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资讯 > 开心乐园 > 幼师教育随笔(通用15篇)

幼师教育随笔(通用15篇)

来源:潮女谷    阅读: 1.15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说到随笔,相信大家肯定都不陌生,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也可以是听课、读书时所作的记录。那么,怎样才能写好随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师教育随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师教育随笔(通用15篇)

幼师教育随笔1

一直以来,我喜欢带孩子们做游戏,一是:孩子们最喜欢玩的就是角色游戏。一听到我说:“我们现在玩角色游戏”一个个兴奋的大喊“哇塞”,非常高兴;二是:我发现角色游戏的“力量”真是大,他可以不费多大的力气把平时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喜欢独自玩耍的小朋友吸引到大家中间来,他可以把性格十分内向,平时不爱说话的孩子变成一个“小喇叭”。

我用四十张白纸,叠成了四十架纸飞机,发给我班上的每一个孩子,带着他们排着长长的队伍,“飞机要起飞了”,孩子们欢呼着,“飞机如何飞起来呢?我来给大家讲一讲,飞机是迎风起飞和降落的,飞机起飞时,它所获得的升力和气流速度有关系。如果是迎风起飞,气流速度就是滑跑速度和风速的总和,此时,所产生的升力就比较大,于是借助风的阻力来减少飞机的速度。,所以同样滑跑较短的距离,飞机就可以着陆了,而且迎风起落时,飞时不容易受侧风的影响,会更加安全”。孩子们露出好奇的眼神望着我,我告诉他们,飞机带着人类飞上了的天空,是美国一个伟大的发明家莱特兄弟,1930年他们设计的“飞行者号”试飞获得了成功,就是人类的第一架实用飞机。它的结构是由方向舵控制踏板、控制杆、副翼、滑轮、驾驶舱、机身,升降舵、尾翼,还有起稳定作用的安定翼等组成。看着孩子们对飞机这么有兴趣,这么快乐,我也不由自主的叫起来“飞机起飞了!”孩子们高兴地举起自己的纸飞机在操场上跑着、跳着、叫着、欢呼着!飞机飞起来了,飞机飞起来了……看着孩子们欢呼、快乐的样子我欣慰地笑了。一个小纸飞机引发了孩子们的游戏兴趣和简单的游戏行为,我们一定要为孩子提供合适的玩具,创造良好的游戏环境,创造能安静的独自游戏,互不干扰、干扰较少的环境,便于孩子们大胆地操作,摆弄和模仿。

通过“小纸飞机”的游戏,我认为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游戏是幼儿园的自然“活动”,有兴趣的、活泼的运动,儿童在游戏中不知不觉的会将他的全部精神拿出来,可以锻炼孩子们的筋骨,帮助消化,促进循环,最重要的是满足了孩子好动的特点,把游戏看作符合幼儿天性的自然活动,教育追逐自然,适应自然,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快乐的情绪可以给孩子们带来欢乐和幸福,忧愁的情绪还会给孩子带去苦闷和痛苦。因此,我们应当让幼儿游戏,让幼儿感受到游戏中的欢乐,同时感受到游戏中与同伴交流的快乐,让孩子们学到更多的经验、常识、思想和健康。

从一个小纸飞机的游戏做起,我每次带着孩子们玩一次游戏,就累积了更多的经验,让孩子们在幼儿园中度过快乐的童年!

幼师教育随笔2

春天花开的季节悄悄走近了我们,孩子们发现了许多春天的秘密:柳树发芽了,桃花开放了,小草钻出了泥土……"叽叽喳喳"谁在叫,顺着小鸟的叫声,孩子们发现树上有一个鸟窝,这下引起了他们对鸟窝的兴趣,他们有的用纸条编织鸟窝,有的用笔画一个鸟窝,有的孩子用纸盒垫上报纸,为小鸟布置一个家。甚至在玩沙活动时,他们提出想在沙地里造个鸟窝。

孩子们在挑选好工具后,自由结伴分成了几个小组,合力在沙地里为小鸟建起了鸟窝。只见蒋天豪和敏敏手里拿着铲子,认真地一铲一铲将沙子铲起来,堆成一座小山,随后甘懿琳将山尖挖去一块,挖成一个圆洞,表示鸟窝。可惜由于基础打的不牢固,一个用力,鸟窝散了架,甘懿琳立刻责怪起蒋天豪:"你怎么造的这么不牢,鸟窝要拍一拍就牢了,就不会倒掉了。"蒋天豪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他招呼敏敏重新动手将散开的沙聚在一起,这次他们用力地先将沙堆拍结实了,然后由甘懿琳来挖洞做鸟窝,果然非常顺利,鸟窝做成了。这时甘懿琳又提出了一个想法,她说:"鸟窝应该有一条一条的花纹",(可能是受编织鸟窝的影响)。于是她用手里的塑料篮子往鸟窝外面一按,出现了一条一条清晰的花纹,"真好看,小鸟肯定喜欢你们这个鸟窝。"我称赞道。蒋天豪受到了启发,他去工具箱里找出了像方向盘一样的工具,按了下去,圆圆的鸟窝被分成了几格。蒋天豪说:"这是小鸟的房间,一个吃饭,一个睡觉,一个看电视。"看着他得意的神情,我对他投以赞许的目光。

受主题活动的经验积累,孩子们对鸟窝已经有一定的认识,所以活动中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也提高了游戏的能力。在游戏中孩子们通过探索、实践,同伴之间相互启发,边别人的经验为自己的经验,充分体现了"生生互动"的作用。同时也看到,虽然有主题活动与玩沙经验的积累,但要做成一个鸟窝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必须有一个摸索的阶段,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再来验证尝试,整个探索实践过程间接提高了他们游戏的坚持性。当成功出现在眼前时,相信孩子的自信心也获得了提高。这不正是我们倡导的"做中学"的理念吗?让我们的孩子继续在"做中学,学中做"吧。

幼师教育随笔3

喜欢,在浅笑安然里执一缕墨香,聆听那雏花开放的声音;喜欢,梦一般恬静、水一般空灵的感觉。“老师”的称谓、责任,孩子的嬉闹欢笑、欢天喜地,都是我引以为傲的幸福。我小心翼翼地珍惜,放在心坎守护,晴天雨天,安好的你们都成了我一丝不苟的眷恋。——题记.

初闻陶行知,是在小学语文课本上,稚嫩的年龄也许未能读懂课本中的涵义,但是令我记忆犹新的便是语文老师一个劲地在赞颂陶行知先生,说他是所有老师的榜样,模模糊糊、似懂非懂的我便对那位先生肃然起敬。后来上了师范,细细拜读了先生的著作,便向儿时的语文老师一样成了陶行知的“忠实粉丝”,立志以他为楷模,对得起“教师”这个庄严而神圣的称呼!当“红烛”、“园丁”、“春蚕”这些美词是我们最大的财富,为了这些财富,我们每天,都在耕耘,播种爱的教育种子……

八月的日子里,我们结识了班里的“小小弟”——小天。还记得那是8月中最热的天气,烈日炎炎的夏日,瓦蓝瓦蓝的天空中,小鸟也不愿探出头来,只有蝉在树梢不停地叫着,夏树掷出平生最浓烈、最朴素的颜色,每一滴绿都渗透着生命的精华。我和搭班夏老师穿街过巷,满怀着认识新生的期待中,一个可爱的小男孩为我们打开了家门。乌黑的头发、白皙的面孔,铜铃般的大眼睛对我们两位老师眨巴眨巴,似乎在问:“你们是谁?”和其父母交流中发现其父母对小孩子入园十分焦虑是有原因的:开口比其他幼儿晚一年,会走路也比其他幼儿晚十个月,所以对他的生活自理上十分担心。知道了这一情况,我们对小天也分外留意,总想着他能和其他小朋友一样,我们也在努力着,先从生活入手:课间要上厕所不会提裤子时,我们耐心帮助与指导;吃饭不会自己用勺子吃时,我们帮助喂;和大家讲话听不清他意思时,我们总是尽一切全力读懂他的意思……

