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亲子知识 > 育儿宝典 > 幼儿园晨间活动安全注意事项

幼儿园晨间活动安全注意事项

来源:潮女谷    阅读: 1.71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幼儿园晨间活动安全注意事项,孩子是上天的馈赠,孩子的个性发展和父母有很大的关系,培养孩子的这种能力是非常关键的,下面小编分享幼儿园晨间活动安全注意事项方法。

幼儿园晨间活动安全注意事项1

1、入园时忽略晨间检查,家长或让孩子单独入园,或到了班上不向老师打招呼就离开。预防措施:晨检应坚持“一看二问三摸四检查”的晨检制度。家长送孩子入园时应主动让孩子接受保健人员的晨间检查,尤其应主动报告身体已经存在的不适。同时家长送孩子入园应和老师打招呼,得到确认后方可离园。

2、晨间活动人均面积太小,活动器械的选择或各年龄段的场地安排不当。预防措施:晨间活动的场地安排要尽量协调好,做到小、中、大班的孩子既能按年龄特征分场地进行活动,也能分时间段进行活动。活动器械也要科学地配发,避免因器械造成的不安全。

3、活动时座位排列不合理。预防措施:室内活动应根据活动的内容,选择座位的排列形式。如动态的活动尽量采用圆形,讲述活动尽量采用半圆形,操作活动桌子则采用U字形排列较好。

4、课间孩子在室内追打嬉戏。预防措施:课间总有一些孩子会忘记喝水、解小便而在室内追打嬉戏,桌角、门缝、玩具柜、饮水机等都会成为发生事故的隐患。为此,教师应和孩子一起制定班级常规及标志性的图案,使孩子了解规则并努力去维护自己制定的规则。

5、上厕所、洗手时管理松懈。预防措施:上厕所、洗手时弄湿衣服,掉落便池,滑倒在地,磕破头皮都是易发之事。和孩子一起制定规则、张贴标志图案,加强卫生间的巡视并及时帮助与提醒孩子,都是切实可行的好办法。

6、点心、进餐时组织不当。预防措施:吃点心或进餐时,首先要避免因食物烫、刺、不卫生造成的危险,其次是避免餐具造成的划、戳伤害,再次是避免要求不合理造成的伤害(如催促孩子进餐,一律不准剩饭等)。

7、餐后管理交接不当。预防措施:上、下午班教师的交接工作应该制度化。幼儿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表格进行交接,表格中可以包括人数、服药情况、特殊说明等。

8、药品管理不严密。预防措施:每班都应该有一张幼儿服药登记表,每天早晨由需服药的家长亲自填写并签名,然后再把药袋放在规定的、幼儿碰不到的地方。

9、午睡时监管不当、预防措施:首先要排除环境中存在的危险。如蚊香不能点在易燃、孩子易接触到的地方。其次,要排除孩子携带异物上床。再次,要加强午睡过程中的巡视,避免孩子因突发疾病而无人巡视造成的抢救、治疗上的不及时。

10、起床时情况混乱。预防措施:起床之后的整理活动,教师和孩子都较忙。有序、分步骤是保证孩子安全的重要措施,如可以指导孩子先穿衣服,再穿裤子,最后穿鞋子,然后再解小便、喝水。

11、户外游戏时组织不当。预防措施:首先要排除活动场地的安全隐患,以防场地造成的意外伤害。其次,是做好活动前的准备运动,以防突然剧烈运动造成的拉伤、扭伤。再次,是控制好活动中的动静交替,以防活动过量。

幼儿园晨间活动安全注意事项

扩展资料:

园外集体活动时组织工作不细致。预防措施:在组织园外集体散步、参观、郊游等活动时,必须要做到以下三点:

1、了解沿途路线,尽可能选择最安全的线路。

2、事先请孩子做好外出时的一切准备工作,并提出安全方面的说明。

3、行进过程中要保证前、中、后的孩子都在教师的视线范围内。

4、要控制好接孩子的时间,使教师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去接待家长。

5、严格确认接孩子的家长,如果临时有陌生人来接,必须进行电话或其他可信方式的相关确认。再次,特殊孩子的交接。

幼儿园晨间活动安全注意事项2

一日活动各环节安全注意事项

一、入园

1、班主班按时到岗,不闲谈嬉戏,保持良好形象。班主任和科任交换在活动室门口迎接入园幼儿,并负责室内幼儿安全并组织游戏活动。保育员配合教师组织活动,督促带早餐幼儿等。

