随时间变化的趋势进行探索,这个时候就要用到微分方程或微分方程组来进行表示。以上只是简单的举两个例子,其实方程的应用极为广泛,只要有关变化的问题都可以考虑利用方程的思想建立数学模型,例如常见的投资、军事等领域。利用方程思想建立的数学模型可以更为方便地观察到整个问题的动态变化过程,并且根据这一变化过程对未来的状况进行分析和预测,为决策的制定和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利用方程建立数学模型时就想前文所说的那样,如果是离散型变化问题可以考虑采用差分思想建模,如果是连续型变化问题可以考虑采用常微分方程建立模型。对于它们建模的方式方法可以根据几个具体的实例说明。

2方程在数学建模中的应用举例

2.1常微分方程建模的应用举例

正如前文所述,常微分方程的思想重点是对那些过程描述的变量问题进行数学建模,从而解决实际的变化问题,这里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例1人口数量变化的逻辑斯蒂数学方程模型在18世纪的时候,很多学者都对人口的增长进行了研究,英国的学者马尔萨斯经过多年的研究统计发现,人口的净相对增长率是不变的,也就是说人口的净增长率和总人口数的比值是个常数,根据这一前提条件建立人口数量的变化模型,并且对这一模型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解:假设开始的时间为t,时间的间隔为Δt,这样可以得出在Δt的时间内人口增长量为N(t+Δt)-N(t)=rN(t)Δt,由此可以得出以下式子。dN(t)dt=rN(t)N(t0)=N{0(1)对于这种一阶常微分方程可以采用分离变量法进行求解,最终解得N(t)=N0er(t-t0)而后将过去数据中的r、N0带入上述式子中就可以得出最后的结果。这个式子表明人口数量在自然增长的情况下是呈指数规律增长的,而且把这个公式对过去和未来的人口数量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还是相当准确的,但是把这个模型用到几百年以后,就可以发现一些问题了,例如到2670年的时候,如果仍然根据这一模型,那么那个时候世界人口就会有3.6万亿,这已经大大的超过了地球可以承受的最大限度,所以这个模型是需要有前提的,前提就是地球上的资源对人口数量的限制。荷兰的生物学家韦尔侯斯特根据逻辑斯蒂数学方法和实际的调查统计引入了一个新的常数Nm,这个常数就是用来控制地球上所能承受的最大人口数,将这一常数融入逻辑斯蒂方程可以得出以下的式子。dN(t)dt=rN(t)(1-N(t)Nm)N(t0)=N{0(2)该方程解为N(t)=Nm1+NmN0e-r(t-t0)一个新的数学模型建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验证它的正确性,经过研究发现在1930年之前的验证中还是比较吻合的,但是到了1930年之后,用这个模型求出的人口数量就与实际情况存在很大的误差,而且这一误差呈现越来越大的变化趋势。这就说明当初设定的人口极限发生了变化,这是由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可以利用的资源越来越多,导致人口极限也呈现变大的趋势。

2.2差分方程建模的应用举例

如前文所言,对于离散型问题可以采用差分方程的方法建立数学模型。例如以25岁为人类的生育年龄,就可以得出以下的数学模型。yk+1-yk=ryk(1-ykN),k=0,1,2,…即为yk+1=(r+1)yk[1-r(r+1)Nyk]其中r为固有增长率,N为最大容量,yk表示第k代的人口数量,若yk=N,则yk+1,yk+2,…=N,y*=N是平衡点。令xk=r(r+1)Nyk,记b=r+1。xk+1=bxk(1-xk)这个方程模型是一个非线性差分方程,在解决的过程中我们只需知道x0,就可以计算出xk。如果单纯的考虑平衡点,就会有下面的式子。x=f(x)=bx(1-x),则x*=rr+1=1-1bx因为f'(x*)=b(1-2x*)=2-b,当|f'(x*)|<1时稳定,当|f'(x*)|>1时不稳定。所以,当1<b<2或2<b<3时,xkk→仯仯仭∞x*.当b>3时,xk不稳定。2.3偏微分方程建模的应用举例在实际生活中如果有多个状态变量同时随时间不断的变化,那么这个时候就可以考虑采用偏微分方程的方法建立数学模型,还是以人口数量增长模型为例,根据前文分析已经知道建立的模型都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的,对于人类来说必须要将个体之间的区别考虑进去,尤其是年龄的限制,这时的人口数量增长模型就可以用以下的式子来表示。祊(t,r)祎+祊(t,r)祌=-μ(t,r)p(t,r)+φ(t,r)p(0,r)=p0(r);p(t,r0)=∫r2r1β(r,t)p(t,r)d{r其中,p(t,r)主要表示在t时候处于r岁的人口密度分布情况,μ(t,r)表示的r岁人口死亡率,φ(t,r)表示r岁人口的迁移率,β(r,t)表示r岁的人的生育率。除此之外,式子中的积分下限r1表示能够生育的最小岁数,r2表示能够生育的最大岁数。根据人口数量增长的篇微分方程可以看出实际生活中的人口数量与年龄分布、死亡率和出生率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与客观事实正好相吻合,所以这一个人口增长模型能够更为准确地反应人口的增长趋势。当然如果把微分方程中的年龄当做一个固定的值,那么就由偏微分方程转化成了常微分方程。另外如果令μ(t,r)=-r,p(t,r)=N(t),N(0)=N0,φ=rN2(t)/Nm,那么上述偏微分方程就变成了Verhulst模型。偏微分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也相当广泛,物理学、生态学等多个领域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建立偏微分方程来求解。

3结束语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数学建模进入一些西方大学,紧随其后,八十年代它进入中国的部分高校课堂。把方程式引入到数学建模中是数学建模更具体和更实际的应用,方程式的空间性和抽象性决定了它需要借助数学建模来更直观和更立体地展示自己。20多年的本土适应和自身完善使绝大多数本科院校和许多专科学校都开设了各种形式的数学建模课程、讲座和竞赛。方程在数学建模中的思想和应用对于数学课堂效果本身和培养学生的动手和操作能力均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它利于激励学生学习方程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建立数学模型的创造性和行动性;另一方面,它有效推动数学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为培养学生利用数学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辟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数学建模范文6

椅子能在不平的地面上放稳

把椅子往不平的地面上一放,通常只有三只脚着地,放不稳,然而只要稍挪动几次,就可以四脚着地,放稳了。下面用数学语言证明。

一、 模型假设

对椅子和地面都要作一些必要的假设:

1、 椅子四条腿一样长,椅脚与地面接触可视为一个点,四脚的连线呈正方形。

2、 地面高度是连续变化的,沿椅子的任何方向都不会出现间断(没有像台阶那样的情况),即地面可视为数学上的连续曲面。

3、 对于椅脚的间距和椅子脚的长度而言,地面是相对平坦的,使椅子在任何位置至少有三只同时着地。

二、模型建立

中心问题是数学语言表示四只同时着地的条件、结论。首先用变量表示椅子的位置,由于椅脚的连线呈正方形,以中心为对称点,正方形绕中心的旋转正好代表了椅子的位置的改变,于是可以用旋转角度80这一变量来表示椅子的位置。

