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亲子知识 > 育儿宝典 > 孩子总是害羞,不敢表现怎么办

孩子总是害羞,不敢表现怎么办

来源:潮女谷    阅读: 3.51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孩子总是害羞,不敢表现怎么办,孩子害羞是很正常的,成长的过程中有快乐也会有烦恼,应该与孩子共同解决问题,一同成为更好的人。孩子总是害羞,不敢表现怎么办教你如何教育孩子。

孩子总是害羞,不敢表现怎么办1

1、应该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害羞

什么是害羞,应该在什么场合下害羞,如何克服自己的害羞心理。害羞,其实是一种害怕心理。担心自己的缺点暴露在阳光下,会让别人看不起自己。因而不敢表达自己。越是表达自己就感到越害怕。普通人也有害怕心理。不过,害羞的人更是精神敏感,过度害怕了。女孩子的内心细腻、有的女孩是与生俱来的害羞。女孩一般情况下是不会轻易害羞的,若是很内向、很不愿意与人接触的女孩,害羞的机率要比别的女孩大很多倍,但是,男孩子害羞的场合比较少,男孩子也应该克服自己的害羞心理,要勇敢大胆地表达自己

2.指导鼓励孩子克服害羞与害怕,大胆地在小朋友面前展现自己

阳阳在所有小朋友和老师的鼓励下,第一次红着脸,走到小朋友面前,给大家唱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唱完后,一溜烟儿跑了回去,低着头趴在桌子上一动不动了。老师和小朋友一起表扬鼓励了阳阳,“你是最勇敢的,我要和你一样勇敢”回到家里,父母又一次奖励了阳阳,给他买了心爱的玩具。这样阳阳慢慢地开始尝试表现自己。孩子害羞不敢当众表达自己,其实还与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3、父母的教养态度及教养方式不当,

在打骂教育下长大的孩子,可能会形成畏惧的心理而不敢表现自己,甚至用闹别扭、耍脾气的方式拒绝表现。过分保护孩子。家长过度保护和关爱,使孩子只有在家里,在父母面前才感到有安全感,才敢表现自己,到了幼儿园等其他的场合,便会出于自我保护的考虑,把自己藏起来,不敢出声音了

孩子总是害羞,不敢表现怎么办

4.父母禁止孩子与他人之间的交往。

有的家长为了安全和怕孩子学坏,不准孩子和别的小朋友玩。孩子失去了和同辈相处的机会,交往能力得不到锻炼,也影响了孩子表现自己的信心和勇气。

5.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

家长没有顾及孩子发展水平的差异,对孩子期望过高,当孩子达不到自己的要求时,便表露出对孩子的失望情绪,甚至责怪孩子,使孩子更加对自己失去信心,而不敢表现自己了。

6.孩子没有练习的机会。

在一些家庭里,成人喜欢以“大人说话,小孩不要插嘴”的权威来训斥孩子,慢慢地,孩子因为畏惧而不敢表现自己,因为缺乏表现自我的机会,而不懂得怎样表现自己;从小把孩子交给保姆照顾的家长往往忽略和孩子谈心,让他讲述他的所想,所思,帮助他发展思考、想象和说话的能力,孩子在缺乏练习如何与人交谈,沟通的环境里,渐渐变得木讷和退缩。在家庭里,家长请多了解孩子先了解孩子的气质属于哪一种。

如果孩子天生的气质就是退缩、适应力和坚持度低的,表现能力自然较差。那么,只要他能愉快地参与集体活动就行了,没必要勉强他去突出的表现自己了。在孩子的`世界里,同样有面子问题,大人不应过分勉强他表现,要考虑孩子的个性和能力,以免造成恐惧、挫折而形成心理负担。

7.父母应该避免将孩子的表现局限于才艺表演的狭义范围内

孩子喜欢讲故事,喜欢帮助别人,喜欢当小哥哥小姐姐照顾其他的小朋友,如安慰正在哭泣的小朋友等,这种自发的行为,更是主动表现自己的体现,更应该得到家长的认可赞赏与大力支持!

孩子总是害羞,不敢表现怎么办2

孩子在不熟悉的环境遇到不熟悉的人,会躲在家长身后或者依偎在家长身边,家长动一下他就动一下,特别胆小、害羞。如果孩子在陌生环境或者公共场合总是这么放不开,不能在陌生人面前从容表达自己,这样对孩子的性格形成会有一定的影响。

所以作为父母一定要找出孩子胆小、害羞的原因,否则孩子长大后也会形成内向、不擅交际的性格,甚至会影响孩子一辈子。

孩子的性格形成一方面会受先天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会因后天的生活环境、父母的培养方式而有所不同。

1、父母的性格可以映射出孩子的性格特点

父母是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后第一位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都能在孩子身上找到影子。

如果在一个家庭中,爸爸妈妈的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孩子长期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也会受影响,导致孩子也不爱说话,交际能力欠缺。

2、孩子长期缺乏安全感

如果孩子长期生活在没有安全感的家庭环境中,比如,父母感情不和,经常吵架,孩子时常感到不安和畏惧,慢慢就会变得胆怯、怕生,不敢和人说话,逐渐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小世界当中。