这样反复帮助他已经有半月有余,这天,小天和往常一样,背着卡通小书包,走路不是很熟练的他踮着脚跟,一晃一晃地走进来,用一口“外国语言”对我说:“今天吃五颜六色的饭,我不要吃,我想吃没有颜色的饭。”早已习惯他发音和语调的我听懂了,他不想吃蛋炒饭,要吃白饭。幼儿的食谱都是校医通过研究、配比订出来的,作为老师我们不应该让孩子选择挑食,于是我先安抚他,到了吃饭时间,小天看到自己的碗里依然是蛋炒饭时,用他一贯的发脾气方式——盘腿坐在地上,头埋在膝盖里。我走上前去,摸摸他的头,亲切地问:“觉得蛋炒饭不好吃吗?”也许他感受到了我对他并没有生气,慢慢地把头抬起来,点点头。我继续问:“妈妈烧蛋炒饭吗?”他继续回答:“妈妈都是烧白白的饭。”原来,他并没有吃蛋炒饭的经历,于是我微笑着说道:“瞧,这个饭有黄黄的鸡蛋、红红的萝卜、绿绿的青豆,这么多颜色,你真聪明,那我们就叫它五彩饭好不好?”这时的小天似乎对我给饭起的名字很有兴趣,正把头一步一步地向桌上看去。在别的小朋友的一致说“好吃”中,他尝试了第一口,于是第二口、第三口……那天,我只是喂了一口,其余都是小天自己拿勺吃饭,我很欣慰也很激动,从那一天过后,小天吃饭明显进步了,我们从全程喂到隔三岔五喂几口,连他的妈妈都说还在在家吃饭也进步了!

趁着这个好的发展开端,我们开始锻炼小天的提裤子、穿外套、扣纽扣、发音、走路等等。在练习小天的准确发音上我们可真是下了一番苦工,不仅在上课时请他回答问题,培养他的自信,自主操作时、课间休息时、游戏时,我都会以“同伴”的角色参与到游戏中,找到生活中、游戏中的一切契机。这不,在建筑区玩得不亦乐乎的他一个人在角落里,不断地拿积木垒高,倒了、再垒。我走进去,问:“哇!你搭的是什么?”他看到我这么欣喜若狂,心想自己的作品一定搭得不错,说道:“搭房子呀!”我反复他不标准的房子发音:“房子吗?是什么?怎么念?”接着又和他一起数多少层,帮助他数数。给了他一个轻松没有压力的氛围,他和我聊天一点也不紧张,并且在游戏中还学到了许多知识,纠正了许多单词的发音。

时间过得真是快,小班一学年已经结束,看看小天小朋友的进步真是让我欣慰:除了套头衫外套,其它外套能自己穿好并且扣纽扣;发音虽还稚嫩,但是基本能和班里幼儿交流;吃饭挑食的习惯已经完全改掉,每天都吃得香香的!小天的进步便是我们努力得来的回报,天傲爸爸妈妈对我的感动便是别人不能体会的精神财富!像小天这样的学生其实还有许多,可爱的他们躲在角落里,只要老师愿意走进,便会发现,他们的一抹微笑,纯净得能将世俗的繁杂嘈乱,悄无声息地荡涤掉。

在飞逝的时光里,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限量版,孩子如雏花,每一个笑靥都是花开的声音,我愿就这样一直下去,在教育的前线,拈一朵朵微笑,柔柔地哼着缤纷的旋律;掬一缕缕阳光,轻轻迎接蓝蓝的晨曦。我把摘下的朵朵芬芳,期待你们的春暖花开……

幼师教育随笔4

孩子们的世界精彩而又神秘,日常生活中除了父母,他们接触最多的就是老师和同学,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老师眼中的孩子,看看幼师的教育随笔是怎样的。

让孩子自由呼吸

有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龙成凤,近年来许多关于人类脑潜能的医学研究成果见于报端,形形色色的开发幼儿智力潜能的课程、方案、教学方法更是大行其道,他们冲进了毫无抵抗能力的幼儿园和家庭,侵占了幼儿洁净的心灵,遮住了幼儿精神成长所需的自由空气……

因为他们忽视了幼儿最需要什么,幼儿教育应该是根的培育与呵护,过早的剪掉了在他们看来是多余的大树用来吸收阳光和水分的枝叶,结果播种并未最终获得丰收。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个结果?原来是因为他们忽视了幼儿成长过程中应有的关注和耐心等待,把幼儿过早的规定为某种模式违背了幼儿教育本质。

幼儿教育应是生活的体验与创造,幼儿的天性应是游戏的,好奇的,探索的和梦想的;幼儿的生活中应该有着足以滋润幼儿生命的“养料”,有着幼儿健康成长的时机。

所以,把枝叶还给大树,把大地还给幼儿,让幼儿重新拥有本应属于他们的天地!

老师,我亲亲你吧

每当和孩子在一起玩耍的时候,他们都会跑过来对我说:“老师,我亲亲您吧?”“好啊!”这是我给予孩子开心的回答,然后他们就会在我的脸颊上亲一下,我知道,此时的我和孩子们的心情一样,都是幸福的!

记得有一次,我在打扫卫生,几个孩子在我旁边说:“老师,我亲亲你吧。”我说:“老师现在忙,等有时间了,再让你亲,好不好?”那一瞬间,我看到笑容从她的脸上慢慢的消失了,我的心里也不由得阴霾起来。

或许孩子的心情就像六月的天,变化非常快,没过几分钟,她又对我说:“老师,我亲亲你吧。”这一次,我没有拒绝,而是放下手中的活,蹲下让她亲了一下,没想到这小家伙亲完我后笑着跑开了,而且还对其他小朋友说:“刚才我亲老师了,老师喜欢我。”我噗嗤一声笑了,原来满足孩子的心愿,他们竟是那么的高兴。

都说孩子是上帝牵着手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在孩子的世界里体验他们的快乐是幸福的,我想没有任何一样的东西能取代孩子们天真无暇的笑容的,我的快乐将与孩子同在。

让孩子学会爱人

有好多的家长反映,本身的孩子“自私、任性、不会体贴人。”我想这是大都独生子女的通病。是孩子生来就不会关爱别人吗?我想不是的。是我们的家长在“无私奉献”中,放纵、滋长了孩子的自私和任性。

绝大多数父母除开要求孩子学习好,就再也没有另外要求了。日常平凡,即使孩子要主动做一些家务,父母也总是急忙避免,怕孩子做欠好,怕孩子磕着碰着。有些父母时常说:我只要孩子过得好,并不求他给我回报。这样的“关爱”,这样的“无私”,早就让我们的孩子习气了。

其实,爱是一种互动,也是一种交流。让本身的孩子也来爱本身吧,从一点一滴做起:为父母献上一句祝福,端上一杯热茶……让孩子知道,父母也需要他的体贴。让藐小的体贴成为习气,让爱的交流成为时常,也让本身去享受孩子的体贴。

让本身的孩子来体贴本身,敬服本身吧,让这份爱也成为理所当然、义不容辞。因为,一个人会爱本身的父母,未来才会更好地爱别人,爱生活,爱这个世界!

你是好孩子,老师喜欢你

今日午休,孩子们特别兴奋,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我说:“安静、安静!”孩子们也没啥子反映,仍然各说各的,这可怎么办?于是我想了一个好办法:和孩子说咬耳朵。没想到还挺有效的呢。

我轻轻地走到一个小朋友跟前,抚摸了一下他的头,贴在他的耳边,说了声咬耳朵,他笑眯眯的闭上秋水。我这一行为一下子被孩子们吸引住了,他们马上静下来,轻声地对我说:“吴老师,你对他说啥子?”我装出一副神神秘眯的样子说:“谁闭上秋水就告诉谁。”我对每个小朋友都说了同样的咬耳朵——你是好孩子,老师喜欢你,请你快快闭上秋水,好好睡一觉,祝你做个好梦!