其次要把椅脚着地用数学符号表示出来,如果用某个变量表示椅脚与地面的竖直距离,当这个距离为0时,表示椅脚着地了。椅子要挪动位置说明这个距离是位置变量的函数。

由于正方形的中心对称性,只要设两个距离函数就行了,记A、C两脚与地面距离之和为f,B、D两脚与地面距离之和为g,显然f、g0,由假设2知f、g都是连续函数,再由假设3知f、g至少有一个为0。当0时,不妨设g0,f0,这样改变椅子的位置使四只同时着地,就归结为如下命题:

命题 已知f、g是的连续函数,对任意,f*g=0,且g00,f00,则存在0,使g0f00。

三、模型求解

将椅子旋转900,对角线AC和BD互换,由g00,f00可知g20,f20。令hgf,则h00,h20,由f、g的连续性知h也是连续函数,由零点定理,则存在0002使h00,g0f0,由g0*f00,所以g0f00。

四、评 注

模型巧妙在于用已知的元变量表示椅子的位置,用的两个函数表示椅子四脚与地面的距离。利用正方形的中心对称性及旋转900并不是本质的,同学们可以考虑四脚呈长方形的情形。

数学建模范文7

一、活动前言

XX年春,在学校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支持下,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数学建模协会通过审批并正式成立。在创始人的不懈努力和数学建模爱好者的支持下,协会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组织结构并且不断壮大。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不经意间我们走过了十个春秋。十年来,协会始终秉承“不畏艰难,顽强攻关,锐意创新,不骄不馁”的精神,普及数学建模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活跃学生的业余生活,积极开创有特色的社团发展之路,并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挽着轻柔的微风,迎着明媚的朝阳,我们努力拼搏,积极进取。为了回顾、总结数学建模协会成立十年以来发展的成果,加强与社联各兄弟协会及与社联的感情,进一步深入开展社团工作,提高协会在我校师生中的影响力,协会特开展十周年系列活动。

二、活动主题

数模十载,忆往辉今

三、活动背景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一直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动,开拓知识面,培养创造精神及合作意识,推动大学数学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随着数学建模知识的普及,同学们的兴趣日益高涨,数学建模协会在建设校园文化和活跃校园学术气氛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CUMCM)是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主办,是全国高等学校中规模最大的科技活动之一。我校自参加比赛以来,数学建模的实力不断发展,且在近年来的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们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校内还有很多同学对其不了解,认为其过于深奥而缺乏兴趣,同时又逢协会成立十周年,于是特别举办这次“数学建模十周年系列活动”,大力宣传数学建模,希望更多的小伙伴们加入这个大家庭。

四、活动意义

举办这次活动是为了向全校学生和老师宣传数学建模,提高数学建模的影响力,为数学建模团队的成长与壮大出一份力,同时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的科技活动,拓展知识面,培养创新精神与合作意识,为每年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做好准备,争取在以后的竞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为华水增光添彩。

五、活动目的

回顾十年历程,展示十年风采,宣传数学建模,吸引更多感兴趣的同学学习数学建模,并且营造良好的社团文化氛围,打造华水精品社团。

六、活动时间

XX年4月6日 至XX年4月12日

七、活动地点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龙子湖校区

八、举办单位

主办单位: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校团委

协办单位: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大学生社团联合会

策划承办单位: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数学建模协会

九、组织人员

第一组织者:刘思源

主要组织者:刘丹丹、赵月丛、丁彬元

一般组织者:白鹏、吴会茹、曾庆泰、安向向、何翔、马瑛、赵菲、左巧利、彭玉莹、黄强、路莉、陈娇娇、卢瑶、陈超飞、王翠、张锦平、潘鹏丽、毛晓菲

十、参与对象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龙子湖校区全体师生

十一、活动前期

1、组织干事熟悉各项活动流程,避免出现不熟悉流程的情况

2、准备活动所需的各项用品

3、做好十周年系列活动的宣传工作

十二、活动流程

十周年系列活动之开幕式

十周年系列活动之成就展览

十周年系列活动之游园会

十周年系列活动之闭幕式

十三、活动后期

1、善后工作:对活动现场进行打扫清理,摘除条幅,打扫地面维护现场整洁,由各部统一负责;

2、活动总结:由主席团组织召开各部部长会议,讨论此次十周年系列活动的优点和不足,总结活动经验;

3、进行财务总结,核实具体开销,特别是对预算超支部分进行分析解决;

4、及时通知十周年系列活动情况,对表现优秀的个人和集体进行通报表扬。

十四、人员安排

办公室——维护现场秩序已经各项设备保护;

组策部——提前规划活动,书写活动策划书及活动预算;

外联部——积极为本活动拉取赞助;

宣传部——积极做好宣传工作;

信息部——整理协会博客,及时发布本活动的消息,活动过程中及时采集活动信息;

研讨部——活动开始前检查各项活动设备,活动开始后作为应急小组处置突发情况。

十五、经费预算

根据各项系列活动做出的总预算

十六、应急预案

1、室外如遇大风降温天气导致参加人数减少将会延期举行

2、室内活动如遇停电将及时与学校后勤部门联系

3、主席团及部长详细分析可能的突发事件,并做好应急方案

大学生社团联合会--数学建模协会

数学建模范文8

为培养同学们对数学建模的兴趣,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5月7日,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在XX校区C区451教室举办数学建模大赛宣讲会。张XX教授应邀为我院学子做了数学建模大赛动员,宣讲会由20xx级辅导员石XX主持,20xx级、20xx级部分同学到场聆听学习。

张老师首先对数学建模大赛(CUMCM)做了简介,强调了大赛在个人能力培养与未来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张老师结合自己近几年作为指导老师所积累的经验,对数学建模的过程、应用、预备知识以及论文撰写做了一一介绍。她讲到,数学建模是一种数学的思考方法,是运用数学的语言和方法,通过抽象、简化建立能近似刻画并"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强有力的数学手段,主要考察参赛队员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与快速了解和掌握新知识的技能。

在备赛中,首先要补充自己欠缺的数学知识,例如数理统计、最优化、图论、微分方程等;对SPSS等软件的熟练应用也能使参赛者在建立数学模型过程中如虎添翼。张老师还向大家传授了写论文的步骤及诀窍,并结合近年来的试题简要介绍了模型建立的基本思路。最后,张老师高度评价了近年来我院数学建模大赛取得的优秀成绩,希望大家积极参与,提高自身的编程能力与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并对在座同学寄予厚望。宣讲会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石老师对宣讲会作了总结,她表示,学院领导老师对本次数学建模大赛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为参赛队员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雄厚的师资力量。希望同学们利用此次良好的平台,积极准备,深入学习数学建模知识,争取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创办于1992年,每年一届,目前已成为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基础性学科竞赛。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往年比赛中层获多项国家级、省级奖项,此次宣讲会使我院学子对数学建模大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向同学们介绍了科学系统的学习方法,为全面备战竞赛奠定了基础。