2、负责接待老师按要求接带幼儿和有需要的家长交谈,切实注意不带孩子的人,要询问并阻止其进班。

3、接待老师提醒家长检查幼儿所带物品,并亲自检查,切实防止将小刀、小玩具等较小物品带入班内。

4、保育员要检查幼儿饮水的水温,防止烫伤幼儿。

5、班主任做好晨午检工作,请假的不能划线,要注明病假或事假。病假的,在晨午检表反面另外登记。规定入园时间半小时后清点人数,作好人数清点和缺课追踪记录。

6、确需用药的,一定要在规定表格填写详细。儿童用药要妥善保存,放在不能让任何幼儿拿到的地方。并有明显标志,保育老师负责给幼儿喂药。

幼儿园晨间活动安全注意事项 第2张

二、入厕

1、迎园时间,老师在活动室门口,负责如厕幼儿安全。

2、当班老师和保育员在活动前后幼儿定期集中排队如厕,一人负责男生,一人责女生。男女分厕,提醒幼儿便后洗手。保育员检查确保没幼儿方可出卫生间。

三、早操前后

1、早操前提醒并帮助幼儿整理好服装,特别注意系好扣子和鞋带。

2、上下楼梯要组织幼儿排队,当班老师在前,保育员在后,一人走中间或守楼梯。教育幼儿不拥挤、不打闹,防止发生摔倒、踩踏事故。

3、检查活动场地是否安全。

4、要关注到所有孩子的安全,特别注意是否有孩子精神不振或恶作剧,提醒幼儿加强自我保护。

5、早操前后清点人数,做好记录,并与上次清点人数作比较,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教学活动、区域活动

1、活动前后要清点人数,做好记录,并与上次清点人数作比较,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活动前同时做好缺课人员追踪记录,追踪表上要写上措施,如病了的要注明住院、打针、输液等;有事没来的注明电话联系或家长请假,上下午要分开写,写明白。

2、给幼儿提供安全、清洁的操作材料,教育幼儿不要将较小的操作材料等放入耳、鼻、口中。随时注意检查幼儿园所用物品,发现有锯齿状、带尖、带刺等物品要及时提醒并消除。

3、活动过程中注意稳定幼儿情绪,避免幼儿无秩序的情形。

4、教学活动如需使用剪刀,应先向幼儿提出使用剪刀的注意事项。

5、使用带尖头的铅笔或其他东西,要及时提出注意事项,防止戳伤自己或他人。

五、户外游戏活动或其他活动

1、及时提醒和帮助幼儿增减衣服、垫毛巾。活动前后要清点人数,做好记录,并与上次清点人数作比较,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开展活动前要检查、清理场地上的危险物品,检查活动器械、活动材料的安全情况。

3、组织活动要有序,讲清活动要求及注意事项,提醒幼儿在活动中遵守游戏、活动规则,不能放任幼儿四散奔跑。组织幼儿玩大型玩具时,当班老师和保育员要成对角线站位,密切关注所有幼儿,及时纠正幼儿不正确的玩法。其他户外活动孩子自由活动时,教师要站在孩子活动群的外围。严禁教师聚在一起闲谈而忽视了幼儿安全现象的发生。

4、保证所有幼儿始终在教师的视线范围内。观察到情绪有异常的幼儿时,要及时询问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5、活动结束当班老师要对大型玩具和活动场地进行检查,确保不遗留幼儿。保育员将活动材料放回原处。

六、离园

1、离园前10分钟进行安全教育,清点人数,做好记录。

2、逐一检查幼儿的衣服、鞋子是否整齐。

3、教育幼儿到门口排队,走时不牵着小朋友跑,你追我赶,自行去玩大型玩具等。

4、下班前关好门窗,关闭所有电源。

七、交接班

1、17:30后若本班留有幼儿需交到值班老师手里并交代清楚登记后方可下班。

2、接班教师一定要核准接收幼儿人数,严密注视幼儿,防止幼儿走失。

八、其他注意事项:

