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亲子知识 > 早期教育 > 违法和犯罪的关系

违法和犯罪的关系

来源:潮女谷    阅读: 2.72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违法和犯罪的关系,大家都知道犯罪以后是需要接受判刑的,违法就是违反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犯罪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的,而且是需要接受法律的,感兴趣的来看看违法和犯罪的关系及相关资料。

违法和犯罪的关系1

法律分析:违法行为一般情节比较轻微,但是犯罪的刑罚是最为严厉的。两者关系是违法行为不一定构成犯罪,但是犯罪一定是违法行为。

违法是指违反法律法规,包括《刑法》但是不限于《刑法》。所以说违法除了违反《刑法》外,还可能违反其他部门法,只有当违反了《刑法》,触犯了其中的罪名,才会构成犯罪。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违法和犯罪的区别比较明显,没有太大的联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区分:

违法和犯罪的关系

1、社会危害性不同。

一般违法行为虽然也具有社会危害性,但与犯罪相比起社会危害性的严重程度远不及后者。

因为对于社会危害性十分严重的犯罪行为要靠刑法来调整和处罚。

2、刑事违法性不同。

3、应受刑法处罚性不同。

凡是犯罪必定违法,但违法不一定犯罪。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条

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违法和犯罪的关系2

一、违法和犯罪一样吗

1、性质不同:违法行为不一定是犯罪行为,但犯罪行为一定是违法行为;即违法行为是包含犯罪行为的。违反任何法律法规都构成违法,但是只有在违反刑法时才构成犯罪。

2、概念不同:违法,是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致使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受到破坏,依法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犯罪,比违法更严重,是违反了法律的规定,致使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受到破坏,并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

3、处罚方法不同:违法的处罚,可以是警告、行政拘留、罚款、吊销证件等。而犯罪的处罚,一般是拘役、管制、徒刑、死刑,可以并处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等。

违法和犯罪的关系 第2张

二、犯罪的特征

犯罪则必须符合我国《刑法》关于犯罪的规定,必须具备以下特征:

1、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质的特征。

2、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也就是说危害社会的行为必须同时是触犯《刑法》规定的行为,才构成犯罪。

3、犯罪必须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只有应受刑罚处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才被认为是犯罪。

上述特征是确定任何一种犯罪必须具备的缺一不可的条件。

《刑法》同时还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这就说明,行为的情节和对社会危害的`程度是区分违法和犯罪的界限。

三、违法和犯罪的惩罚

1、处罚执行机关不同,处罚的方式不同,轻重程序不同。

2、一般违法行为受到行政执法部门的制裁,程度一般较轻,一般违法行为承担民事责任,如警告、罚款、行政拘留等。

3、犯罪行为,必须经法院审判才能确定有罪,处罚执行机关有法院监狱公安部门,程序一定较重,如主刑有:拘役、管制、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对外国人的还可以附加驱逐出境等。

4、一般违法不会有犯罪记录,即案底,犯罪记录就是只有触犯刑法的人才会被记录,一般违法,如打架,只是触犯了我国治安管理法,依法可能会受到行政处罚,而不是刑事处罚,所以说不会有犯罪记录。

违法和犯罪的关系3

一、法律上违法和犯罪有什么区别?

1、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违法,情节比较轻微,对社会危害性不大,没有触犯刑法,只是违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而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受刑罚处罚。

2、处罚的方法不同。违法,民事违法行为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违法行为要受行政制裁,犯罪,由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刑罚。

二、违法行为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一般地说,违法行为由以下四个要素构成,缺少任何一个就不能称违法行为:

1、必须是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

2、违法必须是在不同程度上侵犯法律上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行为。

3、违法一般必须有行为人的故意或过失。原则上,由于过错,才构成违法行为。但没有过错,法律规定应承担法律责任的,仍应承担。

4、违法者必须具有法定责任能力或法定行为能力。

违法和犯罪的关系 第3张

三、违法行为和其它一些行为的区别是什么?

违法行为与其他一些行为的存在着区别。

1、违法行为不同于违反道德的行为。许多违法行为,是犯罪行为,同时也是违反道德的行为。但是,并非所有违法行为都是违反道德的行为。同样,有些违反道德的行为并不构成违法行为。

2、违法行为不同于法律上无效的行为。违法行为当然不能发生行为人实施违法行为时所希冀的为法律所肯定的有效结果。但是,不能认为法律上无效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有些法律上无效的行为虽然没有法律效力,但也并不构成违法。

四、犯罪行为的构成要件

(一)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每一种犯罪,都必须有犯罪主体,有的犯罪是一个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一人,有的犯罪是数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数人。根据刑法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犯罪的,构成单位犯罪,因此,单位也可以成为犯罪主体。

(二)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犯罪行为及其结果所具有的心理状态。犯罪主观方面的心理状态有两种,即故意和过失。比如犯盗窃罪,犯罪人希望将他人财物窃为己有;犯故意伤害罪。

犯罪人希望造成他人身体受到损伤的结果。有的犯罪是过失性质的,如失火罪,犯罪人就具有疏忽大意的心理状态。在单位构成犯罪的情况下,该单位对犯罪行为负有责任的人员也同样具有主观心理状态。

(三)客观方面是指犯罪行为的具体表现。比如犯诈骗罪,犯罪人具有虚构事实、欺骗他人的行为,贩毒罪具有贩卖毒品的行为,等等。

(四)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而被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是不同的,犯罪对象是犯罪行为所直接针对的对象,如杀人罪、伤害罪,犯罪对象是具体的被害人,而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的公民人身权利不受非法侵害的这种社会关系。

可见,违法犯罪其实并不是一个概念。而违法实际上也不等同于违反了一些传统的道德观念,就比如过去的传统道德观念是男女授受不亲,可是现在,人们结婚之前就住在一起的这种情况已经很普遍了。确定当事人的这种行为是违法的,那就必须要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否则国家有关部门也无权实施制裁。

怀孕手册
新妈手册
育儿宝典
孕育饮食
早期教育
母婴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