数学建模范文9

数学建模是联系数学理论和实际问题的桥梁和纽带,是数学学科与社会的交汇,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数学建模是从数学角度出发,对所需研究的问题作一个模拟,舍去无关因素,保留本质因素,把现实原型作抽象、简化后,使用数学符号、数学式子、数量关系简化而成某种数学结构。

当前高职数学课程教学中,由于课时少,教师多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法,过分注重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解题技巧,过分强调教学要求、教学进度的统一,缺乏层次性多样化,不能适应不同专业的要求,考试形式也几乎是清一色的笔试,而没有着意讨论和训练如何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数学问题,以及如何用数学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造成不少学生认为“学高等数学没用”,大大影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数学素养的提高,以及后继专业课程的学习。而现行教材上又很少接触实际问题,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就根本体会不到数学的广泛应用。因此,若教师能在实际教学中渗透一些数学建模思想,理论联系实际,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定义、定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重视数学概念背景模型的引入,启发学生对数学公式、定义的理解与认识

一切数学概念和知识都是从现实世界的各种模型中抽象出来的,利用建模的思想进行教学是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重要手段。让学生从模型中切实体会到数学概念是因为有用而产生的,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讲极限的定义时,如果把定义直接灌输给学生,学生会感到数学概念犹如空中楼阁,看不见,摸不着。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从求圆周长讲起,向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这个问题所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从而引出极限的概念。再如讲导数的概念,先从求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产品成本的变化率、切线等问题为背景引入,再从这些应用入手,有意识地挖掘它们,进一步提出或构造一些比较浅的数学建模问题。这样借助于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的联系引入数学概念,加强“数学源于现实”的思想教育,容易牵动学生的数学思维,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在高职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针对教材中实际应用问题较少的现状,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可以精选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简单的实际应用问题,进行建模示范,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比如有的学生数学基础可能不太好,但他爱好体育、经济、化学、计算机等,教师就可以从这些方面引入一些简单的相关题目,引起他们的兴趣。比如让有体育特长的学生分析“香港赛马比赛的奖金分配情况”,爱好化学的学生分析、抽象“化学方程式配平”的数学模型,爱好计算机的学生学会“编制解决数学模型的程序”等等。这样做可以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个性,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在学生对数学建模感兴趣的基础上,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被动地“学”、老师被动地“教”,改变为学生主动地“学”、老师“灵活”主动地“教”。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调动起来了,老师的工作热情就会高涨,就能达到提高高职数学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专业课教师认为学生的数学基础不扎实,不能灵活运用在具体问题上,而对于学生自己,则表现为不能通过自学来获取新知识,对教师过于依赖等。在学生毕业以后,不会或者意识不到可以应用数学工具去解决他们各自领域的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可以适当选编一些实际应用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通过抽象、简化、假设、确定变量、参数、确立数学模型,解答数学问题,从而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既让学生掌握一些数学建模的方法,又有利于学生遇到实际问题时,在所学过的课程中找到适当的模型,依据模型的有关性质或解题思路去考查现有问题,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锐利武器,也有利于在教学中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逐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向学生介绍函数模型、微分方程模型、优化模型、Malthus人口模型、Logist ic人口模型、跟踪问题模型等。微分方程来源于实际,微分方程模型是常用的数学模型,许多数学问题可通过建立微分方程,解微分方程来解决。比如传染病模型,人类虽已跨入21 世纪,但一些险恶的传染病,如淋病、艾滋病等在许多国家蔓延,通过分析受感染人数的变化规律可以预报传染病高潮的到达时间。在讲解导数、微分、积分及其应用时,可编制“商品存储费用优化问题、批量进货的周转周期、最大收益原理、磁盘最大存储量、交通管理中的黄灯、红灯、绿灯亮的时间”等问题,都可用导数或微积分的数学方法进行求解。在概率与统计的应用教学中,“医学检验的准确率问题”、“居民健康水平的调查与估测”、“临床诊断的准确性”、“不同的药物有效率的对比分析”等实际应用问题都可以用概率与统计的数学模型来解决。

在线性代数的应用问题中,可以建立研究一个种群的基因变异,基因遗传等医学问题的模型,使数学知识直接应用于学生今后的专业中,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积极性,提高了数学的应用意识。总之,高等数学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为进一步学习其专业课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

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不但促进高职数学学科建设,推动教学改革,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培养和提高想象力、洞察力和创造力。

数学建模范文10

论文标题:xxxxxxx

摘要

摘要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其作用是使读者不阅读论文全文即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一般说来,摘要应包含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①研究的主要问题;

②建立的什么模型;

③用的什么求解方法;

④主要结果(简单、主要的);

⑤自我评价和推广。

摘要中不要有关键字和数学表达式。

数学建模竞赛章程规定,对竞赛论文的评价应以:

①假设的合理性

②建模的创造性

③结果的正确性

④文字表述的清晰性 为主要标准。

所以论文中应努力反映出这些特点。

注意:整个版式要完全按照《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论文格式规范》的要求书写,否则无法送全国评奖。

一、 问题的重述

数学建模竞赛要求解决给定的问题,所以一般应以“问题的重述”开始。

此部分的目的是要吸引读者读下去,所以文字不可冗长,内容选择不要过于分散、琐碎,措辞要精练。

这部分的内容是将原问题进行整理,将已知和问题明确化即可。

注意:在写这部分的内容时,绝对不可照抄原题!

应为:在仔细理解了问题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重新将问题描述一篇。应尽量简短,没有必要像原题一样面面俱到。

二、 模型假设

作假设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①为问题有帮助的所有假设都应该在此出现,包括题目中给出的假设!

②重述不能代替假设! 也就是说,虽然你可能在你的问题重述中已经叙述了某个假设,但在这里仍然要再次叙述!

③与题目无关的假设,就不必在此写出了。

三、 变量说明

为了使读者能更充分的理解你所做的工作,

对你的模型中所用到的变量,应一一加以说明,变量的输入必须使用公式编辑器。 注意:

①变量说明要全 即是说,在后面模型建立模型求解过程中使用到的所有变量,都应该在此加以说明。

②要与数学中的习惯相符,不要使用程序中变量的写法

比如:一般表示圆周率;cba,, 一般表示常量、已知量;zyx,, 一般表示变量、未知量

再比如:变量21,aa等,就不要写成:a[0],a[1]或a(1),a(2)

四、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这一部分是文章的重点,要特别突出你的创造性的工作。在这部分写作需要注意的事项有:

①一定要有分析,而且分析应在所建立模型的前面;

②一定要有明确的模型,不要让别人在你的文章 中去找你的模型;

③关系式一定要明确;思路要清晰,易读易懂。

④建模与求解一定要截然分开;

⑤结果不能代替求解过程:必须要有必要的求解过程和步骤!最好能像写算法一样,一步一步的写出其步骤;

⑥结果必须放在这一部分的结果中,不能放在附录里。

⑦结果一定要全,题目中涉及到的所有问题必须都有详细的结果和必须的中间结果!