因此,有一个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重要基础。只有孩子从小生活在一个自我有安全感的环境中,才能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放开自己的内心,敢于充分展示自己、表达自己,不畏惧和新的环境、不熟悉的人接触。

3、父母过于严苛可能让孩子更加没出息

有些父母主张“棍棒教育”,孩子犯错后,认为只有打孩子,才能让孩子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这样才能教育好孩子。

美国作家艾里姆曾说“掌握好责骂和训斥的方法与技巧,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与效果,不当的责罚,不知不觉中会伤害孩子。”

很多孩子因为父母的打击式教育和语言暴力受过伤害,尤其是当孩子遇到困难,表现出害羞、胆怯的行为后,父母就开始对孩子进行打击式教育,给孩子贴上“胆小鬼”、“不争气”、“没出息”等标签。

父母的话,对孩子有很强的心理作用,孩子的行为表现会随着这些标签化的语言出现认知偏差。这样不但不能改变孩子胆小、害羞的现状,还会让孩子很容易认为自己就是父母口中的样子,继而变得更加怯懦、害羞,有可能一辈子都无法揭掉这些标签。

4、父母包办一切让孩子丧失主动性

很多时候,不是孩子做不好,而是家长包办了一切,让孩子丧失了自己面对困难和考验的机会。

有些父母怕孩子做不好或者是担心孩子受苦受累,就想为孩子做好一切,孩子只管坐享其成就可以。父母认为这是保护孩子,殊不知,这种过度的保护,把孩子成长道路上的每一个障碍清除干净,就剥夺了孩子单独面对困难的机会,这样会使孩子更加胆小、畏惧困难。

在父母身边,孩子可能轻松应对一切,一旦离开熟悉的环境,孩子就会立马陷入对未知的恐慌里。

因此,父母学会放手,才能让孩子拥有独立自主的能力。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如果能够预见性地对待孩子,那么在孩子出现某些行为的时候,父母就会首先反思自己的行为得失,而不是立马想用什么方法可以纠正孩子的行为。

孩子总是害羞,不敢表现怎么办 第2张

那么,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快速适应新环境,不害怕和陌生人交往,需要怎么做呢?

1、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氛围的社交环境

如果孩子在家里表现正常,到了别人家或者公众场合就变得胆小害怕,那是因为他在家里的时间长,和家人相处时间久,更熟悉家里的人,与陌生人接触的时间和机会太少。

孩子是否愿意结交新的小朋友,主要在于你给他提供了多少跟小朋友接触的机会,孩子是否愿意主动在新环境中和陌生的小朋友打招呼,取决于你给他创造了多少和陌生人相处的机会。

如果孩子从小就生活在周围有好多小朋友的环境中,经常有机会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这种体验多了,孩子在接触新的朋友的时候会很自然,就像在自己家一样。

如果孩子的父母经常接触陌生人并和陌生人友好交谈,那么孩子在面对陌生人的时候也会特别自然,不害怕,不害羞。

相反,如果孩子的父母交际圈很小,几乎不带孩子出门接触新朋友,那么孩子在面对陌生人的时候就会显得局促不安,或者害怕不敢说话。

多带孩子去接触外面,多与人交流,多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多带孩子去公共场合,孩子见得多,听得多,慢慢就会不惧怕陌生的环境。

所以孩子如果有更多和别人相处的机会和体验,就会慢慢变得胆大、愿意和别人说话,不害羞,也不怕和陌生小朋友交往。

一个宽容、轻松的家庭环境,给孩子足够多的鼓励,激发他们的自信心,这样的孩子才能摆脱胆小、害羞。

2、正确认识害羞心理,对孩子的胆怯、害羞表示理解并接纳

一般情况下,孩子在小时候有些胆小、害羞,比较怕见生人,是很正常的表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见得更多、接触的人也更多,这种情况就会自然而然有所好转,家长不用过于担心和焦虑。

年龄较小的孩子面对陌生的场景时,害怕、紧张、害羞都是正常的表现。家长不必过多干预,如果强行让孩子表现的自然,只会让孩子更加紧张,并且会加深孩子的恐惧心理。

每个孩子都会有害羞心理,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他们会更多的关注自己,开始在意周围人的眼光。父母应该理解孩子,并接纳孩子的行为,不要给孩子随便贴上“胆小”“内向”的标签,因为这样的标签会让孩子产生心理暗示,认为自己就是内向、害羞、胆小的,长此以往,孩子的胆小、害羞的行为会愈演愈烈。

当孩子的行为得到父母的接纳,他们的自信心才不会受到挫伤。

如果孩子不愿意和陌生的小朋友交往不用强迫他,父母可以亲子示范给孩子看,如何跟他人打招呼、交流,慢慢的,孩子就会通过观察父母的行为,一点点去模仿。

3、用倾听和引导帮助孩子增加心理安全感

每一个孩子的气质各不相同,有些孩子天生外向,喜欢和陌生人交流,属于见面三分熟,到了新的环境,见到更多人也不觉得局促不安,特别容易和别人“打成一片”。然而有些孩子就属于偏内向型,和陌生人混熟会需要很长时间,俗称“慢热型”。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内向的孩子社交能力差,因为他们在新环境的刺激下,他们的大脑需要更长时间处理信息。