就这样,孩子们都甜甜地睡了,我心里有说不出的开心。

原来,爱是恁地简单,一个爱抚的动作,一句亲切的话语,就能使孩子感到爱的真谛。

通过这件小事,使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要教育好孩子,就要捉住良,千万不要训斥或变相体罚孩子。现在时代变了,环境变了,孩子的心也变了,变的和我们小时侯大不相同,读懂孩子的心,简直是件难事,过多的干涉,会带给孩子一些无如。是以,要因势利眼导,RAND教育,一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赛谁先吃饱饭

吃饭一度曾当作常规来教育孩子们:吃饭的时候不能说话,眼睛要看着自己的菜碗,不要剩下饭菜……这一系列的“规矩”天天挂在嘴上,絮叨起来没完没了,可效果并不是很明显。饭菜该剩下还是剩下,话该说还是说,有时候一顿饭要吃上大半个小时,今天突然有了转机。

今天吃饭前,我又讲述了一次“吃饭要则”,刚要吃,强强大声说:“老师,我们比赛看谁先吃饱!”“好”办理的小朋友都兴奋起来,我趁机说:“行是行,我们不光要比赛谁先吃饱,还要看谁的桌面、碗里最干净,而其吃饭的时候不说话。”“行!”大家齐声说,于是,一场避开生面的比赛开始了。通过比赛,大家一致认为红红小朋友得了第一。

一整天,孩子们都念念不忘这场比赛。我明白了,单纯的说教并不能解决问题,要顺应孩子的兴趣,找到他们的兴奋点,了解他们的身心发展。偶尔搞几次小比赛,比一般的说教更能取得教育的预期效果。

老师和“小老师”

作为老师好想听见家长们谈论孩子在幼儿园学会了啥子知识,学会了啥子歌曲。可是,我时常听见有的家长反映说,孩子在幼儿园学的啥子,孩子从来不说,一问三不知?只有等到开放日的时候才发明,本身的孩子竟然学会了那么多的东西。为了让家长们能够对孩子在园学到的内容有所了解,我们利用家园栏跟家长们做了公然,可孩子回家后主动告诉家长的还是未几。

为了提高孩子的积极主动性,何不尝试新的方法,让孩子回家当“小老师”。于是,我时常让孩子在课堂上、活动中当“小老师”,带领全班孩子读童谣、背古诗,做各种表演等。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但能主动参与的总是一小部分。于是,我又利用每天下战书离园前的一段时间帮幼儿简单的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之后布置作业——回家给爸爸、妈妈、爷爷、祖母们当“小老师”,把每天在幼儿园里学到的知识、本领教给本身的家人,并对他们说,老师要向家长们做查询拜访,比一比谁当的“小老师”最好。

唉!这个办法还真灵。第二天早上果真有好多家长美滋滋的告诉我,昨天晚上,孩子在家给我们当小老师,教我们学唱歌、背古诗了等等。我听了家长们的.反映,心里很开心,这可以说是立杆见影了吧!

孩子都有表现本身的情欲,特别是在本身的家中,他面对的是本身的亲人,心里没有任何负担,会表现的更好,甚或“阐扬超常”。这不仅满足了孩子的表现情欲,也提高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加强了他们的自傲心,更有利于我们的教学。是以,让孩子当一下“小老师”这也是我们老师工作中的一种可行的策略。

小猫在睡觉

今天的美术课是学画小猫。在认识了小猫的形象特点以后,我在黑板上画出了花猫的大体特征,然后便鼓励幼儿自由地进行画并涂色。

我看到不少幼儿在造型能力上有所进步,感到十分欣慰,但同时也发现有些幼儿组织的画面与我画的花猫十分接近,缺乏个人的特色。正当我暗自摇头,略感遗憾的时候,正好看到了陈天祥的画。我发现他在画纸上,赫然画了一个大大的椭圆形,椭圆形上还添画了几笔,并涂上了各色的纹样,构图十分饱满,色彩运用也很大胆。我便饶有兴趣地问:“陈天祥,你能告诉老师你画的是什么吗?”“小花猫呀!”“那小花猫的脑袋呢?”“我的小花猫正把脑袋和他的身体卷团在一起睡觉呢~”一句不以为然的话震惊了我。找到了!这就是我一直在找的与众不同。孩子思维的创造性正是通过这小小的画面体现出来,作为教师的我,一直在讲如何表现小猫的头部画法,如何表现身体上的花纹。却忽视了小猫睡觉的特点。陈天祥这个调皮机敏的小男孩一语道破。想法实在可贵!于是,我马上表扬了陈天祥,并启发幼儿再去从不同的方面打开思路,展开想象……

接下来的课堂气氛更为活跃了,有的表现出小猫上树的情景;小猫抓老鼠的情景;几只小猫嬉戏的情景,猫妈妈领着小猫玩耍的情景……

孩子们的画就是这样的妙趣横生。

但愿他们活泼的天性,无边无际的想象,在五彩的笔下自由的舒展和延伸,不会被我们的条条框框限制住。

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今天上午,我教幼儿学习儿歌《小雪花》,我选用的教学方法是先请幼儿欣赏挂图,然后进行了提问的方式引出了小雪花这首儿歌,还请孩子们带上小雪花头饰一边说儿歌一边表演,孩子们兴趣很高。多数幼儿很快就学会了这首儿歌,但是还有少部分幼儿对儿歌没有掌握好,我想:这怎么办呢?继续学吧,学会了的孩子没了兴趣,不学吧,还有部分幼儿不会。

我正在犹豫,陈天祥小朋友的话传入了我的耳朵:“老师,李健全不会我教他。”这句话点醒了我:何不用孩子好胜的童心……于是我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你们愿意当小老师吗?”“愿意。”“好,现在我们学会儿歌的小朋友来当小老师,把每学会的小朋友教会好吗?如果教会了,老师就给你戴上小老师的标志。”孩子的兴趣顿时激发起来了。会背的小朋友纷纷争着去教不会的小朋友,不会背的小朋友也加足了劲积极地背,准备去教其他小朋友。问题迎刃而解,原来会背的小朋友在教别的小朋友背诵时知识得到了巩固,不会背的小朋友在别人的帮助下掌握了知识,同时调动了幼儿的学习的积极性,真可谓一举两得。

随时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育者如果能把握住幼儿的兴趣点,随时激发起幼儿的学习兴趣,我们的教育会取得真正有意义的效果。

调皮大王

我班的一群可爱的孩子有的乖巧听话,有的比较调皮,有时候甚至会令人感到头疼。这里就说说我班的“调皮大王”田增晖吧,因为他太调皮,很少有人喜欢他。

做操时,他总是心不在焉,一会儿拍拍同伴的肩,一会儿又拉拉同伴的辫子,一会儿又乱蹦乱跳的。在户外玩呼啦圈时,他总是去抢别的小朋友的呼啦圈;并且还把小朋友的呼啦圈折断好几个;就连午睡时他也常常恶作剧,睡不着觉,他就一会儿拉拉棉絮,一会儿抓抓同伴的脚底,常常气的我头皮发麻。于是,渐渐地我觉得田增晖很不讨人喜欢,可是,有一件事改变了我的看法,那是一次吃点心时,李欣菲小朋友没拿到饼干,坐在座位上哭,是因为她来晚了,点名时没点到她的名字,我连忙走到李欣菲身边,安慰她说:“不哭,老师请阿姨到食堂里去拿给你。”正哄着她呢,这时,田增晖快步走到李欣菲身边说:“不要哭了,你吃我的点心吧。”李欣菲不要,他又认真地往李欣菲嘴里塞,还嘟囔着:“没关系,我妈妈经常给我买这样的点心吃,你吃吧。”