⑧程序不能代替求解过程和结果!

⑨非常明显、显而易见的结果也必须明确、清晰的写在你的结果中!

⑩每个问题和问题之间以及5个小点之间都必须空一行。

问题一:

1.建模思路:

①对问题的详尽分析;

②对模型中参数的现实解释;这有助于我们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同时也会使数学公式充满生气,不再枯燥无味

③完成内容阐述所必需的公式推导、图表等

2.模型建立:

建立模型并对模型作出必要的解释

对于你所建立的模型,最好能对其中的每个式子都给出文字解释。

3.求解方法:

给出你的求解思路,最好能想写算法一样,写出你的算法。

4.求解结果

数学建模范文11

大学数学具有高度抽象性和概括性等特点,知识本身难度大再加上学时少、内容多等教学现状常常造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知识掌握不够透彻、遇到实际问题时束手无策,而数学建模思想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建模活动为学生构建了一个由数学知识通向实际问题的桥梁,是学生的数学知识和应用能力共同提高的最佳结合方式。因此在大学数学教育中应加强数学建模教育和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建模思想,认真体验和感知建模过程,以此启迪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提高其素质和创新能力,实现向素质教育的转化和深入。

一、数学建模的含义及特点

数学建模即抓住问题的本质,抽取影响研究对象的主因素,将其转化为数学问题,利用数学思维、数学逻辑进行分析,借助于数学方法及相关工具进行计算,最后将所得的答案回归实际问题,即模型的检验,这就是数学建模的全过程。一般来说",数学建模"包含五个阶段。

1.准备阶段

主要分析问题背景,已知条件,建模目的等问题。

2.假设阶段

做出科学合理的假设,既能简化问题,又能抓住问题的本质。

3.建立阶段

从众多影响研究对象的因素中适当地取舍,抽取主因素予以考虑,建立能刻画实际问题本质的数学模型。

4.求解阶段

对已建立的数学模型,运用数学方法、数学软件及相关的工具进行求解。

5.验证阶段

用实际数据检验模型,如果偏差较大,就要分析假设中某些因素的合理性,修改模型,直至吻合或接近现实。如果建立的模型经得起实践的检验,那么此模型就是符合实际规律的,能解决实际问题或有效预测未来的,这样的建模就是成功的,得到的模型必被推广应用。

二、加强数学建模教育的作用和意义

(一) 加强数学建模教育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修养和素质

数学建模教育强调如何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进而利用数学及其有关的工具解决这些问题, 因此在大学数学的教学活动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鼓励学生参与数学建模实践活动,不但可以使学生学以致用,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而且还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的生机与活力,激发求知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其效率就会大为改善。数学修养和素质自然而然得以培养并提高。

(二)加强数学建模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综合应用能力

数学建模问题来源于社会生活的众多领域,在建模过程中,学生首先需要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然后应用数学思维、数学逻辑及相关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深入剖析研究并经过一系列复杂计算,得出反映实际问题的最佳数学模型及模型最优解。因此通过数学建模活动学生的视野将会得以拓宽,应用意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增强和提高。

(三)加强数学建模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所谓创造力是指"对已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科学地加工和创造,产生新概念、新知识、新思想的能力,大体上由感知力、记忆力、思考力、想象力四种能力所构成" .现今教育界认为,创造力的培养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数学建模活动的各个环节无不充满了创造性思维的挑战。

很多不同的实际问题,其数学模型可以是相同或相似的,这就要求学生在建模时触类旁通,挖掘不同事物间的本质,寻找其内在联系。而对一个具体的建模问题,能否把握其本质转化为数学问题,是完成建模过程的关键所在。同时建模题材有较大的灵活性,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因此数学建模过程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创新能力的过程 .

(四)加强数学建模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科技论文的撰写能力

数学建模的结果是以论文形式呈现的,如何将建模思想、建立的模型、最优解及其关键环节的处理在论文中清晰地表述出来,对本科生来说是一个挑战。经历数学建模全过程的磨练,特别是数模论文的撰写,学生的文字语言、数学表述能力及论文的撰写能力无疑会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

(五)加强数学建模教育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并提高协调组织能力建模问题通常较复杂,涉及的知识面也很广,因此数学建模实践活动一般效仿正规竞赛的规则,三人为一队在三天内以论文形式完成建模题目。要较好地完成任务,离不开良好的组织与管理、分工与协作 .

三、开展数学建模教育及活动的具体途径和有效方法

(一)开展数学建模课堂教学

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具体的案例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具体问题的建模,介绍建模的过程和思想方法及建模中要注意的问题。案例教学法的关键在于把握两个重要环节:

案例的选取和课堂教学的组织。

教学案例一定要精心选取,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其选取一般要遵循以下几点。

1. 代表性:案例的选取要具有科学性,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突出数学建模活动重在培养兴趣提高能力等特点。

2. 原始性:来自媒体的信息,企事业单位的报告,现实生活和各学科中的问题等等,都是数学建模问题原始资料的重要来源。

3. 创新性:案例应注意选取在建模的某些环节上具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高创造能力。

案例教学的课堂组织,一部分是教师讲授,从实际问题出发,讲清问题的背景、建模的要求和已掌握的信息,介绍如何通过合理的假设和简化建立优化的数学模型。还要强调如何用求解结果去解释实际现象即检验模型。另一部分是课堂讨论,让学生自由发言各抒己见并提出新的模型,简介关键环节的处理。最后教师做出点评,提供一些改进的方向,让学生自己课外独立探索和钻研,这样既突出了教学重点,又给学生留下了进一步思考的空间,既避免了教师的"满堂灌",也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传授知识变为学习知识、应用知识,真正地达到提高素质和培养能力的教学目的 .

(二)开展数模竞赛的专题培训指导工作

建立数学建模竞赛指导团队,分专题实行教师负责制。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专长,负责讲授某一方面的数学建模知识与技巧,并选取相应地建模案例进行剖析。如离散模型、连续模型、优化模型、微分方程模型、概率模型、统计回归模型及数学软件的使用等。学生根据自己的薄弱点,选择适合的专题培训班进行学习,以弥补自己的不足。这种针对性的数模教学,会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三)建立数学建模网络课程

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建立数学建模课程网站,内容包括:课程介绍,课程大纲,教师教案,电子课件,教学实验,教学录像,网上答疑等;还可以增加一些有关栏目,如历年国内外数模竞赛介绍,校内竞赛,专家点评,获奖心得交流;同时提供数模学习资源下载如讲义,背景材料,历年国内外竞赛题,优秀论文等。以此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自主学习网络平台,实现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的有机结合,达到有效地提高学生数学建模综合应用能力的目的。

(四)开展校内数学建模竞赛活动

完全模拟全国大学生数模竞赛的形式规则:定时公布赛题,三人一组,只能队内讨论,按时提交论文,之后指导教师、参赛同学集中讨论,进一步完善。笔者负责数学建模竞赛培训近 20 年,多年的实践证明,每进行一次这样的训练,学生在建模思路、建模水平、使用软件能力、论文书写方面就有大幅提高。多次训练之后,学生的建模水平更是突飞猛进,效果甚佳。