家长不用过分急于改变孩子现状,更不能强迫孩子在不熟悉的环境进行自我表现,如果孩子不愿意在别人面前展现自己也不要说孩子胆小、害羞,这样不仅不利于改变孩子现状,还有可能因为家长的这种“贴标签”的行为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让孩子胆小害羞的情况更严重。

美国心理学家贝科尔说: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很可能就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

带孩子见不熟悉的人之前可以提前告诉孩子要去哪里,见谁,还可以提前演练一下见面时要怎么打招呼,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做好心理准备,抵消心中的恐惧感。

如果孩子还是有抵触心理,不敢直接见不熟悉的人,可以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帮助孩子找到可能的原因。

比如:宝宝,是不是还没有做好准备跟阿姨打招呼?那我们现在先演练一下好吗?“宝宝,刚才请你给叔叔跳支舞,你不想跳,是怕跳不好吗?”孩子可能会说,怕跳不好,叔叔笑话,这时,你可以告诉孩子:如果你愿意跳给叔叔看,叔叔一定特别喜欢,即使跳得不好,叔叔也不会笑话你。

在沟通过程中,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心情,对孩子不想、不敢的害羞行为积极引导,逐渐让孩子摆脱害羞的心理。

4、父母的陪伴才是孩子建立自信和安全感的基础

蒙台梭利说:一个有安全感的孩子会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

如果一个孩子很有安全感,在见到陌生人的时候,心中是有安全感的,虽然不熟悉,但也不会产生害怕的心理。

所以父母的陪伴,能让孩子感受到更多的爱和友善,内心充满安全感,这是克服害羞心理的关键因素。

对于缺乏自信和内向害羞的孩子,父母应该给予更多的支持和鼓励。

心理学家苏珊·博格尔斯说,父母的表扬和鼓励可以帮助孩子减少害羞情绪。那些总是被批评和否定的孩子会更加胆怯、害羞。

多鼓励,少批评教训,因为对孩子进行负面评价只会让孩子更加退缩,而鼓励则会让孩子更加愿意去表现自己。

表扬和鼓励需要有即时性和具体性,就是看到孩子有好的行为要及时进行鼓励,鼓励需要具体描述孩子的行为,而不是泛泛地说“孩子,你真棒”。

孩子胆小、害羞的背后都有一定的心理原因,父母要通过表象看到孩子害羞背后的真正原因,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帮助孩子摆脱害羞模式。

孩子总是害羞,不敢表现怎么办3

很多害羞孩子的父母都有这样的经历,在家的时候,孩子声音洪亮、手舞足蹈、能唱能跳,可一旦来了外人,孩子就好像变了个人。

事实上,害羞的孩子并不是时时刻刻都害羞,他们的害羞大都只表现在陌生环境中或者陌生人面前。

由于不爱争取,常常会失去很多机会,更重要的是,害羞的孩子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从而对自我形象产生怀疑……这些都是父母需要关注的。

当自己的宝宝处于害羞状态时:家长朋友们不妨试试说这些话去鼓励孩子!

(1) 那些很活泼的孩子刚开始接触新鲜事物时也会焦虑,也会不安,并不只有你一个人会这样。

(2) 交朋友获得友谊需要时间,当你需要交朋友时,朋友才会出现。

(3) 你很讨喜,很可爱,当你学会分享时,你会交到很多朋友。展现你的自信,一切都会变好的。

(4) 交朋友要慢慢来,从少到多,第一个朋友最难,后面会变得容易起来。

孩子害羞性格怎么引导

害羞的孩子首先要知道自己并不是那么“与众不同”,跟那些在公众面前表现活跃的同伴相比,他只是需要更多的时间进入状态。

虽然他愿意到外面玩,却很不希望别人“注视”他,被放在“聚光灯”下的感觉只能让他更不自在。

他要知道在某些情况下,如何争取并把握住自己的权利;他还需要了解在公众面前表现的具体方法和技巧,这些方法都需要身经百战的父母去传授和引导。

孩子总是害羞,不敢表现怎么办 第3张

帮助害羞宝宝交友秘籍

除了语言上的鼓励,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家长能为害羞宝宝搭建的平台还有很多:

(1) 多让宝宝外出,让宝宝开阔眼界增长经验,这样宝宝慢慢就学会适应新的环境,不再害羞了。

(2) 鼓励孩子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比如唱歌、跳舞等,让孩子学会表达自己。孩子学会勇敢表达自己就不会害羞了。

(3) 当孩子升学,比如幼升小、小升初等,可以找到一起去新学校的老同学,这样孩子不会感到孤单能快速适应新环境,交到新朋友。

(4) 当害羞的宝宝张口提问,不管什么内容,父母都要停下手上的事情认真听,让他感觉到自己被关注。如果宝宝感觉自己说的话很重要,那么他在和同伴的交往中会更自信。

怀孕手册
新妈手册
育儿宝典
孕育饮食
早期教育
母婴用品