看着田增晖的举动,我有点激动了,我把田增晖抱到自己腿上亲着他的小脸,我顿时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我们不能把孩子的调皮简单的理解为破坏纪律,与老师或同伴作对,更不能全盘的否定他们,在感情上冷他们我们要用一颗温暖的爱心去包容孩子的调皮,其实调皮的孩子很可爱,就像我们班的田增晖。

神奇的苹果树

晨间活动时,我发现陈天祥嘟着小嘴在美工区认认真真地画着,画的是什么呢?画的是一颗大树,树枝上画上一个个又大又圆的东西,像苹果,又像是西瓜。

“陈天祥画的什么东西呀?”我蹲在他面前问。“一颗苹果树。苹果树上结满了很多的苹果,我在这个苹果上给它安装上按钮,用手轻轻一点,甜甜的果汁就哗哗地流出来了,小朋友都可以用杯子接着喝。”“这是什么呢?”我指着一个似人非人的图像问;“这是奥特曼,他能发出光环,把偷苹果的贼打跑……”陈天祥讲的眉飞色舞。“呀,你这个苹果真棒,还能当武器呢!”我故作惊讶的夸奖他。

我这一夸引得陈天祥又滔滔不绝地谈起了他画的苹果:“我的这个苹果能帮老师拖地整理卫生,还会变成大皮球,呼啦圈和小朋友玩,他还会给小朋友讲故事、唱歌、跳舞,还会给小朋友拍照呢……”

“唉呀呀,陈天祥可真能干,能画出这么神奇的苹果树,老师为你鼓掌。”我由衷的为聪明的陈天祥鼓起掌来。

在我们成人看来有几分丑陋的苹果树,各种不规则的苹果,在陈天祥的眼里竟如此美妙。由此可见,孩子的思维不受定式所限,常常是异想天开,而智慧的火花也就在这异想天开中迸射出来。作为孩子心灵的启蒙者,不应将孩子的世界囿于成人的思维定势之中,而应适时引导,点拨,那样就会收到许多神奇的“苹果树”。

幼师教育随笔5

新学年开学,我又迎来了小班的孩子们。考虑到小班孩子刚入园会出现分离焦虑,我特地在开学前的家长会上向家长们就此现象作了充分的讲解,介绍了一些简单的应对方法。开学初虽然有的孩子也会哭泣,也会焦虑,但是他们会期待地等着“下午四点钟”,念叨着“下午四点钟,妈妈会第一个来接我”来安慰自己。看来,开学前的“预防针”还是很见效的,我不由地松了一口气。

焦虑的顺顺

开学后的第三天,顺顺妈妈焦急地给我打来求助电话:“何老师,顺顺在家里成天机械地重复同一句话,晚上要拉着外婆的手才能蒙胧入睡,还时常惊醒,怎么办……”

“老师,一起!”“外婆什么时候来?”“不要睡觉好不好?”……在幼儿园里顺顺不停地重复着相同的几句话,一边抽泣,一边不安地拉着我的衣服,不允许我离开他的视线,也不愿意坐在他的小椅子上。顺顺的午睡也是在迷迷糊糊中进行的,每天大约也只有半小时,只要我从他的小床上稍稍挪一挪身子,他就马上跳起来:“老师不要走!”接着就是大声哭泣和无休无止的“……好不好……什么时候来……”如果有陌生的老师或高鼻子蓝眼睛的外教进入教室,顺顺更是恐惧地蜷缩在我身边,惊恐地哭着重复:“老师,一起!老师,一起!”我完全被顺顺死死地拖住了,分身乏术。望着满头大汗、精疲力竭却依旧惊恐焦虑的顺顺,我有说不出的心疼。从教近二十年从来没有遇到过分离焦虑反应如此强烈的孩子,怎么办?

我开始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了解到:分离焦虑是幼儿离开母亲时出现的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最亲近的人突然离开了幼儿的视线,幼儿会一下子不安起来:妈妈在哪里?我要找妈妈!幼儿会用喊叫、哭闹来表达自己的焦虑。分离焦虑的出现,与幼儿缺乏安全感有关,它促使幼儿去寻找他所亲近的人,或者发出信号,呼唤妈妈的出现,这是幼儿寻求安全感的一种有效方法。焦虑中的幼儿会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寻找亲人上。有时甚至表现出不吃、不喝、不玩,这些平时最能引起亲人关注的行为,现在成了幼儿用来呼唤亲人的一种方法。此时其他活动自然也就进入不了幼儿的视线。

同时,我还考虑到幼儿的强烈反应可能与家庭的教养方式有关。于是,我和顺顺妈妈进行沟通,了解家长的个性、教养方式,分析顺顺的气质类型。

顺顺非常聪明,但是从小体质较弱,一旦发高烧,就会出现惊厥现象。此外,他对痛、痒、热等感觉特别敏感。如果手上有小伤口,他就会不停地哭泣,并且要求妈妈和外婆陪伴。顺顺的爸爸长期在国外工作,顺顺在外婆和妈妈的呵护中长大。尤其是外婆,对顺顺非常关注,顺顺几乎从来都没离开过外婆的视线。即便是顺顺到早教中心参加活动,外婆也在窗外守候。顺顺不太出门、接触陌生人,很少有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的机会,也从没有离开过妈妈,甚至没有出过远门旅行。顺顺始终生活在他熟悉的环境里。

顺顺第一次离开妈妈,特别没有安全感,对未知的生活方式充满担忧和恐惧,对教师也不信任。加之妈妈和外婆每天忧心忡忡的神情,深深感染着敏感的顺顺。每天来幼儿园对顺顺来说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制订互动要点

经过分析和反思,我制订了与顺顺本人和其家长等人的互动要点:

1.仔细观察顺顺的表现,寻找他在幼儿园里的快乐片段,找到能让他开心并暂时忘记紧张的“开心点”和让他担忧和不安的“紧张点”,寻找对顺顺有效的方法,总结有针对性的干预手段。

2.经常和顺顺妈妈沟通,和妈妈一起详细分析顺顺在幼儿园的一些细节表现,通过具体事例分析、探讨有效的干预方法。

3.付出更多耐心,及时给予关注,让顺顺对教师逐渐产生信赖,确立安全感。说服自己,耐心地一遍又一遍地及时回应顺顺重复的同一句话,减轻他的焦虑。

4.在一日生活中,尝试让顺顺对依赖逐渐“脱敏”:让他从紧紧黏着我→可以离开我,在1米范围内帮我取东西→在我的注视下坐着玩→让顺顺在看得见我的视线范围里活动→我能短暂离开顺顺的视线去照顾别的孩子。

5.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也鼓励顺顺妈妈了解一些相关的心理学知识,改变自己的教养方式,获得家长的理解、支持私配合。

顺顺需要我长期耐心、细致地观察和帮助,我在心理上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顺顺的进步

吃午饭的时候,和顺顺同桌的可可又开始“作”了。一会儿嫌饭太多,一会儿不要吃胡萝卜、不要吃汤里的蔬菜……伴随着可可的大哭和呕吐,顺顺也紧张得满脸通红,喃喃地重复着:“我吃的,我吃的……”接着也嚎啕大哭和呕吐起来,最后还伤心地说:“我要吃饭的……”

幼儿间情绪感染的现象在顺顺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同时也说明顺顺内心很希望进步。看来,要尽量避免同伴在顺顺面前的强烈情绪表现。于是,我把顺顺的座位换到了吃饭特香、情绪愉快的小小身边,让同伴的愉悦情绪给顺顺带去轻松的心情和好胃口。