如 20xx 年我指导的队荣获全国高教社杯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最高奖---高教社杯奖,这是此赛设置的唯一一个名额,也是当年从全国(包括香港)院校的约 1 万多个本科参赛队中脱颖而出的。又如 20xx 年我校 57 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43 队获奖,获奖比例达 75%,创历年之最。

(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际数学建模竞赛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创办于 1992 年,每年一届,目前已成为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基础性学科竞赛, 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世界上影响范围最大的高水平大学生学术赛事。参加数学建模大赛可以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运用数学及相关工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开拓知识面,培养创造精神及合作意识。

四、结束语

数学建模本身是一个创造性的思维过程,它是对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具有较强的创新性,而高校数学教学改革的目的之一是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应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教学活动中,通过不断的数学建模教育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数学建模范文12

一、社团简介

数学建模社团自从成立以来,先后取得过省级优秀奖和二等奖,竞赛活动”当选为安徽师范大学校园精神文明创,从今年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结果来看,数学建模活动已成为学院及全校一项具有鲜明学科特色的学生活动。

为了更好的组织和领导会员进行学习和开展活动。各委员按照本协会的章程,各司其职,使协会在内部建设、成员管理、对外宣传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二、社团活动

数学建模知识讲座(一)

龚老师通过往年的数学建模全国赛题目向大家展示了数学建模的方法与技巧,并讲述了自身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经历,激发了在场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的兴趣,并要求同学静下心学习建模,并提出参赛队员之间要相互配合,才能完成一篇高质量的论文。

通过此次讲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切实让参赛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查找文献资料的能力,论文写作能力以及综合创新能力都能大为提高

2数学建模知识讲座(二)

龚老师在A102多媒体给同学作数学建模竞赛指导,此次讲座的目的是指导学生参加数学建模校内选拔赛,在讲座中丁老师注意融入建模的思想和方法,以此加强对学生数学建模思想和方法的培养。同时,由于数学建模是一个较深的课程,需要一定的基础和学习后一定时间的消化理解,所以在开展的讲培训中还是以基础为主,而把大量的建模培训主要放在暑期强化集训和赛前演练等阶段。

二、数学建模活动培训工作井然有序

概括地讲,我们全体数学建模指导老师和协会干部具体做了以下工作:

1、拟定工作计划以及长远规划

由于协会许多设施,事务处理还不是很完善,但是在工作计划方面,本协会在成立之前就已经拟定了基本工作计划和社团的长远规划。其基本工作计划就是,定期举行数学建模讲座,举行全校的数学建模竞赛,暑期强化集训和赛前演练。每年如果在时间上比较充裕的话,尽可能的在社团内部举行数学建模竞赛,或者开办在数学基础上的娱乐性的活动,让会员乐在其中。在长远规划方面上,主要是联系兄弟院校的数学建模协会,让大家相互交流学习经验。

2、开展基础培训

可以说数学建模协会有今天的规模在很大程度上是学校开设了数学建模数学系的必修课以及非数学系的选修棵,都是由我们协会的指导老师授课。他们在数学基础课程教学中,注意融入建模思想和方法,以此加强对学生数学建模思想和方法的培养。同时,由于数学建模是一个较深的课程,需要一定的基础和学习后一定时间的消化理解,所以在协会开展的讲座以及培训中我们只能以一点基础为主,激发会员学习数学建模的兴趣,而把大量的建模培训主要放在暑期强化集训和赛前演练等阶段。

3、社团的内部管理

数学建模是一个以数学为基础解决实际生活当中的一系列问题的学科。所以在本协会的会员应该是具有一定数学基础、对数学建模感兴趣的同学。在内部管理上我们不得不严格把关,对会员在学习过程当中遇到困难的,协会干部要尽最大努力帮其解决,不得随便了事,万一不行的,可以通过大家讨论或者请教指导老师,寻求最终解决的方案。在会员选拔这一块,我们对不感兴趣的同学通过引导,让他们产生兴趣,如果有一些会员是抱着来玩一玩的。我们不欢迎这样的人来参加,会员可以退出协会。经过多次例会的整顿,最绝大多数选择终留在协会。因此从社团的内部管理上协会营造了一个很好的数学建模学习氛围。

三、对今后工作的思考

优异成绩的获得,凝聚着无数的心血和汗水,尤其是协会指导老师的聪明才智、无私奉献、辛勤劳动和广大会员的努力。数学建模竞赛不同于一般的专项竞赛,题目往往来自于科研、国防、企事业单位尚未解决的大中型实际问题,不但涉及到数学方面的知识,而且还关联到计算机、经济、语言、工程技术等众多领域,是知识、技能、团队创新与拼搏精神等综合能力的较量,是学校整体实力的较量。

尽管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社团管理运行也已上了一个新加强与兄弟社团的联系

因为数学建模的专业很强,会员绝大多数都是数计学院学生,故影响力不是很大,所以协会在以后开展的活动中,会考虑多加强和兄弟社团的联系,相互交流学习经验,内部管理措施等等。

加强和会员的沟通定期举行例会,加强与会员的沟通,通过会员反馈的信息,如会员在数学建模方面的不懂,大家集中问题,可以得此一起解决。

数学建模范文13

【摘要】本文结合当前高校开设数学建模和数学实验课程的现实,从发展历史、现状以及教材建设等方面,分析它们的区别与联系,结合各自的特点,找到它们各自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了将两门课进行融合的想法并给出了理由和建议。

【关键词】数学建模;数学实验;学以致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前言

数学建模课程进入我国的大学是在上世纪80年代,此时数学建模课程以及数学建模的思想已经在发达国家趋于普遍。我国对于该课程的设置大致是属于引进式的课程革新。随之而来的全国大学数学建模竞赛给数学建模课在全国高校的蔓延带来了强大的助推力。20xx年前后,数学实验课开始兴起了,全国很多高校的数学系开始开设数学实验课,如今的大学数学课程体系中,大部分都有《数学建模》和《数学实验》这两门课。它们的内容乍一看比较接近,再加上近年来有不少学校在进行两门课的合并,所以很多人会认为它们是重复的存在。本文主旨就在于讲清楚数学建模和数学实验的区别与联系。