1、教师要有“防患于未然”的安全意识和高度的责任感,多观察,善发现,有隐患或问题能处理的.要及时处理,自己不能处理的再上报。要随时关注所有孩子,随机进行安全教育。对问题要有预见性,如大风时关好门,进门、如厕和拐角处教育幼儿不跑不跳,防止撞伤等。

2、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幼儿。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关爱每一个孩子,尤其是特殊生。

3、严格交接手续,尤其是离园手续,凭卡交接,既认卡又认人。中途来接幼儿的,要让家长电话联系办公室老师,确认后,由当班老师送至大门口,按手续交接,老师要在人数清点中特别注明,时间精确到分钟,做到有据可查,严禁冒领现象发生。

4、要妥善处理与家长的关系。培养家长养成幼儿不到园要请假的好习惯,密切关注特殊家庭孩子。

5、上班时间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如聊家常、上网闲聊等),不串岗,不会客,特殊情况来人访问一律到门岗,不能领进班级。

6、监护人长时间需要别人代接孩子的,要填写《代接代送委托书》,一份留园,一份班级保留。

7、遵照幼儿园卫生和消毒制度,做好饮用水设备、玩具、各种物品的消毒卫生工作。

8、有意外发生时,班主班教师和科任教师根据情况速作处理,报告园领导或送医院,班主任要根据情况及时通知幼儿家长。事后要有“事故调研和分析记录”。

幼儿园晨间活动安全注意事项3

幼儿晨间活动安全制度

一、个体的不安全行为和安全管理漏洞可能导致的安全隐患

(一)幼儿的不安全行为

1.幼儿可能会因没有掌握器械的正确使用方法而表现出不安全行为。比如:有幼儿在玩四轮滑板车时,东倒西歪乃至跌坐到地上,这可能会造成身体伤害。

2.幼儿可能会因有意注意时间短、注意分配能力差而表现出不安全行为。如:有幼儿在练习玩踏板车时,眼睛不时看周围的同伴,一时没有把握好平衡,撞到了附近的滑梯上。

3.幼儿在马上停止某项活动转为另一项活动时,可能会因神经系统抑制机能较弱而表现出不安全行为。如:有幼儿归置好活动器械后,急急忙忙地跑向操场,准备参加早操活动。由于跑得急,刹步时重重地摔倒在地上了。

4.幼儿因对自己的能力估计不足,做出了超出自己能力的动作,从而产生不安全行为。如:跳跃练习时,有幼儿站在椅面上往前方跳,落地时先左手撑地,接着右腿和右臀着地,左腿高高抬起,随后右手也被-迫撑在地上。这样的危险行为极易扭伤肩关节、肘关节或导致骨盆错位。

5.幼儿因援助不当而给同伴带来意外伤害。如:幼儿A想要帮助双腿陷在轮胎内的幼儿B。他本想帮幼儿B抽出双腿,但做出的动作却是站在幼儿B的身后,两手环抱其脖子向后拉,这个动作很可能会给幼儿B带来窒息的危险。

6.幼儿与同伴争抢活动器械,很可能由此产生安全事故。

7.幼儿与同伴嬉戏打闹,做出的抱、打、踢、推、逃跑、追逐、碰撞等动作也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

(二)家长的不安全行为

1.有些家长出于“保护孩子隐私”的考虑,隐瞒了幼儿的病情(如哮喘、先天性心脏病等),导致教师没能及时加以有针对性的保护。

2.在幼儿参与晨间锻炼时,有家长对幼儿提出不当指令。如:有家长站在园所栅栏外高声呼喊正在晨练的幼儿,幼儿为回应家长而匆匆离开活动场地;有家长在晨间亲子活动中求胜心切,向幼儿发出不当的指令;有家长送幼儿入园时间较迟,幼儿一入园家长就催促其赶快参与晨间锻炼,这些行为都可能隐含安全问题。

(三)教师安全管理漏洞

1.晨间锻炼活动准备工作做得不充分,包括在幼儿身体准备不充分或活动场地、活动器械、幼儿着装等工作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就组织幼儿开展晨间锻炼。如:有教师在未等幼儿戴上手套的情况下,就组织幼儿匍匐着在滑板车上练习滑板。