在同伴的感染下,顺顺也开始像小小那样鼓起小腮帮子香香地咀嚼饭菜,有时还会自己捧着小碗大口地喝汤。尽管挑食的习惯还是有时会让顺顺皱着眉头,撅起小嘴,但在我积极地鼓励再配合适时地喂几口饭后,每天午饭时顺顺便变得轻松自然起来。

又要游泳了,这是我最头疼的环节,因为需要花多一些精力去照顾班里大部分孩子,所以我的注意力不能完全集中在顺顺身上。闷热的更衣环境加上不会自己穿脱衣服的着急、对下水的恐惧、对男教练的畏惧……这一切让顺顺更加焦躁不安。顺顺常常满头大汗地拉着我的衣服嚎啕大哭,焦虑地重复同一句话的现象便会加剧。

每次进游泳池之前,我都会加倍耐心地对顺顺讲:别的小朋友都需要何老师的帮助,你要学会等一等,我会来帮助你的……等一会儿在游泳池里,你就和我在一起,我陪你站一会儿,再到水里去玩……不管顺顺是否能理解,我总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我的话:我一边满头大汗地照顾着大部分孩子,一边及时回应着顺顺的哭喊……

终于,顺顺愿意等一等了,尽管红着眼圈,眼泪汪汪。进入游泳池后顺顺也愿意试着下水,虽然远远地离开男教练,虽然站在水里紧紧拉着我的手,但是,我却很开心,毕竟顺顺进步了!他开始学着控制自己不安的情绪,开始信任我了。

看来,教师在幼儿焦虑不安,缺乏安全感时对其行为给予包容和理解,以及给予及时地回应和耐心安抚,就能带给幼儿像母亲一般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经过一段时间,顺顺渐渐熟悉了幼儿园的生活,我开始趁他不注意悄悄离开他,站在离他有些距离的地方和其他小朋友说话、做游戏,但是依旧时刻注意着顺顺的表现。有几次,顺顺可能玩得比较专注,竟然没有注意到我的离开。等到他意识到抬头寻找我的时候,没等他着急,我就很主动地叫他“顺顺,我在这里,正看着你玩呢”。顺顺心情好的时候,会很配合地点点头,继续他的游戏。

于是,我开始尝试着拒绝顺顺的某些过于依恋的要求。“你自己去小便,我会在门口看着你。”“到我的桌上帮我拿一本书好吗?”“自己试着吃几口饭,然后我再来帮你!”我发现,时不时地提些小要求,顺顺还是能够接受的。这样也更有利于他大胆地去尝试独立活动。

可是,刚适应了一点点,顺顺就生病请假了,我很担心:顺顺好不容易熟悉了幼儿园的生活,在家呆几天后会不会又回到原来的水平呢?我及时和顺顺妈妈进行交流,说出了我的想法和计划。于是,我利用休息时间,给顺顺打电话,和他聊天,关心他的情况,使顺顺对我产生亲近感,让他不忘记幼儿园的生活。顺顺妈妈也很配合,每天在顺顺面前提及我和小朋友,还让顺顺在家里画了一幅画快递到幼儿园。更可喜的是,顺顺不再说“不上幼儿园”了。

我充满期待地等待着顺顺重新回到幼儿园,并决定帮助顺顺逐步建立自信,让他早日在心理上独立起来。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幼儿早期的经历非常重要,如果孩子早期所遭受的创伤或挫折没有及时得到解决,幼儿就会受到压抑,负面情绪潜藏于幼儿的内心就会形成无意识的影响。因此,帮助幼儿快乐健康地成长,最终成为独立的个体,是我们必须关注和探索的重要课题。我相信,童年时代教师给予幼儿的关爱与真心付出,将是幼儿一生最温暖的记忆。

幼师教育随笔6

开学快将近一个月了,经过这一个月的生活与学习,大部分小朋友都已经适应了,也开始慢慢地建立起了一定的常规。

经过这一个月短暂的观察,我发现了很大一部分小朋友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但如有个别小朋友说话还不怎么会说;有些小朋友小完便之后不会拉裤子;有些小朋友来自单亲家庭,性格比较孤僻;还有一些小朋友的家长对孩子的各方面关注都特别高,每天都会打电话来寻问孩子在园的表现……这一系列的问题,让我感觉到了压力。

冬冬是我们班一个比较稳重、踏实的男孩子。在一次美术活动中,我发现大多数孩子都兴致勃勃地在作画。只有冬冬一个人呆呆地坐在位置上摆弄蜡笔。我轻轻地走近他:“东东,你怎么不画呢?”他说:“我不会涂颜色,我真的不会,我不骗你。”他很认真地看着我。第一次的美术活动,我以为是他还没有适应新环境,所以才表现出这种状态。我握住他的手,帮助他一起完成了作品。

第二次美术活动,要为红绿灯涂上颜色。开始没多久,冬冬过来,拉住我的手,用求助的眼神看着我说:“老师,我不会涂颜色。”这次,引起了我的重视。平时遇到什么事情,他从来不会说我不会。唯独美术活动的时候,他都会表现出不自信。

我笑了笑,抚摸了一下他的头,尝试着鼓励他:“冬冬,你很棒的,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的,你试试看,就算把颜色涂到外面也没关系,只要是你自己画的。”冬冬听了之后便开始动手作画了。在活动结束后,评价过程中,我特地看了看齐齐完成的作品,向他竖起来大拇指,并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扬了他:“看,冬冬涂的红绿灯,虽然有一点弄脏了,但是是他自己完成的,给他拍拍手吧。”

第三次的美术活动,还没等他向我开口求助,我先鼓励了他,“冬冬,这次你不需要老师帮忙就能自己完成的对吗?”他点点头。

自信心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而是需要长期的努力,从小开始,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每个幼儿都要自己独特的地方,有的幼儿画画好,有的幼儿唱歌好。老师应该了解每个幼儿的特点,帮助幼儿在某方面中获得成功和自信。让他感受到“我很棒”。

幼师教育随笔7

“快来看一看,便宜大甩卖了。”“买一送一了。”我循着吆喝声,走近一看,原来是孩子们在玩“地摊”游戏。只见孩子们把桌布铺在地上,上面放着几件小衣服,热情的“老板”正在努力游说娃娃家的“妈妈”给宝宝买一件。“妈妈”们有的在讨价还价,有的在试穿衣服,不亦乐乎。有一位来观摩的教师提出疑问,认为让孩子在地上玩游戏,既不干净,也显得档次不高。于是,该班教师进行调整,将“地摊”变成了精美的“贝贝童装店”,店里挂着各式漂亮的纸制童装,站在门口吆喝的还是那位热情的“老板”。可不知为何“客人”少了很多,即使有少许娃娃家的“妈妈”进了童装店,也只是买了衣服就走,与“老板”的互动明显减少。“老板”见客人很少,一会儿在这儿跑跑,一会儿到那儿跑跑,显得有些无聊。

从上述案例我们可以发现,游戏环境并不是越高档越吸引幼儿,游戏材料也不是越精致越受幼儿欢迎。游戏是儿童生活经验的反映,在儿童经历过的事情中,只要是他们体验深刻、感兴趣的内容,就会在他们的游戏中反映出来。我园地处城乡交接处,孩子们对于去时尚童装店买衣服的经验很少。而对“地摊”比较熟悉,因为我区商业街就有一个大型的地摊夜市。不仅如此,“地摊”买卖形式相对简单,便于幼儿游戏,因而“地摊”游戏更受幼儿欢迎。