2、综述数学建模

2.1数学建模课程的形成历史

要想说清楚数学建模这门课,必须先从数学模型说起。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无论是工业生产,还是经济运行,甚至日常生活,都可以靠数学来揭示其中的规律。数学在上述各个领域中的呈现形式不再是一种纯粹的数学形式,而是应用数学语言对各类事物的本质规律进行的表述,即数学模型。随着科学研究领域的飞速发展,数学在各个领域中展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发现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意识和能力对于一个科研工作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对于年轻人。于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欧美国家的大学开始开设数学建模这门课程。八十年代,我国的高校开始陆续在各自的数学系开设数学建模课,逐渐发展成为许多学校的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等数学类专业将它列为必修课或专业限选课,而且一些工科、经济管理、师范等院校也将它列为选修课。紧随而来的全国大学数学建模竞赛对数学建模课的继续发展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随着大学师生对数学建模的越来越多的重视,关于数学建模的教学研讨也雨后春笋般的多了起来。配合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指导工作,数学建模的师资队伍也在不断的壮大。各类教材和参考书层出不穷,虽然良莠不齐,但是生机勃勃的局面对于数学建模的发展也是大有益处。经过近二三十年的发展,现在数学建模课程设置以及相关配套已经基本上趋于成熟和完善。

2.2现阶段对于数学建模的认识

在应试教育的驱动下,学生学什么怎么学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被动进行,思维主动性的缺失导致一直到考大学,学生们对于为什么要考大学,到大学里学什么专业这些重要的问题都没有深入的思考,至少是没有独立的思考。于是学以致用的“用”就成了一直被忽视的问题,一方面所学应该“用”在什么地方,反之就是为了这个“用”,大学应该选择学什么。这个问题是学生个人应该根据自己的知识和兴趣来自己解决的问题。数学建模恰恰就是在研究怎么用数学。做好建模需要学生有“用数学”的能力,也就是需要从实际需要出发来思考数学知识对解决现实问题的参与。学生们对于“用”的理解和能力上的长期的缺失导致了对于数学建模这门课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学习数学建模的动机不是加速知识向现实生产生活的转化,而更多是为了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并获奖,这是在动机上的偏差,这个偏差是本质上的,甚至连一些教师也有同样的认识问题。

2.3数学建模的教材分析

目前在用的数学建模教材有不少,其中用的较为普遍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国家“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数学模型》,目前已经更新至第四版。自第一版到第四版,在内容结构的安排上,都是以建模所使用的数学方法作为划分章节的依据。这样结构清晰,逻辑合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很合适。自第三版开始加入了Matlab的实验内容,将计算机的工具引入的建模教材,丰富了建模过程中关于模型求解的部分。有些教师对于这本教材的内容设置提了一些建议,其中一种说法是,这本书对于建模过程中更加务实的搞清机理、搜集数据以及模型检验与修改等环节讲述较少,重点呈现的是建模的“成品”。这种说法不无道理,但是应该考虑它作为一本教材的实际情况,它的目的是教会学生怎么建模,可具体建模过程的操作又因实际问题而各不相同,很难整理出关于具体实施方法的系统表述,而目前教材通过精心选取经典案例和优秀的解决方案作为主要内容是合适的。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和模拟建模来切实提高他们的建模能力,以达到课程的培养目标。

3、数学实验课程综述

3.1数学实验这门课的形成

数学实验的提法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学软件的发展应运而生的。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与科研中,数学只需要有纸和笔就可以了,在纸上呈现出复杂的数学推导和计算过程。对于那些计算思路成熟、步骤清晰、逻辑困难已经被攻克但是却极端复杂的数学问题,人们开始考虑让日益兴起的计算机来帮忙解决。人们认为只要将正确计算的步骤转化为计算机程序语言,让它代替人们去做复杂的计算工作,就能够高效且准确的.得到人们想要的结果。随着计算机的强大计算能力越来越广泛的展现出来,人们开始更加重视计算数学这个方向。围绕着设计计算机能够高效率高精度的处理人们所遇到的大量的数学问题进行研究,逐渐出现了很多成熟的算法以处理日常所能遇到的大量的数学问题。

在上述背景之下,上世纪90年代,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等院校的一些教授提出了开设数学实验课的构想,立即在教育界引起反响,在教育部立项的面向21世纪高校非数学专业数学教学体系和内容改革的总体构想中,把“数学实验”列为数学基础课之一。1998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共同组织了一个课题组,在萧树铁教授的指导下,三校各抽一个班,开出了两期数学实验课,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数学实验教材[2]。20xx年之后,全国各大高校开始纷纷开设这门课,并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渐丰富和完善着这门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之所以叫数学实验,或许是因为把数学交给计算机这样的外部设备,得到计算结果的过程,很像物理化学那样在实验室里做实验的过程。应当强调的是,数学实验所处理的问题并非纯数学问题,而是现实问题,也正因为此,称之为数学实验才更为贴切。实验目的是解决现实问题,实验材料需要从现实搜集,实验工具是计算机和计算软件,实验结果是现实问题的答案。面对一个现实问题,数学实验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关于实验步骤的设计,其实质是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以及设计数学问题的数值算法,由此看到,数学实验和数学建模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3.2现阶段对数学实验的认识

由于数学建模课的存在,数学实验教材中的关于建模部分的重要性显得不那么突出了。如今一种习惯的看法认为数学实验主要就是学一种计算软件,通过计算机完成那些困难的繁琐的数学计算。事实上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因为如果这样,我们只需要学好《计算方法》并掌握一种编程语言就好了,数学实验这门课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翻看一下《数学实验》教材的前言就会发现,开始这门课的初衷还是要提高学生用数学的能力。从开设《数学实验》这门课的出发点来看,它和《数学模型》有着大致相同的目标,从形式和侧重点来看,又更偏重于为数学建模准备具体的方法和工具。

3.3数学实验的教材分析以及其之于数学建模

目前国内的《数学实验》教材也很丰富,并且大同小异。在实践当中,它们也都大多是充当一门计算语言的辅助教材甚至最终作为工具书。这是因为《数学模型》课的开展早于《数学实验》,因此开设后者的高校必定已经存在了《数学模型》,这样抛开两者中的重叠部分[3],《数学实验》也就自然的落到了这样一个尴尬的境地。

4、结合数学建模竞赛来谈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

对于与数学建模和数学实验这两门课密不可分的数学建模竞赛,我们有必要着重谈一谈。目前建模竞赛影响力最大的有两个,一个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个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它分为数学建模竞赛(MCM)和交叉学科建模竞赛(ICM),它们分别创始于1985年和20xx年,是由美国数学及其应用联合会主办,目前全球唯一的国际性数学建模竞赛,也是世界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数学建模竞赛。赛题内容涉及经济、管理、环境、资源、生态、医学、安全、未来科技等众多领域。截至20xx年,共有来自美国、中国、加拿大、芬兰、英国、澳大利亚等19个国家和地区共9773支队伍参赛,其中不乏来自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国际或国内知名的高校派出的参赛队。我国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创办于1992年,形式类似于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分为专科组和本科组(后来有了专门的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试题也是涉及众多领域,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时效性。