2.活动中教师组织与引导不当,包括没有充分考虑场地与活动项目的适宜性问题(如:组织幼儿在幼儿园大门口练习玩橄榄球,在有坡度的水泥地上练习玩滑板车),没有隔离易相互干扰的活动区域,没有及时纠正幼儿不规范的动作等。

3.将主要精力和大部分时间放在幼儿的身体安全方面,忽略幼儿的心理安全。

(四)幼儿园安全管理漏洞

1.晨间锻炼活动的设施设备管理和维护未达到相关法规规章的要求。

2.幼儿园教师的安全培训工作较薄弱,家长的安全培训工作力度不够,不少教师和家长安全意识薄弱、安全知识缺乏、责任心不足。

二、物质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构成的安全隐患

(一)活动器械维护方面的不安全因素

1.活动器械本身已破损或结构不合理,如:滑梯板下端离地面过高,幼儿园自制活动器械存在安全隐患等。

2.幼儿园没有定期对活动器械进行清洗消毒等。

(二)活动场地本身的不安全因素

幼儿园没有严格按照《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来布置活动场地,如:幼儿园活动区域没有设定休息区,幼儿玩累后直接坐到旁边的台阶和废弃的平衡木上休息,活动场地周围留有电源插线板等危险物品等。

幼儿园晨间锻炼期间安全防范完善对策

一、提高幼儿在晨间锻炼中的自我保护能力

(一)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幼儿的安全认知水平

在增强幼儿安全意识方面,教师要帮助幼儿认识遵守晨间锻炼活动规则的重要性,帮助幼儿树立起“安全第一”的观念。

在提高幼儿安全认知方面,教师可结合幼儿身边有关的安全问题案例,组织幼儿讨论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不正确的;通过观赏图片或视频、讲故事帮助幼儿提高对危险情境的识别能力,并掌握相应的应对策略;投放新的活动器械时,告知幼儿正确的使用方法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有效避免安全隐患的注意事项;在图书角摆放有关提示晨间锻炼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的绘本或自制图片资料等。

(二)引导幼儿将安全认知与安全行为统一起来

教师可以就晨间锻炼安全隐患问题与家长进行专题交流,引导家长仔细检查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安全行为,以促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将安全认知和安全行为统一起来。

幼儿园晨间活动安全注意事项 第3张

二、提高教师组织晨间锻炼活动的能力

(一)践行身心并重的健康理念

教师要熟知幼儿身心发展理论,准确把握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教师也可以通过电话、QQ、电子邮件等多种形式与家长进行沟通,以了解幼儿在园外的表现情况。

呵护幼儿的心理安全,特别要求教师具有宽容、仁慈之心,赏识幼儿生命成长的独特性;接纳发展水平滞后的幼儿;正确对待处于心理不安状态中的幼儿,和家长一起找寻原因,以有效消除其“紧张源”。

(二)准确把握晨间锻炼中挑战与安全的关系

强调幼儿的安全固然重要,但“现时的安全孕育着未来的危险,现时的危险孕育着未来的安全”。教师应准确把握挑战与安全之间的关系,组织晨间锻炼时既要考虑规则,又要最大限度地为幼儿提供主动探索的空间,使幼儿在应对挑战过程中增强自身的危险识别能力、身体协调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等。

三、着力完善幼儿晨间锻炼安全管理工作

(一)组织开展有关晨间锻炼安全隐患的研究工作

幼儿园在开展相关工作时,不仅要全面、准确地把握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努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完善幼儿园晨间锻炼的设施设备,而且宜逐步建立幼儿园“高危活动”“高危环境”“高危人群”等方面的数据库,并据此进一步研究对策。

(二)努力实现家园共育

幼儿园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家长提升自身的安全认知水平,提高其对履行自身职责和开展家园合作重要性的认识。如,在家长会上分析晨间锻炼中比较典型的安全隐患或安全事故,探讨家园合作的可能性;成立家长安全委员会,对幼儿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监督;利用园内广播、宣传栏或专题板报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有关晨间锻炼的安全知识。

(三)为教师组织晨间锻炼营造良好工作环境

一方面,构建以安全晨间锻炼为共同愿景的教师实践共同体。为建立这个实践共同体,幼儿园要鼓励教师发表有关晨间锻炼安全防范工作的意见、建议,并鼓励教师就这项工作与同事多作交流。