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再现,幼儿的相关生活经验越丰富,游戏的内容也就越充实,孩子对游戏也就越感兴趣,越投入。因此,很多时候我们要重视幼儿自发生成的游戏,观察他们的经验和需要,尽量顺应幼儿的游戏情节,而不是转移。在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游戏中,无需高档的游戏环境,无需精致的材料,孩子就能自主、自由地表达已有经验和建构新的经验;而在远离幼儿生活经验的游戏中,幼儿只能在教师主导下被动活动。我想,教师需要做的是,尊重幼儿的游戏,善于观察并能适时介入,以推动幼儿游戏的发展。

每个幼儿园都有那么几个特别调皮的孩子,他们总让老师们头疼不已。前些天,在园里看到老师正在批评那几个调皮的孩子,不由得想到,我们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每天面对三四十个孩子,上半天课下来,再遇上几个调皮捣蛋的孩子,难免会生气、会动怒,经常口干舌燥。老师的嘴巴一停下,他们就不约而同的吵起来了,很难安静下来。他们不是与老师过不去,而是因为孩子的年龄特点,身心特点,自制力差,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和言语。而且现在的教育,安全放在第一位,就像一条高压线,谁也碰不得,特别幼儿园孩子年龄小,更易发生意外。因此我们更要小心谨慎,不能有半点马虎。

很多人都觉得当一名幼儿教师是很轻松、很快乐的事情,不过,其实在教学活动中,既有快乐,又有很多的无奈。但我要说的是,既然我们选择了幼师这个职业,我们就要调整心态做一个快乐的、称职的、孩子喜欢的幼儿园老师。

没错,同样是幼儿老师,有的就每天都是笑呵呵的,有的却整天愁眉苦脸,怒目而视,但这都是取决于心态的。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如果有足够的爱心,就能做到热爱孩子,热爱生活,热爱工作。我们不妨以轻松的态度对待工作,用自己喜欢的教学风格进行教学,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去研究,写真实情感的教育随笔,享受孩子的纯真,享受家长的信任,享受领导的期望,在忙碌的工作中体验快乐。

我常常想,有的时候,向孩子一样,保持一份好奇心,对什么事情都有一份探索精神,这会促使我们更主动、自觉地吸收新信息;会使学习成为源自内心的需要而不是外在的强求;会使我们保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幼师教育随笔8

在班里总有几个调皮的孩子,他们上课不遵守纪律,和小朋友之间的相处也不是很友爱,一天总有几个孩子来告状。这时老师总会给与他们批评与教育。

在教学活动中还是在游戏活动中,而遵守纪律认真的孩子总是会得到老师很多的表扬和鼓励。得到老师的喜爱。其实他们非常需要老师的关爱。如果总是对他们进行批评与教育,他们的状态一直这样持续下去,没有给他们关爱,对他们的成长与教育是不好的。老师认为对他们的批评与教育对他们是好的,但是他自己却不是这样认为的。往往起不到教育的效果。

孩子的表现往往是有原因的,也许是他们还小不懂得与他人相处,也许他们的控制能力还不好。让我们走近他们的世界去看看。多给他们一点表扬与鼓励,你会发现他们是很优秀的。

我发现这样调皮的孩子,如果老师给他一个任务,他会完成的很好。这时我就会给他们表扬与鼓励,而他们也会非常开心,因为他认为老师表扬我了,老师也喜欢我。这样他们就会做的更好。你会发现他们有许多的优点,并不是表面上那么调皮,让你头疼。给调皮的孩子多一点的关爱你会发现他们会给你惊喜。

幼师教育随笔9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担负为人才培养奠基的艰巨任务。因此,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应站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度,鼓励孩子去标新立异,努力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训练孩子的创新能力。

今天上午,在组织综合活动欢乐的元宵节时,许多孩子都把逛花灯的欢乐场面和感受通过美术表现出来,当我走到佳音身边发现她画的尽是坦克车、大炮、战斗机等,我似乎有点不满意,心想这么欢乐、祥和的节日,你的画火药味怎么这么浓。但是我转念一想还是听听她有什么想法。于是我轻声地问她为什么这样画,她兴奋地说:“老师,这是解放军叔叔开着坦克在里面点灯庆祝元宵节;这是空军把战斗机的灯都开着把天空照亮了,他们也在庆祝元宵节;还有……”。听!孩子的想象力多么丰富,我真的很庆幸刚才有耐心倾听佳音的想法,才没有伤到她的自尊心,同时也让自己倾听到其内心的语言。因此,教师只有认真倾听才能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切忌说“你怎么这么烦呢!”“你没看我正忙着吗,一边玩去!”“你真傻!”等伤害幼儿自尊心的话语。当孩子提问题或与你谈话时应该放下手头的事情,做出注意倾听孩子说话的姿态,善待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促使他们产生创造的兴趣。

又如:《奇妙的绳子》创新主题活动中,孩子们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绳子随处玩,任意在手中摆动,一会儿变成摇摆的树枝、一会儿变成风吹的小树在晃动、一会儿变成小朋又在跳舞,一会儿变成一幅美丽的图画。这一活动中,让幼儿在玩绳中探索积累,层层拨开层层发散,由一点向多点想象,采用层层递进的时间让幼儿层层创新层层发展,有体验到模仿到创新的结构动静结合,给予孩子充分想象、创造和自由表现的空间,充分错金幼儿的创新能力的发展,尝试绳子的多种玩法。

幼儿的创造力更多的是受好奇心的驱动,让幼儿感受到老师是自己最忠实的支持者。因此,教师应了解、认识、尊重幼儿,使幼儿感到老师是可以沟通的,是对其充分支持和合作的,从而大胆地去创造,激发孩子的闪光点,让孩子更加自信、积极主动的进行探索、学习,萌发创造的激情,表现自己的感受。

幼师教育随笔10

随着幼教机制的不断合理化改革,幼儿园教育模式越来越顺应幼儿年龄特点,呈现出轻松自主的发展趋向。幼儿园教学环境的布置也正在尝试无课桌教学,但在一些空间、资金等条件受限的幼儿园,活动、就餐、教学三室合一,还不得不借助桌椅来组织幼儿。于是幼儿坐位的编排便成为一个令老师费心的问题:每个孩子都爱当排头,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领头雁。怎么才能让每个孩子都开心,每位家长都满意呢?

这也曾经是我很头疼的问题。但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问题已不在是问题。在此不妨说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假如教室空间较大的话,我们可以尝试“大拼盘”的方法。

如:有时将桌椅排成几个大方块、有时排成几竖排或几横排,也可以采用大圆圈的形式,还有“花儿朵朵”等等;或将移动黑板移至教室的不同方位,让一位幼儿都有当排头的机会。

二、如果教师空间太小,以上方法无法实施的话,我们可以采用“流动法”。

不妨试试将全班的小朋友按大、中、小个儿分成三到四组,每组幼儿差不多一般高。然后本组幼儿每天向前递进一个座位,每两周幼儿便有一次做排头的机会。还可以请每一天的排头分别负责本组的卫生安全及常规管理,充当老师的小助手,在第二天的晨会上请孩子们民主选举出最棒的小助手,老师再给予适当的奖励。与此同时,各组幼儿定期左右轮换,以预防斜视、近视等眼疾的发生。这样,不但能有效的保护孩子的视力,而且还可培养孩子的组织管理及自我管理能力,在管理与评价中强化孩子的是非观念,潜移默化的矫正幼儿胆怯、害羞、孤僻等不良性格倾向,有助于自信心的培养;还能充分体现出教学中“面向全体”的教育原则。家长放心,孩子开心,老师们何乐而不为呢?

另外,我们还应该尽量尝试室外教学,让孩子在清新美丽的自然中吸取养分,培养广泛的兴趣。以操场、草坪等室外区域作为教学场地,不受空间的限制,阳光清风,轻松愉悦;蓝天白云,自由广阔,孩子们一定会喜欢的。

老师们,咱们一起来试试吧?!