每年一届,经常涉及到当年的重大社会事件或重大科学发现。学生在三天的时间内完成模型建立、求解、验证及论文撰写,比美赛的时间还少一天,对学生的挑战更大。目前该项赛事已经成为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基础性学科竞赛。仅20xx年,来自全国33个省市自治区(包括香港和澳门)以及新加坡的1367所院校、31199个队近93000名大学生报名参加此项竞赛。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对参赛选手是一个很大的考验。要想在竞赛中取得佳绩,参赛队的成员必须具备以下能力:第一个就是建立模型的能力,也就是能够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能力,这正是数学建模这门课设立的初衷。第二个就求解模型的能力,这个部分将极大的借助于计算机,这正是数学实验的主要功能。最后还要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论文撰写能力。因此我们可以说数学建模竞赛是检验学生对于数学建模和数学实验两门课学得好不好的试金石。

5.正确认识和处理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的关系

正如前文所说,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两个概念与前后独立产生的两门课,《数学模型》与《数学实验》密切相关。两门课的课程设置各有各的出发点和教学目的,在内容和培养目标上确实存在重合的部分,但又各有各的侧重点。前者注重建模思想的形成和建模意识的培养,后者侧重建模的实际操作能力。

两者的共同的培养目的体现在“用数学”的“用”上,通过两门课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是为数学找到用武之地,解决的问题是将数学转化为实际。可见两门课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自从两门课产生发展至今,各自都经历的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从不太完善到逐渐趋于成熟的过程。就各自目前的发展来看,都是正常的。近年来有不少学校的数学系在课程安排上把两门课先后排在一起上,也有的直接把它们合并成一门课叫作数学建模与实验。我们认为两门课的合并应该是有必要的,但一定不是简单地加法。有很多相应的问题需要考虑。首先是课时的分配问题。把两门课原有课时量简单相加肯定是不合适的,一方面是因为两个课原本就有重复,另一方面会造成课时太多,给师生带来一定的负担。因此需要在综合考虑两门课的有机融合的前提下,给出一个合理的课时量。其次是教学环境和设备的调配问题。两门课对上课的条件都有特殊的要求,数学建模课需要设计讨论环节,普通的教室往往不方便讨论;数学实验课最好是安排在机房,这样方便讲解和演示,也方便学生们随时上手编程实践。

如果有条件建设一个在功能上能够同时满足上述要求的实验室当然是最好,如果条件有限而不得不在不同的教室上课,那么前述的课时分配问题就再次凸显出来。第三是教材的融合问题。如果两门课合并成一门,显然就急需一本涵盖原来两门课的教学内容的教材。新教材的形成是一个严谨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团队合作。经过教研讨论形成初稿,再通过一两个学期的适用来逐渐修改和完善。最重要的还是师资的配备,由于两门课各有侧重,原本上两门课往往不是同一位教师。然而从学生角度来看,合并后的一门课由两个老师分别穿插授课显然是不太合适的。所以需要原来的授课老师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尽快适应新加内容的教学,并且尽快对新旧两部分内容进行融合,使之成为一体,才能使内容在讲授的过程中没有割裂感,这对教师是一个新的挑战。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认为数学建模和数学实验应该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这样不仅可以避免重复,提高教学效率,而且在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贯彻学以致用的主旨,锻炼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将起到更加促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姜启源,谢金星,叶俊.数学模型(第四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2]萧树铁.数学实验(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3]谭永基.对数学建模和数学实验课程的几点看法[J].大学数学,20xx.

数学建模范文14

这学期,我学习了数学建模这门课,我觉得他与其他科的不同是与现实联系密切,而且能引导我们把以前学得到的枯燥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用建模的思想、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很神奇,而且也接触了一些计算机软件,使问题求解很快就出了答案。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获得了很多知识,对我有非常大的提高。同时我有了一些感想和体会。

本来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就遇到过很多困难,感觉很枯燥,很难学,概念抽象、逻辑严密等等,所以我的学习积极性慢慢就降低了,而且不知道学了要怎么用,不知道现实生活中哪里到。通过学习了数学模型中的好多模型后,我发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数学模型是一种模拟,使用数学符号、数学式子、程序、图形等对实际课题本质属性的抽象而又简洁的刻画,他或能解释默写客观现象,或能预测未来的发展规律,或能为控制某一现象的发展提供某种意义下的最优策略或较好策略。数学模型一般并非现实问题的直接翻版,它的建立常常既需要人们对现实问题深入细微的观察和分析,又需要人们灵活巧妙地利用各种数学知识。这种应用知识从实际课题中抽象、提炼出数学模型的过程就称为数学建模。不论是用数学方法在科技和生产领域解决哪类实际问题,还

是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形成的交叉学科,首要的和关键的一步是建立研究对象的数学模型,并加以计算求解。数学建模和计算机技术在知识经济的作用可谓是如虎添翼。

数学建模属于一门应用数学,学习这门课要求我们学会如何将实际问题经过分析、简化转化为个数学问题,然后用适用的数学方法去解决。数学建模是一种数学的思考方法,是运用数学的语言和方法,通过抽象、简化建立能近似刻画并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强有力地数学手段。在学习中,我知道了数学建模的过程,其过程如下:

(1)模型准备:了解问题的实际背景,明确其实际意义,掌握对象的各种信息。用数学语言来描述问题。

(2)模型假设:根据实际对象的特征和建模的目的,对问题进行必要的简化,并用精确地语言提出一些恰当的假设。

(3)模型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利用适当的数学工具来刻画各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建立相应的数学结构。

(4)模型求解:利用或取得的数据资料,对模型的所有参数做出计算。

(5)模型分析:对所得的结果进行数学上的分析。

(6)模型检验:将模型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形进行比较,以此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合理性和适用性。如果模型与实际较吻合,则要对计算结果给出其实际含义,并进行解释。如果模型与实际吻合较差,则应该修改假设,再次进行建模过程。

数学模型既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也符合教育改革的要求。对于数学教育而言,既应该让学生掌握准确快捷的计算方法和严密的逻辑推理,也需要培养学生用数学工具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传统的数学教学体系和内容无疑偏重于前者,而开设数学建模课程则是加强后者的一种尝试,数学建模的初衷是为了帮助大家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认为学习数学模型的意义有如下几点:一学习数学模型我们可以参加数学建模竞赛,而数学建模竞赛是为了促进数学建模的发展而应运而生的,它可以培养大家的竞赛能力、抗压能力、问题设计能力、搜索资料的能力、计算机运用能力、论文写作与修改完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科学综合素养,它让大家从传统的知识培养转变到能力的培养,让我们的思想追求有了质的变化!这也是我们现代教育所追求的;二学习数学可以提升我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等抽象能力,但好多人觉得数学和实际遥不可及,可是呢,数学建模则成为了解决这种现象的杀手锏,因为数学建模就是为了培养大家的分析问题和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了数学模型后,它所教给我们的不单是一些数学方面的知识,比如说一些数学计算软件,学习建模的同时,借用各种建模软件解决问题是必不可少的Matlab,Lingo,等都是非常方便的。数学模型是数学学习的新的方式,他为我们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助于我们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和作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化和其他学科的联系,体验综合运用知识和方