另一方面,幼儿园要组织开展确保晨间锻炼安全的相关培训工作。幼儿园可通过教职工大会、年级组会议和每周例会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工作规程》《未成年人保护-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相关法规规章以及本园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严格要求教师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幼儿园还可就以下几方面内容开展相关的培训工作:组织晨间锻炼活动的基本原则及注意事项,幼儿园晨间锻炼常见安全隐患的主要类型、形成原因及应对策略,幼儿园活动场地和活动器械安全检查的要求,正确使用活动器械和活动场地的具体要求以及各种观察技巧和应急措施等。

幼儿园晨间锻炼期间现有的安全防范措施

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意消除幼儿身边的安全隐患

(一)活动前开展充分的准备活动

1.依据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活动场地和器械对幼儿的能力要求,精心设计活动项目。如:在组织“穿越梯子桥”活动时,教师将两架竹梯分别架设在不同高度的轮胎上,设置不同难易程度的穿越要求,如要求幼儿跨过梯档向前行走,或趴在竹梯上向前爬行。

2.检查活动器械与活动场地的安全情况,要求幼儿着适合运动的服装。

3.组织好晨练准备活动,让幼儿充分活动开身子。

4.用简练的语言对幼儿提出活动要求或注意事项,引导幼儿有序开展活动。

(二)活动中观察指导幼儿

教师不仅要关注全体幼儿的活动情况,还要关注个别幼儿的活动情况,适时帮助有特殊需求的幼儿。观察发现,在活动过程中,有教师会指出幼儿的不安全行为,但不向幼儿说明道理,这样难以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通常晨练活动开展一二十分钟以后,就会更换背景音乐,提醒幼儿交换活动场地或活动器械,口头提示幼儿停下来休息片刻或玩活动量较小的游戏。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适时表扬幼儿的良好行为。如:在“跳椅子”活动中,幼儿A将两把椅子叠在一起,并爬到最高处准备往下跳。旁边的幼儿B见状马上前去帮忙扶住椅背,让幼儿A稳稳地跳到地面上。教师看到后,在全班幼儿面前表扬了幼儿B,并对他们进行了随机的安全教育。

(三)活动中组织同伴交流

幼儿如果具备一定的安全知识,就有可能在必要时提醒同伴不要做有危险的动作或不安全的行为。有幼儿会提醒同伴调节活动量,有幼儿则会在同伴处于危险情境时提醒对方。如:有两名幼儿面对面一起滚一个轮胎,一人倒着走,一人向前推。快走到第三人旁边时,向前推着走的幼儿及时对同伴说:“小心,前面有人。”他们随之调整了轮胎滚动的方向和滚动的速度。

(四)活动后开展整理活动

收拾活动器械的音乐响起后,教师通常会采用吹口哨或摇动哑铃的方式组织幼儿收拾整理器械,随后,还组织幼儿开展徒手操活动等,以帮助幼儿调整身心,放松情绪。

(五)开展集体教学指导

对于晨间锻炼中比较普遍的安全隐患问题,教师也可以以集体教学指导的形式对幼儿进行教育。如某小班幼儿玩滑梯时经常发生拥挤现象,教师就此开展了“小班:小滑梯,大安全”的健康教学活动。类似的集体教学活动还有“中班:大型玩具安全小贴士”“大班:准备好了再运动”等。

(六)采用“环境渗透法”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幼儿园可在各运动区贴了种种“安全小贴士”,用规范的语言和幼儿看得懂的符号将活动要求、器械玩法以及区域划分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此外,还可以“多方资源共保平安”为主题布置了大型安全教育宣传栏,以漫画的形式宣传了“运动前不热身,可能导致不良后果”的科学活动理念等。

二、多方参与管理促进活动有序进行

(一)加强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建设

当前幼儿园建立的与幼儿晨间锻炼安全相关的安全制度包括:幼儿健康检查制度(通常是以“一摸二问三看”为主要内容的常规晨间检查制度和定期的`健康检查制度)、设施设备安全检查制度、安全工作责任制度(组建安全管理工作小组,组织小组成员接受安全管理的相关培训,并与幼儿园签订安全责任书)和安全工作奖惩制度(将安全工作和绩效考评结合起来考察教师的工作质量)等。