幼师教育随笔11

有一女教师,在很多年之前,她的丈夫就在一场车祸中丧生了,而她一个人却培育了三个博士女儿。同时,她所教的很多学生也都成绩优异,让同事和朋友们都感到不可思议。

在一次采访中,她向记者透露了教学与教子的秘诀:不要指望别人都和你的见识一样!接着,她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十多年以前,她的小女儿正在上幼儿园。有一天,她看到了女儿的一张绘画作品。当时,她一下子就怔住了。孩子总是充满了想象,孩子的世界也应该是一个充满了想象的世界。可是,在她女儿的一幅名为《陪妈妈逛街》的画中,既没有高楼大厦,也没有车水马龙,更没有琳琅满目的商品,有的只是数不清的大人们的腿……

奇怪!她拿着女儿的画沉思了很久,终于解开了疑惑。原来,幼小的孩子只有几岁,身高只能达到大人的腰部,走在大街上,川流不息的人群将孩子遮掩着,孩子除了能看到大人们的腿,还能看到什么呢?

女教师如梦初醒。是啊,孩子们上街看到的不是高楼大厦和车水马龙,而是大人们的腿,这是他们的身高决定的;学生对很多问题疑惑不解,这是由他们的年龄、智力和见识决定的;企业的员工看到的只是自己的工资待遇和发展前途,而不是公司的整体运行和未来发展,这是由他们所处的位置和环境决定的……

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和大人有相同的视角来看待社会;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和老师一样有相同的接受能力和认知能力;并不是每个员工都能和总裁一样站在公司的全局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

女教师说,不要埋怨别人无知,不要指望别人和你站在同样的高度。其实,一个人所处的高度,决定了他的见识。与其埋怨别人,不如用一种亲近的态度和平和的心态,去和别人交流、沟通、兼融……这样,你就可以做一个好家长、好教师、好经理,甚至是好总统。

善待别人的“高度”,不要指望别人和你的见识一样。善待别人的“高度”,不要总以为自己是对的。世上本没有对错,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答案也不同而已,我们应该学会常常用别人的角度看世界,多一分宽容,多一分理解,多一分求同存异。教子、教学、为人处世、管理一方,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幼师教育随笔12

又是一年炎炎夏日,又是一年研修时节。研修第一天,我观看了虞永平教授的关于《过程意识和经验指向》的知识讲座。通过虞永平教授在讲座中理论联系实际,多次举例然后加以点评分析,让我明白所谓“过程意识”,就是让我们老师学会放手,敢于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操作、去探索、去体验、去表达,在操作、探索、体验、表达的过程中学会交往,获得经验与成果。

学会放手,并不是完全放手,听之任之,而是要担任好支持者、引导者的角色,为幼儿创设有利条件,从他们的兴趣出发,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幼儿兴趣出发,加之幼儿自身探索,自己动手,活动往往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于是我们为幼儿创设了宽松和谐又可用操作的环境(美食区),让幼儿主动自由的去探索、去实践、去发现。区域活动时间到了,文棋小朋友选择在后厨做“配菜工”,文棋小朋友活泼开朗,表达能力强,善于交往,我觉得她更适合去担任“收银员”这一角色,于是我试探性问:“文琪,你愿不愿去当收银员?”“不想”她回答的非常干脆。“为什么呀?”“我喜欢但配菜工,我和王一陈(小厨师)为大家做好吃的饭菜,大家都说我们做的饭菜又快又好看。”“那真是太好啦!”看着文琪在游戏中快乐的样子,那么自信满满、充满工作的热情和责任感,我选择了认同和等待。不一会儿五颜六色的美食就在他们俩的合作下完成啦!并且很快在窗口被“小顾客”买走,自信幸福的笑容又再次出现她的脸上。这时又有“小顾客”来点餐,他们又开始忙碌起来。我庆幸自己的选择没有坚持,没有盲目的得去按自己的意愿让他们游戏,原来学会放手,是给大班孩子最好的帮助。

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真实的想法,还孩子自主操作,自由探索的空间,这样的过程对孩子们来说更具意义。

游戏是孩子自主的,不是老师预设的,他们自己决定玩什么,怎么玩,它最重要的价值是他们自主游戏的过程中获得的愉悦体验。在这样的角色游戏中孩子们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得到发挥,激起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也只有通过他们自主地探索,自主的操作,他们才会最大限度的获得经验,收获游戏的快乐。

幼师教育随笔13

人可以拒绝财富,拒绝风雨,确拒绝不了真诚的微笑。微笑可以拉近你我的距离,化解一些小的矛盾。曾经去过一所学校,在学校寝室门口挂着一面镜子,旁边写着,今天你微笑了吗?不论是谁走过这边的时候,都会停下脚步,整理一下自己的仪容,对镜子中的自己露出一个甜甜的微笑,给自己一个鼓励。其实,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笑它就笑,你哭它也哭,我们何不用笑来面对生活,面对孩子,面对他人呢,一个微笑可以化解很多矛盾,给人鼓励。

作为一个幼儿教师,面对着年龄较小的孩子,孩子小难免磕磕碰碰,有些家长不理解就会来找老师,其实我们也不愿意孩子受伤,如果我们硬碰硬的话,对谁都不好,要是我们换一种方法,大家就会小事化无。就像前几天,晨晨自己摔倒了,头撞在桌子上变的淤青了,老师当时跟晨晨的爸爸说了,他爸爸说男孩子,受点伤没关系,就带着晨晨离开了,第二天,晨晨的妈妈来送他,我就感到晨晨妈很生气,我就赶紧笑着去接她,开始我并没有说话,就听晨晨妈在那说,等她说完,我就跟耐心的跟她解释事情的经过,在这个过程中我始终保持着微笑,尽管她说了一些很难听的话,我一直笑着面对她,反而让晨晨妈不好意思了,对我说:“老师,你看我太着急了,说话有点冲,说的话别往心里去。”我对她说:“晨晨妈,对不起,跟您制造不愉快了,看到孩子受伤我们也心疼,我们一定注意的,也谢谢您的包容和理解。”后来,听别的家长说起来,可能是晨晨妈说的,“人家老师脾气真好,我说的那么难听,老师都没生气,还笑着跟我解释,把孩子交给这样的老师放心”,听到这样的话,我感到欣慰,同时也庆幸自己的处理方法,如果当时冷脸相对的话,矛盾肯定升级。

人与人之间往往是因为一些小摩擦造成的误会,我们何不微笑面对,给孩子一个微笑,让孩子得到鼓励;给同事一个微笑,让他感受到你的友好;给朋友一个微笑,让他感受到你的关爱,家人一个微笑,让大家和平相处。何况,笑一笑还十年少呢。

幼师教育随笔14

“众星捧月”不知为什么我忽然就想到了这样一个词,可能因为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他们就像星星一样围绕在孩子身边守护着他们独一无二的小宝贝。在幼儿园里,众多的孩子同样是“月”,老师是接力孩子离开家人的“编外星星”: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和家长像亲人一样沟通解决孩子身上的问题。前不久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我对家园沟通、合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记得那天下午到了接孩子的时间,杨砚雯的妈妈一脸严肃地把我叫到一边,随着脚步的移动我的心一点一点往下沉,因为凭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我知道肯定又发生了作为教师不想看到的一幕。在杨砚雯的妈妈的讲述下我还原了早晨来园时发生的那一幕:早上杨砚雯和妈妈一起,兴高采烈地来到幼儿园,因为今天她要送一支花给老师,所以她格外兴奋。到教室门口时,遇到了好朋友邹晓萌,她就骄傲地向邹晓萌“显摆”了一下,意思是我要把花送给老师,而你什么都没有。邹晓萌是一个很有个性的小女孩,平常话不多,一不高兴就嘟着小嘴吧。这次,在杨砚雯的“挑衅”下,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她一口唾沫吐在杨砚雯脸上……随着事件被一步步还原,杨砚雯妈妈的情绪越来越激动,我明显看到她脸部肌肉因为生气而压抑不住地抽动着,虽然她笑着说:“我不知道我应不应该说,但是不说我心里又特别难受。孩子还小,我不能和一个孩子发火。但是家长在老师在,这个时候,甚至没有一个人出来说一下,邹晓萌你做得不对,这样不文明。老师在这个时候是不是应该出面适时教育一下孩子?为人师表是不是应该为孩子做个表率,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我知道小张老师年纪小,平常也很细心,但是在这件事情上我觉得老师是不是也有一定的责任?(因为那段时间优质课,我不在教师,小张老师在教室看孩子、收拾卫生,实习生小张老师在门口晨间接待。)