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增强应用意识;而且数学模型还对我们有综合能力的培养、锻炼与提高。它培养了我们全面、多角度考虑问题的能力,使我们的逻辑推理能力和量化分析能力得到很好地锻炼和提高。而且我认为数学模型带给我的是发散性思维,各种研究方法和手段。教会我凡事要有自己的创新,自己的严密思维,不能局限于俗套。总之学习数学模型有利于激发我们的学习数学的兴趣,丰富我们学习数学探索的情感体验;有利于我们自觉体验、巩固所学的的数学知识。还锻炼了我们的耐心和意志力。

数学建模范文15

摘 要:数学建模竞赛是对大学生运用数学才能和计算机才能的归纳查验,数学建模的课程与练习也随之变成高校高级数学课程教育变革的一个首要方向。在实践的竞赛安排与练习进程中,经过社团活动、主题陈述、奖赏等办法激起学生的学习爱好,并联络系统教育与竞赛练习,使学生在竞赛进程中有所学、有所得。

关键字:数学建模竞赛、安排、练习

数学建模竞赛最早是由美国工业与运用数学学会在1985年建议的一项大学生竞赛活动,目的在于鼓舞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进步学生树立数学模型和运用计算机技术处理实践疑问的归纳才能,鼓舞广阔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开辟常识面,培育立异精神及协作认识,推进大学数学教育系统、教育内容和办法的变革。我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由教育部高教司和我国工业与数学学会主办、面向全国高级院校的、每年一届的通讯竞赛。其主旨是:立异认识、团队精神、重在参加、公平竞争。自1992年在我国兴办以来,每年一届,呈现出敏捷的展展开开势头,目前已变成全国高校计划最大的根底性学科竞赛,也是世界上计划最大的数学建模竞赛。20xx年,来自全国33个省/市/自治区(包含香港和澳门特区)及新加坡、美国的1251所院校、19490个队(其间本科组16008队、专科组3482队)、58000多名大学生报名参加本项竞赛。能够说,数学建模现已变成全国高校计划最大课外科技活动。

1. 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含义

大学生经过了十几年的数学类课程的学习,依然很难将课本的常识用来处理实践疑问。数学建模恰是联络数学理论与实践运用的桥梁。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给了大学生们一个开放的渠道,将所学的常识交融,在三地利间中经过自立学习,处理一个实践疑问。这种以方针为导向的竞赛,能够充分调动大学生的自立学习积极性,表现学生的最大潜力。

正确地引导学生参加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加深大学生对数学类常识的了解,进步大学生的自立学习的才能,是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底子含义。

2. 激起学生爱好

许多大学生对数学建模充溢爱好,但是在应试教育的练习中,现已失掉对新鲜常识的渴望,对常识了解不行透彻,与实践运用之间有着无穷的距离。所以,怎么激起学生爱好,表现学生的主动性,削减学生的畏难情绪,让广阔学生都参加尽量,是非常首要地。

2.1 组成数学建模协会

组成数学建模协会,经过学生安排展开有关作业,不光使很多的数学建模爱好者有了归属感,也有了非常好的表现自我才能的渠道。经过数学建模爱好者表现辐射效果,股动别的学生参加到数学建模活动中。

2.2 安排主题陈述

由有数学建模带队经历的老师进行多方面的主题陈述,关于普通高校来说,一方面传递常识,另一方面经过对标题的剖析,引导学生怎么运用所学常识,激起学生爱好。陈述内容一是某种数学建模办法、软件;二是社会热点疑问或近来竞赛真题。陈述首要以剖析疑问、供给解题思路为主,不适合呈现太艰深的数学常识。别的,在陈述中拿出有些时刻与学生进行互动评论,使学生们有爱好进入到数学建模中来。

2.3 奖赏

向校园请求有关奖赏。假如学生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的同学在引荐研究生方面给予优先思考,在奖学金鉴定上给予优先思考,或许能够获得必定的立异学分等等。

3. 安排教育

展开数学建模活动,首先是期望建模爱好者都能参加,从中学习常识,进步自学才能,进步剖析疑问处理疑问的才能。在安排教育中也应按照年级分层次安排教育。

3.1 根底

在低年级教育中,首要是高级数学的教育。在教育活动中,能找到根本的数学模型与高级数学常识的内在联络,比方人员模型多数为微积分的运用,最优报价模型能够用条件极值来处理。从高级数学的教育下手,使学生逐渐触摸并了解数学建模,树立开始的数学建模思维。

3.2 进步

当学生开始树立数学建模思维后,还应专门为有关理工科专业开设数学建模课程,教学常见的数学模型,如线性计划疑问、无约束优化疑问、非线性计划疑问、动态计划疑问、微分方程疑问、差分方程疑问、最短路径疑问、行遍性疑问、网络流疑问、数据的计算描绘和剖析、回归剖析,并进一步了解matlab、lingo、mathmetics等数学软件,敏捷扩宽学生的常识面。

3.3 归纳

在学生把握常见的数学模型后,对这些年的数学建模竞赛疑问进行详细剖析,供给参考性的解题思路。学生以此来做模拟练习,分组在一个月内,完结标题的剖析、材料搜集、材料收拾、树立数学模型、求解、查验模型,最终完结一篇陈述。老师依据每组陈述状况,进行点评,找出每组同学的优缺点,并要求其改正。

4. 竞赛练习

每年3-4月,我校进行3-4次专题讲座,首要强化学生的以下方面才能

(1) 材料查阅和论文写作技巧。大有些参赛学生没有撰写论文的练习,很难写出内容、形式都完整的论文,这恰恰是数学建模竞赛有必要做到的。

(2) 经典典范。经过经典典范,使学生对数学建模的各个方面愈加明晰明了,能够对论文的各有些内容有较为深刻的认识。

(3) 强化数学软件和计算机编程才能。近些年的竞赛标题,许多都涉及到海量数据,对海量数据的剖析、收拾、计算,都需求参赛队员具备必定的编程才能或数学软件的运用才能。把握编程才能通常变成求解的要害。

每年4月末,我校举行大学生数学建模校内赛,以实战的形式查验学生的学习效果。竞赛形式与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致,由校表里专家命题,学生每三人一组报名参赛,在三地利间内,完结指定标题,并提交完整论文一份。完结后,由校内指导老师进行评定,并评出一、二、三等奖。赛后安排能较好完结论文的队员,做好剖析总结,依据每个学生的才能特色,从头分组,备战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5. 结束语

数学建模思维和才能的获得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需求老师长时间详尽的练习,需求学生不断研究。数学的运用才能不同于数学专家的科研作业,不能只是把握数学常识,更需求学生有较为广泛的常识系统。作为教育作业者,咱们有职责持之以恒的给学生教授常识、传递数学的运用思维,为学生非常好地习惯社会做出自个的尽力。

参考文献

[1] 周义仓,赫孝良,数学建模试验[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xx

[2] 王树禾,数学模型选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xx

[3] 赵静,但琦,数学建模与数学试验[M],北京,高级教育出版社,20xx

[4] 姜启源,谢金星,叶俊,数学模型[M],北京,高级教育出版社,20xx

时尚热点
影视动漫
娱乐小料
明星动态
电影电视
音乐空间
开心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