(二)制定并落实教师安全行为规范

幼儿园的《教师行为规范》对教师的发型、着装、鞋子、佩饰等提出了相应的安全卫生要求,并对教师的眼神、站姿和走姿等也提出了要求。

(三)提高教育者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认知水平

为增强教师的安全意识,园长经常在相关会议上向教师强调安全问题。此外,幼儿园注重探究完善教师安全知识的多种有效途径,如:采用“大带小”的工作方式,在年级组集体备课时组织教师相互交流经验,要求安全责任人在现场巡查时进行随机指导,以提高教师识别和应对安全隐患的能力。

为提高家长的安全素养,帮助家长了解与晨间锻炼相关的安全常识,幼儿园充分利用家园宣传栏和家长会等,向家长宣传科学的安全教育理念,以纠正家长有关幼儿安全教育的错误观念和行为。

三、优化物质环境,提高活动环境的安全系数

(一)精选安全性较高的活动器械

幼儿园配置活动器械时,不仅需要考虑器械本身的美观性和实用性,更要结合幼儿的身心特点考量器械的安全性。幼儿园应购买和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的活动器械,拒绝购买和使用“三无”产品。幼儿园提供的活动器械应具有层次性,以保证不同水平的幼儿都有适宜的探索空间。以平衡木为例,幼儿园提供的平衡木不仅可以有高低、宽窄之分,还可以有水平状和拱形状之分,这样不同水平的幼儿都可以找到合适自己的平衡木。

(二)及时开展器械维护工作

当前幼儿园从事器械维护工作的人员主要是保育员、保健老师以及后勤工作人员。器械维护工作从时间上可以划分为定期维护和不定期维护,从内容上可以划分为检查和维护。检查应侧重于检查器械是否便于幼儿操作,各部分结构是否牢固,是否存有尖锐棱角、细小部件或裂缝,器械表面是否清洁等。维护主要侧重于对活动器械进行清洗和消毒,对已损坏但还有利用价值的器械进行维修等。

(三)合理规划活动场地

观察发现,当前很多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场地是塑胶地面,教师在设计晨间锻炼活动项目时,会对活动场地进行合理规划,主要表现为对器械的合理摆放和对区域的合理划分上。教师往往会将同类型的器械集中摆放并让它们保持一定的距离,或综合考虑器械玩法、活动场地的地理位置及其周边环境等因素。在活动区域划分方面,教师需要统筹考虑活动项目的玩法与活动场地的大小、地理位置、地面性质等之间的关系,如:将“较快”的活动场地(奔跑类)与“较慢”的活动场地(爬行类)间隔安排,以发挥场地本身具有的隐性调节作用。观察发现,两所幼儿园均会根据天气情况适时调整活动场地,尤其在遇到雾霾天气时,会组织幼儿在室内开展活动。

内容、材料、场地

内容:内容合理,能体现锻炼价值。

1、有上肢、下肢、全身运动等,多种体育锻炼器材。

2、活动内容4-6种。3、注意锻炼内容的活动量搭配。

材料:材料实用

1、材料安全,牢固。2、活动材料有趣,能完成锻炼内容。3、活动材料数量充足。

场地:因地制宜,提供场地。

1、合理划分活动场地。2、地面平整安全。3、活动场地人均2平方米以上。

教师组织与指导

计划:计划制定切合实际。

1、计划制定符合幼儿年龄特点。2、符合本班实际。3、有指导重点。

幼儿在锻炼中有充分的自主性。

1、幼儿按意愿选择器械。2、自主调整活动内容1-2次。3、活动时间30-40分钟。

教师在活动中的指导。

1、既面向全体,又有个别辅导。2、场地安排合理。3、注意保教结合。

幼儿表现

幼儿积极参与锻炼。

1、幼儿锻炼中情绪愉快,精神饱满。2、运动量适中,锻炼后,出微汗。3、锻炼中,同伴关系良好。

幼儿正确使用体育器械。

1、正确、熟练使用器械。2、有规则意识。3、不做危险动作。

幼儿主动参与锻炼。

1、参与锻炼人数比率高。2、动作发展好。3、着装便于活动。

怀孕手册
新妈手册
育儿宝典
孕育饮食
早期教育
母婴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