她一连串的发问,换位思考,我理解她作为一个母亲在孩子受委屈时的愤怒,我体谅她因为没有人为孩子伸张正义时的委屈,我同样庆幸她愿意把这件事情和我分享而不是憋在心里任委屈、窝囊、心疼、不满、气愤、埋怨甚至怨恨肆意发酵增长……

事后,我问起早上的事情,小张老师一脸迷茫:“吐唾沫?我没看见。当时正好晓晨在门口摔倒了,我就转身扶了一把,我回过头的时候,就看到雯雯妈妈在给她擦脸……”虽然表面看是一个巧合让事情发展偏离了轨道,但事实上应该是家园合作出现了裂痕。第一时间家长看到的是孩子在受委屈的一瞬间,老师没有为孩子伸张正义,这件事情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我们以后的家长工作就会很被动,这也提醒我们孩子入园后的任何一个小细节都不能放松:

细节决定成败,面对一日生活中的“小事”,教师要学会放大细节,以把握沟通中的主动权。

一、“放大镜”策略

1、留心一天中发生的小事。如,身体不适的幼儿进餐、午睡如何,自控力差的幼儿是否有进步,内向的幼儿情绪怎样等等。对于这些细节的观察,在晨间及晚上接待时跟家长个别交流,让家长感受到老师的细致。

2、观察家长的情绪变化。捕捉家长对孩子、对老师在表情、言语方面的异常情况,主动询问,让家长感受到老师的热情、细致,从而愿意敞开心扉和老师进行心贴心的交流。

3、牢记家长交代的事情。努力做好并及时反馈。家长有时会有一些特殊的关照,也许只是让孩子“多喝水”、“少运动”、“添加衣服”之类的小事,但完成和反馈的情况却是家长判断教师是否认真负责、是否尊重自己的直接依据。

二、“借助外力”政策

沟通无效时,我们可以静下心来反思一下,改变一下思路,尝试借助其他力量和策略。

1、尽量避开态度强硬、性格固执的家长。主动找孩子家庭中比较开明的家长沟通,家园沟通既要因人而异又要注意对象选择。

2、借助外力,化解矛盾。家园沟通中,我们要善于利用周边资源。比如同事资源——让老教师出面做工作,用理念和经验引领家长;朋友资源——找和家长信赖、亲近的朋友帮忙沟通,用情义打动家长;网络资源——在网站上传一些有关怎样教育孩子的文章或者和有经验的家长交流心得,用行动感动家长。

总之,家长和老师的沟通,主要靠我们教师的努力。对待孩子绝对不能存在丝毫侥幸心理,永远记住关爱孩子无小事。我想,只要我们用心和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就会享受成功,成为家长心目中合格的“编外星星”!

幼师教育随笔15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要“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晔晔平时不太善于交往,各方面发展较迟缓,活动中,需要老师更多地提醒与帮助。但是我渐渐发现,晔晔对美工活动情有独钟,在做手工时非常投入,表现出特别的耐心。我欣赏他的作品。保护他对美工活动的兴趣,给与他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帮助他树立自信心,使其充分感受到美工创作的快乐,体验到完成制作的成就感。 、

我们在美工区投放了“休闲一角”手工制作示范图,幼儿可以根据图示用纸杯、纸盘、吸管、剪刀、双面胶等制作桌子和椅子。第一天活动结束之后,所提供的纸杯就被用完了,由于大家第一次尝试制作还不熟悉,所以浪费了较多的纸杯,好多纸杯被剪坏掉了。纸杯被用光了该怎么办呢?孩子们纷纷都说明天我们再拿一些过来。

没想到,第二天早上,晔晔手里拿着几只纸杯,和妈妈一起走进教室,我知道他拿来纸杯就是要做桌子和椅子,所以就告诉他可以去美工区做手工了。

他拿起了剪刀,照着示范图上的步骤,将纸杯从杯口开始往下剪,准备剪出椅子腿。看到他那认真的模样,我欣慰地笑了笑,难得看到他能这样专注地做一件事情。一条椅子腿基本完成了,还有三条椅子腿,他拿着剪刀继续剪,我在旁关注着,我想看看没有我的帮助.他是否能成功地完成一件作品。突然一不小心,剪过了头将椅子腿剪断了,他发出了叹息:“哎呀,剪坏了。”我试着安慰他:“没关系,你还可以重新再做一个。”于是,他又拿起了一个纸杯,开始制作,我默默地看着他的操作,当我发现他有点不对时,稍稍给了他一点提醒。在晔晔的耐心努力下,椅子的制作还是比较成功地完成了,他的脸上也露出了欣喜的笑容,高兴地问我:“老师,我做的椅子漂亮吗?”我点点头,对他的表现给与了充分的肯定与鼓励,并引导他向小朋友介绍自己是怎么制作的。拿着自己的作品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讲述是件很光荣的事情,晔晔显得特别的自豪,虽然他作品做的有些粗糙,对制作过程讲解得也不很清晰,但是我看到了他对美工活动的热爱和耐心。

我将晔晔喜欢做美工的事情告诉了他妈妈,他妈妈反馈,他在家也很喜欢做手工呢,家里买了很多手工纸,他看上面的步骤学习折纸,碰到不会做的时候才会喊妈妈帮忙。一天早上,晔晔带着一幅自己的作品走进教室,上面有用手工纸折的两条鱼,还画了背景。我欣赏并夸赞了他的作品,鼓励他展示给小朋友看。他高兴地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并介绍说:“小鱼在池塘里游,池塘里还有蝌蚪,池塘边有椅子可以给人休息。”“那池塘里绿绿的是什么呢?”我接着问。他回答:“是荷叶。”小朋友看了也迫不及待地想要学习折小鱼,晔哗就一步一步地教大家,几个动手能力较强的小朋友很快学会了。晔哗非常开心,小脸上充满了成就感,自豪地说:“是我教会的。”

让孩子对自己的作品有介绍和解说的机会,也是一个很好的保护孩子创作力的方式。可能有时,以成人的眼光来看,孩子的作品看起来根本什么都不是,但如果让孩子讲一讲自己的作品时,孩子往往会呈现一个精彩的画面。而当我们真正理解了孩子的想法和他所要表达的内容,就会觉得孩子的作品是独特的。就这样,最近,晔晔每天早上都会带一件手工作品到幼儿园,然后教小朋友,虽然有些是他和妈妈一起做的,自己单独还不会,但是他对这些美工活动依然充满了兴趣。在教学活动《快乐的婚礼》之后,大家对装扮小猪还意犹未尽,晔晔也同样兴趣浓厚,今天,他吃饭吃得很快,因为他还要去给小猪打扮。

《指南》中说:“每个幼儿的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因此,我们除了给幼儿创设条件和机会之外,还要积极地保护幼儿对艺术创作的兴趣,使每一个幼儿都能在活动中发现自己的进步,增强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快乐。只要我们保护孩子、支持孩子,就会让美的种子发芽……

时尚热点
影视动漫
娱乐小料
明星动态
电影电视
音乐空间
开心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